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针对露天矿排土场软土地基滑坡问题,考虑土体的弹塑性性质以及排土工艺对软土地基变形的影响,对本钢歪头山铁矿排土场软土地基进行了弹塑性固结变形分析,得到排土场地基在逐级加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孔隙水压力变化曲线,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计算结果能够较好地符合实际,可以用于同类型矿山排土场软土地基的破坏变形分析。  相似文献   

2.
范霖祥 《西部探矿工程》2007,19(11):204-206
结合漳诏高速公路路堤工程实际,用Biot固结有限元法对路堤软土地基的沉降做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软土地基路堤的沉降变形特性,预测和控制路堤的沉降变形,满足工程施工需要,为公路工程施工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工程实践证明,软土地基处理是影响软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周期和投资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高速公路,采用的软基处理方式应进行系统地分析、比较,处理方法应同高速公路的工期与造价相结合,符合软基处理的经济性、实用性、合理性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堆载预压下软土地基固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作用下的软土地基,采用竖向平均固结度计算公式对分级加载的软土地基的不同时刻的固结度进行推算和预测,并利用实测数据对其检验对比,分析地基土的固结程度,预测地基土达到稳定要求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外对于公路的研究和设计多集中在静力荷载作用方面,对于考虑动荷载作用下公路的受力特性和变形的相关研究还很少,而针对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软土地基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的研究则更少,且理论水平远落后于工程实践。以青岛沿海公路淤泥质软土地基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了软基路堤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沉降特点,从而为软土地基上公路的设计和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技术在软土地基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奠定更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天然软土地基上建造储罐群时,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是关键.为了防止地基在试水过程中失稳,必须严格控制分级加载过程.由于工期的要求,对储罐群的加载方式不同,或同时加载,或分别加载.该文根据群罐在最优间距作用下,由于充水加荷方式的不同对罐基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影响进行分析,详细论述了地基地表土、深层土的沉降和侧向位移以及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7.
通过海堤工程的现场土工监测结果分析,掌握地基变形规律和地基土体固结程度,控制加荷速率,判断堤坝在不同加荷和应力状态下的稳定性能,确保软土地基在施工期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大面积堆载作用下滨海吹填软土地基变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大面积堆载场地设置地表沉降监测仪器,进行历时3年的现场监测,对大面积堆载作用下滨海吹填软土地基的沉降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大面积堆载作用下软土地基变形特性不同于常规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变形特性的规律,总结了大面积堆载条件下软土地基变形沉降的规律,利用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了地基沉降变形规律,分析了地基破坏模式,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有着较好的一致性,在400 k Pa堆载力的作用下,最大沉降值约为1.6 m。  相似文献   

9.
黄土沟壑区分布的湿软地基目前还没有系统的理论研究,其工程性质与一般软土有一定区别。为合理选择该类型软土的地基处理方案,结合实际工程,运用FLAC数值分析软件对湿软黄土地基不同处理情况下的应力应变进行了模拟,得出合理结论。由于黄土沟壑区湿软地基的地层结构较为类似,依据文中的数值模型可修改相应参数后用于其他相似断面,为地基处理方案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详细介绍了饱和软土地基变形过程中存在的耦合效应,并简要分析了各种耦合效应对地基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选取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首先对软土地基的概念、特点及危害进行了阐述,其次系统总结了软土地基处理的几种方法,在介绍已有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布袋注浆桩这种新方法,并对不同方法的原理、适用条件和范围、优缺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和分析。通过对不同方法的对比分析,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选取提出了更好的建议: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不拘泥于某一种单一的方法,扬长避短,选用最经济实用的处理方法。在总结、积累现行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和技术实践经验方面,为探索软土地基加固新技术、新方法和软土地基工程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杨峰 《中州煤炭》2022,(10):7-12
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基坑岩土边坡稳定性一直是工程建设的重点研究内容。以某地区建筑工程为例,研究了复杂地质条件深基坑岩土边坡稳定性。分析该工程地形地貌以及概况,选择深坑基支护结构,计算该结构最大变形弯矩以及岩土层之间最大拉应力。利用传递系数法,计算岩土深基坑边坡稳定性,采用有限元分析法,模拟分析边坡的剪切应力。测试结果表明,支护结构的力学参数直接影响深基坑岩土边坡稳定性,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最大位移量为22 mm,并且地质复杂程度的不同,对于岩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当深基坑支护结构处于极限状态时,岩土边坡位移的土体主要在接近坡脚的区域,最大位移量达到1721 mm,并且最大剪切应力发生在接近坡脚的区域。  相似文献   

13.
何军  郭雄斌 《中州煤炭》2022,(10):13-17
由于当前已有方法未能对基坑稳定性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导致预测结果不准确,加固方案不理想。提出一种岩土工程中基坑边坡滑坡风险预测及加固方法,将基坑土体的黏聚力以及内摩擦角等5个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基坑边坡稳定性产生的影响。将不同影响因素作为输入层,引入小波作为预测的前置处理工具,构建岩土工程中基坑边坡滑坡风险预测模型,通过预测结果制定对应的加固方案。经实验测试证明,所提方法可以获取高精度的预测结果,同时制定令人满意的的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建筑工程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出了建筑工程中地质特征及岩土工程支护研究。以昆明市某深基坑高层建筑工程为例,从区域地貌与地层结构分布特征、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变化特征和水文地质与地震效应特征三方面,分析该建筑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特征。采用CFG桩复合地基与基坑围护结构,处理建筑岩土工程。基于加固区与下卧层内的附加应力,确定地基整体沉降量。基坑支护处理选用喷浆土钉墙基坑支护方案,利用圆弧滑动面条分法,确定建筑工程基坑的整体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分析建筑工程地质特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岩体工程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建筑工程基坑内桩的沉降量与基坑水平位移量,提升建筑工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深基坑工程勘察的安全性,分析复杂地质下深基坑工程勘察稳定性,综合岩体钻探技术、地质测绘技术和原位测试技术,勘察深基坑工程研究区域地质情况,获得土层勘察结果与岩体力学性能,使用Voronoi节理网络有限元模型,试验计算该深基坑工程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深基坑工程稳定性较差,需要适当使用内排压脚技术,提升深基坑工程稳定性;在极限荷载下,该深基坑工程位移和剪应力增量均较高;在失稳情况下,深基坑工程会发生边坡滑移;深基坑的开挖深度越大,该深基坑工程的稳定性越差。实际施工时,需要从这些方面提升深基坑工程勘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吸力式桶形基础是一种应用于海上风机的典型基础形式,波浪循环荷载与海流引起的冲刷会影响基础的承载力,进而危及结构的安全。采用模型试验手段和有限元软件数值方法,分析了基础的长径比(0.50、0.75和1.00)、冲刷和波浪荷载作用对基础的承载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长径比的增加,吸力式桶形基础承载力(水平和竖向抗拔)的增长速率明显加快而冲刷作用会降低其增长速率;静力荷载作用下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失稳破坏3个阶段;试验中前期波浪作用扮演改变砂土密实度的角色,不同波浪作用下的砂土会发生剪胀和剪缩,结合数值计算结果说明了砂土剪胀角对基础承载力的影响;随着波浪荷载和冲刷深度的增加,吸力式基础的承载力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述了宜黄(宜昌—黄石)一级公路仙江(仙桃—江陵)段工程地质特征,对有关土性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并结合场地工程地质特征对软基处理的有关问题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采矿工程中地下水位变化将造成非饱和土体中的净应力均值与基质吸力产生波动,由此造成土体沉降变形,威胁采矿工程安全性,基于此研究非饱和土体力学性质及其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在采矿工程边坡中采集非饱和土体样本,并实施三轴固结排水剪测试与压缩试验,结合非饱和土体体积应变中的弹性力学、压缩方程与孔隙比状态,基于吸应力曲线确定非饱和土体强度,计算不同地下水位条件下采矿工程地面沉降变形情况。结果显示,在加载瞬间非饱和土体先呈现出相应的弹性瞬时应变,其后产生衰减蠕变现象,在此过程中变形持续产生,直至达到稳定蠕变状态;地下水位下降令矿区地面整体沉降量提升,并且其中非饱和土体的沉降量所占比例也逐渐提升。  相似文献   

19.
及时有效地预测基坑施工所引起的变形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总结基坑变形控制技术、措施并验证其实施效果,对于软土地区深基坑的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结合南京下关大唐南京发电厂生产科研及调度指挥综合楼基坑项目的工程实践,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施工监测等方法,对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变形及变形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