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能源问题是一个地区、国家甚至全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通过介绍新疆能源的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应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实证分析新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新疆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只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即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能源消费导致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却没有促进能源消费。  相似文献   

2.
我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多变量协整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兴平  赵旭  顾蕊 《煤炭学报》2008,33(6):713-716
以我国1980-2005年实际数据为样本对我国煤炭消费进行协整分析,协整检验结果说明煤炭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结构变化和效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建立的误差修正模型符合反向修正机制,说明煤炭消费短期波动不会影响其长期均衡关系,该模型适合于煤炭消费的短期预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揭示了GDP、效率分别对煤炭消费量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正交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说明GDP和产业结构变化对煤炭消费具有持续的正影响,而效率对煤炭消费具有持续的负影响.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煤炭生产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以内蒙古1988~2009年实际数据为样本,对内蒙古煤炭生产、需求进行协整检验.研究表明,内蒙古煤炭生产量(CP)与内蒙古生产总值(GDP)、煤炭消费量(CC)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协整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揭示了CP与GDP、CC分别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广义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说明,GDP在中长期对煤炭生产量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而产量的增长则一直加速着自治区的经济发展;短期来看,生产量增长对消费的影响显著,但消费量又从长期制约着生产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测算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用水量的影响因素分解效应,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用水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态势,探究其脱钩关系,为制定工业用水相关管理政策,缓解水资源消耗,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基于2001—201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时序数据,采用LMDI模型分解该地区工业用水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利用Tapio弹性指数分析长三角地区工业用水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状态。在此基础上剔除经济产出效应对工业用水量的影响,进一步构建脱钩努力模型,考察其他影响因素对工业用水量减少的脱钩努力程度。研究表明:1)工业用水量的影响因素可分解为四大效应,其中,节水技术累计效应为-731.01亿m3,主要抑制工业用水量上升,产业结构效应对工业用水量的影响随时空演变而变化,经济产出累计效应为644.00亿m3,人口规模累计效应为71.08亿m3,均促进工业用水量上升,前者影响更为显著;2)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呈现出从弱脱钩转向强脱钩的态势,各省市脱钩状态存在差异;3)长江三角洲地区各省市节水技术效应脱钩努力指标值总是大于0,该效应脱钩贡献始终最大,产业结构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的脱钩努力指标值时常小于0,脱钩努力程度偏小,且随省市变化有所不同。节水技术进步是抑制工业用水量上升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调整是促使工业用水量下降的次要因素,经济产出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都是导致工业用水量上升的重要因素。长江三角洲地区应坚持技术改善与政策引导齐头并进,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协同配合,实现区域经济与环境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煤炭生产和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强 《资源与产业》2014,16(1):138-143
利用1980—2009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协整理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煤炭生产、煤炭消费和经济增长进行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煤炭生产与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煤炭的生产弹性大于煤炭的消费弹性,煤炭生产和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煤炭生产和煤炭消费的增加有利于经济的增长。短期内,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与经济增长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同时,从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看,煤炭生产对经济增长具有持续拉动作用,煤炭消费在滞后4期之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趋于平稳,煤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如煤炭生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1978~2006年的年度宏观经济面板数据,根据协整分析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了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进而对三大产业的增长与消费进行检验分析.实证表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与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两者具有双向因果关系,第二产业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能源需求的短期行为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以焦作市为例,利用2000-2015年焦作市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来研究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资源型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二者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地区经济的增长,经济的增长反过来又会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业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疆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关系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敏  罗辉 《资源与产业》2008,10(4):83-86
采用现代计量经济学协整分析及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新疆1990-2006年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新疆国际、国内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虽为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经济增长对旅游业的拉动效应在时间上有一个滞后期,短期内新疆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存在相互因果关系,而长期内却具有均衡的因果关系;国际旅游收入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在时间上超前于国内旅游收入。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为制定新疆今后的旅游发展政策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避免盲目性。  相似文献   

9.
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以我国1980—2008年实际数据为样本对我国铁矿石进口进行协整检验,研究表明铁矿石进口量(IM)与国内消费量(CN)、国内生产总值(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揭示了IM与GDP、CN分别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广义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说明消费量在长期对进口量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短期来看GDP对进口有影响,但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以我国1980—2008年实际数据为样本对我国铁矿石进口进行协整检验,研究表明铁矿石进口量(IM)与国内消费量(CN)、国内生产总值(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揭示了IM与GDP、CN分别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广义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说明消费量在长期对进口量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短期来看GDP对进口有影响,但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河北省区域内是否存在环境不平等问题,选取2004-2014年工业废水、工业SO2、工业粉尘排放和工业能源消费4项指标,计算河北省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和绿色贡献系数。河北省工业粉尘排放和工业能源消费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均超过了“警戒线”,表明河北省存在明显的区域环境不平等问题。邢台市4项指标的绿色贡献系数均小于1,除工业废水排放指标外,邯郸和唐山其他3项指标的绿色贡献系数也均小于1,表明上述三市的污染排放和资源消耗的贡献率大于GDP的贡献率,平等性较差,是引起河北省环境不平等的主要因子。要改变河北省区域环境不平等的现状,邢台、邯郸和唐山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该研究可为河北省资源环境的合理分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中之重,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北京、天津、河北产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至今,三地产业发展是否转型。依据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利用区位商方法、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测算京津冀地区产业一体化水平。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第三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天津市的制造业和河北省的采矿业具有比较优势;河北省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天津市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不存在因果关系,北京市经济增长是产业升级的单向因果关系。结合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加强区域联动、促进资源要素流动等加快京津冀产业一体化步伐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1999—2014年甘肃省定西市农业各部门的总产值及所占比重,计算出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建立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整体有效,但效果不显著,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的产出弹性系数分别为0.8411、0.044、0.2753、0.1063,种植业的增长对定西市农业总产出增长的拉动能力最大,其次为牧业,渔业与林业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较小。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种植业的发展。继续加大对种植业投入的同时,应当重视林业、渔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林业生态部门的作用,从整体上拉动农业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的目的在于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压力。本文以河北省永清县为例,采用DPSIR模型,建立5个子体系的25个指标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组合权重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计算各评价单元的综合评价值,建立生态安全度模型;分析了永清县1996—2008年生态安全状态,预测2010、2015和2020年的生态安全度,划分永清县5个生态安全区,为区域生态安全预警、土地利用规划和经济环境生态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OLS系数估计法,对2001-2015年资源投资占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最高的4个区域的工业增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寻求资源型区域工业增长出现分化的原因。文章以资源投资、制造业投资、资源产业与制造业之间的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就业率及就业结构作为研究变量,重点从结构差异的角度分析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分化的现象。研究结果表明,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之所以存在差异,主要原因不是资源产业投入的差异,不是制造业投资不足,而是在增量投资中资源产业和制造业的投资比例,即投资结构,因此,只有不断的优化投资结构,进而调整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才能提升资源产业和制造业投资规模及结构对工业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在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中,江苏省水足迹总量和人均量最大,缺水程度最严重,较低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制约了江苏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水足迹视角,聚焦江苏省水足迹效率变化,分析水足迹效率变化的驱动因素和大小,为江苏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基于2010—2019年江苏省水足迹计算结果,扩展Kaya恒等式构造出驱动水足迹效率变化的实际用水效率、水资源利用技术水平和水足迹结构3个因素,借助LMDI-Attribution模型计算各因素驱动力大小,并得到三大用水部门的具体贡献度。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江苏省水足迹效率增长幅度较大,从2010年的32.78元/m3增加到2019年的88.91元/m3,增幅为171.25%,其中实际用水效率为水足迹效率变化的最大驱动力,贡献了167%,其次为技术水平,贡献了26.15%;由于农业部门水足迹占比增大,水足迹结构对变化的影响为-21.67%;从用水部门来看,工业部门和生活部门的实际用水效率是最关键的驱动力,分别为91.19%和75.07%,农业部门仅为0.73%;技术水平驱动力中贡献最大的为生活部门的21.40%,其次为工业部门的4.79%,而农业部门为-0.04%;水足迹结构驱动力中仅农业部门是正向的,为0.06%,生活部门为-2.13%,工业部门为-19.60%。建议江苏省建立健全节水型农业体系,提高农业用水效率,降低农业部门水足迹所占比例,保持各用水部门灰水足迹的下降趋势,限制高污染企业的投资建设,支持绿色企业的发展;刺激省内消费需求,不断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升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7.
王千 《资源与产业》2017,19(4):81-87
利用2010—2015年河北省的相关数据,构建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模型,测算全省以及省域内138个县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脱钩指数,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与GIS技术,研究脱钩指数空间集聚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规律,为进一步提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提供支撑。研究结果显示,2010—2015年全省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类型为扩张性复钩,脱钩指数为0.05~0.97;138个县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类型为扩张性复钩,脱钩指数为0.09~0.70。县域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脱钩存在空间聚集规律,LISA 指数显示“高—高”关联(HH)主要分布在三河市、香河县、大厂回族自治县和邢台市东部4个县,“低—低”关联(LL)显著区,位于省域中南部地区的19个县。最后,在扩张性脱钩类型基础上将省域内138个县划分为3个级别。   相似文献   

18.
洪振华  童纪新 《中州煤炭》2016,(10):167-172
对2000—2014年江苏省能源消耗与工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并应用误差修正模型对能源消耗总量与工业GDP增加值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第二产业耗能占总耗能的比例随着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变化而变化,二者都呈倒U形;工业GDP的增长对能源总消耗只是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同时也说明,健康的工业经济增长与有效的能源节约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来实现。针对江苏省能源消耗与工业经济增长协调发展进行研究,对江苏省实现十三五“富强美高”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合理的生态经济区划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必然要求,当前针对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经济区划模式的研究仍然欠缺。左云县隶属山西省大同市,位于山西省的最北部, 具有丰富的煤炭矿产资源。伴随着左云县的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愈发突出, 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生态功能要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与环境承载力三层指标体系对左云县经济区划进行了研究,以左云县为研究对象,划分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有限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4个生态经济区,并根据各生态经济区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四川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以投资强度、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表征矿产资源开发水平,以经济实力水平、地方财政与金融水平以及投资与消费水平刻画经济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选取14项指标,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以TOPSIS法计算四川省2006-2015年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斜率关联度模型确定两者的关联程度,最后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四川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均表现出波动上升的态势,两者存在较好的关联性;研究时段内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之间由低水平耦合与磨合-良性耦合过渡到高水平耦合阶段,整体处于良好的耦合协调状态。这说明四川省矿产资源的总体规划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