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升平油田储层精细地质研究,利用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建立起单层剩余油识别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试验区各小层剩余油分布进行研究,总结出各类油层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成因类型,并分析了试验区剩余油潜力分布,从而为油田调整挖潜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动态监测工作是油田勘探、开发生产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胜坨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油水井的井况日趋复杂,剩余油分布日趋零散.就注硼-中子寿命测井、PND-S以及RPN等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技术在胜坨油田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剩余油饱和度测井今后的攻关方向.对于科学寻找剩余油,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聚合物驱是进一步提高水驱油藏采收率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目前的聚合物驱油机理研究仅能反映聚合物对不同类型剩余油的驱替过程,没有考虑孔隙结构的微观非均质性对驱油效果的影响。以光刻微观物理模型为研究手段,深入研究了聚合物驱不同类型剩余油运移规律及不同分子量聚合物在不同渗透率微观模型的驱油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分子量的聚合物启动不同类型剩余油的顺序和难易程度不同,各类型剩余油动用比例不同,聚合物驱较易启动簇状、油滴、柱状剩余油,盲端、膜状剩余油主要依靠聚合物的黏弹性剥离,相比之下启动难度大于前几类剩余油。  相似文献   

4.
春光油田常采单元已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的分布和挖潜成为未来油田稳产的主要攻关目标。为深入研究春光油田常采单元沙湾组储层剩余油分布特征,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高孔高渗、强边水、小规模天然水驱砂岩油藏的剩余油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为此类油藏合理开发提供了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伴有声发射检测的RMT岩石力学试验系统、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煤矿采区内不同尺寸砂岩受力变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抗压强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及破坏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岩样的岩爆倾向性,为采区内巷道的开拓和煤矿岩石的安全采集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吴畏 《地质装备》2007,8(4):25-28
复电阻率测井(CRL)是我国电法测井研究工作者根据岩石电阻率频散特性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从理论角度看,其区别于其他常规电测井方法的主要特征为:复电阻率测井把电性参数的频散特性作为测井评价储层含流体性质的主要依据,有望在剩余油评价、特殊矿化度地层评价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手段.本文首先介绍复电阻率的定义、电阻率频散的概念和复电阻率测井的原理,然后结合电极型复电阻率测井仪器的油田应用实例,探讨其在剩余油评价方面的应用可能性和有效性,并指出了其研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针对升平油田储层精细地质研究,利用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建立起单层剩余油识别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试验区各小层剩余油分布进行研究,总结出各类油层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成因类型,并分析了试验区剩余油潜力分布,从而为油田调整挖潜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如何挖断层边部剩余油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井震精细标定的基础上,利用井震联合技术建立全区的断层精细模型、砂体三维地质模型和剩余油分布模型,同时采用定向水平井挖潜技术进行剩余油挖潜。研究认为通过声波曲线及标志层精细标定,使测井曲线与地震在同一个域进行运算,以相关性达85%为标准;截止2013年11月底,投产21口水平井,累计产油13×104t,取得了较好的挖潜效果。  相似文献   

9.
数值模拟技术是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的一项重要技术。针对一东区克拉玛依组砂砾岩油藏开发特点,采用储层三维精细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在对目标油藏构造特征、沉积相和属性参数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精细的三维地质模型,作为油藏数值模拟初始地质模型。并对数值模型作全区储量、压力、含水率和单井生产历史拟合,储量拟合误差为2.8%,90%的单井历史拟合误差在5%以内。研究结果表明:一东区克拉玛依组油藏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构造、沉积相带、井网等因素控制,平面上主要分布在断层附近和注采不完善区,多呈孤立状分布,仅在局部小范围有连片分布,且克拉玛依上段油藏剩余油分布连片性要好于克拉玛依下段油藏。纵向上剩余油主要集中在主力层S1、S24、S25、S27、S37。  相似文献   

10.
利用某RMT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对不同尺寸砂岩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加载同时进行声发射检测,测试岩石受力变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声发射振铃数等参数,并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受力变形过程的典型声发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