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研究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新方法或新模型对于提高采空区稳定性评判的可靠度、保证地下矿山的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工程地质环境、岩体质量、采空区几何参数和围岩应力四方面的因素作为采空区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子,构建了地下矿山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功效系数法原理,采用三标度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建立了采空区稳定性评判分级新模型。将所建立的模型运用到盘龙铅锌矿采空区稳定性评价研究,评判结果与工程实际相吻合,验证了基于功效系数法的采空区稳定性评判分级模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为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新方法或模型对于提高采空区稳定性状况评判的可靠度、保证地下矿山的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工程地质环境、岩体质量、采空区几何参数和围岩应力四方面的因素作为采空区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子,构建了地下矿山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功效系数法原理,采用三标度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建立了采空区稳定性评判分级新模型。将所建立模型运用到盘龙铅锌矿采空区稳定性评价研究,评判结果与工程实际相吻合,验证了基于功效系数法的采空区稳定性评判分级模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为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科学准确地对地下矿山采空区岩体稳定性展开分析评价,选取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弹性变形能指数、脆性系数、采空区体积和埋藏深度6项指标构建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正向云模型生成算法,结合信息熵权法计算出各指标的熵权重,建立采空区岩体稳定性评价模型。将模型应用在盘龙铅锌矿-220 m中段的5个采空区稳定性评价中,研究结果发现,该中段采空区处于较稳定和基本稳定状态,符合矿山实际情况,证明了基于熵权-云模型的采空区岩体稳定性评价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岩体质量分级分区方法存在评价指标僵硬,考虑因素片面,结果表达单一等问题,改进了原有的RMR岩体质量分级法,采用工程岩体6级分级标准,建立了适合矿山工程实际的岩体质量与稳定性评价体系.以某矿山的工程调查取样数据为基础,采用三维模拟技术建立矿山各区域岩体的实体模型和块段模型,以及对单轴抗压强度、RQD值、节理条件、以及地下水条件等一系列岩体评价指标参数进行插值,实现了该矿山围岩质量的三维可视化分级.研究表明,矿区岩体等级大多为较好到一般的Ⅲ级水平,为矿区进行合理的支护规划以及重新论证支护比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前,地下矿山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采空区是地下矿山的重要隐蔽致灾因素之一,为有效防范并遏制采空区事故的发生,必须对矿山的采空区情况进行准确、详细的调查和了解,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并消除隐患。通过选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矿山空区轮廓数据的采集并运用3D Mine、Rhino3D软件联合建立了三维实体模型。利用有限差分计算软件FLAC3D进行模拟计算,根据岩体质量和空区稳定性状况对现存空区进行稳定性分析和分级,根据分级结果制定相适应的空区处理技术方案,最终有效治理了现存的采空区,消除了空区隐患。  相似文献   

6.
黄新典  褚夫蛟 《金属矿山》2007,48(8):179-184
采空区危险性分级研究在矿山灾害防治和风险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为克服传统采空区危险性评价指标繁多、计算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空区危险等级快速评价模型。基于110个采空区样本,将随机森林算法(Random Forest, RF)与递归特征消除理论(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 RFE)相结合,筛选出对采空区危险性分级信息量贡献较大的指标,克服传统评价指标繁多且不易获取的缺陷,实现采空区评价指标体系精简降维。基于逻辑回归理论得到采空区危险性概率模型,并应用K-means快速聚类算法求得采空区危险性概率的4个聚类中心点,耦合2种算法构建了采空区危险等级快速分级模型,以克服传统采空区危险性评价方法计算复杂、普适性差的缺陷。为验证该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基于混淆矩阵对评价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表明:①RQD值、矿柱尺寸布置、岩体结构、采空区高度、地质构造、工程布置、地下可见水赋值为采空区分级评价中信息贡献量较大的指标;②模型分级准确率达到77.4%,第一类错误率降低至6.25%,危险采空区的预测准确率达到93.75%,评价结果可为采空区后续治理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黄新典  褚夫蛟 《金属矿山》2019,48(8):179-184
采空区危险性分级研究在矿山灾害防治和风险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为克服传统采空区危险性评价指标繁多、计算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空区危险等级快速评价模型。基于110个采空区样本,将随机森林算法(Random Forest, RF)与递归特征消除理论(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 RFE)相结合,筛选出对采空区危险性分级信息量贡献较大的指标,克服传统评价指标繁多且不易获取的缺陷,实现采空区评价指标体系精简降维。基于逻辑回归理论得到采空区危险性概率模型,并应用K-means快速聚类算法求得采空区危险性概率的4个聚类中心点,耦合2种算法构建了采空区危险等级快速分级模型,以克服传统采空区危险性评价方法计算复杂、普适性差的缺陷。为验证该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基于混淆矩阵对评价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表明:①RQD值、矿柱尺寸布置、岩体结构、采空区高度、地质构造、工程布置、地下可见水赋值为采空区分级评价中信息贡献量较大的指标;②模型分级准确率达到77.4%,第一类错误率降低至6.25%,危险采空区的预测准确率达到93.75%,评价结果可为采空区后续治理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提出一种适用于矿山工程岩体质量分级的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矿山工程岩体质量评价中的可行性;其次,选取矿山工程岩体质量等级评价指标,随机选取20组矿山观测数据作为训练样本构建岩体质量评价的统计学模型,并进行回判检验,误判率为5%;最后,随机选取10组矿山数据作为待检验样本,运用模型进行岩体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模型的判别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准确率为90%。研究方法为矿山工程岩体质量分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徐修平  万立力 《金属矿山》2016,45(6):153-156
不同非煤地下矿山劳动者接触粉尘的区域及作业时段有所区别,因此,粉尘治理关键控制区域存在差异。通过对12个典型非煤地下矿山生产流程、开采活动的工作日写实等调查,确定了非煤地下矿山粉尘采样布点位置,对粉尘检测结果和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非煤地下矿山粉尘治理的关键控制区域与时段。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露天-地下联合开采矿床时,位于采空区上方的边坡稳定性降低,并导致围岩和地表岩体移动的发展。需要采取专门的措施来保护矿山地面工程。然而,迄今仍未研究出在不同矿山地质条件下最安全而又最简便的稳固岩体的方法。已提出用露天边坡的岩石加载法来提高  相似文献   

11.
对国内外岩体分级方法进行了归类,在现场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同时采用RMR分级、Q分级和MRMR分级3种方法进行了工程岩体质量评价,评价结果将用于岩石力学参数的工程处理及矿山岩体稳定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非煤地下矿山地质灾害性事故进行调查和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针对地下矿山地压灾害、塌陷及冒顶灾害、矿山突水灾害事故的防治措施,为非煤地下矿山回采的减灾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许洪亮  姜仁义 《金属矿山》2016,45(10):50-53
基于张家湾铁矿工程,对地下采选一体化工程的采矿方法、选矿工艺、总体布局、开拓运输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优化了技术方案,实现了地下采选一体化、无废排放、绿色环保,完成了张家湾铁矿地下采选一体化工程的初步设计。该设计地下选矿厂靠近采场,布置在围岩较稳固的岩体中,尾矿就近排入采空区,生产成本较低,可以作为矿山开展下阶段施工设计和建设的依据,也可供同类矿山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4.
广西北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4#特大采空区具有体积大、形状不规则等特征,为查明其工程地质条件,开展了详细的采空区周边岩体工程地质条件现场调查。基于现场调查参数,利用RMR分级和Q系统分级方法,得出了采空区周边岩体的工程地质分级结果,分析了分级结果的相关性,为4#采空区综合治理工程提供了基本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5.
何伟  钱贵华  尹裕 《现代矿业》2022,(4):245-248
为研究某矿山地下采空区对露天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科学合理地确定矿山地下转露天开采工程最优终了边坡角.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矿山东部分区和西部分区的边坡力学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得出了边坡岩体的位移和塑性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采空区对东部分区上盘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对东部分区下盘边坡和西部分区上、下盘边坡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封洞库的工程特点决定了其对岩体质量要求是较高的,准确可靠地对岩体质量进行评价是该类工程成功的关键。依据国家工程岩体分级标准规定的岩体基本质量定性特征和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对山东青岛某大型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场区岩体进行了分级;在此基础上,应用模式识别理论和可拓学理论,分别建立了模式识别模型和可拓学模型,对该工程场区的岩体作了更进一步的质量分级,并将三种分级结果进行了对比,提高了岩体质量分级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岩体可崩性分类方法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传波 《矿冶工程》2003,23(6):17-19
冶金矿山工程的围岩稳定性和可崩性评价常用的方法有:RQD 分类法、岩体地质力学分类即RMR 法、巴顿岩体质量分类即Q 值法。针对某铁矿阶段自然崩落法可崩性评价中, 同时采用上述3 种方法的分级成果, 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得出上述3 种方法在该矿可崩性评价时, 效果相似的结论, 为矿山在岩体可崩性评价实际应用中的方法选择, 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非煤地下矿山安全隐患排查实务操作层面进行研究与探讨,提出了隐患排查工作的一般流程,结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编制了非煤地下矿山涉及到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生产系统及作业环境隐患、安全管理缺陷3个方面的隐患排查清单,完善了安全隐患分级分类管理的基本框架,为非煤地下矿山更加有效进行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根据工程地质现场调查资料,运用岩体工程地质力学方法将大宝山铁矿露天边坡及采空区围岩划分为硅化岩、矽卡岩、次英安斑岩、黄铁矿化矽卡岩4个岩组,并进行了节理裂隙统计和岩体结构分类,运用Q系统分级法对不同岩组的岩体质量进行了分类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露天转地下矿山坑底采空区稳定性情况及其随时间的劣化过程,以石人沟铁矿为工程依托,对研究区域进行了详实的工程地质调查、矿岩力学试验等工作,获取了表征矿山岩体力学特性的多种指标。基于矿岩力学指标,采用Mathews图表法分析了研究区域采空区形成时的"静态"稳定性。建立了微震监测系统用于监测研究区域的岩体稳定性。研究了一定时间段内微震事件的时空演化规律,确定出研究区域的"动态"稳定性。对岩体劣化过程中震源参数的变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现场勘察结果定义了岩体破坏的孕育期、预测期、破坏区、二次孕育期以及最终破坏期。利用岩体劣化过程中震源参数的突变特征获取了采空区破坏的前兆信息。提出了合理的治理方案,可为其他类似矿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