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该文在深入了解北京城近郊区及西郊地区地下含水层及其岩性的基础上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运用FE-FLOW软件建立了研究区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识别和检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西郊地区河道入渗和砂石坑入渗模拟研究。提出了可行性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蓄方案。  相似文献   

2.
《煤炭技术》2015,(7):133-136
应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GMS中的Modflow模块,建立三维地下水数值模型,模拟煤矿开采后地下水流场的变化。模型经过反复调参、识别、验证后,对煤矿开采后地下水流场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随着采煤范围扩大,矿坑排水量增加,15#煤层上伏含水层水位受到影响,开采11.7 a后,漏斗中心水位最大下降为68 m,影响范围11.7 km2。  相似文献   

3.
金属矿山巷道喷锚支护智能设计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阳囤 《金属矿山》2010,39(1):35-38
依据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作为喷锚支护的基础数据,研究运用神经网络对地下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类别识别,建立改进的BP神经网络(MBP)的围岩稳定性识别模型;把喷锚支护设计的间接类比和整体加固理论与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研制了喷锚支护工程设计的智能系统,并运用工程实例验证了本智能系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文中通过对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基于GIS与遗传算法的城市地下管线合成模型,同时结合影响城市地下管线的众多因素,对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城市地下管线最优路线的选取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金昌市新建地下管线最优路线进行了选取,结果与实际非常吻合,这充分说明基于GIS与遗传算法的模型能够很好的利用于城市新建地下管线最优路线的选取。  相似文献   

5.
黄平华  陈建生 《煤炭学报》2011,36(Z1):131-136
综合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技术、Fisher判别分析理论和混合计算理论,依据含水层地下水组分数据,分别建立河南焦作矿区突水水源的Fisher识别模型和混合模型,并分别对它们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因子分析能有效建立识别模型训练水样;突水水源Fisher识别模型对混合程度较低地下水判别精度较高,利用回代估计法所得到的误判率小,具有较强的涌水水源判别能力;混合模型能有效确定地下水混合程度,δ18O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总体上低于10%,应用混合模型还能进行水文地球化学质量平衡模拟。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放顶煤作业中煤矸识别准确度不高的问题,采取了构建声学分类模型的方法,对混合神经网络算法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声学场景分类模型。以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老石旦煤矿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定采集到的声音数据建立数据集,并进行模型训练和测试,应用在综采工作面。实验及实际应用表明:两种模型的识别率都在80%以上,其中混合神经网络模型的识别率在88.8%,识别时间为0.634 2 s,可实现综放作业中对煤和矸石的快速精准识别;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合理有效的放煤逻辑,提升了放顶煤作业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周雄 《采矿技术》2015,(1):51-53,92
露天转地下隔离顶板的安全性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根据以往研究,从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影响因素,选取了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岩石质量RQD值等6个因素建立其安全性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了适合各影响因素的未确知测度函数,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利用熵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指标权重,根据置信度识别准则对其安全等级进行判定。将该方法应用至厂坝铅锌矿隔离顶板的安全性评价中,其研究结果显示:其评价结果较为安全,与实际情况符合,进一步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合理性,对实际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保铁新煤矿的安全生产,根据其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采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Visual Modflow建立该矿井的地下水数值模型。模型经识别验证后较好地反映了该矿井地下水流场,运用识别后的模型预测在不同开采条件下矿井底板涌水量,从而为该矿井制订疏排水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唐山沿海地区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对唐山沿海地区地面沉降形成机理有了新的认识。建立区内地下水降落漏斗发展趋势数学模型,并且进行模型识别;引入贮水系数概念,结合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值,建立区内地下水位变化趋势数学模型;将区内年地面沉降率和地下水位埋深数学模型有机结合,建立唐山沿海地区地面沉降数值计算模型,计算结果符合区内地面沉降变形实际。 海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采空区失稳坍塌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确定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17个主要因素并确定各个因素所占的权重,建立并应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采空区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反映采空区稳定性程度,与实际情况较符合,为矿山地下采空区的稳定性程度评价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某矿山地下采空区对地表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矿山地下采空区的存在,给地表居民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本文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湖南某矿山地下采空区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采用自编接口程序,绘制了模型剖面位移等值线等图,进而对该采空区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采空区顶板的变形对地表有较显著的影响,必须立即进行处理。文中最后还提出了合理的采空区处理措施,以保障后续开采工作顺利、安全地进行。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地下矿突水因素的不确定性与时空的随机性,主要应用改进D-S算法开展地下矿突水隐患识别与风险预测,以期为地下矿突水隐患识别和水灾预测与防治等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在考虑地质突水因素的同时,更加注重在生产管理中的人为因素。通过采用专家打分法获取各突水因素的基本概率赋值(BPA),基于改进D-S算法,构建识别框架Ω={突水、临界、不突水、不确定},建立以富水性系数、隔水层系数、水压系数、构造系数、矿压系数、勘探系数、开采系数、预防管理系数为证据体的突水融合决策模型。最后,通过国内某典型矿山进行实际应用,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说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煤矿安全》2013,(11):71-74
对机掘工作面不同作业类型条件下瓦斯涌出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与作业类型密切相关的瓦斯涌出波动幅度和下离差2项动态特征指标,通过样本分析获得了2项指标的作业类型判识阀值。并依此建立了工作面作业类型判识模型,开发了实时作业类型动态识别软件模块。应用该模型对该机掘工作面作业类型进行了识别,识别结果与实际工程作业符合性较好,判识结果输出直观便捷。  相似文献   

14.
矿岩可崩性分级的人工神经网络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学文  肖金发 《金属矿山》2003,(2):32-33,42
矿岩可崩性是地下矿山能否用自然崩落法开采的重要依据之一,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进行矿岩可崩性分级识别,有利于真实地描述矿岩可崩性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为此,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矿岩可崩性的神经网络识别模型,结合工程实例对其矿岩可崩性进行分级识别,结果表明神经网络识别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建设工程项目面临的风险识别与评价问题,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提出对项目风险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研究方法.提出了建立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设立原则,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一般步骤,并确立具体的判断准则来应用评判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煤炭地下气化作为一种高碳资源低碳化利用的新技术,其与发电技术的结合,是中国未来煤电发展的主要方向。由于具有技术复杂、投资大、周期长、涉及面广等特征,风险比较高,实施之前对其进行科学的技术评价与经济评价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建立恰当的技术评价和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克服了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中指标权重过于主观的问题,应用此模型,从技术和经济2个方面对耀西煤田地下气化发电项目进行评价分析,并对项目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根据卧龙湖煤矿首采区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应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该区进行了地下水流数值模拟分析。模型的识别与检验表明,所建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当地的实际水文地质条件。此外还分析了卧龙湖煤矿首采区10煤层底板太灰水的疏放效果,为进行首采区10煤层底板太灰水的防治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郑军 《中州煤炭》2022,(11):72-79
电磁波CT法以其高分辨率、高精度、强抗干扰能力等优势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得到广泛应用。以贵州某工程勘查项目为例,利用井间电磁波CT方法进行大规模、高密度的数据采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单孔反演、剖面拼接,并利用三维成像技术建立了吸收系数模型。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拼接剖面及三维模型可以识别单孔剖面无法发现的破碎带、地下暗河异常,清晰地展示出基岩面及溶蚀区域的空间形态,可为后续岩溶治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该文应用Modflow软件建立了三维地下水流模型,对某工程水源热泵项目的抽水、回灌进行了可行性评价,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采空区稳定性评估工作的精准性,构建了基于G1法—属性识别的采空区稳定性综合评价模型。首先,选取12个典型影响因素建立了采空区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分级;其次,采用G1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指标分级情况,建立了单指标属性测度函数,通过计算单指标属性测度和综合指标测度,基于置信度准则判断稳定性等级;最后,以某地下铜矿的2个采空区为研究背景,进行采空区稳定性评价,并与云物元、未确知测度模型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该模型评价结果合理可靠、符合实际,进一步丰富了采空区稳定性评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