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8 毫秒
1.
铜川矿务局焦坪矿区存在着煤油共生问题。崔家沟煤矿和铜川基建公司二处在有关设计、科研单位的协助下,在少量含油层下进行试采,初步取得效果。其主要技术措施是:打钻排油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不少矿区和矿井发现煤和石油及石油气体共生,使井下的空气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含有甲烷外,还有乙烷、丙烷、丁烷等多种烷类碳氢化合物.我院和兄弟单位合作,在焦坪矿区进行油下采煤试验已达数年.有些问题,如煤油共生矿井气体检查工具及安全指标,煤和石油混合后的发火性能,油下采煤的安全技术措施及配风量等,经过试验已初步有所认识.这些成果曾在《煤矿安全》和《煤炭科学技术》杂志上加以报导.本文仅介绍煤油共生矿井的瓦斯等级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覆岩破坏高度,即垮落带和导水裂隙带(简称两带)高度,是确定含水冲积层下采煤要素——开采上限、防水煤柱尺寸等的重要依据。此值历来采用地面或井下打钻法获得。随着巨厚含水冲积层下采煤工作的开展,用地面打钻法观测“两带”高度,已越来越不适应试采的需要。邢台煤矿在巨厚(250米)含水冲积层下缩小防水煤柱的试采工作中,除  相似文献   

4.
巷道掘进是矿井采煤工作的重要一环,随着采煤的不断发展加快,巷道掘进技术已成为制约矿井高效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用理论分析与掘进实践经验结合的方法,以矿井巷道掘进为研究对象,综述我国采煤掘进工艺的变革,展望了矿井巷道掘进掘锚一体化工艺、综掘自动化、快速掘进技术为发展的大势所趋。最后,分析油、气对采掘的3种主要危害,即油气爆炸、煤油共燃、油气中毒。在此基础上结合矿井采掘实际情况提出具体预防、控制措施,主要为:①打钻排油放气;②加强通风管理;③加强防尘措施;④及时清洗金属支架和支柱。  相似文献   

5.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煤炭战线学大庆,赶开滦,赶十面红旗,大干快上闹翻番,形势一片大好.煤炭要大上,采煤在向综合机械化方向发展,要求地质工作正确查明工作面内的地质构造;但现有地质手段不能满足这种要求.广大矿井地质工作者迫切希望使用新的手段和方法,以改变矿井地质工作的被动落后局面,更好地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由于灰岩岩溶塌陷而形成的陷落柱(俗称“无炭柱”),在我国重要煤炭基地之一的山西大部分煤田普遍发育.它的存在严重影响着采煤工作的正常进行.过去用打钻的方法探陷落柱,不但工作量大,费用高,而且用的时间长,跟不上生产的发展.为此,西山矿务局、石家庄市无线电十五厂、石家庄市电子研究所和重庆煤炭科学研究所,组成“三结合”研制试验小组,对探测工作面内陷落柱的仪器和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淮河及淮堤压淮南矿区四个矿大约1.75亿吨煤炭,严重影响煤炭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淮南局把淮河和淮堤下采煤问题列为全局的重大科研课题。为了解放全部压煤,首先把煤层埋藏较浅、地质条件比较简单的李咀孜煤矿作为试采矿井,把该矿的东二采区作为第一个试采区以探索河下、  相似文献   

7.
焦坪矿区,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煤和石油共生问题,它对生产和安全带来了较大威胁。由崔家沟煤矿、西安煤矿设计院、煤炭科学研究院抚顺研究所、西安矿业学院等单位开展了油层下采煤的研究试验。多年来,安全采完3个工作面,共30余万吨(最高月产达19679吨,采煤工效达4.43吨/工)。一、焦坪矿区油气赋存情况焦坪矿区属长庆油田的一部分,又属于渭北侏罗系煤田,本区地层如图1所示。侏罗系构造形成向西北  相似文献   

8.
在石嘴山第二矿务局党委的直接领导下,矿务局所属大武口洗煤厂和总机修厂组成了老工人、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试验小组,在陕西省煤矿设计院的大力支援下,经过近一百天的紧张的试验工作,终于在今年七月一日试验成功第一套胶轮驱动运输装置,正式投入了洗煤厂排矸运输线生产。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郭庄煤矿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频繁标定、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分析激光甲烷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对不同环境下传感器的稳定性进行试验分析,测试高温湿度下激光甲烷传感器的检测精度,通过与催化式甲烷传感器检测精度对比,结果表明:激光甲烷传感器的检测精度高、响应速度快,能实时检测工作面内甲烷气体浓度,保证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0.
淮南李一矿井田范围内有大张线铁路穿过,李一矿-660米水平以上为大张线留的煤柱的煤量达1344万吨,占矿井可采储量的44%,铁路压煤严重影响该矿的发展。李一矿职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淮南煤矿、蚌埠铁路分局和唐山煤炭研究所三方组成的铁路下试采小组指导下,在淮南煤矿、蚌埠铁路分局和唐山煤炭研究所三方组成的铁路下试采小组指导下,成功地采了急倾斜厚煤层铁路煤柱,从1975年4月至1977年7月共采出煤炭18万吨。在铁路养路工区的积极配合下,.既保证了铁运输的安全,又积极采出煤炭资源,为解放李一矿全部铁路压煤积累了经验。现将李一矿铁路下急倾斜厚煤层试采的情况摘要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任芸  刘锋 《煤矿机械》2015,36(1):103-104
在煤炭矿井中90%以上的瓦斯突出事故是由于打钻人员未按作业指导要求打钻所致,传统工作方式下,打钻完全依靠人工操作,人工计数,人工核查,存在很大管理漏洞和安全隐患,研究的矿用液压钻机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对钻机打钻过程的各种数据进行准确记录和实时上传。解决了瓦斯抽排管理难的问题,提高了煤矿生产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配合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和自动集中检测、记录安全参量,西安煤矿仪表厂在许多单位协助下,研制了 MJC—100型煤矿瓦斯集中检测装置。瓦斯集中检测装置,经重庆煤炭研究所防爆检验和现场工业试验,于1978年12月在阳泉进行了鉴定,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3.
兖矿集团积极推行科技兴煤的发展战略,极大地促进了煤炭生产技术的发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展望21世纪,煤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保持矿区的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从采煤、巷道支护、辅助运输、三下采煤、安全保障、煤炭冼选加工等方面,提出了重点研究方向,即:年产600万t综放设备与工艺、煤巷锚网支护及快速掘进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煤矿辅助运输、不规则区域的采煤方法、"三下"采煤技术、煤炭洗选加工技术,以及煤矿安全保障技术.  相似文献   

14.
段军  王录苹  赵阳  刘瑞  冯纬 《煤》2013,(3):3-5,29
煤炭自然发火是井下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预防采煤工作面的自燃火灾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文章基于AHP的理论基础,考虑影响葛亭煤矿采煤工作面安全性的指标因素,建立了采煤工作面煤炭自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预防措施,从而为矿井防火的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依靠科技手段保证煤矿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续冠  邹文唐 《矿山机械》2006,34(1):146-147
尽管采煤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开采技术的不断加强,但随着煤炭需求量持续增长,煤炭价格一路上扬,煤矿超产情况仍很严重,煤矿安全形势依然非常紧迫。煤矿安全是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总体上看,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加强,煤矿事故总量、重特大事故次数、死亡人数逐年降低,特别是煤炭百万t死亡率显著下降。但是,受煤炭供应紧张、煤矿超安全能力生产、管理基础薄弱、安全监管措施不到位等影响,重特大煤矿事故仍时有发生。机电平、斜巷运输事故是煤矿安全生产的较大危害。我国机电、运输事故的严重滞后、跟不上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问题十分突出,也是造成煤矿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近年来我国煤矿水体下采煤方面的主要生产经验和科研成果,简要地探讨了煤层覆岩破坏的基本规律和地层结构分析方法在水体下安全开采中的应用,特别是覆岩破坏范围的形态和最大高度的计算、煤岩柱的高度及开采措施等问题,可作为煤矿生产和设计方面的参考。本文系提要性质,详细内容请参阅“水体下采煤的实践与认识”(载于煤炭科学研究院情报资料室编辑出版的《煤炭科研参考资料》1975年第37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拾屯煤矿1171工作面煤炭进行DSC-TG热分析实验、低温氧化实验、低温吸氧、导热性实验等试验分析及井下现场用柬管采样抽气测定采空区氧气等气体浓度和补偿导线测定采空区温度变化,确定了拾屯煤矿大倾角巷柱采煤面采空区煤炭自燃"三带"宽度、煤炭自燃预测预报指标、自燃防火期等煤炭自燃指标.  相似文献   

18.
正成立于1978年陕西省煤炭科学研究所,是一家技术力量雄厚,历史较为永久的省级专业煤炭科研机构,承担着国家厚及特厚煤层开采;"三下一上"(即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承压水上)及煤、油、气共存条件下的安全生产;浅埋煤层矿区大面积垮落灾变预警、防治及保水采煤;西部巨厚黄土覆盖矿区采动灾害预警、防治及生态重建;斜井施工工艺、设备及配套的快速作业线;  相似文献   

19.
产品介绍     
本话机系辽宁有线电一厂和辽宁省煤炭研究所共同组成以工人为主体的三结合试制小组于1970年试制成功的。一、应用范围:1、安全话机(即安全火花型)重量约2公斤,适应于煤矿井下、石油企业、化工厂等有爆炸性气体的场所。具有防潮、耐高低温、耐震、绝缘良好等性能。  相似文献   

20.
在煤矿井下生产一线当一名采煤班长不容易,上班走在前,工作干在先,下班走在后,处处费心思,可右江矿务局小龙煤矿采煤二队一班班长陆造远却无怨无悔。他带领全班职工抓安全,保生产,连年实现安全生产,工程质量月月达标,煤炭产量稳产高产,他本人也连续8年被评为右江矿务局先进生产工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