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旧矿山外围及深部找矿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地质找矿的重点,如何利用现有理论或结合实际工作成果来实现老旧矿山外围及深部找矿突破,亟待深度研究。对于河北省承德地区某斑岩型铅锌矿床 ,以往勘查工作集中在斑岩体本身及其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矽卡岩型矿床),忽略了外围构造裂隙内矿体及深部铜钼矿体的研究。近年来的地质勘查工作表明,该区铅锌银等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发育,激电异常与控 制矿体延伸一致。钻探工作发现,斑岩体外围石英砂岩中分布有热液脉型铅锌银富矿体,深部存在铜钼矿体,岩芯原生晕样品分析显示该矿床矿化具有垂直分带性。通过对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及矿体围岩蚀变、矿化 分带等特征的总结研究,并将这些特征与斑岩型矿床典型矿化分带模型进行对比,发现其与斑岩型矿床成矿系列特征一致,找矿潜力巨大,从而明确了该区外围寻找铅锌银矿,岩体内浅部寻找铅锌银矿、深部寻找铜 钼矿的找矿方向。在此基础上,结合物化探异常划定了2处找矿靶区,为预测该斑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外围及深部找矿前景和指导今后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老旧矿山外围及深部找矿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地质找矿的重点,如何利用现有理论或结合实际工作成果来实现老旧矿山外围及深部找矿突破,亟待深度研究。对于河北省承德地区某斑岩型铅锌矿床 ,以往勘查工作集中在斑岩体本身及其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矽卡岩型矿床),忽略了外围构造裂隙内矿体及深部铜钼矿体的研究。近年来的地质勘查工作表明,该区铅锌银等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发育,激电异常与控 制矿体延伸一致。钻探工作发现,斑岩体外围石英砂岩中分布有热液脉型铅锌银富矿体,深部存在铜钼矿体,岩芯原生晕样品分析显示该矿床矿化具有垂直分带性。通过对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及矿体围岩蚀变、矿化 分带等特征的总结研究,并将这些特征与斑岩型矿床典型矿化分带模型进行对比,发现其与斑岩型矿床成矿系列特征一致,找矿潜力巨大,从而明确了该区外围寻找铅锌银矿,岩体内浅部寻找铅锌银矿、深部寻找铜 钼矿的找矿方向。在此基础上,结合物化探异常划定了2处找矿靶区,为预测该斑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外围及深部找矿前景和指导今后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铭  黄诚  樊光明 《现代矿业》2016,32(9):141-144
结合野外地质调查与室内分析结果,对河南崤山地区老李湾银矿的成矿地质条件、矿石组构特征及银的赋存状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①矿体主要受断裂及其次级断层控制,成矿对围岩的选择性较差;②老里湾斑状二长花岗岩体与区内成矿关系较紧密,是区内主要的赋矿岩石;③矿区矿石结构以碎裂结构、粒状结构为主,矿石构造常见有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脉状构造等,银矿物成分主要为自然银、硫铜银矿,次为银金矿、辉银矿、螺状硫银矿、深红银矿、淡红银矿等;④老李湾银矿具有与江西冷水坑斑岩型银矿相似的与矿化有关的蚀变类型和分带特征,显示崤山地区斑岩型银矿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4.
董家埝银矿是近年来在豫西小秦岭地区小河岩体南缘发现的一个银矿床。矿(化)体产出于太古代太华群或中元古代管道口群与中元古代小河花岗岩体接触带,矿体呈陡倾斜较规则脉状产出,具分枝复合现象。综合其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以及区域典型矿床类比研究表明:其矿床类型为热液脉状银矿床,对比相似矿床推测其矿床成因与中生代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成矿年代为晚中生代。矿石中Ag、Pb、Zn多金属共生,Ag/Au比值很高,不出现Au的富集,Pb/Zn比值1,是一个以银为主,伴生铅、锌的矿点。构造破碎带、铅锌矿化、烟灰色硅化、绢云母化等矿化蚀变、民采坑以及银铅锌元素异常组合是其重要的找矿标志。为矿区及其小河岩体南缘进一步找矿提供了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5.
江西冷水坑银铅锌矿床综合找矿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水坑银矿床是全国著名的火山岩型银矿床,是国家级的银资源基地。通过系统研究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综合信息的基础上,归纳并提取了控矿地质因素和物化探找矿标志,从而建立了冷水坑银铅锌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摸清龙坑地区银铅锌矿的赋存情况,根据永春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和龙坑检查区1∶5万土壤测量等化探资料,分析研究区各主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分布规律。结合研究区所处区地质背景、地质特征、银铅锌矿点、矿体分布等矿床特征,分析龙坑地区银铅锌多金属矿找矿前景,初步圈定找矿靶区一处。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洛宁县老里湾银矿的发现是崤山断隆东部地区重要的找矿成果。对老里湾银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构造条件是控矿的重要因素,矿体赋存在区内五条断裂带内的构造蚀变岩带中。矿化与岩浆岩分布有紧密联系,成矿元素沿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内外接触带及断裂破碎带分布成矿,总体上在岩体上部形成不规则的矿化富集带。区内岩石蚀变强烈,由中心(断裂构造)向外(围岩)呈近于平行和对称分布的蚀变分带。结合区内化探异常成果,笔者认为矿区预测远景资源量有望新增为一个大型银矿和一个中型铅锌矿,且区域范围内具有继续寻找同类型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单竹坑铅锌银矿床位于粤东曾公嶂火山盆地外围西北,属于武夷成矿带西南段。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从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与矿化富集规律等方面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研究表明:矿体赋存于硅化角岩化碎裂岩中,受NW—NNW向断裂控制,深部存在隐伏的含矿斑岩体;单竹坑铅锌银矿床属于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热液裂隙充填型脉状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矿床地质、蚀变、铁帽找矿标志,供矿区后续找矿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三洲盆地的矿床类型及其分布、控矿地质因素、富集规律等研究和分析,总结归纳了较为系统的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建立了三洲盆地银铜铅锌金矿田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上胡沟金矿床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地台南缘,豫西隆起的中南部,熊耳山凸起与嵩县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的接壤处,是熊耳山金矿化区祁雨沟金矿田的金矿床之一。结合区内大量勘探资料,对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及成因进行了分析,为区内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产在变质火山岩中的以银为主,且银矿石与铅锌矿石具有明显垂直分带规律的多金属矿床,在国内尚属少见。因此在该矿区进行地质勘查和地球化学研究,对于该类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阐述以银洞沟银铅锌矿区地球化学异常解释评价为基础的该矿床地球化学分带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是长江中下游铁、铜、铅锌、金多金属成矿带宁镇矿集区规模最大的铅锌多金属矿床。自发现铅锌矿以来,众多地质工作者针对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勘探和综合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在矿区范围内尚未发现与成矿相关的岩体,且缺乏适合于传统同位素定年方法的矿物,因此尚无法确定该矿床具体的成矿时代。本文基于矿床地质特征、区域成矿规律及矿床构造控矿规律的综合对比研究,初步认为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岩与成矿作用是与宁镇地区燕山晚期主要中酸性侵入岩形成时间同期连续发生的,大致推断其成矿作用应发生在110M~100Ma左右,属早白垩世晚期产物。  相似文献   

13.
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探讨(增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是长江中下游铁、铜、铅锌、金多金属成矿带宁镇矿集区规模最大的铅锌多金属矿床。自发现铅锌矿以来,众多地质工作者针对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勘探和综合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在矿区范围内尚未发现与成矿相关的岩体,且缺乏适合于传统同位素定年方法的矿物,因此尚无法确定该矿床具体的成矿时代。本文基于矿床地质特征、区域成矿规律及矿床构造控矿规律的综合对比研究,初步认为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岩与成矿作用是与宁镇地区燕山晚期主要中酸性侵入岩形成时间同期连续发生的,大致推断其成矿作用应发生在110~100Ma左右,属早白垩世晚期产物。  相似文献   

14.
扼要论述了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特征,研究了金矿床有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原生异常中元素对比值与累乘比值的垂向变化、元素的原次生分带性;根据建立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异常模型,指出了矿床可能存在上部金银、下部铅锌的成矿分带,提出矿区东部深部寻找铅锌矿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粤西怀集盆地小洞银金多金属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和矿体特征进行分析,推断矿床属构造蚀变岩型银、金、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期为燕山晚期。矿区西部V3号矿体与后期岩脉关系密切,在矿化特征上,矿体北西部以金矿化为主,中部银、金、铅、锌矿化共存,南东部则以铅、锌矿化为主。矿区东部V6号矿体产于寒武纪浅变质岩中,以金、银矿化为主,靠近岩体外接触带附近的断裂构造是成矿更为有利部位。矿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
分析三洲盆地银铜铅锌金矿田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提出了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在成矿中所起的作用,规划出了几个比较有远景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东乌旗野猪沟银多金属矿位于成矿有利地段,有显著的激电异常和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与近邻正在开发的扎木钦铅锌银矿床等有诸多相似之处,结合其地质背景及矿体特征,认为该区具有寻找浅成低温热液成因的陆相火山、次火山岩型银工业矿床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湘西龙山铅锌矿带与鄂西鹤峰铅锌矿带属于同一个铅锌矿带,成矿地质条件相似.矿床主要赋存于上寒武统耗子沱群上段和下奥陶统南津关组底部,呈NNE向带状分布,集中产出.通过区域及矿区地质地球化学条件分析、岩相古地理研究和典型矿床成矿特征的比较,认为龙山铅锌矿带形成于鹤峰-咸丰隆起带南东边缘的潮滩相和生物滩(礁)相之碳酸盐沉积台地,成矿具有同生作用与热水沉积双重特征,矿床规模较大,矿石质量较好,成矿地质条件较优越,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提出了找矿标志与地区及运用"热水成矿"理论开展新一轮以层状、似层状铅锌矿床为重点的找矿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热昌金多金属矿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东段,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那曲—洛隆弧前盆地南缘,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寻找金银铜铅锌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为初步查明区内矿产资源远景,圈定找矿靶区,采用1∶10 000土壤测量+1∶10 000地质填图+遥感地质解译+激电测深+工程验证的技术方法组合对矿区开展了初步评价,发现金矿体9条、金银矿体3条、铜矿体4条,初步确定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成矿岩体为黑云二长花岗斑岩隐伏岩体。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物化探异常特征及遥感影像特征的综合研究,系统地总结了矿床的找矿标志,圈定了3处矿化潜力较大的找矿靶区,为后续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了依据。研究成果对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东段的区域性找矿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栾川县胜金沟铅锌矿是豫西南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内的一个典型矿床,对其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有助于了解栾川县矿集区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及规律。通过对胜金沟铅锌矿床开展成矿地质规律、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的研究,结果表明:胜金沟铅锌矿与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关系密切,区内NE—SW和NWW—SEE向构造的交汇部位对矿体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是重要的找矿部位;矿区深部可能存在隐伏的含矿岩体,为矿体的形成提供物质来源。研究结果为矿集区开展进一步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