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包含的内容非常庞杂,数量大、渠道多、来源广,但这些实物地质资料应能反映中国总体地质特征和矿产资源条件,显示国家重大地质工作成果,代表地质科学创新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特殊性、系统性的特点。本文根据库藏体系的总体定位,初步确定了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的收藏内容,研究了固体矿产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条件,同时根据我国锡矿床的矿床规模、成因类型、时空分布等筛选要素,确定了个旧锡矿等32个锡矿床为国家级锡矿实物地质资料,反映了中国锡矿的成矿特点和地质勘查水平,为系统开展锡矿实物地质资料采集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铅、锌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也是全国实物地质资料馆采集保管的重点矿种。我国铅锌矿产资源丰富,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方面仍较为薄弱。在分析我国铅锌矿产资源赋存特点、时空分布和主要类型的基础上,参照矿产资源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原则,提出筛选铅锌矿床实物地质资料的主要考虑因素,确定筛选名录。从21片国家级重点成矿区(带)出发,初步筛选出38个具有代表性的铅锌矿床作为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优先收藏的对象。反映了中国铅锌矿的成矿特点和地质勘查水平,为系统开展铅锌矿实物地质资料采集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钼矿资源现状及国家级钼矿床实物地质资料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钼矿床的成矿类型、成矿规模、成矿时代和分布等特点,简述了我国钼矿资源现阶段状况,提出了我国钼矿床实物地质资料筛选需要考虑的条件。结果表明:我国钼矿床类型多,以斑岩型为主,矽卡岩型次之,热液脉型、沉积型、海相火山岩型较少;我国钼矿床规模大,现阶段勘探、开发的矿床以大型、超大型矿床为主;钼矿床的成矿时代以燕山期成矿为主,其次为喜山期、印支期和海西期;钼矿床资源分布广泛,相对集中在燕辽、东秦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大兴安岭4个钼矿矿集区。根据我国钼矿资源特点,结合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馆藏规划,提出了当前符合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收藏保管的34个钼矿床名录。  相似文献   

4.
我国铜矿成矿地质条件较好,但已探明的铜矿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按知识结构组织地质勘查资料可以有效管理和检索铜矿相关的地质资料和文献,但构建矿产资源领域本体的方法尚在探索中。本文提出了铜矿床领域本体的半自动化构建方法,能够将铜矿床的知识以本体的形式组织起来,从而进一步支撑我国的找矿工作。首先,通过参考相关专著和文献对我国铜矿床进行成因分类,按照行业相关总则和规范对各类型铜矿床进行相关描述,建立起铜矿床领域本体的概念模型。其次,添加各类铜矿床实例,并参考领域专家建议,完善铜矿床领域本体。最后,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在Protégé环境中实现了铜矿床领域本体的构建。通过该方法构建的铜矿床领域本体具有知识层次清晰、关系定义明确、实例丰富的特点,应用于地质资料检索中的精准推荐,为铜矿床资源信息的集成和共享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尖山铜矿已有的成矿与找矿的资料为基础,结合相关的铜、铅锌矿勘查实践经验,对该铜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对铜矿床的成矿控制因素、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该区域的几点找矿标志,为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实物地质资料是重要的地质信息资源,具有科学采集和系统化管理的意义及开发使用的价值。在长期地质工作中,形成的国家矿产实物地质资料,具有体现中国矿产资源成矿特点的价值,并且展现了全国矿产勘查与科技工作水平的特点;而区域性地质调查工作形成的实物地质资料,充分体现了在成矿区域内各地历史时期形成地质实物所在的地质环境,成矿作用,成矿类型等各种成矿信息。在此,作者对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科学专项地质工作形成的实物地质资料系统化管理的必要性及结构组成进行了详细阐述,对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系统化进行了分析,以矿产勘查,区域地质调查、科学专项形成的实物地质资料作为数据源,通过数字化,建立实物地质资料数据库,确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以分类的数据源,数据库、系统化功能为基础,研发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数字化采集,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三个信息化技术,将大量实体实物地质资料进行电子化网络化的管理,并提供满足社会化需求的网络化资料服务。  相似文献   

7.
实物地质资料是重要的地质信息资源,具有科学采集和系统化管理的意义及开发使用的价值。在长期地质工作中,形成的国家矿产实物地质资料,具有体现中国矿产资源成矿特点的价值,并且展现了全国矿产勘查与科技工作水平的特点;而区域性地质调查工作形成的实物地质资料,充分体现了在成矿区域内各地历史时期形成地质实物所在的地质环境,成矿作用,成矿类型等各种成矿信息。在此,作者对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科学专项地质工作形成的实物地质资料系统化管理的必要性及结构组成进行了详细阐述,对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系统化进行了分析,以矿产勘查,区域地质调查、科学专项形成的实物地质资料作为数据源,通过数字化,建立实物地质资料数据库,确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以分类的数据源,数据库、系统化功能为基础,研发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数字化采集,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三个信息化技术,将大量实体实物地质资料进行电子化网络化的管理,并提供满足社会化需求的网络化资料服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锰矿资源具有资源量丰富、矿床规模小、分布不均、品位普遍较低、成因类型复杂、成矿时代跨度大、对外依存度高等特点。截至2016年底,国内锰矿(矿石)查明储量为15.51亿t,矿床数量庞大,产生了大量实物地质资料。基于中国锰矿资源现状,结合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原则,本文总结了国家级锰矿的筛选条件,即矿床规模大、品位高、成因典型,分布在重点成矿区或主要成矿时代和其他入选条件,并在全国范围内初步筛选出35个符合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收藏的锰矿目录,反映了中国锰矿的成矿特点,为系统开展锰矿实物地质资料采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服务支撑。  相似文献   

9.
云南南坡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南坡铜矿床地质勘查成果资料为依据,对矿区地层、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进行了论述,分析了矿床成因成矿规律,总结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指导下一步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铜矿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介绍了湖南省铜矿的基本地质特征,并结合大量的实际地质资料,对矿床的控矿地质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湖南省铜矿主要受地层、构造及岩浆岩控制,成矿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在当前国内铜矿供应紧张的形势下,研究湖南省内铜矿床的地质特征并总结其成矿规律,对推动湖南省内铜矿的找矿勘查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1.
鱼娅 《煤质技术》2014,(Z1):45-47
介绍了煤中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原理及在测定过程中应注重的问题,从镜质组富集程度的差异性、样品处理、镜质组颗粒鉴别、测试条件和技术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其反射率测定的影响因素,并概括论述了煤中镜质组反射率在生产实践中的确定煤级、指导炼焦配煤等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翠梅  王好 《煤矿机械》2014,35(4):104-105
介绍某柴油机排气过渡管的加工工艺,分析空间尺寸较多的复杂管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角度误差对空间尺寸的影响。通过角度在公差范围内的微量调整,解决了排气过渡管由于毛坯铸造及加工时找正存在的误差而造成气口处壁厚不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横轴式掘进机截割机构横向截割的刚体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获得其在不同参数下的振动特性曲线,并分析了截割头质量、悬臂质量、液压系统刚度及阻尼变化对掘进机截割机构振动特性的影响,为研究横轴式掘进机的振动特性,改进机器设计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是民事法律关系中两种重要制度,二者的构成要件不同,责任承担方式不同。当发生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时,如何选择适当的诉讼请求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煤矿机械》2016,(3):51-53
提出了一种混联机械臂,该机械臂是串并联混合机构,具有串联机构工作空间大和并联机构承载能力高的优点,可以实现较大活动空间内对重物的搬运仓储。对该机械臂进行了自由度分析,得到该机械臂的自由度为2,具有平面内的一个移动和一个转动自由度。基于几何解析法分析了该机构的运动学正反解,并且给出了5组正反解分析数值算例,验证了正反解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17.
在对颗粒物理化学性质研究和受力分析基础上,研究了片状硅片和多面体玻璃混合颗粒在震荡分离过程中的动力学规律。开展颗粒震荡分离过程动力学研究对退役光伏组件回收中优化硅玻分离设备结构和工艺参数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晓东 《同煤科技》2002,(4):24-24,28
分析了光学经纬仪检定方法中产生的误差的来源和大小。  相似文献   

19.
煤矿提升机齿轮箱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立荣 《煤矿机械》2011,(10):274-276
提升机作为煤矿中的重要设备,其故障率对于煤炭的安全高效生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详细分析了煤矿提升机工作环境和工作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提升机齿轮箱振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速度和载荷变化情况下的提升机齿轮箱振动的特点,分析了变工况条件下齿轮箱故障信号的分布特征,为变工况条件下提升机齿轮箱的故障诊断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