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设计了集“矿区主干道路、重点景区绿化、排土场复垦与生态重建、优质苗木生产、优质牧草生产、优质中药材生产、绿色农产品生产、工业旅游与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矿区废弃土地资源再利用方案。指出矿区土地复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支撑和复垦土地生态系统的管理问题。2002年以来,本方案设计的内容在逐步实施,土地复垦的科研成果逐步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矿区废弃区土地复垦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区土地复垦是为了缓解煤炭开采与土地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文章介绍了我国矿区废弃土地的现状;阐述了矿区土地复垦工作的实施办法和存在技术设施问题,为废弃土地复垦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DEM在矿区土地复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土地复垦是保证矿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我国的土地复垦工作开展较晚,新技术和新理论研究较少,将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应用于矿区复垦土地中有助于提高决策水平。基于DEM应用于土地复垦,可以方便地分析复垦区土地资源的状况,为合理制定复垦方案提供技术支持。基于DEM建立起复垦后的具有真实感的三维景规模型,通过三维可视化的形式,反映土地复垦前后的景观变化,对评价规划方案、展示规划效果,提高各方面人士的参与复垦的积极性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大部分矿区。由于矿产开采的连续进行和土地复垦概念的淡薄,致使矿区土地环境资源状况的不断恶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如何利用GIS原理建立矿区土地环境与资源信息系统,已成为矿区土地环境综合治理及实现矿区持续发展战略亟待解决的课题。文中以矿区土地环境与矿产资源的分布及变化为基础,首先分析了矿产开采对地表环境的破坏特征;根据GIS原理。建立了矿区土地环境与资源信息系统的基本模式;利用空间信息技术,通过对矿区土地环境和资源的动态变化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描述,重点构造了系统的空间分析模型;编制土地环境与资源在不同时期的对比、预测和规划分析模块,为矿区土地环境的综合治理及资源的合理开采利用提供规划依据。  相似文献   

5.
石伟  安宏 《矿业快报》2007,23(9):61-63
从资源经济、生态经济的角度,讨论了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效益的演变与配置,并以南山矿业公司打造生态矿山为实例,为优化矿区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和生态系统重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矿区土地复垦与复垦土地的再利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系统分析了1986-2008年平朔矿区土地复垦与复垦土地再利用的研究经历,包括在中美合资、国家“八五”、“九五”、“十一五”科技攻关和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和重大项目培育基金项目以及土地资源可持续续利用产学研基地项目不同阶段的研究内容及侧重点;从规划设计、资金运行、产、学、研、复垦技术、实施效果等方面总结了平朔矿区土地复垦工程的特色和经验;从复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矿区居民搬迁安置、矿区失地农民再就业和构建和谐矿区角度,提出了矿区土地复垦与复垦土地再利用急需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矿区土地复垦与使用制度改革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陈龙乾 《中国煤炭》1998,24(6):12-15
在分析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现状的基础上,指以坏土地资源不能及时复垦利用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矿山企业现行土地使用制度存在诸多弊端。  相似文献   

8.
基于可拓模型的矿区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土地复垦是保证矿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我国的土地复垦工作开展较晚,新技术和新理论研究较少,将可拓方法应用于矿区复垦土地中有助于提高决策水平。首先介绍了可拓学的发展现状,然后提出了基于可拓的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为勉强适宜,与实际相符,表明了可拓方法在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可行性.该方法不仅可以克服在评价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且可对参评因子进行量化处理,从而提高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浅谈矿区生态系统重建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从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效益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效益重建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并简单揭示了影响生态效益重建的因素。为优化矿区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和建立矿区复合生态系统重建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西南丘陵地区煤矿的大面积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极其严重,如何解决煤炭资源开发引起的土地破坏成为该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本文以西南丘陵区贵州黔西青龙煤矿为例,针对该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矿区土地破坏类型提出了矿区破坏土地的复垦措施。其中工程措施主要包括裂缝充填、土地平整、梯田工艺、排灌工程;生物化学措施主要有植物筛选、种植技术、土壤培肥与改良。通过以上复垦措施的实施来引导西南地区土地复垦工作的顺利实施,并为今后其他矿区被破坏土地的复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德典型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地复垦技术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中国的平朔矿区和德国的维佐夫矿区为代表,系统对比研究了两国在露天煤矿排土场地貌重塑、土壤重构和植被重建等复垦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措施。研究发现,中国较德国在露天煤矿采复理念、技术措施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德国采用了"分层剥离、交错回填"采复一体化工艺,注重矿区复垦规划中区域空间协调性,从低碳发展理念引导复垦工程,开展了复垦前后生物多样性调查与保护工作,重视复垦后期的土地管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认为,中国在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中应该注意规划设计的区域协调性、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促进复垦技术措施的可持续发展、强化复垦的后期管护,保障矿区经济、社会、生态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干旱戈壁荒漠矿区破坏土地生态化复垦模式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西北干旱戈壁荒漠区气候条件恶劣,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极度脆弱,矿区破坏土地复垦难度极大。本文以太西煤集团民勤实业有限公司红沙岗矿区二号井为例,在充分调查项目区气候、地貌、土壤、水源以及植被等特点的基础上,认为西北干旱戈壁荒漠矿区破坏土地生态复垦目标定位为尽量减少原生态扰动,以保护地表砾幂层、增加地表覆盖为核心进行植被建设;本区域土地生态复垦方向为超旱生灌木林(林间种草)或草地,并针对土地利用方向构建了一套适合西北干旱戈壁荒漠区的切实可行的土地生态化复垦模式,包括生态复垦措施及其规划布局方案,可为同类型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冉艳艳 《中州煤炭》2018,(10):63-66
矿区土地复垦是解决矿产开釆与耕地保护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土地复垦阶段划分逐渐受到各方重视。复垦时机的选择是解决何时、何地、如何复垦的关键,针对现有的煤炭开采技术,以某矿区为例,对其进行了土地复垦阶段划分,通过复耕率、复垦成本和复垦工程成功率3个角度验证了复垦阶段划分的可行性,对推动土地复垦工作的实施、完善土地复垦规程和提高土地复垦方案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平原高潜水位矿区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矿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交互存在,科学制定土地复垦战略,引导土地复垦统筹,对于解决采煤塌陷区矿、地、人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沛县北部矿区为例,首先利用SWOT模型梳理了影响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的因素,得出相应的土地复垦战略方案;然后厘清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战略网络层次结构模型;最后对SWOT模型分析得出的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战略备选方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影响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的各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依存或者制约关系;②受影响最大的是调整产业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因素,权重值达到0.23;③8种备选方案中土地复垦支持产业转型发展、土地复垦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多元化融资机制三种方案比较重要,权重值分别为0.23、0.20、0.15。研究结果在目前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可以为统筹解决采煤塌陷区存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捷克煤炭开采及矿区土地复垦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地考察、文献查阅、定性与定量分析及比较分析等方法,综合介绍了有着悠久煤炭开采和土地复垦历史的捷克煤炭开采现状,全面分析了捷克煤矿区土地复垦历史、复垦方向、复垦技术及政策法规与资金来源等,并与中国进行了初步比较,揭示了捷克煤矿区土地复垦的4个特点:林地优先且休闲绿地比重增加;土地复垦工作体系相对完善;企业可持续发展信息公开且统计规范;复垦技术相对成熟但同样面临自燃煤矸石山难于治理等问题。研究结果对增进国际交流及探寻中国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研究内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及土地复垦的实施管理提供依据,研究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对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等。并对其治理技术进行了研究,生产期对露天采场、矿山道路可剥离表土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在露天采场、工业场地外围设立崩塌、滑坡警示牌,露天采场上游开挖截水沟;在表土场下游设置浆砌石挡土(渣)墙,上游设置排水渠,外围设立滑坡、泥石流警示牌。结束后,在露天采场台阶外侧修筑了浆砌石挡土墙,进行场地平整,植被重建工程;基底平台外侧修筑了浆砌石挡土墙,土壤回覆,植被重建工程;对表土场、工业场地进行了砌体拆除、边坡修整、土壤回覆、植被重建工程;对矿山道路进行了植被重建工程等。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煤沟煤矿建设、露天开采和井工开采过程中造成土地资源的压占、挖损和破坏问题,通过对矿山已损毁土地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测量和记录,并据此对已损坏土地现状评估和后期井工开采拟损坏土地损毁程度进行预测,评估结果为重度损毁。为此,制定土地复垦和监测管护方案,划定了土地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并对其产生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矿山土地复垦方案实施后,将使生产损毁的土地获得综合性改善,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周边地区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鞠丽萍  祝怡斌  李青 《金属矿山》2015,44(9):161-165
为了更好地开展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山损毁土地的复垦工作,依据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要求,以某离子型稀土矿山为例,介绍了该类型矿山土地损毁的特点,总结了复垦时序、表土资源剥离和堆存、原地浸矿采场集排水工程、风险金等复垦工程设计特点,并对已损毁土地不同复垦措施进行对比。可以看出,离子型稀土矿山土地复垦方案主要包括拟损毁土地和已损毁土地2大部分。拟损毁土地方面,应结合原地浸矿工艺特点,考虑采场母液渗漏对植物根系和地下水的影响,重视采场集排水工程的修建,增加风险金的提取;已损毁土地方面,应结合矿区废弃地现状,重视已损毁土地损毁特点、程度、面积、立地条件等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19.
我国矿业用地退出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在总结当前矿业用地制度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矿业用地退出机制及其问题,提出了矿业用地退出原则、退出路径和激励与约束机制.并指出通过复垦责任制度化和集约利用、及时变更等系列制度建设,提高制度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