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道春 《采矿技术》2012,12(2):44-45,55
结合冬瓜山铜矿深井开采的情况,阐述了深井开采通风技术的特点,简要地介绍了深井开采通风方法.根据冬瓜山矿床的矿石含硫量高、矿床埋藏深、开采过程中面临热害等特点,对深井开采通风系统的选择、风速风量的确定、制冷系统的设置、自然风压能的利用、工作面的通风和防尘等进行了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于深井开采通风降温方案的选择,地表气候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基于三维通风仿真软件Ventsim,针对进风温度、降温风速、人工制冷量等主要因素,对大台沟铁矿深井开采进行了全面的通风降温热模拟,最终获得大台沟铁矿深井开采全年通风降温最优方案,为人工制冷工艺与矿山通风降温方案的选择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科学依据。在深井开采过程中,人工制冷对矿山的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夹皮沟深井通风存在的问题及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金集团夹皮沟矿业有限公司二道沟分矿进行了分析,并与国内其它金属矿山的深井通风技术特点进行了比较,阐述了深井通风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所采用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证,对实施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自然风压对深井建井通风系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大和 《采矿技术》2006,6(3):398-399
通过对深井建井过程中自然风压的估算、自然风压对建井通风的影响分析,制定了深井井筒贯通的通风方案,并通过网络解算预测了贯通后的通风系统状况.贯通的实际证明:预测可靠,自然风压对井筒贯通后的通风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深井建井通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赵海涛 《矿业装备》2022,(1):184-185
随着煤炭供需量关系的紧张,更多的企业采取深井开采方式,导致矿井通风网络变得愈加复杂,给通风安全带来更多的困难.文章对矿井通风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方法,并对某矿井通风系统如何进行优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深井高温热害已经成为制约矿山安全高效开采的重大问题之一,需要对深井矿山的热环境进行三维模拟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降温措施。本文介绍了三维通风模拟软件VUMA-3D的功能特点,对深井热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某深井矿山进行了热环境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按需降温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矿冶》2015,(Z1)
随着矿山开采规模的加大和矿井深度的加深,井下热害问题越来越突显,加大风量具有较好的降温作用,然而加大风量受许多条件的制约。在对深井大规模矿山通风特点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断面对风量的确定、增大风量对终端风温的影响、通风制冷能力以及无人工制冷开采极限深度的确定等方面对深井大规模矿山通风制冷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以期指导深井矿山的热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广西高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105号矿体深部超深井开采区域,由于地热升高和硫化矿发热等原因形成高温,前期开采复杂的环境条件造成深部通风困难。通过对通风网络的优化设计和系统配置改造,采用矿井三维仿真通风网络软件解算现有条件下深部开采复杂通风网络风量,选择多级机站的通风方式优化改进整体通风系统,解决了深井高温复杂条件的通风难题,取得良好实效。  相似文献   

9.
基于高温深井矿井热害面临的现状,阐述了淮南矿区面临的热害状况并分析了淮南井田地温异常的主要原因,针对常用的深井高温工作面降温技术,在淮南顾桥煤矿B11煤层同一采区相邻工作面进行了U型通风和Y型通风降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相比,Y型通风方式工作面两巷风流温度低平均约3.5℃,风控降温效果明显.最后指...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矿山浅部资源的消失,转入深井开采的矿山越来越多。以某大型深井黄金矿山为例,针对其采矿方法、开拓运输及提升系统、通风系统、充填系统等深井开采相关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对同类矿山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深井开采中通风系统普遍存在的通风不足问题,提出了深井环境下应用基于大风流综合净化技术的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分析了可控循环通风的技术特性,设计了大风流综合净化方案,将其应用于承德某铜矿,对实际风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建立了对比加权综合标度指数评价模型,对循环风质进行了安全等级评定,最后进行了节能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增加了井下的有效风量,矿井空气质量等级为II级,属于“较安全”的级别。基于大风流综合净化技术的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可较好地实现净化降尘、增风降温、节能降耗的目标,极大地改善了矿井气候条件和井下作业环境,是一种经济合理地解决通风不足难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矿井深部开采通风能力不足、通风阻力大、地温高等问题,通过对比2种回风立井施工方案,确定了在矿井深部中央施工一回风立井,并把原回风井改为进风井的方法,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改造,从而优化了矿井通风系统,解决了深井通风困难、注浆土源匮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深井环境控制是深井开采的难题之一,对于运用常规手段来说,计算分析非常复杂,不能及时准确地为井下排热通风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开发了深井开采井下环境管理程序,将深井排热通风作业面需风量计算、网络计算、气候预测计算、网络预测计算简化成简便的计算机操作。本文阐述了该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4.
以红透山铜锌矿为例,基于Ventsim三维通风仿真软件,建立了红透山矿通风系统三维模型,并对矿山的通风现状进行了模拟。在制定通风系统测试方案基础上,对井下不同风机开启状态时的通风现状进行测试和数据分析,发现浅部矿井存在一定的漏风,需要加强密闭。另外,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偏差小于6%,证明所建模型的准确性;进而提出了深井通风系统改进的可行性方案,通过解算确定了在东侧新建风井的最优方案,其通风效率高达到71.5%。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新、老通风系统共同作业的超深井矿山所带来的通风困难问题,探究新建回风井投入使用后,全矿通风阻力变化规律以及阻力分布情况,以云南某超深井矿山通风系统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生产过程,动态研究阻力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对通风网络进行可靠性评价,找到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共性问题。研究表明:夏季为通风困难时期,新建回风井投入使用后全矿通风阻力降低354.24 Pa,“进风、用风、回风”三段阻力分布较为合理,通风网络可靠度为0.881,网络整体可靠度较高。进而得到新建回风井投入使用后,满足深部通风系统生产用风前提下,通风阻力降低、能耗降低,实现优化目的。该研究方法可为矿山企业提供较为科学、合理的优化改造思路。  相似文献   

16.
郑飞 《煤》2014,(2):60-61
近几年来,我国的社会和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对于能源的需求也急剧上升。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煤炭企业也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积极开展深井开采来增加煤炭产量,而其中的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煤矿的井下通风系统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合理性将对整个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详细介绍了煤矿的矿井通风技术以及隆东煤矿深井开采面临的通风问题,并根据自身经验及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优化煤矿矿井通风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南非某金矿深井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正在实施的二期工程,根据矿脉厚度及产状变化调整采矿方案,从而降低了贫化率,提高了回采率,实现了连续性开采,并对深井回采顺序、结构参数、采场通风降温、排水、地压管理等工艺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六苴矿床“刀把”Ⅳ期以下深部资源的开采现状,分析了深井开采过程中矿井高温热害、岩爆、目前使用的采矿方法不适应深井开采的三大技术难题,提出了优化通风工作、辅以制冷降温措施、加强岩爆预测预报、更新采矿方法等对策.结果表明,矿井通风降温、强化岩爆管理、采用垂直分条充填采矿法和组合分段充填采矿法可以解决目前六苴矿床深井开采的主要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9.
郑飞 《煤》2014,(2)
近几年来,我国的社会和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对于能源的需求也急剧上升。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煤炭企业也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积极开展深井开采来增加煤炭产量,而其中的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煤矿的井下通风系统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合理性将对整个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详细介绍了煤矿的矿井通风技术以及隆东煤矿深井开采面临的通风问题,并根据自身经验及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优化煤矿矿井通风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温深井矿山独头掘进作业温度高、通风难等问题,以海南山金抱伦金矿为原型,基于气固两相流理论,采用三维流体仿真软件模拟深井井下高温环境,根据不同通风参数下主运巷及独头巷道的温度场、速度场分布特征,研究风温、风速及岩温等对气流分布、温度分布特征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独头巷道有效通风临界距离为7 m,巷道交接处会产生“8”字型涡流,涡流交错处断面平均温度达到最低值,超过7 m,需要采取局部通风措施改善作业环境;采用制冷设备进行降温时,制冷装置距离掘进作业点距离小于30 m,入口通风温度为20~25℃时较为适宜;对于高热巷道围岩覆盖一定厚度的保温材料,减少岩壁向气流中散热,可以有效降低巷道空气温度。研究结论可为高温深井矿山通风系统设计、局部制冷降温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