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彭新平 《矿冶》2013,22(2):108-110
以某铅锌尾矿库为研究对象,对铅锌尾矿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测试,在对其潜在的环境风险进行现场调查基础上,采用拟定的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其环境风险程度。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某废弃铅锌矿山及周边区域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风险。以矿山历史开采区内及周边土壤、矿山上下游地下水中的砷、汞、镍、镉、铬、铜、铅、锌重金属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等方法对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受到明显污染,砷、镉、铅、锌污染较严重,主要超标原因可能为矿山开采过程中历史上环境措施不到位,且区域本底值较高。地下水含量未超标。废弃矿山生态风险存在,建议废弃矿山应尽快进行治理修复,地下水应做好长期监测。为废弃矿山后续的治理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地下水污染环境管控目标,快速识别高风险区,通过污染源—迁移转化途径分析,综合污染源潜在危害性和地下水脆弱性形成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划定地下水环境高风险区。其中,以污染释放可能性、污染物潜在释放量和污染源生物毒性为主要因子的污染源潜在危害性评价体系;以DRASTIC模型为基础构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体系。以郑州市典型产业集聚区为例,进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与分区,实践应用结果表明,地下水环境高风险区与园区污染源分布特征、地下水脆弱性特征存在紧密联系。该评价体系合理,结果科学可靠,可为地下水污染预防与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4.
罗书亮 《现代矿业》2019,35(8):240-241
对某可能受金属制品厂污染的农用地块环境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估。经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第二阶段初步采样调查表明,该地块重金属污染物含量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筛选值,总体土壤污染风险低,可以忽略;地下水符合Ⅲ类地下水水质标准,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调查结果说明金属制品厂未对农用地块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垃圾填埋场周边地下水环境污染状况,以长沙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周边土壤、地下水及下游水库水质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进行采样分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综合指数法对该垃圾填埋场周边环境重金属含量特征进行分析与风险评价。结果表明:As、Cr(Ⅵ)、Ni、Pb、Zn、Cu重金属是填埋场周边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区域采样点及下游水库中重金属含量均值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填埋场区污染状况良好;Cr(Ⅵ)含量在ZK1与R1样品中均高于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是填埋场周边地下水的主要风险污染物;ZK1~ZK4中土壤重金属元素以Pb、Cr(Ⅵ)富集为主,其达中度污染程度,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杨宏伟  朱瑾 《西部探矿工程》2012,24(7):112-114,118
根据准噶尔盆地南缘地下水调查的水质分析资料及动态监测资料,对区内地下水质量及污染状况进行了现状评价,分析了其污染的原因,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污染防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通过对场地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分析,运用基于GMS的数值模拟分析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是评价地下水污染物运移规律、污染范围确定及浓度分布的重要手段。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事故条件和非正常状况条件下,地下水特征污染因子运移规律,及在地下水环境中的浓度变化情况,对一定时间内地下水可能受到污染的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8.
输油管道及储油设施的渗漏会造成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直接影响地下水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地下水环境污染的修复及风险防范已成为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介绍了某输油管道渗漏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勘察与修复项目,通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试验,查明了渗漏区域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地下水流向与流速,确定了地下水体的污染范围.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对污染场地的污染程度进行划分,并对不同布井方式进行数值模拟,提出了地下水修复治理方案.采取优化后的修复方案对污染场地地下水体进行修复,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由于工业与化工企业违规排放废(污)水,造成了场地区域土壤与水资源的污染,在后期污染场地环境调查评价中,地下水污染深度界定尤为重要,地下水污染深度是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估的主要依据。在河北省沧县某化工厂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中,采用锥形止水器进行2层坐封式有效分层止水,准确界定地下水的污染深度。结合该工程实例,阐明分层止水器的分层止水技术进行第四系地下水污染深度调查、界定的技术方法。实践证明,该技术具有施工简单、使用灵活等优点,止水效果良好,技术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新疆巴里坤县水文地质条件论述和地下水开发利用历史及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地下水开发利用所引发的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污染及生态环境退化、土地沙化这3个方面的环境地质问题,旨在促进当地加强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污染防治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环境科学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读,本文从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我国地下水污染治理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我国地下水污染治理研究水平总体上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科前沿为驱动,大力发展地下水污染治理的理论和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以某典型有机污染场地为例,开展了土壤和地下水多层次健康风险评估,根据采样分析结果确定了场地特征参数和受体暴露参数,推算出场地污染修复范围及修复量。调查结果表明,该场地污染类型主要为土壤和地下水,土壤关注污染物为镉、3,3-二氯联苯胺,地下水关注污染物为3,3-二氯联苯胺。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场地土壤中镉和3,3-二氯联苯胺所有暴露途径的总致癌风险大于10-6,土壤中镉的非致癌危害商大于1,均高于人体可接受风险水平。土壤和地下水中3,3-二氯联苯胺的建议修复目标值分别为3.4 mg/kg、3.79×10-4 mg/L,土壤中镉的风险修复目标值为36 mg/kg。氯碱厂土壤受3,3-二氯联苯胺污染的待修复土方量约为44 005.5 m3,受镉污染的待修复土方量约为2 151 m3,其中3,3-二氯联苯胺和镉污染面积有一定的重叠,重叠区域待修复土方量约为1 000 m3。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污染具有隐蔽性和延时性,一旦水体遭受污染将很难修复,不仅会影响所在地区人民的用水安全、破坏城乡生态、降低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而且还会影响农畜产品质量。综合分析了研究区水文地质、地质及自然条件,参考DRASTIC评价指标,在实测及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选择7个影响地下水防污性能的因素评价地下水脆弱性,并结合土地利用方式、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地下水开采强度等因素评价地下水污染风险性,按综合指数将该区地下水污染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地下水污染高风险区、较高风险区、中等风险区、较低风险区、低风险区,并针对各风险区的主要地下水污染问题,提出适宜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为行政主管部门对地下水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焦化场地遗留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分布,以山东某焦化厂的遗留场地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土壤样品72份、地下水样品13份,在考察目标地块土壤和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ArcGIS软件的反距离加权插值分析,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目标区域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目标区域污染物在平面上呈面源分布,在空间分布上,污染物集中在深度为1.0~3.0 m的范围,污染物的来源与焦化工艺路线有关;As是目标地块的主要污染因子,对地块的污染贡献程度最大,生态风险也最高;该地块内的危废暂存区和生产区的煤气净化工段是土壤重金属浓度和潜在风险较高的原因;以第二类用地标准评判时,地块未受重金属污染,无需对重金属污染进行修复;地下水样品中仅有As超标,超标率30.8%。  相似文献   

15.
为顺利开展目标地块污染土壤的修复工作,消除污染隐患,确保人体健康,对重金属污染地块风险评估及土壤修复技术筛选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目标地块环境特征及污染现状,并进行了重金属污染地块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目标地块土壤中存在风险不可接受的污染物包括铜、镍和铅,由于地下水中超标污染物铜和镍缺少与人体接触的暴露途径且对于在此处施工的工人致癌风险和非致癌危害商均在可接受风险水平,建议后续地块开发后限制地下水的使用,加强对地下水的风险管控,不需要对地下水开展修复;进行了土壤修复技术筛选研究,主要包括固化/稳定化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土壤淋洗技术、化学氧化/还原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焚烧技术、阻隔填埋技术等,并经过可接受性、操作性、效率、修复时间、修复成本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对比、考虑,确定3种备选修复技术组合。研究为下一步修复工程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基于潜在危害指数的综合评分法是筛选地下水优控污染物常用方法。对于污染场地而言,现有的综合评分法指标体系中存在个别指标筛选作用失效、未考虑环境介质中污染物浓度超标等问题。本文从焦化场地污染特征出发,改进了综合评分法的指标体系,对山西省7个焦化场地地下水污染物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地下水优控污染物包括萘、苯、甲苯、1,2二氯乙烷、苯酚、铜、镍、铅、镉、汞等10种。改进之后的筛选方法能够识别出排放量大、污染程度高、亟需进行管控的污染物。由于焦化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成分复杂,目前开展的地下水调查所监测的污染物种类有限,导致筛选结果有所遗漏,建议开展地下水补充调查,进行地下水水质全分析,完善优控污染物清单,为焦化场地地下水污染防控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煤矿区场地地下水污染防控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矿井全生命周期地下水污染防控体系,造成了地下水污染防控不当、污染加剧等问题,在科学界定煤矿区污染场地和地下水污染流场单元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煤矿区场地地下水污染监测预警与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基于污染场地的定义,对煤矿区地下水污染场地和地下水污染流场单元进行了科学界定,明确了煤矿区地下水污染场地范围和地下水流场评估范围;分析了煤矿区场地矿井水污染类型和污染模式,阐明了煤矿开采和闭坑阶段地下水污染的主要特征因子;基于地下水污染风险理论,剖析了煤矿区场地地下水污染监测现状及预警技术思路;从矿井生产和闭坑角度出发,阐述了基于岩层控制、阻断材料以及地下储水等现有的保水开采技术途径,概述了矿井闭坑过程和闭坑后地下水污染防控的主动、被动技术手段。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矿井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征,提出了煤矿区场地地下水污染防控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地下水污染精准探测技术,地下水特征污染物智能识别、监测预警技术与装备的研发,煤矿区地下水污染源头控制、过程阻断、末端修复等关键技术与工艺,力促形成煤矿区全生命周期地下水污染防控技术体系与规范,研究结果对于矿区地下水污染防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污染源变化的理想场地进行污染监测网优化设计问题,采用模拟—优化方法设计了地下水污染监测网优化设计程序,以保证在不影响污染羽刻画精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地下水污染的长期监测成本.对单、双污染源地下水监测网的56口监测井进行优化,最终优化结果表明,在不显著影响和改变污染物总体质量和羽流空间分布状态的前提下,可分别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