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使用分形、混沌理论建立理论上较为严谨的确定不规则岩矿块强度的新方法。测定不规则岩矿块体的最大尺寸、最小尺寸、质量等物理参数后进行直接加压试验。由试验数据计算抗压强度。生产实践表明,所得强度数据准确、符合实际情况。而且简单易行。无需加工试件。 相似文献
3.
露天煤矿表土层的抗压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质是决定露天开采工艺选择与挖掘设备选型的重要依据之一。文中论述表土层试样采取、制作及抗压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质的测定方法、成果统计分析,及如何应用于露天开采工艺的确定与挖掘设备的选型。从而为优化露天煤矿表土层剥离及提高剥离生产能力服务。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多种矿石标准试件及不同粒度自然矿块的抗破坏性能,表明自然矿块的抗压强度远小于标准试件,且具有随粒度减小而增大的趋势,也说明金属矿粗磨机球径计算中采用标准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岩矿破坏性能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6.
用点荷载强度试验测定岩石抗压强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石点荷载强度试验可以求得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由强度指数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可以换算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该文通过点荷载试验实例,介绍了点荷载试验机理、以及具体的试验步骤,并得出岩石抗压强度,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有关点荷载试验公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高水充填材料抗压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水材料作为煤矿开采充填材料具有很多优点,但目前关于水固比3∶1以上的材料强度研究较少。文章初步研究了原材料配比、水固比、研磨时间对高水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固比为3∶1的条件下,A料B料配比为1∶0.8时高水材料结石体强度最高,为3.11MPa;当水固比为5∶1时,结石体强度大幅度降低,但随A料B料配比增加,结石体抗压强度逐渐增加。A料研磨时间为10min、B料研磨时间为30min的组合,结石体抗压强度最高,3天单轴强度为1.23MPa。 相似文献
8.
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和方差理论分析了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变化规律和变形破坏特征,定量地分析了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大小,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10.
11.
崩落法放矿随机模拟移动概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崩落法放矿随机模拟放出体畸形、放出量失真等问题,首先剖析了D.Jolley概型移动场,查明了它与实际散体移动场的差异是导致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其次分析了随机模拟放矿的实质,提出移动场相似模拟准则;第三借助于随机介质放矿理论的研究成果,给出了确定模块移动概型的理论方法,使上述问题得以较好解决。 相似文献
12.
铅锌铁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有闪锌矿、磁铁矿、黄铁矿、方铅矿,还伴生Ag、Au、Cd等有价成分,金属矿物嵌布粒度较细。采用优先浮选-磁选联合流程依次得到了含Pb55.00%、回收率58.62%的铅精矿,含Zn52.63%、回收率89.52%的锌精矿,含Fe66.04%、回收率55.24%的铁精矿,镉富集在锌精矿中。 相似文献
13.
14.
许志华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1992,2(2):89-95
采用光学显傲镜、电子探针和物相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天马山金-硫铁矿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砷以毒砂形式存在,粒度属可选范围.金以金银互化物形式存在,多分布于矿石力学薄弱部位.但因97%以上颗粒尺寸小于74μm,充分解离是困难的.矿石磨至100%-74μm 时,仍有47%的金分布于其它矿物中.预计金的浮选回收率将接近53%左右.约有27%的金粒表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覆膜,主要成分是硫和银,对金的浮选不会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放矿口对崩落法放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功率出矿设备投入使用使放矿口尺寸有增大的趋势。对此,本文研究了放矿口尺寸及散体放出速度分布对崩落法放矿的影响。发现放矿口对崩落矿岩移动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放矿口附近的一定范围内,且当放出速度分布不对称时会导致放出体轴线偏移。文中给出了放矿口显著影响放出体高度及其最高点偏移量的计算式,并讨论了有底柱崩落法底部结构中斗井口合理位置的确定原则。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某高砷原生金矿矿石两种提金方案的技术经济初步分析结果。研究表明 ,在焙烧 氰化方案与浮选 精矿焙烧 氰化方案中 ,后者的经济效益较佳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洪雅等地铅锌矿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征,根据矿石性质,试验采用粗磨—优先浮选—重选工艺流程以及多种产品的结构,成功地实现了对该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并在生产实践中验证了该工艺技术稳妥可靠、指标好、生产成本低。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非均匀崩落矿岩散体在放矿过程中的流动特点,通过相似模拟实验,得出了非均匀矿岩散体在放矿过程中,放出矿石贫化的主要原因是放出口矿岩界面漏斗破裂,而不是矿岩颗粒在下移过程中的相互掺杂;在覆岩废石颗粒粒径大于或与矿石颗粒粒径接近时,采用见到废石漏斗破裂便停止放出放矿方式,可取得较好的放矿指标;当覆岩废石颗粒粒径小于矿石时,由于细小废石颗粒的穿流作用,使放出矿石过早地产生贫化,为了提高矿石回收率,就应该适当地增加废石的混入量,按照低贫化放矿方式直到见到矿岩界面正常到达出矿水平才停止放矿。采用低贫化放矿方式,低的矿石贫化率同样可以达到较高的矿石回收率。 相似文献
20.
崩落体形态及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崩落体的概念,通过试验得出了崩落体的形态,分析了影响崩落体形态的主要因素,阐述了放出体、松动体、崩落体三者的关系,就崩落体形态对放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今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降低损失贫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