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 Opmetalminer 软件系统,综合考虑改变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及废石混入率 3 种技术参数取值对露天矿最终境界的影响。首先根据矿山的地质数据构建相应的矿床数值模型,主要包括地表标高模型、台阶模型以及品位模型;然后根据矿山提供的相关技术参数及市场现时价格对境界进行优化,从而得到基础境界;最后分别对改变废石混入率、改变回采率与废石混入率、改变选矿回收率 3 种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单独考虑废石混入率时,废石混入率突破从 8% 降至 7% 的技术瓶颈时,可以获得增长幅度最大的境界盈利值;同时考虑回采率与废石混入率时,回采率突破从 91% 提升至 92% 的技术瓶颈时,尽管废石混入率从 2% 增至 3%,但依然可以获得增长幅度最大的境界盈利值;单独考虑选矿回收率时,选矿回收率突破从 79% 提升至 80% 的技术瓶颈时,可以获得增长幅度最大的境界盈利值。  相似文献   

2.
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维君  崔晓艳  肖桂元  吴萌 《金属矿山》2010,39(8):148-151,15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开采规模日益增大,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由于采矿本身的原因以及管理、技术、效益、意识等因素,地质灾害隐患严重,严重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叙述了目前我国矿山普遍存在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从技术上和非技术上指出地质灾害的控制措施:在非技术上加强立法;在技术上引入TSP预报系统、直流电法、超前钻孔等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方法,控制爆破等技术措施,以及运用环境岩土工程学作为指导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总结了前人的一些地质灾害治理研究经验。  相似文献   

3.
基于 Opmetalminer 软件系统,综合考虑改变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及废石混入率 3 种技术参数取值对露天矿最终境界的影响。首先根据矿山的地质数据构建相应的矿床数值模型,主要包括地表标高模型、台阶模型以及品位模型;然后根据矿山提供的相关技术参数及市场现时价格对境界进行优化,从而得到基础境界;最后分别对改变废石混入率、改变回采率与废石混入率、改变选矿回收率 3 种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单独考虑废石混入率时,废石混入率突破从 8% 降至 7% 的技术瓶颈时,可以获得增长幅度最大的境界盈利值;同时考虑回采率与废石混入率时,回采率突破从 91% 提升至 92% 的技术瓶颈时,尽管废石混入率从 2% 增至 3%,但依然可以获得增长幅度最大的境界盈利值;单独考虑选矿回收率时,选矿回收率突破从 79% 提升至 80% 的技术瓶颈时,可以获得增长幅度最大的境界盈利值。  相似文献   

4.
柏琳 《煤炭工程》2020,52(9):33-36
针对丁集煤矿抽放排空超低浓度瓦斯造成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介绍了超低浓度瓦斯(甲烷浓度7%以下)回收利用技术,经配气掺混后瓦斯浓度降低至1.2%送入蓄热式氧化装置,生成900℃以上高温烟气,通过烟气余热锅炉生成中温中压蒸汽供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和供热,实现热电联产。描述了应用低浓度瓦斯二次掺混输送技术解决浓瓦斯安全输送问题的方法,应用瓦斯氧化低温热风回用技术提高蓄热氧化炉热效率的方法,以及应用背压式汽轮机和后置机组合热电联产技术解决机组平稳运行与丁集煤矿热负荷波动大难适应问题的方法。最后,分析了丁集煤矿超低浓瓦斯氧化利用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边坡临界滑动场技术从边坡与基底整体出发,通过数值计算,快速、准确地确定多层介质边坡任意形状的临界滑动面,全面评价边坡局部和整体稳定性。应用滑动场技术的反向搜寻方法,即给定安全系数,搜寻边坡允许的最大坡角,并结合工程实例选择控制排土场稳定的剖面,进行排土场极限堆高设计。  相似文献   

6.
燃煤电厂污染物超净排放的发展及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国家对燃煤电厂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的加大,尤其是近期提出的《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对燃煤电厂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推广燃煤机组超净排放技术改造是煤电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较为全面系统地总结了燃煤电厂超净排放标准、技术路线以及实施现状。现有燃煤电厂经不同的污染物超净排放技术改造后,SO2、NOx、烟尘排放浓度达到甚至低于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SO2<35 mg/m3、NOx<50 mg/m3、烟尘<5 mg/m3)。推广燃煤电厂超净排放技术将为煤电的绿色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G&T城市地表变形监测系统是GPS技术与全站仪技术的集成。该文介绍了G&T城市地表变形监测系统的原理与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8.
应力隔断帷幕是实现深部高应力岩爆隐患型矿柱主动卸荷的重要对策之一,仍存在卸荷效应不清晰、卸荷效果缺少定量化评价等问题。以会泽铅锌矿采矿实践为工程背景,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应力隔断帷幕实施前后的应力场、变形场和岩爆应力风险指标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应力隔断帷幕的底柱采场卸荷,并没有使应力消除或消失,而是改变了应力的传递路径,使应力集中远离目标开采区域,从而实现了对目标开采区域的“卸荷”。应力隔断帷幕实施后的上盘与下盘变形量增幅明显,变形能得到了快速释放,起到了对高应力底柱的有效卸荷作用。应力隔断帷幕的实施大幅度降低了底柱的岩爆应力风险指标,岩爆事件发生的概率和量级大幅度降低。研究方法与结果为类似条件下的深部高应力矿柱的安全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煤矿立井井筒非采动破裂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邵良杉  张宇 《煤炭学报》2009,34(2):184-186
利用组合技术对KNN算法进行改进,并将其应用于煤矿立井井筒非采动破裂的预测.选取表土层厚度、底板含水层厚度、底板含水层水位速降、井筒外径、井壁厚度和井筒投入使用时间作为井筒破裂的特征属性,以工程实测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建立基于组合技术的KNN预测模型,并使用测试数据对模型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错误率很低.  相似文献   

10.
矿井高温热害及其治理已成为国内外采矿界公认的科技难题,矿井降温技术已成为高温矿井正常安全生产、企业发展的瓶颈技术和关键技术。随着矿井开采深度逐渐增加,作业人员的安全及职业健康问题愈加突出,尤其是高温高湿环境下矿工的健康问题。研究热湿环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尺度,可为更好地调节高温矿井热湿环境提供依据和借鉴。针对3个高温金属矿井,选取不同中段的5个作业点(其环境温度范围分别为23~26 ℃、27~30 ℃、31~34 ℃、35~38 ℃、39~42 ℃,湿度范围介于60%~70%、70%~80%、80%~90%三个区间,风速调控为0.5 m/s、1.5 m/s、2.5 m/s),对50名矿工(10个作业小组)进行生理、心理及行为测量。通过测量及数据分析得到热湿环境下人体各机能参数的变化趋势,结论为温度27 ℃以下、湿度60%~70%、风速0.5 m/s为矿工作业环境的舒适范围。温度超过27℃,湿度超过70%时,需采取降温除湿措施改善井下作业条件。  相似文献   

11.
通过蓝晶石、石英及黑云母的浮选试验,研究了无机阴离子调整剂对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十二胺为捕收剂时,氟化钠与十二胺加入的顺序的不同对石英、黑云母两种矿物的浮选基本没有影响,对蓝晶石有活化作用;Na2SiO3与十二胺的添加顺序不同对黑云母的影响较小,对蓝晶石起到强的抑制作用,且Na2SiO3在十二胺之后添加对矿物的抑制作用更强;(NaPO3)6的添加对蓝晶石及石英均起到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黑云母的抑制较弱;Na2S除了对蓝晶石起到轻微的活化作用外,对石英及黑云母两种矿物的浮选基本没有影响。通过浮选溶液化学计算,分析了Na2SiO3、Na2S、(NaPO3)6对蓝晶石、石英及黑云母矿物的抑制或活化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以醋酸锌、硫化钠为原料,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改性剂, 采用一步合成法制备了β-ZnS, 再通过焙烧制备ZnS/ZnO异质结材料, 然后加入一定量氧化石墨烯(GO)利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了ZnS/ZnO/rGO复合材料。结果表明, 在水热时间16 h、水热温度140 ℃、GO∶(ZnS/ZnO)质量比20%的条件下, 所制备的ZnS/ZnO/rGO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光照120 min内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可达80.3%。  相似文献   

13.
贺雨阳  周友元 《矿冶工程》2019,39(6):146-150
用共沉淀法和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单晶LiNi0.6Co0.2Mn0.2-2xTixZrxO2(x=0.0,0.001,0.002,0.003), 研究了Ti和Zr部分取代Mn对材料结构、电化学性能和Li+扩散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钛和锆共掺杂能进一步增加Li层间距、改善阳离子混合, 从而提高电池容量和倍率性能。半电池循环伏安特性测试表明, 与未掺杂材料相比, Ti和Zr共掺杂的LiNi0.6Co0.2Mn0.2O2正极材料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以LiNi0.6Co0.2Mn0.2-2xTixZrxO2为正极材料制作的扣式电池放电比容量、电荷转移效率和Li+扩散系数均随掺杂元素比例x增大而增加。在3.0~4.3 V电压范围内, LiNi0.6Co0.2Mn0.2-2xTixZrxO2正极材料在x=0.002时, 半电池在1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达到163.2 mAh/g, 半电池经过1C倍率循环50次后, 放电容量保持率提高到93.2%, 高于未掺杂样品(92.1%)。对循环后电池进行交流阻抗测试, 结果表明, 对过渡金属的部分替代有助于结构内部锂离子扩散和降低电荷转移电阻。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硫酸化焙砂中金和铜的浸出率,降低尾渣金品位,减少铜对氰化浸出过程的影响,考察了焙砂粒度、硫酸浓度、温度对硫酸脱铜率和脱铜渣氰化浸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砂(矿粉粒度-0.045 mm粒级占90.16%)在酸度25 g/L、液固比1.5∶1、80 ℃下浸出2 h,硫酸脱铜率达93.62%。脱铜渣在NH4HCO3用量10 kg/t、液固比1.5∶1、NaCN浓度0.10%条件下浸出60 h,金浸出率高达98.04%。根据研究结果,通过提高硫酸脱铜温度、硫酸浓度和氰化浸出过程增加旋流器和浸出槽数,采用两段浸出-两段洗涤措施,对现有生产流程进行了优化,铜和金回收率得到了明显提高,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马达加斯加岛中北部地区发育三条南北向展布的绿岩带,统称为Tsaratanana绿岩带。该带形成于晚太古界,主要由镁铁质和长英质片麻岩、片岩组成,在晚元古界遭受强烈的岩浆侵入,并发生变质变形作用,对其形成和演化的研究可以为研究地球早期信息和罗迪尼亚、冈瓦纳等超大陆的演化提供信息。该绿岩带蕴藏丰富的金、铁、铬铁、镍、钒钛等矿产资源,其中与太古代变质岩系有关的有石英脉型金矿和BIF铁矿,而铬铁矿、镍(钴)、钒钛磁铁矿等与晚元古界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有关。另外,还有大量的残积型-冲积型砂金矿。  相似文献   

16.
雷碧涵 《矿冶工程》2021,41(2):143-145
运用生态翻译理论视角,结合矿业英语的语体特征和矿业企业国际化培训中的双语资料,提出译者应在翻译过程中实现“三维”转换,从而在矿业文本翻译、国际化交流中准确表达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工科研究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支撑与保障。随着 新的工业革命来袭与“新工科”概念的提出,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如何正确理解新工科的内涵 与目标,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分析了“双一 流”背景下新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具体措施,认为研究生高层次人才培养必须从正确定位与明确 目标入手,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控,强化过程管理,落实淘汰机制。  相似文献   

18.
永冻土广泛分布在极地高纬度地区和陆架海底区域,赋存其中的天然气水合物是21世纪最清洁的替代能源,所包含的天然气资源量是全球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几十倍,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但是科学家陆续发现,随着全球温度的上升,北极陆域和海域中的永冻土开始融化,造成大量的甲烷气体从永冻土中释放出来。大量甲烷排放到大气中不仅可能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而且海底永冻土中甲烷的释放可能导致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逐渐减少,从而加重全球能源危机。因此,陆域和海域永久冻土带甲烷的释放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研究者以及各海洋国家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钛废料脱氧方法存在效率低、金属与熔盐分离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脱氧新方法,即在MgCl2-YCl3熔盐中,采用Mg为脱氧剂,借助YOCl的生成,有效促进Mg快速高效脱除钛废料中的固溶氧。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200 K时,采用Mg做脱氧剂,要使Ti中的氧含量降低至10-3以下,脱氧产物MgO的活度必须降低至0.05以下;通过建立lgp(O2)—lgp(Cl2)优势区图可知,在Mg/MgCl2/YOCl/YCl3平衡下的理论脱氧极限为1.6×10-5。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在MgCl2-YCl3熔盐体系中开展Mg脱氧实验研究。结果证实,YOCl的生成有效降低了脱氧副产物MgO的活度,进而促进了镁深度脱氧,Ti中氧含量可降低至10-3以下;另外,随着YCl3的活度逐渐增大,Ti中氧含量逐渐降低,当YCl3的活度为0.9时,氧含量可降至6×10-4左右。  相似文献   

20.
考虑填埋场底部衬里极限破坏界面转移和垃圾坝的作用,将填埋场分为垃圾坝、被动楔体、两个中间楔体和主动楔体5个部分,分别对每个部分进行极限平衡分析,并建立了平衡方程,求解填埋场沿底部复合衬里界面滑动的安全系数。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垃圾坝、垃圾土及填埋场底部衬里界面剪切强度对填埋场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垃圾土粘聚力csw、内摩擦角φsw增加,填埋场安全系数Fs呈线性小幅增长,φsw对Fs的影响略大于csw。随着坝底界面粘聚力cd和摩擦角δd增加,Fs逐渐增大,且与cd近似呈线性关系,δd对Fs的影响大于cd。增加垃圾坝坝高H2、减小坝背倾角η,Fs增大。填埋场底部衬里界面粘聚力cb和摩擦角δb增加,Fs增大,并与cb近似呈线性关系。高法向应力界面的强度指标对Fs的影响程度远大于低法向应力界面的强度指标,δb对Fs的影响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