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慧珍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1995,(5):18-20,29
从磨矿入手,用不同形状的磨矿介质对石墨矿磨矿保护大鳞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筒棒介质在石墨矿的磨矿中对保护大鳞片有着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2.
3.
为提高大鳞片石墨保护率,针对马达加斯加某大鳞片石墨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在磨矿介质为钢棒、磨矿质量分数为60%,-0.15mm含量为68.73%,浮选质量分数33%,生石灰用量2000 g/t,煤油用量160 g/t,2#油用量60 g/t的粗选条件下,采用"2段粗磨粗选、5段再磨8次精选、合格大鳞片石墨预先分级、中矿返回"的闭路流程,获得固定碳质量分数为90.21%、保护率为69.19%的+0.3 mm产品,以及固定碳质量分数为92.48%、保护率为73.01%的0.15~0.3 mm产品。 相似文献
4.
5.
研究了安徽境内某一代表性矿样的矿石性质和特点,查明了该矿石为合硫磁铁矿石,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利用该矿石的合理方法,推荐了弱磁选铁、弱磁尾矿选硫的选别流程。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开发利用低品位大鳞片石墨,针对内蒙古某低品位大鳞片石墨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在磨矿介质为棒磨、磨矿浓度60%、-0.15 mm 59.43%、浮选浓度23%、煤油105 g/t、2#油55 g/t、浮选时间3 min的粗选条件下,采用2段粗磨粗选、1段扫选、6段再磨7次精选、合格大鳞片石墨预先分级、中矿返回的闭路流程,获得固定碳为90.37%的+0.3 mm产品,固定碳含量为90.21%的-0.3+0.15 mm产品,+0.15 mm产品大鳞片综合保护率为74.36%。 相似文献
7.
8.
本文通过对东鞍山“难选矿石”选别工艺的试验研究,针对目前东烧单一浮选生产流程现状及东鞍山“难选矿石”的特点,阐述了选别东鞍山“难选矿石”采用联合流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从研究该矿石的性质出发,论述了合理选矿流程的选择,其中包括合理磨矿粒度的确定,关键设备的选择。这样的工艺流程特别注意了避免粗颗粒已单体解离的锡石过粉碎,同时也注意了硫化矿的综合回收,使锡、铅、锌的回收获得了较理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细粒高倍率膨胀石墨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氧化法,以HClO4为浸泡剂,在强氧化剂KMnO4的作用下,对细粒(100~140目细鳞片石墨)可膨胀石墨的制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石墨(g):KMnO4(g):HClO4(mL)=1:0.2:6时,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90min,制得的膨胀石墨其膨胀容积高达550 mL/g.探讨了各种因素对石墨膨... 相似文献
12.
鳞片石墨快速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鳞片石墨快速浮选工艺流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浮选工艺相比,快速浮选工艺能够使近80%粗精矿减少一次再磨,且使石墨精矿品位提高1.15%、回收率提高4.28%、石墨大片产率也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14.
15.
为解决低碳含量石墨采用环保氧化剂膨胀容积低的问题,本研究采用低碳含量(93%)石墨,以H2O2-H2SO4-(NH4)2S2O7作复合氧化插层剂,得到一种由低碳含量石墨制造膨胀石墨的技经最佳的工艺方法.石墨、H2O2、H2SO4、(NH4)2S2O7的最佳质量比为1∶0.18∶3.0∶0.10,最佳反应温度为50℃,最佳干燥温度为3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石墨的膨胀容积不低于210ml/g,满足了柔性石墨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17.
对原矿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矿物组成分析,该石墨矿的脉石主要为石英和伊利石,选用水玻璃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浮选抑制剂。通过对块状隐晶质石墨浮选中抑制剂添加地点及两种抑制剂用量试验,探索在1次粗选1次精选实验中抑制剂的最佳添加位置和用量,并对水玻璃和羧甲基纤维素钠这两种抑制剂的抑制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精选段添加抑制剂的尾矿固定碳含量损失较小,而且能得到相对较高品位及回收率的精矿。精选作业中抑制剂水玻璃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用量均为500 g/t时,精矿固定碳含量与回收率分别为83.84%和76.05%,所获精矿各项工艺指标最佳。 相似文献
18.
微晶石墨制备各向同性石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以天然微晶石墨为骨料制备各向同性石墨材料的可能性,对比传统骨料发现,微晶石墨模压制备的样品具有较低的各向异性指数1.11,较高的体积密度1.73g/cm3及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微晶石墨做为骨料采用等静压成型时,样品的各向异性指数低于1.05。同时还研究了粒度配比、浸渍工艺、粘结剂含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