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归纳和分析松辽盆地北部地区白垩纪青山口组—姚家组古生物资料,应用生物年代地层学原理和方法,对工区内数据齐全的井进行划分和对比,明确了介形虫对姚一段层序地层界线划分具有重要意义,对指导和修正松辽盆地北部姚一段层序关键界面的识别起到了重要作用。青三段顶部繁盛的曲线女星介,可作为标定第一个层序界面(Y1SB1)的标志;外饰女星介存在于萨葡夹层,可限定第三个层序界面(Y1SB3)的上限;蜂孔女星介在姚二、三段下部较为发育,可用于标定第四个层序界面(Y1SB4),据此建立生物年代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2.
层序界面是层序地层学中重要内容,为了识别层序界面及利用层序界面指导油气勘探,采用地震反射标志、测井曲线标志、沉积地质标志、地球化学标志4种方法来识别层序界面,分析了层序界面识别与油气勘探的意义,发现层序界面既可以成为油气聚集的遮挡条件,也可以起疏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北部双城南地区登娄库油层是新发现层系,以往工作中对该区域的研究较少。以松辽盆地北部双城南地区原地层格架为基础,充分利用双城南地区测井、录井资料,结合二维地震勘探处理资料,以层序地层学理论、经典沉积理论和构造理论等方法为指导,系统研究该区地层格架及层序分布特征。本区共识别出5套9个标志层,根据垂向上达到河道旋回的原则,将登三段地层分为20个沉积时间单元,建立松辽盆地北部双城南地区登三段地层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深化对研究区新层系的地质认识,为后期的勘探部署打下坚实的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河流相地层的等时对比一直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和难点,而基于基准面旋回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则为此增添了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基准面旋回控制了层序的形成及其内部地层的叠加样式,因此,基准面旋回的识别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的基础。根据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以A/S(可容空间/沉积物供给)值的变化趋势为依据,可以识别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地震剖面可以用来确定长期基准面旋回的界面,岩心剖面和测井资料可以直接判定相序与水深变化,能较容易地识别出短期与中期基准面旋回。  相似文献   

5.
通过以岩芯资料为基础,以地震和测井层序地层分析,在松辽盆地南部泉四段共识别出4个层序界面,极大提高了松辽盆地泉四段地层层序划分的精度,明确了泉四段地层在西部斜坡超覆尖灭,在扶新隆起带地层明显减薄,中央坳陷区地层厚度稳定的特点;同时对泉四段低渗透型砂岩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类型等方面开展研究,明确泉四段储层纵向上以Ⅰ砂组储层条件最优越,向下储层条件逐渐变差;平面以扶新隆起带储层条件最好,新北地区储层物性最差。  相似文献   

6.
松辽盆地是我国主要的含油气盆地,对该地区沉积相分析和沉积演化特征研究是油气勘探的重要基础。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指导,选取盆地中具有代表性的红岗南地区进行研究,结合地层岩心颜色和层理构造等特征的变化特点,以典型单井相研究为点,典型连井剖面相为线,综合研究为面的技术手段对红岗南地区泉头组、青山口组和姚家组地层进行地层发育特征和区域沉积背景分析研究,并进一步提出和分析了该地区的沉积演化特征。为下一阶段深层次的油田地质开发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在碳酸盐岩陆缘深斜坡,风暴浪击面附近沉积的上侏罗纪地层的岩性相对一致[1],使用沉积学标准是很难识别层序界面和最大洪泛面.因此,当利用经典层序地层方法很难划分层序界面时,尝试利用综合相、层序、稳定同位素和孢粉相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深水斜坡碳酸盐岩的层序,以提高对其沉积过程和古环境改变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露头剖面、岩心资料及测井曲线频谱分析,共识别出5个长期层序、23个中期层序旋回;通过层序地层与储层的关系研究,认为A/S比值及层序界面对储层的空间展布和物性变化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最有利的储层发育位置出现在长期基准面上升早期和下降晚期,特别是中期和长期两个级次基准面相互重叠的界面两侧,酸性孔隙流体沿着界面运移,有利于形成次生孔隙。该项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济阳坳陷是渤海湾盆地的西南部的重要的含油气盆地。该盆地是1个中、新生代叠合盆地,是在华北古生代地台基础上发育而成的。论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钻孔、地震剖面、测井等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与分析技术,结合研究区盆地演化和构造运动特征,识别和对比了层序界面,识别了层序界面,划分了6个三级层序,每个三级层序由三元结构组成:下部的低水位体系域(LST)、中部的水进体系域或水域扩张体系域(TST)、上部的高水位体系域或盆地萎缩体系域(HST)。  相似文献   

10.
现今深化松辽盆地中浅层在精细勘探的工作中,古龙地区是扶余油层泉头组三、四段,继长垣、三肇、龙虎泡之后的一个重要勘探接替领域。目前扶余油层共划分为5个四级层序,扶一油层组单层厚度21~42m;扶二油层组厚度30~50m;扶三油层组80~115m。显然这种级别的层序划分得很粗,我们需要对扶余油层高频层序格架内地层进行精细刻画与预测。针对古龙凹陷南部英台—新站地区泉头组三、四段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进行等时地质界面识别与追踪技术,综合运用岩芯资料、测井相资料以及地震相资料,三者相互印证,建立松辽盆地英台—新站地区泉头组三、四段层序地层格架,从而对扶余油层高频层序格架内地层进行精细的刻画与预测。  相似文献   

11.
依据钻孔岩芯及测井曲线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晚三叠世瓦窑堡组沉积相、聚煤模式、层序地层格架、岩相古地理进行研究,提出该区聚煤规律。瓦窑堡组依据岩性共分为五段,其中底部的第1段和顶部的第5段以泥岩、粉砂岩为主,第2段、第3段、第4段下部以砂岩为主,上部以泥岩、粉砂岩为主。根据瓦窑堡组顶部区域不整合面、第1段、第3段以及第4段底部河流下切谷冲刷面、瓦窑堡组底部与其下伏地层间地层颜色及岩性突变面等层序界面,将瓦窑堡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其中层序I对应瓦窑堡组一段和二段,层序Ⅱ对应瓦窑堡组三段,层序Ⅲ对应瓦窑堡组四段和五段。通过统计各个三级层序内的岩性数据,绘制地层厚度、砂泥比、煤层厚度等值线图,以三级层序为作图单元,恢复各层序的古地理格局,主要的古地理单元为河流、三角洲和湖泊,物源位于研究区东北部。层序Ⅲ的聚煤作用明显优于层序Ⅰ和层序Ⅱ,最有利于成煤环境为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聚煤中心大致位于石湾镇—玉家湾镇—安塞县一带。  相似文献   

12.
三江-中阿穆尔盆地跨中俄边界,该盆地面积较大,具有较好的油气资源潜力。结合测井及地震资料,本文根据岩芯和露头描述、粒度分析,开展了沉积研究。结果表明,盆地主要发育河流相、扇三角洲相、湖泊相与湖底扇相、海相沉积相类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三江-中阿穆尔盆地早白垩世凡兰吟和欧特里夫-阿普第时期的沉积相,探讨了早白垩世贝里阿斯-阿尔必时期的沉积演化,盆地西南部(中国境内)自下而上发育滴道组、城子河组、穆棱组、东山组,盆地东北部(俄罗斯境内)自下而上发育戈林组、彼奥涅尔斯克组、皮万组、戈尔诺普罗托卡组和斯特列尔科沃组。本研究不仅为三江-中阿穆尔盆地进一步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了参考,也为中国境内黑龙江东部残留的三江盆地的原型盆地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卢胜军 《铀矿冶》2022,(1):12-20
钻孔揭露了松辽盆地双山地区青山口组二、三段地层,以盆地沉积学方法为基础,从沉积层物源、地层、碎屑物沉积方式(沉积相)、古流向等方面对青山口组二、三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山口组二、三段在双山地区沉积相序上经历了冲积扇相-河流相的演化过程,且砂体较为发育,具有稳定的泥-砂-泥结构,为铀成矿流体提供了有利的运移及存储空间。结合青山口组二、三段砾石成分、砂岩组分和古水流等分析,确定主要物源供给区,并结合本地区的沉积特点,对青山口组研究区铀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松辽盆地内多数老油田进入开发的后期,面临常规油气后备资源接替不足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大油气地质调查工作力度,寻找现实的可接替资源。国土资源部2013年发布的页岩油气调查评价数据显示,松辽盆地具有优越的页岩油成藏地质条件,资源潜力大,是未来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接续领域。文章针对目前松辽盆地页岩油勘查开发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加大投入,快速开展资源调查评价和选区工作;加强攻关和示范试点,引进关键技术,部署勘查开发工程,实现综合开发利用,页岩油有望成为松辽盆地可供利用的重要油气资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蟠龙油田长2油藏的研究,表明其油气聚集受储层和局部构造双重控制,油藏类型属构造—岩性复合型油藏,储层主要为辫状河流沉积的河道砂体;其成藏主要控制因素包括沉积相带、鼻状构造、砂体叠置点、裂缝等因素。研究成果在油田探井井位优选、开发方案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图牧吉地区油砂发育主要地质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辽盆地西斜坡有着较丰富的油砂资源。图牧吉地区油砂矿的形成与松辽盆地的发育演化、构造、地层发育以及油气聚集都有很大的关系。西部斜坡大量发育的砂体为运移至此的原油提供了储集体,大量的断层和地层剥蚀形成的不整合面提供了原油的运移通道,砂体上的致密泥岩阻碍了原油组分的大量挥发、氧化和生物降解。另外,松辽盆地丰富的生油源岩也是该地区形成油砂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分析认为,图牧吉油砂矿的发育主要受沉积相带、储层封盖条件、局部高点和岩性上倾尖灭、地表潜水动力与油气运移总量等地质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刘顺宇  赵荣 《中州煤炭》2019,(2):92-97,101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发育了石炭系海陆过渡相、侏罗系湖相—湖沼相、古近系咸化湖相和第四系盐湖相4套不同类型的烃源岩层系。盆地的油气资源种类多样,柴西扎哈泉地区新近系上干柴沟组致密油、柴北缘鱼卡地区中下侏罗统页岩气、三湖坳陷第四系生物气等。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的研究现状及问题,柴西地区一直是勘探的重点,常规的基岩油气藏和非常规的致密油共同开发,基岩油气藏存在埋藏深,地质构造复杂,勘探开发难度大,致密油具有有机质丰度、成熟度偏低,生烃转化率高的特点,因此难以应用常用的致密油评价方法对“甜点”进行预测;柴北缘地区页岩气发展迅速,但有机质丰度变化大、有机孔少,以次生孔隙为主,因此“甜点”预测难度较大;三湖地区生物气勘探时间长、分布广、资源量大,但鉴于特殊的地质背景,储层预测难度大。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内致密油资源潜力不清,资源分布不明,制约了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的勘探开发。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6、长7和长8段致密油为研究对象,运用小面元容积法和分级资源丰度法2种方法对研究区致密油资源量进行了资源评价,从烃源岩特征、沉积相—储层特征和成藏特征系统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6、长7和长8段致密油的特征。小面元容积法评价得到长6、长7和长8段致密油资源量分别为12.24×108,8.42×108,9.60×108 t,分级资源丰度类比法评价得到长6、长7和长8段致密油资源量分别为12.13×108,9.00×108,9.50×108 t。高丰度区主要分布在樊学、新安边、吴仓堡、义正、张家湾—高哨和直罗—富县等地区。评价结果为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的勘探与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