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特征,将采前生态系统类型与采矿扰动因子列为矿区生态破坏类型划分的两个重要因素,并对煤矿区生态破坏类型进行了划分;回顾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研究历程,简要介绍了各阶段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在矿区土地复垦评价与规划、复垦土壤重构、矿区土地复垦界面要素演替规律、矿区生态重建原理等方面的研究为土地复垦科学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矿区土地复垦技术不断创新,初步形成了地下开采矿山充填复垦与非充填复垦、露天开采矿山剥采复一体化、矸石山绿化、复垦土壤剖面重构、植被恢复的技术体系;综合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背景下,对比中美两国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编制方式和内容差异,完善和优化我国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至关重要。本文以中国北方草原区与美国怀俄明州为例,系统对比了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水文恢复标准的差异,揭示了我国相关标准的完善方向。结果与结论:①我国地貌重塑柔性表达不足,可更充分体现注重恢复采前地貌和景观协调并相应调整参数范围等;②土壤重构质量控制,可考虑根据矿种和复垦方向丰富土壤质量选择性指标;③我国植被重建质量控制局限于可测指标的定量数值,宜完善植被种类和重建时限标准,设定采前参照区并使用数理统计核验复垦质量;④根据采前信息增加水环境恢复的相关控制标准;⑤推动当前行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研究成果有助于变“末端控制”思维为全过程管理,变后端刚性指标阈值控制为参照采前基准信息,变注重生产能力为恢复生态功能,提升复垦质量管理全程化、科学化、精准化和普适化。  相似文献   

3.
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文章分析了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特征,将采前生态系统类型与采矿扰动因子列为矿区生态破坏类型划分的两个重要因素,并对煤矿区生态破坏类型进行了划分;回顾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研究历程,简要介绍了各阶段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在矿区土地复垦评价与规划、复垦土壤重构、矿区土地复垦界面要素演替规律、矿区生态重建原理等方面的研究为土地复垦科学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矿区土地复垦技术不断创新,初步形成了地下开采矿山充填复垦与非充填复垦、露天开采矿山剥采复一体化、矸石山绿化、复垦土壤剖面重构、植被恢复的技术体系;综合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4.
基于可拓法的高潜水位矿区复垦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土地复垦体系不健全,新技术和新理论研究较少,土地复垦率低的现状,将可拓法引入土地复垦潜力评价中。我国东部高潜水位平原矿区存在严重的塌陷积水特征,基于此构建了基于可拓法的高潜水位矿区复垦潜力评价系统。通过实例分析,并与传统的模糊数学法进行比较,结果具有一致性,与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该评价法在高潜水位矿区复垦潜力评价中的可行性。该方法在评价过程中避免了人为主观性,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解决矿区复垦潜力评价问题,并有效地预测复垦潜力变化趋势,结果直观可靠。  相似文献   

5.
中美草原区露天煤矿土地复垦技术对比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露天煤矿多处于生态环境脆弱区,煤炭开采不可避免导致矿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草原区露天煤矿土地复垦已成为焦点。以美国的北安特洛浦/罗切尔矿区和中国内蒙古某露天煤矿为代表,系统对比两国草原区露天煤矿土地复垦在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等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措施。研究发现,中国较美国在露天煤矿土地复垦技术上存在一定差异,美国比较注重近似原始地形的地貌重塑、本土植物的调查与保护、土地复垦后期的监测管护。研究认为,中国在草原区露天煤矿土地复垦过程中应该注重地貌重塑的区域协调性、提倡本土植物的利用和种植、减少抚育管理工作量、强化土地复垦后期监管,以保障矿区土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研究内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及土地复垦的实施管理提供依据,研究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对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等。并对其治理技术进行了研究,生产期对露天采场、矿山道路可剥离表土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在露天采场、工业场地外围设立崩塌、滑坡警示牌,露天采场上游开挖截水沟;在表土场下游设置浆砌石挡土(渣)墙,上游设置排水渠,外围设立滑坡、泥石流警示牌。结束后,在露天采场台阶外侧修筑了浆砌石挡土墙,进行场地平整,植被重建工程;基底平台外侧修筑了浆砌石挡土墙,土壤回覆,植被重建工程;对表土场、工业场地进行了砌体拆除、边坡修整、土壤回覆、植被重建工程;对矿山道路进行了植被重建工程等。  相似文献   

7.
露天矿区排土场土地复垦经济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平朔露天矿区安太堡煤矿排土场为研究区域,参照多层次指标体系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包括复垦投入、复垦产出综合效益、复垦土地利用程度指标的土地复垦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加权求和法计算出复垦土地经济效益评价结果,最后对影响经济效益的敏感性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提高土地复垦经济效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草原露天煤矿区不同复垦模式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露天煤矿地处水土资源匮乏的干旱西部生态脆弱区,实现有限水土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是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中的关键所在。以内蒙古大唐胜利东二号露天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典型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复垦矿区不同表土堆存方式下土壤质量的变化,并对不同复垦模式排土场平台和边坡植被恢复效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表土在草原露天煤矿复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散状的表土存放方式能更好地保持表土的质量和特性,“覆表土+草帘+打网格+施化肥”的排土场平台复垦模式和“覆表土+覆草帘+草方格”的排土场边坡复垦模式下表层土壤质量和植被恢复效果最佳,但仍然低于原地貌水平。研究成果可为草原露天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周宁  王卫卫  付佳 《煤炭工程》2012,(Z2):140-143
以内蒙古东部敏东一矿为例,结合矿区实际情况,从植被类型、破坏程度、有效土层厚度、排水条件、土壤质地等方面确定了54个评价单元,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进行评价,得出了土地复垦方向.该研究对草原区井工矿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德典型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地复垦技术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中国的平朔矿区和德国的维佐夫矿区为代表,系统对比研究了两国在露天煤矿排土场地貌重塑、土壤重构和植被重建等复垦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措施。研究发现,中国较德国在露天煤矿采复理念、技术措施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德国采用了"分层剥离、交错回填"采复一体化工艺,注重矿区复垦规划中区域空间协调性,从低碳发展理念引导复垦工程,开展了复垦前后生物多样性调查与保护工作,重视复垦后期的土地管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认为,中国在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中应该注意规划设计的区域协调性、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促进复垦技术措施的可持续发展、强化复垦的后期管护,保障矿区经济、社会、生态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遥感技术的露天矿区土地复垦效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遥感信息技术提出遥感复垦效益指数(RSREI),该指数耦合了地形高程、植被指数、地表温度和土壤湿度4个评价指标,综合反映了区域的地形条件和水热条件。基于上述4个评价指标,利用多指标加和的方法集成各评价指标,通过与标准离差法相比,多指标加和方法计算得到的RSREI更适用于时间维度的动态对比。将RSREI应用于平朔露天矿区已复垦排土场,作为一个量化指标实现复垦效益的时空分析与专题制图,以期作为实地测量指标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2.
孙文 《矿业工程》2016,(4):49-51
土地复垦就是重新开垦利用已被损毁的土地,它在恢复土地原有的使用价值以及防治土地损毁所带来的危害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土地复垦设计各阶段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进行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13.
矿区土地利用过程是碳源增加过程,如何采取有效的矿区复垦模式增加矿区碳汇能力成为矿区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尝试利用马尔科夫(Markov)过程优化用地结构方式提高矿区碳汇能力。研究得出矿区碳汇能力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当前我国矿区土地复垦顶层设计目标模糊、矿区损毁土地复垦方案针对性弱。按照鼓励、限制、禁止开发的区域划分要求,在各类不同区域,以效益最大化和不降低矿区的碳汇水平为目标,根据地类特点,进行增减浮动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来提高矿区土地汇碳能力。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煤沟煤矿建设、露天开采和井工开采过程中造成土地资源的压占、挖损和破坏问题,通过对矿山已损毁土地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测量和记录,并据此对已损坏土地现状评估和后期井工开采拟损坏土地损毁程度进行预测,评估结果为重度损毁。为此,制定土地复垦和监测管护方案,划定了土地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并对其产生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矿山土地复垦方案实施后,将使生产损毁的土地获得综合性改善,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周边地区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模糊评价在土地复垦效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令伟  宋丽丽 《煤炭技术》2007,26(3):104-106
以元宝山矿二井塌陷区为研究对象,对所研究对象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三者进行综合评价。在分析前述三大效益的基础上,抽取出各效益中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该土地恢复利用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得出评价结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矿区土地复垦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内矿区土地复垦实践,说明了矿区土地复垦规划的作用,与此同时,提出了规划的程序、内容;对复垦决策与复垦工程设计方法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介绍了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论证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矿业用地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矿产资源与土地资源都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但由于矿业用地所有权制度的设计冲突、矿产资源所有权人与土地资源所有权人的分立,造成了矿业用地的产权保护缺位、废弃矿产修负责任不明确、土地复垦工作开展缓慢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矿地矛盾现象的分析,指出了当前矿产资源与土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形式;在梳理欧美发达国家的矿地规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其物权制度、土地复垦保证金制度予以借鉴。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矿业用地制度的几点建议,以期能够解决现有矿业用地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促进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的保护以及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煤炭大量开采,大面积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矿区环境恶化。本文在分析安徽某矿区塌陷地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矿区开采沉陷预计结果和国内外土地复垦的经验,提出塌陷地复垦远景规划与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对其他矿区塌陷地整治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矿区土地修复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卞正富  雷少刚  金丹  王丽 《煤炭学报》2018,43(1):190-197
通过对与土地复垦有关的概念梳理后,提出以土地修复作为高一级学科建设的名称涵盖土地复垦的名称。基于生态系统自恢复力的假说,讨论了矿区土地修复过程中,自然恢复与人工干预的作用,提出了引导型矿山土地自修复模式及其应用条件,指出了对关键限制性因素及其阈值的识别与修复是矿山生态系统引导自修复的关键;并进一步讨论了引导型矿区土地修复目标的合理程度。还讨论了采前预防及采后修复在矿区土地修复中的作用,对于露天矿山,采前预防或减损工艺应成为主流,在剥采排复一体化工艺实现后,土壤重构成为露天矿区土地修复成功的关键,而对于井工开采矿山,采前预防措施通常被用于局部需要特殊保护的地表建构筑物或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生态类型区,采后修复仍是主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我国矿业用地退出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在总结当前矿业用地制度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矿业用地退出机制及其问题,提出了矿业用地退出原则、退出路径和激励与约束机制.并指出通过复垦责任制度化和集约利用、及时变更等系列制度建设,提高制度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