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浅析煤炭绿色开采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煤炭开采导致的环境破坏等问题,提出煤炭开采应进行绿色开采.阐述了绿色开采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通过开展煤炭绿色开采技术探索研究,总结了媒与瓦斯共采、保水开采、减沉技术、矸石处理等煤炭绿色开采技术,分析了煤炭绿色开采技术及其应用,并结合实际提出煤炭绿色开采建议.  相似文献   

2.
"绿色开采"是以遵循循环经济绿色工业为基础,形成开采与环境相协调,以实现"低开采、高效率、低排放"的采煤技术。煤炭开采对环境污染严重,实施绿色开采是煤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对绿色开采中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充填开采技术和保水开采技术的原理及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阐述了煤矿绿色开采的提出、概念及绿色开采技术体系.绿色开采技术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保水开采、建筑物下采煤与离层注浆减沉、条带与充填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煤巷支护与部分矸石的井下处理、煤炭地下气化等,介绍了基于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开展的绿色开采技术研究与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4.
绿色开采是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探究我国煤炭绿色开采发展趋势,通过回顾我国煤炭绿色开采20年来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绿色开采技术进展;提出随着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碳达峰、碳中和”等发展要求的实施,煤炭绿色开采内涵不断丰富,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定义;指出煤炭绿色开采技术逐渐向全生命周期绿色开采的方向发展,形成了智能绿色的“采前精细勘探、采中有效减损、采后恢复提升”的新发展模式;认为我国将继续深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对煤炭绿色开采的赋能,并在降低绿色开采技术综合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煤矿企业绿色管理与绿色开采的概念,并详细阐述了煤炭绿色开采技术的内涵和技术体系,从最大限度利用煤炭资源和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煤矿生产必将广泛应用煤炭绿色开采技术。  相似文献   

6.
绿色开采的概念与技术体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阐述了煤矿绿色开采概念的提出、内涵及绿色开采技术体系。绿色开采技术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保水开采,建筑物下采煤与离层注浆减沉,条带与充填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煤巷支护与部分矸石的井下处理,煤炭地下气化等。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为绿色开采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7.
以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理论及绿色物流理念为指导,将绿色物流引入绿色开采技术体系。在矿井生产物流组成和煤炭资源开采物流特点分析的基础上,首先界定了矿井绿色开采物流的概念及其内涵;然后,根据煤炭资源井下开采的煤流和料流组成及矿井绿色开采物流的内涵,确定了矿井绿色开采物流系统的组成,即绿色开采技术系统、绿色开采工艺系统、绿色安全管理系统、绿色生态修复系统,构建了矿井绿色开采物流体系模型,并分析了矿井绿色开采物流系统组成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露天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确定了我国露天煤矿绿色开采目标,提出实现绿色开采目标技术支撑为陡边坡技术、采场工作帮陡帮开采技术、内排土场陡帮排土技术、外排土场减少占地面积技术、逐孔爆破技术、采场与外排土场帷幕与降尘技术、绿色开采新工艺、闭坑治理技术等。建立了评价露天煤矿绿色度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73个。引入"绿色因子"作为各级评价指标值,三级评价指标采用模糊隶属度函数确定其"绿色因子"值。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逐层进行评价二级、一级指标的"绿色因子"值的计算,建立了各级指标绿色因子值数学模型。提出露天煤矿绿色开采评价标准,将露天煤矿"绿色度"划分为5个等级。以黑岱沟露天煤矿为例进行应用实例研究,得出该矿绿色度指标为0.639,属于II级达到良好标准。  相似文献   

9.
矿山绿色开采技术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绿色开采技术的理论基础、内涵以及现状,明确绿色开采技术的技术框架,进而归纳当今绿色开采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接着进一步探讨绿色开采技术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以及发展途径,最后理清了绿色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要实现绿色开采,需要综合研究和解决政策、经济、技术等诸多难题,需要花大力气开展相关技术和政策的研究和创新,使得其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相似文献   

10.
该文阐述了煤矿绿色开采的概念,当前形式下实行绿色开采的必要性,绿色开采技术体系的应用、绿色开采的意义,发展前景等。  相似文献   

11.
资源与环境协调(绿色)开采及其技术体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煤炭资源开采对环境的影响问题,是国际上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更是影响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问题之一.从国家对煤炭工业发展要求出发,阐述了研究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的必要性和意义,对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的内涵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在论述煤炭资源绿色开采技术体系框架的同时,对保水开采、煤与瓦斯共采、条带开采与充填开采、井下矸石处理、煤炭地下气化等主要的关键问题与研究现状作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研究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煤炭绿色开采技术及其在西北矿区的应用前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开采的理念是针对煤炭开采造成的严重环境问题提出的,目标是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构建的绿色开采技术框架包括保水开采、减沉开采、煤与煤层气(瓦斯)共采、矸石减排、煤炭地下气化等.西北地区自然气候条件恶劣,地质条件差,降水少且集中,旱涝灾害频繁,植被稀疏,水资源短缺,存在着沙漠化、水土流失、滑坡、崩塌、泥石流及草场退化、耕地面积减少等严重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绿色开采在西北地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论述衰老矿井采用非正规采煤法的必然性与可行性,重点对条带采面的矿压显现及控顶参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井工煤矿在煤炭资源开采中占有重要地位,建设发展绿色矿山是其未来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如何科学评价现有井工煤矿的绿色化水平是建设绿色矿山的关键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分配至关重要。为了科学的分配权重,本文引用区间直觉模糊集和模糊熵,对专家系统的区间评判进行了精确化,更符合实际情况;同时引入变权理论确定最终权重,突出薄弱环节的制约作用,引导井工煤矿在绿色矿山建设上均衡发展,确定最终绿色矿山水平。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其有效性,并对其未来建设绿色矿山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井工煤矿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发展30年来,不论是开采、掘进技术及配套装备,还是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建设技术水平,都实现了由弱到强的跨越式提升。对我国30年来厚煤层开采技术发展、薄及中厚煤层开采技术装备发展、安全高效矿井配套技术装备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展望了我国井工煤矿开采发展前景,认为,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将成为未来我国井工煤矿开采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复杂煤层安全高效开采、井工煤矿智能无人开采、煤炭资源绿色一体开采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深地煤炭资源流态化开采理论与技术构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球浅部煤炭资源逐步开采殆尽,煤炭资源开发不断走向地球深部。然而,面对深部地层环境与极限开采深度的限制,传统采矿学与力学等理论难以解决深部煤炭开采出现的技术难题,深部煤炭绿色安全高效生产面临严峻挑战。结合深地煤炭资源开发的未来趋势,提出深地煤炭资源流态化开采的颠覆性科学构想及流态化开采定义、目标与内涵,建立深地流态化开采的应力-温度-渗流-化学-微生物等多种作用机制的多场耦合模型与可视化理论,揭示煤炭流态转换的物理、化学与生物机制,建立深地煤炭资源的采、选、充、电、热、气一体化的物理流态化开采、化学转化流态化开采、生物降解流态化开采、物理破碎流态化开采等颠覆性理论和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2025基础研究、2035技术攻关、2050集成示范"的战略实施路线,构建深地煤炭资源无人智能化的采选充一体化开采、热电气集成转化的流态化开采理论与技术体系,达到"地上无煤、井下无人"的绿色环保目标,实现深地煤炭资源开采的颠覆性变革。  相似文献   

17.
煤炭接续资源多在深部和优质资源多在西部并存的现状使得深部与西部开采成为煤炭资源开发的新常态,绿色矿山建设、绿色矿业发展与绿色化开采推进已势在必行。本文提出了煤炭资源“采选充+X”绿色化开采技术构想,即直接在井下构建煤炭开采、煤矸分选、矸石充填与“岩层移动主动控制、沿空留巷、瓦斯抽采、灾害防治、保水开采”一体化生产系统,形成了煤炭“采选充+X”(控、留、抽、防、保)协同生产模式;明确了“采选充+X”绿色化开采技术的内涵与技术框架,阐述了“采选充+X”的四代演化历程,分析了其践行绿色化的技术优势,给出了科学化的工程设计方法;阐述了5类典型“采选充+X”技术对应的技术原理、工程需求、设计流程与方法、关键技术及工艺装备等。工程实践分别证明了采选充+控、采选充+留、采选充+抽等“采选充+X”技术具有的显著技术优势与工程示范效应。未来“采选充+X”绿色化开采将延伸采选充+处、采选充+智、采选充+调、采选充+协等技术模式。整体形成的“采选充+X”技术体系,可为实现煤炭及伴生资源绿色化开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