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研究微细粒白云石矿浆体系分散行为,通过纯矿物沉降试验,考察了矿浆pH值、分散剂种类(ZSC、ZSS、ZSP-1、ZSP-2、ZSP-3)及其添加量对白云石分散率的影响并采用Zeta电位、红外光谱分析、润湿接触角测量等手段进行了表征。试验结果表明:不添加分散剂时,pH值对体系分散影响较大,碱性条件下微细粒白云石分散率可达到20%,优于酸性条件(分散率5%);分散剂对白云石矿物分散能力强弱顺序为ZSP-1>ZSP-2>ZSP-3>ZSS>ZSC。分析表明,不同种类分散剂在微细粒白云石表面主要以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形式共同作用,分散剂通过改变矿物表面Zeta电位使颗粒间静电斥力增强,以及降低矿物表面接触角,使颗粒表面亲水性增强,从而提高矿物颗粒间距来强化白云石的分散。  相似文献   

2.
以d_(90)约为20μm的微细粒难沉降尾矿为试验对象,研究了非离子型絮凝剂的分子量和用量对微细粒尾矿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非离子型絮凝剂分子量的增加,尾矿的沉降速度逐渐增加,压缩区浓度有所下降;絮凝剂的用量对细粒尾矿絮凝沉降的作用是分阶段的,用量较低时,沉降速度慢且涨幅小,用量适中时,沉降速度大且涨幅较大,用量较高时,沉降速度基本稳定,没有大幅度增长;而压缩区浓度在前两个阶段都是逐渐降低,最后也基本稳定。选用N1500絮凝剂,用量为200g/t时,可以获得较好的沉降效果,沉降速度为5.46cm/min,压缩区浓度为38.46%。  相似文献   

3.
通过浮选、沉降、吸附量试验,接触角测试和显微镜观测,研究蛇纹石对黄铁矿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物粒度在蛇纹石与黄铁矿的浮选分离中起着重要作用,比黄铁矿粒度小的蛇纹石颗粒能够通过异相凝聚作用吸附在黄铁矿表面,改变黄铁矿的表面性质,影响黄铁矿的浮选。蛇纹石表面是亲水的且不吸附捕收剂戊黄药。蛇纹石吸附在黄铁矿表面,降低黄铁矿表面疏水性和戊黄药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量,使黄铁矿浮选回收率降低。增加戊黄药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量能够一定程度上恢复被抑制的黄铁矿的浮选回收率,但蛇纹石用量较高时,黄铁矿浮选回收率仍降低。因此,微细粒蛇纹石通过异相凝聚作用在黄铁矿表面附着,降低黄铁矿表面疏水性是蛇纹石影响黄铁矿浮选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超细粒级浸出渣絮凝沉降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超细粒级浸出渣的沉降规律, 获取浸出渣最佳絮凝沉降条件, 首先对超细粒级浸出渣进行了自然沉降试验, 然后以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为絮凝剂, 对质量浓度为15%的浸出渣浆液进行了絮凝沉降试验。通过均匀设计试验, 探究尾砂浓度、絮凝剂单耗、絮凝剂浓度对浸出渣絮凝沉降的影响。在约束条件下, 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 超细粒级浸出渣沉降缓慢, 沉降速度与尾砂浓度成反比; 当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分子质量为1200万时, 絮凝沉降速度最快; 各因素影响絮凝沉降效果的强弱顺序为:尾砂浓度>絮凝剂浓度>絮凝剂单耗; 当尾砂浓度5%、絮凝剂浓度0.30%、絮凝剂单耗35 g/t时, 絮凝沉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浮选实验、沉降实验、显微镜下观测、接触角测试和吸附量实验,研究蛇纹石对黄铁矿浮选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矿物粒度在蛇纹石与黄铁矿的浮选分离中起着重要作用,比黄铁矿粒度小的蛇纹石颗粒能够通过异相凝聚作用吸附在黄铁矿表面,改变黄铁矿的表面性质,影响黄铁矿的浮选。机理研究表明:蛇纹石表面是亲水的且不吸附捕收剂戊黄药(PAX)。蛇纹石吸附在黄铁矿表面,降低了黄铁矿表面疏水性和戊黄药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量,使黄铁矿浮选回收率降低。增加戊黄药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量能够一定程度上恢复被抑制黄铁矿的浮选回收率,但蛇纹石用量较高时,黄铁矿浮选回收率仍降低。因此,微细粒蛇纹石通过异相凝聚作用在黄铁矿表面附着,降低黄铁矿表面疏水性是蛇纹石影响黄铁矿浮选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通过沉降试验、表面电位测试和扫描电镜分析,系统研究了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分散剂六偏磷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对绢云母、石英纯矿物和人工混合矿分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物颗粒沉降行为受介质pH值的影响较大,当分散介质pH值为3和pH值为12时,颗粒极易发生团聚;六偏磷酸钠通过降低颗粒表面电位,增大颗粒间的静电排斥作用,对绢云母和石英具有较好的分散效果。SEM镜下观察显示,添加六偏磷酸钠后,绢云母表面附着的细粒石英颗粒明显变少。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赤铁矿絮凝浮选指标,分别采用磁化水、磁化矿浆和磁化淀粉3种磁化方式对赤铁矿进行絮凝沉降,考察磁处理方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磁化方式均能提高鲕状赤铁矿絮凝沉降率。光学显微镜分析结果显示,经过磁化处理后的絮团较未磁化时表观粒径更大,结构更加紧密,同时观察到絮团周围分散着透明的石英颗粒,说明磁化处理能够显著促进微细粒赤铁矿选择性絮凝。在磁化水、磁化矿浆和磁化淀粉3种磁化方式作用下赤铁矿颗粒表面ζ电位均随着磁化时间的增加而降低,ζ电位的变化趋势与鲕状赤铁矿在不同磁化条件下沉降率的变化规律一致。3种磁化方式对微细粒赤铁矿的絮凝过程符合扩展的DLVO理论,其絮凝机理为:磁化处理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赤铁矿颗粒表面ζ电位,进而降低了微细粒赤铁矿颗粒间的双电层排斥力,降低了颗粒间的势能垒。  相似文献   

8.
通过浮选试验、吸附量测试、zeta电位测试和沉降试验,研究油酸钠对微细粒白钨矿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度对白钨矿的浮选行为影响较大,细粒级白钨矿浮选回收率低于粗粒级白钨矿。油酸钠是白钨矿的适宜捕收剂,随油酸钠用量增多,细粒级白钨矿回收率增加。油酸钠能在白钨矿表面吸附,增大白钨矿表面接触角的同时促进细粒级白钨矿的团聚,使细粒级白钨矿表观粒度增大,回收率增加。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了矿浆pH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对细粒赤铁矿悬浮液稳定性、截他电位以及吸附量的影响。在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中,于高剪切速率下,具有高表面电核的细粒赤铁矿颗粒是不稳定的。当表面活性剂呈多层吸附,悬浮液稳定时,赤铁矿絮凝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浮选实验、沉降实验、吸附量实验、Zeta电位测试和DLVO理论计算,考察柠檬酸在蛇纹石/镍黄铁矿浮选分离中的作用,分析柠檬酸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弱碱性pH条件下,蛇纹石的加入降低了镍黄铁矿的回收率,而柠檬酸处理后的蛇纹石不会影响镍黄铁矿的浮选。机理分析表明:蛇纹石与镍黄铁矿表面带有相反电荷,能通过静电作用罩盖在黄镍铁矿表面,影响其浮选;柠檬酸能够溶解蛇纹石表面荷正电的镁离子,使蛇纹石表面电位发生变化,此时,蛇纹石与镍黄铁矿之间存在较强的排斥作用,从而减弱蛇纹石在镍黄铁矿表面的附着,消除其对镍黄铁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某红土矿原矿进行的沉降试验研究考察了矿浆浓度、温度以及添加絮凝剂对红土矿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沉降条件下矿浆浓度越大,沉降速度越慢,温度则对矿浆沉降有促进作用;矿浆浓度和温度对絮凝剂的沉降效果有影响,当矿浆浓度为5%~7%,温度为60℃时,絮凝剂的沉降效果最好;最佳絮凝剂为665s,用量为60~80 g/t。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细粒赤铁矿精矿在浓缩脱水过程中存在的沉降时间长、过滤速率低、穿漏现象严重、滤饼含水率高等问题,以巴西某赤铁矿精矿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絮凝剂种类及用量、矿浆pH、温度及混匀程度等对赤铁矿沉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絮凝剂添加量对赤铁矿精矿沉降效果有显著影响,用量过低时,对改善沉降效果不明显,用量过高时会产生"胶体保护",沉降速率不再随絮凝剂用量增加而提高;聚丙烯酸钠类絮凝剂在酸性条件下对精矿的沉降效果好,聚丙烯酰胺类在碱性条件下沉降效果较好;温度较低时,不利于絮凝剂与矿物颗粒作用,沉降效果差,温度过高时,絮凝剂发生降解,沉降效果变差;翻转混匀次数少时絮凝剂分子分散不好,精矿沉降速率低,在充分混合时,细粒赤铁矿沉降速率达到最大值,进一步增加翻转混匀次数,会造成絮团断裂,精矿沉降速率降低。试验结果对赤铁矿精矿沉降时选取合适的絮凝剂,提高精矿沉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微细矿粒表面性质对其在水中的沉降有重要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得出了包含表面性质因素的颗粒沉降的介质阻力公式和沉降末速公式。试验测定了疏水前后的单颗粒和粒群在水中的沉降速度。结果表明,矿粒表面疏水化后,在水中的自由沉降速度和干涉沉降速度均上升,这与理论分析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人工调配尾砂粒级组成进行静态絮凝沉降试验的方法,定量分析了尾砂粒级组成对絮凝沉降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粒级尾砂的矿物成分和密度存在差异。由于絮团的“整体效应”和絮凝剂的选择性吸附,随着尾砂组分中+0.15 mm粒级、-0.15+0.074 mm粒级和-0.074+0.037 mm粒级总含量增加,尾砂絮凝沉降速率和尾砂底流浓度均增加,底流浓度增加主要源于合理的尾砂级配使尾砂堆积密度增加。最后分别构建了尾砂沉降速率和底流浓度与各粒级含量的函数关系式,其可用于尾砂絮凝沉降性能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王卫东  李昭  严蕾  张杰  吴阳 《煤炭学报》2014,39(Z2):503-507
针对高灰、细泥含量高的煤泥水固液分离困难、系统复杂和效果差等问题,采用微波辐照预处理方法优化煤泥水沉降过滤特性。探索了微波辐照前后煤泥水的沉降特性,过滤特性,煤泥颗粒表面电性及粒度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微波辐照后,煤泥水沉降特性明显改善,絮凝沉降效果显著,药耗降低,最优方案为微波预处理2 min,PAM用量0.75 m L;煤泥水过滤分离性能显著提高,煤泥比阻明显降低,最大降低54%;过滤脱水效果变好,真空抽滤后的含水率最大下降到15.89%;煤颗粒表面的Zeta电位的绝对值减小,最大降低24%,双电层被压缩,颗粒间总的相互作用势能减小,颗粒发生凝聚,产生颗粒粗大化现象,小于10μm的颗粒减少30%左右,大于74μm的颗粒增加3倍多,有利于煤泥水的沉降。  相似文献   

16.
孙铭阳  韦鲁滨 《煤炭学报》2018,43(2):540-545
试验研究了颗粒体积分数对液固流化床颗粒干扰沉降末速的影响,以准流体有效密度和表观黏度概念刻画床层内颗粒间相互作用,提出了新的干扰沉降末速模型,相对误差基本控制在10%以内,预测准确度比现有干扰沉降末速模型明显提高。利用提出的干扰沉降末速模型探究了等沉比随液固流化床层颗粒体积分数变化关系,发现等沉比随床层颗粒体积分数增大而增大,表明入料粒度范围变宽、粒度效应对重选的影响受到一定程度抑制。  相似文献   

17.
通过沉降试验测定了某微细粒金尾矿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沉降方式下的沉降速度,并利用测定结果和矿山提供的有关资料计算了该尾矿在不同矿浆浓度、不同沉降方式和不同排放管路布置方式下向尾矿库排放时的澄清距离。试验结果表明:自然沉降时,该尾矿在不同浓度下的沉降速度均很低;添加3号絮凝剂可提高尾矿、尤其是低浓度尾矿的沉降速度。计算结果表明,降低矿浆浓度、添加絮凝剂及大间距多支路放矿均可有效缩短尾矿在尾矿库中的澄清距离。研究结果为矿山选择合适的尾矿排放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温度对微细尾矿沉降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丁丁 《矿冶工程》2003,23(4):27-29
研究了温度对某矿山微细尾矿沉降性能的影响规律。温度下降,物料沉降速度下降,浓缩机处理能力降低。得出了温度对沉降速度和浓缩机处理能力影响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具有磁场的改进型利亚申柯沉降试验装置, 测定了不同粒度磁铁矿单体、富连生体、贫连生体及脉石在静水、上升水流、磁场作用以及磁场和上升水流联合作用下的沉降速度。结果表明, 流体曳力不仅阻碍了颗粒群的沉降运动, 还削弱了各组分密度的差异, 缩小了富连生体与贫连生体、脉石的沉降速度差异。增加磁场强度能够提高强磁性颗粒的沉降速度, 但对其中细粒级沉降速度的影响较小。流体曳力和磁力复合作用下, 磁铁矿单体和富连生体与其他颗粒的沉降速度差异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