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钠硅渣湿法处理工艺———碱回收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钠硅渣湿法处理工艺的脱碱过程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脱碱温度、时间、液固比和石灰添加量等因素对钠硅渣脱碱效果的影响,提出了适宜的脱碱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碱回收率升高;时间和液固比对碱回收率的影响不明显;提高石灰添加量,可以提高碱回收率。  相似文献   

2.
CaO水化法从钠硅渣中回收氧化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回归出烧结法生产氧化铝中压脱硅钠硅渣常压氧化钙水化法脱钠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按照单因子变动的原则,分别讨论了反应温度、石灰添加量、浆液液固比对钠硅渣脱钠率的影响并提出了在试验条件范围内,常压氧化钙水化法钠硅渣脱钠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温度95℃,CaO/Na2O分子比为5,浆液液固比取4。在此工艺条件下,钠硅渣脱钠率可达到95.2%。  相似文献   

3.
针对氧化铝生产中硅渣返回配料造成入磨铝土矿贫化、降低熟料中氧化铝含量及其A/S、使硅渣及其附液中的有用成分在氧化铝生产流程中重复加工等问题和现状,提出硅渣湿法处理工艺.在实验室阶段性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利用自制Φ400×2 000 mm外加热(冷却)机械搅拌槽进行了硅渣湿法处理工艺扩大试验研究,并对该湿法处理工艺产业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提出了适合于产业化的硅渣湿法处理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基于热力学理论对钠硅渣湿法处理过程中含硅化合物的稳定性及相互间町能存在的转化进行理论分析,主要涉及到不同饱和系数的水化石榴石的分解条件及水合硅酸钙可能稳定存在的物相和生成条件.结果表明.钠硅渣加石灰反应可以生成水化石榴石,回收其中的氧化钠.水化石榴石渣在通入CO_2气体过程中,易于分解生成氢氧化铝和水合硅酸钙.钠硅渣湿法处理工艺路线理论上可行,能够回收其中的碱和氧化铝.  相似文献   

5.
《金属矿山》2008,(5):158
据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消息:日前,中国铝业公司科技部组织专家组对中州分公司硅渣烧结回收氧化铝和碱工业试验项目进行了结题验收。  相似文献   

6.
惰性固体颗粒清除和防止硅渣结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流化床传热技术,研究惰性因体颗粒清除和防止铝土矿熟料溶出溶出液脱硅过程中的硅渣结垢,硅渣结垢机理为结晶结垢和微颗粒沉积结垢混合机理,研究表明,有机聚合物固体颗粒有效抑制硅渣垢层的生长,但不能完全清除已有的硅渣结垢;无机和复合材质的固体颗粒不仅能完全控制垢层的生长,而且能完全清除已有的硅渣考层;无机非金属惰性固体颗粒的防垢除垢效果最好,惰性固颗粒的引入不改变硅渣结垢机理。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拜耳-石灰水热法处理烧结法硅渣所需的适宜的石灰添加量、溶出温度、溶出时间等,结果表明,烧结法硅渣采用拜耳-石灰水热法处理后的残渣含碱量低,可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8.
以钠钙硅渣为原料,采用动态水热法脱碱制备雪硅钙石,考察了初始p H值、投加量、不同吸附材料对脱碱产物雪硅钙石吸附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碱产物雪硅钙石表面呈片状疏松多孔结构,比表面积为114.36 m2/g。对于磷酸盐质量浓度为30 mg/L左右(以P计)的模拟含磷废水,雪硅钙石投加量为4 g/L时,去磷率达到99.32%。通过吸附等温曲线试验确定吸附模型属于Langmuir模型,脱碱产物雪硅钙石对磷的最大吸附量约为35.37 mg/g。试验采用两种动力学方程拟合分析,得到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更好地描述脱碱产物雪硅钙石对磷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9.
利用不同促释方法对电解锰渣(EMR)中有效硅进行活化,以实现锰渣资源化利用。通过微波焙烧活化、机械球磨及机械复合3种不同方式,考察各方法对硅活化的作用,探索适合锰渣活化的方式,揭示相关活化机理。结果表明,经3种不同方式活化后,锰渣中有效硅含量均得到提高,机械复合活化的方式最好,在球磨时间为40 min,微波焙烧温度为900℃、m(EMR)/m(Na2CO3)=1∶0.6、焙烧时间为40 min时,采用该方式锰渣中有效硅含量可达16.37%。  相似文献   

10.
赤泥中氧化钠和氧化铝的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赤泥中氧化钠和氧化铝的回收方法和最新研究进展。氧化钠的回收方法主要有氧化钙法和碳酸钠法,氧化铝的回收方法主要有酸溶法、生物法和最新开发的碳酸钠分解法。同时对这些方法的工艺原理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指出:随着铝土矿品位的逐年下降,能综合回收氧化钠和氧化铝的高压水化法(属于氧化钙法)是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氧化铝生产中铝酸钠溶液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谢雁丽  毕诗文  杨毅宏  王志 《有色金属》2001,53(2):59-61,76
对有关铝酸钠溶液结构方面近几十年的进展进行系统研究表明:在中等浓度的铝酸钠溶液中,铝酸根离子以Al(OH)4^-形式存在:在稀溶液中且温度较低时,铝酸根离子以水化离子[Al(OH)4^-](H2O)x形式存在;在较浓的溶液中或温度较高时,Al(OH)4^-离子脱水形成[Al2O(OH)6]^2二聚离子,在1500170以下,这两种形式的离子可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2.
铝土矿的细菌浸出及微生物代谢产物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就细菌浸出方式、矿物品格结构、菌种的不同来源及其分解代谢物种类、数量、能力等四个方面对铝土矿的硅酸盐细菌浸硅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五种不同来源的硅酸盐细菌都能较好地从各种铝土矿中浸出硅,硅浸出率范围为35.3%-65.3%,其中JXF-1菌株浸出硅的效果最好;试验采用了四种不同的浸出方式,其中,利用预先在有被浸矿样且含蔗糖的培养基中培养的菌种,然后在有糖培养基质中对矿样进行浸出,硅的浸出率最好,从各种矿样中浸出硅的范围为25.7%-65.3%,比其它浸出方式高10%以上。在各种类型的被浸矿样中,细菌对层状结构的绿泥石浸出效果最好,可浸出其中65.3%的硅,而架状结构的正长石被细菌浸出的硅只有25.7%。硅酸盐细菌在不同的培养基中可以合成大部分的氨基酸、多糖和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等四种主要的有机酸,各种代谢产物均对高岭石中的硅有一定的浸溶作用,试验表明,氨基酸、有机酸、多糖三者混合物溶解高岭石中硅的量比单独代谢产物的溶解硅的量分别高357.99%、291.89%、1186.1%。  相似文献   

13.
郭晓潞  施惠生 《非金属矿》2011,34(4):9-11,75
研究粉煤灰在碱性激发剂作用下硅、铝、钙的溶出聚合机理,并研究了生成的粉煤灰地聚合物的抗压强度、微观结构和形貌特征.研究表明:在地聚合反应中,粉煤灰玻璃质球体溶蚀,硅铝相不断溶出且逐渐增加,继而再聚合生成地聚合物凝胶,钙质成分部分键合在地聚合物中以平衡电价,部分参与水化反应生成相应的水化产物;粉煤灰地聚合物在75℃养护8...  相似文献   

14.
氧化铝生产中水合硅酸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氧化铝生产体系中水合硅酸钙的结构、生成条件及含硅化合物间的转化规律, 评述了高压水化学法, 并提出了钠硅渣湿法处理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15.
针对铝酸钠溶液除硅过程 ,研究苛性比、碱浓度、配钙量、温度等对水合硅酸钙形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在常压下除硅 ,难以形成水合硅酸钙。在高温下除硅 ,苛性比增大或碱浓度降低有利于水合硅酸钙的形成。合适的配钙量为CaO/SiO2分子比 1 5左右。当CaO/SiO2 =1时 ,除硅渣主要物相是水合硅酸钙 6CaO·6SiO2 ·H2 O和 3CaO·3SiO2 ·H2 O ,而当CaO/SiO2 为 2时 ,还有 2CaO·SiO2 ·2~ 4H2 O生成。  相似文献   

16.
对碱石灰烧结法生产氧化铝中间物料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主要物相的衍射数据,对这些物相形成进行了初步探讨,相信这些资料对碱灰石烧结法生产氧化铝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硅在铝酸钠溶液中的反应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种纯硅矿物(白炭黑和高岭土)为原料, 研究二氧化硅在铝酸钠溶液中的反应行为。结果表明: 硅矿物在铝酸钠溶液中的反应行为包括硅矿物分解和硅渣析出两个过程, 两者之间存在动态平衡, 温度升高, 硅矿物反应率升高; 在高温(280 ℃)条件下, 影响硅矿物反应率的主要因素是溶液游离Na2Ok浓度, 随着游离Na2Ok的升高, 硅矿物反应率下降; 溶液中氧化铝浓度对硅矿物反应率影响不大; 溶液游离碱和氧化铝浓度升高可阻碍硅渣析出反应的进行, 不利于钠硅渣的形成。研究结果可为低铝硅比铝土矿的铝硅分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硫酸化焙烧-还原焙烧脱硫-溶出深度脱硫-拜耳法工艺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对溶出深度脱硫工序的溶出剂和溶出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 以碳酸钠溶液为溶出剂、用量为理论消耗量的3.5倍,溶出温度50 ℃,溶出时间60 min,溶出液固比6∶1,在此条件下硫溶出率达到88%以上,脱硫渣中硫含量低于0.3%,达到拜耳法对铝土矿中硫含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