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述了区域成矿地质特征,从地层、岩浆岩、构造和围岩方面,研究了该区的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初步探明了该矿床成因类型为接触交代(矽卡岩)矿床,并从构造、地层、围岩蚀变方面建立了该区的地质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
银坑金矿位于浙江省著名的江山-绍兴拼接带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本文结合区内地质工作,对研究区的区域及矿化体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厘清了矿体的成矿机制与成矿作用,初步分析了矿床的成因类型,并对研究区的找矿标志和方向作了简要概括。研究表明:(1)该矿床为幔源岩浆上升侵位形成的中温热型金矿床;(2)矿体的形成和富集主要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3)矿体围岩蚀变较强,主要包括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等。  相似文献   

3.
后干涧铜钴矿床处于中朝准地台燕山台褶带中段马兰峪复式背斜西部,遵化穹褶束、宽城凹褶束和蓟县凹褶束的交接部位,从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特征入手,分析矿床成因,提出找矿标志,为矿床今后的开发利用及周边矿床的找矿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穹塔格铜矿区位于库鲁克塔格山脉东段与北山山脉西段对接部位,行政区划隶属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管辖。该地区主要经济开发为罗布泊及大洼地钾盐开发。穹塔格铜矿区位于库鲁克塔格早古生代前陆盆地东段中,区域构造以断裂、褶皱构造为特征。区域上以褶皱构造为主,穹塔格铜矿区位于白山子复式向斜轴部,南北两侧为大断裂控制,断裂以北东东向及近东西向断裂为主。穹塔格铜矿区则以北东向、北西向和近南北向断裂为交错分布,属东西向主干断裂的次一级构造。它们的形成可能受来自北西的挤压力作用的结果,也可能与岩浆活动有关。穹塔格铜金矿为斑岩型矿床,其中伴生有Au、Ag。  相似文献   

5.
雷刚  姜晋芳 《现代矿业》2019,35(4):24-27
铁厂钛铁砂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禄劝断凹处,成矿条件优越,勘查前景良好,但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对区域成矿背景、矿区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厘定了矿床找矿标志。研究表明:①矿区主要出露奥陶系、寒武系及第四系残、坡积层,第四系残、坡积层为矿区钛矿的主要赋矿层位,由黏质粉土及风化后的辉绿岩碎石土、砂土构成;②矿区构造继承了区域地质构造的特征,褶皱发育,其中养龙背斜的翼部与近核部的汇率岩体与成矿关系密切;③矿(化)体主要赋存于地形平缓的辉绿岩体分布区,矿体形态、产状严格受控于岩体,矿体规模与风化壳厚度成正相关;④矿体属典型的残、坡积风化壳型钛铁砂矿床,重砂矿物(钛砂矿、磁铁矿)的露头、漂砂、机械分散晕为寻找砂矿体的重要标志,平缓山坡、剥蚀台地及古侵蚀阶地等风化壳有利的保存部位,为寻找富厚矿体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6.
滇西兰坪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三江成矿带的中南部,已探明天青石资源量超过500万t,发育多个大型锶矿床。为研究河西锶矿床成因机制,开展了详实的地质调查及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矿区构造继承区域构造格局,为总体倾向南西的倒转单斜构造,下含矿层赋存于达乌山向形背斜两翼,上含矿层为区内次要含矿层;矿区地层由沉积原地和外来系统组成,主要出露下第三系云龙组及上三叠统石钟山组,其中石钟山组二段上岩性段灰岩是主要的含矿岩性;矿(化)体主要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区广泛发育两期天青石化,矿石中的交代残余结构反映出典型的后期热液成因;矿床属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后续找矿应聚焦石钟山组二段(T3s2)纹层状灰岩+褶皱+走滑控矿断层的控矿组合地段。  相似文献   

7.
新疆且末县木孜塔格铁矿成矿单元划归为昆仑成矿省喀拉米兰铜钴锌金银成矿带之喀拉米兰(复合沟弧带)金铜银矿带,构造单元为阿尔金超深大断裂南部的塔里木陆块南缘活动带喀拉米兰晚古生代孤沟系,与其东侧的卡特里西铜锌矿属同一构造单元和成矿背景,赋矿地层为下石炭统托库孜达坂群,含矿岩性为基性凝灰岩。通过对木孜塔格铁矿床成因分析和总结找矿标志,对在该成矿带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念扎金矿位于冈底斯铜(钼)成矿带南部,产于强片理化及褪色蚀变超基性岩片与燕山期石英闪长岩体的接触边部。矿体主要赋存于含矿构造带蚀变破碎带,多呈脉状产出,厚度较稳定且矿化较均匀,矿区内地质构造复杂,矿体空间展布及富化主要受控于NW向断裂,NE向断裂则主要为破矿构造,矿区内褐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与矿化呈正相关。本文通过对矿床成矿背景及成矿规律的总结,表明矿化主要受地层岩性(围岩)、构造及围岩蚀变控制,属于构造蚀变型金矿床,并提出各含矿带深部、倾向延伸部分及石英脉集中地段找矿潜力较大,可为相似成矿条件矿段的地质勘查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特拜金矿位于朱扎拉嘎-甲生盘成矿带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结合区内地质工作,对研究区内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厘定了矿床的成因类型,并对研究区内的找矿标志进行了详细地探讨,研究表明:(1)该矿床为岩浆后期热液充填交代蚀变岩性金矿;(2)研究区内发现的矿体主要赋存于绢云母千枚岩中;(3)矿体主要赋存于大型构造破碎带及其次级断裂交汇处;(4)矿床围岩蚀变具有明显的分带性,近矿蚀变主要以黄铁矿化、毒砂化、硅化为主,远矿蚀变主要为绿泥石化、碳酸盐化、高岭土化。  相似文献   

10.
淅川县老君垭钒矿床位于东秦岭造山带东段,矿体呈层状产于古生界寒武系下统水沟口组地层中,赋矿岩石为黑色泥质岩系。区内K1矿体严格受含矿层控制,总体倾向190°,倾角25°~30°。走向长2 495 m,最大斜深1 066 m,平均厚度11.12 m,V2O5平均品位1.46%。估算钒矿控制的+推断的V2O5资源量55.73万t,规模为中型。成矿物质钒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系地层,含钒岩石经风化、搬运,及有机质黏土吸附沉积而成,为典型的沉积型层状钒矿床。寒武系下统水沟口组含矿地层,地形由高到低突变的低凹处等为寻找该类型钒矿的重要标志。从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等方面加一总结,为该区寻找该类型矿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