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海娟  左双宇 《采矿技术》2009,9(4):74-75,86
通过调查与分析,查明了某尾矿库排洪系统渗漏的原因。针对排洪系统中伸缩缝的止水失效,采用堵漏王和高分子材料配合使用进行注浆,同时对混凝土排洪管壁渗漏点采用水玻璃-水泥封堵。整个封堵施工历时短,效果好,排除了该尾矿库因排洪系统渗漏而存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
罗冬兰  胡虎 《金属矿山》2012,41(9):143-145
目前常用的尾矿库排洪隧洞封堵方法,均需施工人员直接进入排洪系统中作业,因此,一般选择干旱季节进行封堵施工;而当排洪系统出现事故或排洪系统存在安全隐患时,出于抢险和人身安全的考虑,其洞内封堵施工受到限制。针对常用封堵法的不足,提出了利用钢套管做临时支挡及混凝土封堵相结合的套管封堵法,并运用到银山铅锌矿尾矿库尾砂泄露抢险中。失事排洪系统通过采用套管封堵,漏砂事故得到迅速安全解决,至今运行良好。该封堵法为施工人员进洞前提供了安全施工环境,非常适合尾矿库漏砂事故后排洪系统的抢险封堵;同时,为有历史遗留安全隐患的尾矿库排洪系统提供了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封堵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李刚  王连松  李涛 《现代矿业》2023,(4):163-166
针对尹庄尾矿库库内存水量大、雨季洪水量大、排水困难等,为达到闭库后库内不存水和入库一次洪水排出不超72 h标准,在排洪斜槽和回水斜槽上方设计排洪和回水一体化的集水设施,挖掘导流明渠将库内水引出,自流进入集水设施。通过集水设施实现泄洪和回水同时进行,库内排水优先回到选厂利用,增大泄洪能力的同时又降低了选厂清水消耗。实践证明,设计的排洪系统能够满足尹庄尾矿库闭库后的防洪能力和库内不存水要求,年产生效益370.47万元。  相似文献   

4.
关于尾矿库排洪系统设计中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尾矿库排洪系统的设计,在充分考虑库址地形地质条件、工程造价、矿山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尽量选用事故率较低的排水井加隧洞等排洪型式;同时,尽量在尾矿库上游或库外设置截洪设施,以最大限度减少入库洪水量,减缓库内排洪压力。尾矿库闭库排洪应首选地表排洪构筑物,对我国尾矿库没计及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尾矿库斜槽式排洪系统泄流能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瀚和  余国平 《金属矿山》2012,41(3):131-133
斜槽作为排洪系统进水构筑物,被广泛应用于汇水面积较小的尾矿库。在低水头情况下,选择平盖板斜槽能大大提高进水能力,可有效解决调洪水深较小的小尾矿库的排洪问题。在斜槽-管(或隧洞)式排洪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斜槽盖板类型、斜槽坡度、水头及泄流流态对整套系统泄流能力的影响。对斜槽式排洪系统的泄流能力进行了实例探讨,推荐采用平盖板斜槽式排洪系统。  相似文献   

6.
王欢 《现代矿业》2013,29(10):144
通过对马钢集团姑山矿业公司和睦山青山尾矿库排洪系统、排渗系统的改造,提高其排洪能力,降低坝体浸润线,确保了尾矿库排洪期间的坝体安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某尾矿库运行初期洪水计算、排洪系统泄流能力计算及调洪演算的方法和发现的问题,认为尾矿库运行初期排洪系统泄流能力不足是由排洪隧洞与排水井衔接部分断面较小所致,建议加大衔接断面或设结合构筑物。同时认为设计时调洪演算中最大下泄流量对应排洪系统工作状态宜按孔口泄流状态控制。  相似文献   

8.
不采用尾矿堆坝的尾矿库,其传统排洪工艺一般仅采用一套设计洪水频率的排洪系统,其投资高,运行风险大。笔者改变传统放矿方式,选取双设计洪水频率,采用溢洪道—小断面坝下排洪系统的联合排洪系统,不仅降低工程投资,而且大大提高了排洪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排洪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本文通过制作尾矿库排洪系统水工模型,模拟1~#~3~#排水竖井逐级运行方式下,排水竖井的溢流特性及其他工程水力学问题,研究排洪系统在最不利运行工况下主、支洞交汇区泄洪隧洞内流态、壅高及压力分布规律,检验库内排洪系统和库外主泄洪隧洞是否存在空化、气蚀等现象,校核各泄洪系统的泄流能力,可为尾矿库或类似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废弃和停用的尾矿库进行闭库治理,可以确保尾矿库的长期安全稳定,其中尾矿库排洪构筑物整治是其重要内容。提出了尾矿库闭库后对原排洪系统进行全面封堵并新建永久性排洪明渠,同时将滩面整治成由内向外顺坡的理念,强调了闭库后零存水的原则,对比分析了排洪构筑物封堵与否对尾矿库闭库后安全性的影响,指出闭库时封堵原排洪系统的必要性,为尾矿库闭库设计及闭库管理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