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铝酸钠溶液添加氯化钙脱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试验研究用氯化钙从铝酸钠溶液中脱除硅的过程。结果表明,氯化钙脱硅通过六方水合铝酸钙中间体进行。新生六方水合铝酸钙表面活性大,脱硅效率高。在90℃下添加氯化钙进行深度脱硅2h,精制液中SiO2的含量可降低到0.009g/L,硅量指数可达11111。氯化钙的脱硅反应速度快,90℃下脱硅30min就可使精制液中SiO2的含量可降低到0.0175g/L.A/S达到6022,脱硅效率为94%。氯化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脱硅剂。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铝酸钠溶液的表面张力数学模型。结果表明,Na2O浓度和温度对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显著。Al2O3浓度影响不显著,交互相和二次相的影响可以忽略。溶液表面张力随Na2O和Al2O3浓度增加而增加。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数学模型在试验区拟合很好,由数学模型计算得出的表面张力与实际测量值偏差较小。可以满足氧化铝生产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3.
硅铝酸钠溶液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铝酸钠和硅铝酸钠溶液的红外光谱、粘度、丁达尔效应、聚沉实验测定和分析,得出结论:αk=1.52时,p(Al2O3)=100、150、200g/L含硅铝酸钠溶液中存在大体积的铝酸根和硅铝酸根阴离子群。在αk=1.52时,р(Al2O3)=100g/L、р(SiO2)=3g/L,р(Al2O3)=150g/L、р(SiO2)=5g/L,р(Al2O3)=200g/L、р(SiO2)=11g/L的硅铝酸钠溶液中有纳米级的胶性基元,属于无机高分子溶液。  相似文献   

4.
铝酸钠溶液碳酸化分解过程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分析影响铝酸钠溶液碳酸化分解过程的各种因素。从工艺、溶液条件、分解技术条件三方面,讨论间断碳分和连续碳分工艺;分解原液中的氧化铝浓度、总碱浓度、悬浮物含量;碳分分解率,碳分温度,添加晶种,碳分时间,通气速度和CO2浓度,搅拌强度,碳分待出和碳分过头等因素对碳酸化分解过程及其产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铝酸钠溶液中晶体附聚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铝酸钠溶液中晶体的附聚机理。认为晶体的附聚过程为:晶体中粒度相对最小且粒度相近的粒子发生附聚,形成略大些颗粒,略大一些颗粒且粒度相近的粒子又发生附聚,这样依次实现的过程,直到溶液过饱和度不能满足对应粒级粒度粒子发生附聚的要求为止。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硅在铝酸钠溶液中的反应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种纯硅矿物(白炭黑和高岭土)为原料, 研究二氧化硅在铝酸钠溶液中的反应行为。结果表明: 硅矿物在铝酸钠溶液中的反应行为包括硅矿物分解和硅渣析出两个过程, 两者之间存在动态平衡, 温度升高, 硅矿物反应率升高; 在高温(280 ℃)条件下, 影响硅矿物反应率的主要因素是溶液游离Na2Ok浓度, 随着游离Na2Ok的升高, 硅矿物反应率下降; 溶液中氧化铝浓度对硅矿物反应率影响不大; 溶液游离碱和氧化铝浓度升高可阻碍硅渣析出反应的进行, 不利于钠硅渣的形成。研究结果可为低铝硅比铝土矿的铝硅分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铝酸钠溶液添加铝酸钙脱硅过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元炯亮  张懿 《有色金属》2003,55(1):60-62
研究高碱区Na2O-Al2O3-SiO2-H2O体系添加铝酸钙脱硅过程,结果表明;脱硅速度随搅拌速度提高而加快;原液中硅量指数越低,脱硅速度越高,相同时间的脱硅率和精制液硅量指数越低,脱硅产物中SiO2含量越高;在363-393K,脱硅速度随反应温度提高而加快,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为10^6KJ/mol。与CaO脱硅相比,添加铝酸钙脱硅产物中SiO2含量高且分布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8.
袁杰  和晓才  宋宁  陈家辉  万宁 《矿冶》2015,24(1):57-60
通过热力学分析验证了CaO作为铝酸钠溶液脱硅剂的合理性。试验表明,脱硅率随着CaO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及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最佳的脱硅试验条件为:CaO用量为4g/L,脱硅反应温度为80~85℃,反应时间为2h,经过反应,铝酸钠溶液中硅的脱除率可达98.52%,脱硅后液残余硅浓度可控制在0.50 mg/L以下。  相似文献   

9.
超声强化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中的成核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温度,不同苛性比以及不同品种量条件下,研究超声与未超声强化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的成核现象。结果表明,在45—65℃,苛性比1.28—1.90条件下,超声强化不能促使铝酸铀溶液在未加品种情况下发生一次成核。而温度低于60℃时,超声强化则可以促使次生晶核的生成。随晶种量的增加,超声强化生成次生晶核的时间可以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10.
硅是铝酸钠溶液中最难除去的杂质,若硅含量过高会造成氧化铝产品的损失。本文通过改变脱硅温度、脱硅时间、铝酸钠溶液浓度及脱硅剂用量来确定铝酸钠溶液一段脱硅的最优条件。实验表明最优条件是脱硅温度为100℃,时间为100 min,脱硅剂的用量为27g/ L ,搅拌速度为300 r/ min,铝酸钠溶液浓度从140g/L~200g/L脱硅指数可达1000以上。并通过测定表面张力随脱硅时间、脱硅温度变化,及通过钙硅渣XRD衍射实验,分析了铝酸钠溶液一段脱硅机理。且铝酸钠溶液一段脱硅后能够基本达到铝酸钠溶液二段脱硅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对某厂处理一水硬铝石矿的拜耳法高浓度溶出液,经引进、消化,设计了一段分解生产砂状氧化铝新工艺。通过对该工艺技术条件的分析研讨,总结其生产实践,认为一段分解工艺具有流程简短平稳、易于操作控制、分解出的氧化铝产出率高、产品为100%砂状、能满足电解制铝要求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工业生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铝酸钠溶液中不同粒度晶种的附聚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搅拌速度及晶种粒度对晶体附聚的影响。搅拌强度越大,附聚效果越差,而溶液分解率增加,特粗粒子不但不能有效附聚反而产生细粒子,30μm以下的粒子均能发生附聚。不同粒度的晶种发生显着附聚所要求的最低过饱和度值不同。  相似文献   

13.
工业铝酸钠溶液氢氧化钡除硫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何润德 《有色金属》1996,48(4):63-66
本文对工业铝酸钠溶液Ba(OH)2除硫这一方法,从除硫效果、对氧化铝生产工艺的影响以及除硫费用方面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为生产实际应用提供了较完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氧化铝生产方法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我国氧化铝工业在国际上有竞争能力,在总结我国现有氧化铝生产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氧化铝生产方法的发展方向:烧结法应改变产品结构;拜尔法要采用间接加热强化溶出;混联法应改造为串联法;积极开发“拜尔—水热”联合法。  相似文献   

15.
高苛性比铝酸钠溶液中硅,铝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热力学分析和实验,证明了在含硅高(SiO2>70g/L)、苛性分子比高(αk>50)的铝酸钠溶液中,控制一定的温度、溶液苛性分子比值和适量的石灰添加量,可以使溶液中的硅酸根离子[SiO2(OH)2]2-以硅灰石的形式沉淀析出,而铝仍然保留在溶液中,不会造成铝的损失,顺利地实现溶液中硅铝的分离。  相似文献   

16.
马北越朱强  于景坤 《矿冶》2007,16(3):39-42,25
利用中频感应炉在1550~1580℃的钢水中进行了铝碳质材料和镁铝尖晶石材料表面氧化铝的附着试验。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研究了试验后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以及元素分布状况,并对镁铝尖晶石材料防止氧化铝附着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后铝碳质材料的结构较疏松,表面较粗糙,氧化铝颗粒粘附较多;而镁铝尖晶石材料的结构致密,表面平整光滑,氧化铝颗粒粘附很少,其具有良好的防止氧化铝附着能力。  相似文献   

17.
研究出铜 -磺基水杨酸新显色体系间接比色测定氰化钠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 ,借助于FIA (流动注射分析 )常规分析设备 ,实现了实验室氰化钠的快速分析 ,系统简单 ,易于实现自动化 .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无氰解吸法在某化探队的成功应用。采用碱性乙醇溶液解吸,解吸率在98%以上。平均乙醇回收率为94.16%,电积效率高达99.7%以上,本次处理约1t载金炭,生产合质金11.5公斤,成色98.2%,各项生产技术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