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煤炭技术》2015,(12):116-118
在观察大量岩芯、分析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延川南地区上古生界,主要煤层发育特征进行对比,并对主要含煤地层进行沉积环境分析。认为在研究区发育山西组和太原组2套含煤地层,其中山西组的2~#煤层厚度大,全区广泛发育,是研究区的主要煤层。山西组总体为浅湖相向三角洲平原相的过渡环境,山西组下部浅湖-三角洲前缘环境是最有利的成煤环境。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北祁连西段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沉积模式及聚煤规律,采用野外露头观察、钻孔岩心描述、测井分析及综合作图等方法对其进行研究,识别出太原组砂砾岩段发育河流相,羊虎沟组和太原组含煤段发育潟湖相、潮坪相、碳酸盐台地及沼泽相;沉积环境经历了陆源碎屑体系发育、泥炭沼泽体系发育、碳酸盐体系发育、陆源碎屑体系复活4个阶段。研究表明:成煤期主要发育潟湖—潮坪沉积模式,厚煤层主要形成于潟湖泥炭沼泽环境,在潮坪成煤环境煤层较薄或不发育;太原组含煤段发育M5、M6和M3、M4两套主采煤组,聚煤中心分布在东部的日旭-青羊沟-阿力克一带和西部的五林沟-野马泉滩一带。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大江边地区的聚煤规律,通过分析区内含煤地层、煤层对比及可采性、煤质等煤层特征,综合研究区内聚煤期前古构造和古地理、聚煤期大地构造以及聚煤期后构造变动等成煤条件,指出区内含煤地层为多期次的沉积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任楼井田含煤地层的特征及其变化形成过程进行分析,确定了该井田的成煤环境主要是在三角洲相沉积形成的过程中发育亚相、次亚相,为上煤组和中煤组提供了优越的成煤环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双桦煤田含煤地层的研究 ,总结出了双桦煤田的一般成煤规律。  相似文献   

6.
柳玉洁  樊金云  王志民 《山西煤炭》2012,32(11):55-56,72
大杨树盆地为中生代断陷盆地,具有火山间歇喷发型盆地特点,主要含煤地层为九峰山组。九峰山组地层自下而上可划分为:断陷初期粗碎屑充填阶段、水进体系域局部含煤阶段、湖泊相超覆深水泥岩阶段、盆地整体萎缩水退体系域主要成煤阶段。盆地的同沉积构造和古地理环境是主要的控煤因素。文章分析得出,九峰山组时期具有两个成煤阶段和相应聚煤模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野外露头、钻孔、砂分散体系以及地震相等资料的分析,同时将前人对构造背景与沉积体系的研究相结合,对孟津井田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各层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孟津井田石炭-二叠纪形成于滨海沉积体系与三角洲沉积体系;聚煤盆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存在成煤环境和成煤模式的多样性,浅水三角洲成煤模式是区内存在的主要成煤模式。  相似文献   

8.
运用沉积学岩石矿物学、地球化学、地层古生物学、煤炭煤化学、粒度曲线等成因标志,将成煤环境划分为下列相区及各亚环境,在不同的相区和亚环境中,聚煤作用的强度、成煤环境及演化规律各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9.
张翔  贾东力  杨德寿  杨颖  陈磊 《煤炭技术》2015,34(4):134-137
以鱼卡煤田150余口钻井为研究对象,在层序界面识别基础上,对研究区侏罗系含煤地层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共划分出6个长期旋回(LSC1~LSC6)和12个中期旋回(MSC1~MSC12)。侏罗系含煤地层主要发育A型、C1型、C2型和C3型4种层序结构类型。层序结构中,以C1型中期旋回聚煤能力最好,煤层厚,次为C2型和A2型中期旋回,发育较厚煤层;该类层序结构的主要聚煤时期为每一中期旋回的上升半旋回的湖平面上升阶段,以厚煤层发育为特征,下降半旋回聚煤作用较弱,以薄煤层叠置发育为特征。  相似文献   

10.
正国土资源部重大项目《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日前通过评审,重新厘定我国煤炭资源总量5.9万亿t,圈定预测区2880个,面积近45万km2,预测资源量3.88万亿t。《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在8个方面取得18项重大成果。主要表现为,在我国煤炭资源聚集和赋存规律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以多重地层划分和对比理论为指导,建立了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等多重属性的含煤地层划分、对比格架;提出了全国各聚煤区层序及体系域的对比方案,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下的厚煤层聚集模式;采用赋煤构造单元概念完成全国三级赋煤单元区划,进行了聚煤盆地分类,总结了控煤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湖南第一工业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某储配煤基地工程概况,主要包括系统能力设计、受煤系统设计、储煤系统设计、配煤系统设计以及装车系统设计等,详细描述了各系统的主要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2.
宁超  杨振宁 《煤》2011,20(2)
文章通过对陕渑煤田区域地质和煤层发育情况的研究,分析了区内二1煤层聚煤特征、厚度变化规律和影响二1煤层聚煤特征及厚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影响二1煤层厚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为聚煤环境和后期构造形变。该研究对区域煤炭资源预测评价及煤田地质勘查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煤化工基地原料煤配煤中心一期工程的设计概况,主要包括系统能力设计、卸煤系统设计、储配煤系统设计、输煤系统设计、配煤专家系统设计及建构筑物设计等,详细描述了各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设计特点和操作方法等。配煤中心一期工程的建成投产,为其它大型煤炭储配煤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4.
云南瑞气化工有限公司15万t/a二甲醚项目采用碎煤加压气化(鲁奇炉)工艺技术,煤种选用云南小龙潭褐煤。设计就其备煤的筛分、破碎、输送等进行了系统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临涣选煤厂结合生产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煤质管理工作,提高了煤炭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中国煤炭液化技术发展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煤炭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的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该领域的一些新理论、新观点及其前沿技术,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在该领域技术研究开发的方向,阐述了该技术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郑继荣  张俊  张苗苗 《煤矿安全》2012,43(10):170-173
结合焦作煤田煤层渗透率的现场测试结果和实验室测试结果,分析了煤体结构、煤层裂隙、构造作用、煤化程度、煤岩组分和煤层埋深6个控制因素对煤层渗透率的影响,预测了焦作煤田的煤层渗透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与煤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技术相关的煤质指标,着重就煤阶指标、煤岩指标、反应活性指标和环境指标等对煤液化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其中的规律并探讨了不同煤质对煤液化工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薛锋 《煤炭技术》2013,(6):98-99
选煤工艺作为煤矿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各选煤厂关心的重要课题。文章针对上述问题,对我国的选煤设备与技术做出了相关研究,首先对我国选煤工艺的发展做出了介绍,然后阐述了我国选煤工艺中的相关设备的应用,最后对我国选煤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大量调研讨论基础上,首次构建了包括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煤制烯烃(MTO)、煤制甲醇4种工艺路线的较为完整的煤制油化工建设项目技术经济指标体系。通过实际调研国家能源集团内外企业相关煤制油化工项目运行数据与在建和规划的新建项目设计数据、大量对标分析和专家论证研究,确定了煤制油化工建设项目技术经济指标参数的合理取值。提出了可供决策参考的决策指标与参数,构建了用于投资建设项目评估的建设指标与参数,参数取值充分考虑了国家政策、规范与相关标准对项目建设规模、能效、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体现了煤制油化工项目建设、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先进理念。研究成果可为煤制油化工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的前期研究、决策及项目建设、项目评估提供支撑依据,也可为国内其他相关企业煤制油化工投资建设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