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针对采矿方法典型多属性决策问题,采用区间灰数全面客观描述矿山开采技术条件的复杂性和专家主观判断的模糊性,引入非对称正弦白化权函数的特征参数灰心和灰积,建立基于区间灰数白化变权关联算法的采矿方法决策模型,将采矿方法优劣比较的区间灰数序列关联分析转化为区间灰数灰心实数序列的变权决策问题,更好地刻画了专家偏好意见的差异和合理简化采矿方法区间灰数多属性决策过程。将该决策模型用于某多层缓倾斜薄—中厚矿床的采矿方法优劣分析中,确定多层条带开采嗣后充填法为最佳采矿方法,验证了该决策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Hilbert谱白化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季 《煤炭学报》2012,37(1):50-54
为了克服常规谱白化方法无法同时增强时域和频域局部细节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对地震信号的Hilbert谱进行谱白化的高分辨率增强方法。首先利用Hilbert-Huang变换对地震信号进行时频分解,再通过白化滤波器对其Hilbert谱进行谱白化。使用合成和实际地震数据与常规谱白化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有效增强地震信号时域和频域的分辨率,使地震剖面更为连续和清晰,并具有较高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4.
基于三角白化权灰聚类的煤矿基建投资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仁亮  赵鑫  吴树景  黄飞 《煤炭技术》2015,34(1):352-355
鉴于矿山建设工程风险信息部分不明确的灰色特征,运用灰色理论和多元统计学,将工程投资风险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关系视为灰色系统,建立同忻煤矿基本建设投资风险的端点三角白化权灰色聚类评估模型。研究结果说明,煤矿基建风险因素可以分为六大类;计算出了31项指标对基建风险以权重表示的影响程度;灰色聚类结果表明同忻矿基建风险属于"低风险"灰类,但经济性风险应是集团公司重点关注和管理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煤种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煤样所属煤种进行快速分类,测量了76个不同煤种样品的发热量、灰分、挥发分、硫分四项参数。基于Matlab7.1中的人工神经网络工具,以自编程序设计BP神经网络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分析了煤样的所测参数,预测了实验煤样所属煤种。结果表明:模型精度较高,适用于煤种的快速分类。  相似文献   

6.
本文给出了模式分类中三种常用的聚类分析方法,并以分类误差平方和最小为准则,设计了从中选择一个最佳模式分类方法的计算机程序系统。  相似文献   

7.
井下运输系统环境状况的灰色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煤矿生产实际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井下劳动环境聚类指标体系 .按照安全人机工程学的观点 ,从人的生理和心理对劳动环境的适应程度出发 ,确定了不同劳动环境灰类的灰数 ,给出了不同灰类的白化函数 ,标定了灰色聚类权 ,并计算出聚类系数 .针对矿井不同运输子系统 ,进行了灰色聚类分析 ,确定出不同运输子系统的劳动环境状况 ,以便进一步改善井下作业环境 ,减少或杜绝事故的发生 .  相似文献   

8.
边坡稳定性的ISODATA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复杂且具有随机和模糊特性,应用传统的定值分析方法,没有考虑到实际存在的不确定性,而利用边坡工种的失稳和稳定实例来建立模糊聚类模型,则可以考虑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计算分析表明,当利用该模型评价边坡稳定性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含水层的富水性进行评价是确定煤层底板是否突水的重要前提,选取含水层厚度、单位涌水量、钻孔取芯率、渗透系数、断层共五个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各因素对含水层富水性影响的权重。将研究区含水层富水性分为强、较强、较弱、弱四个区域。应用三角白化权函数灰色评估模型,计算评价研究区的富水性,评价分区结果与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韩保民  曲国庆 《煤炭学报》2006,31(5):589-593
提出了只利用少数历元的GPS单频相位数据快速定位的新方法,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基于TIKHONOV正则化原理,通过构造合理正则化矩阵来减弱法方程的病态性,得到较准确的模糊度浮动解及其相应的均方误差阵;另一方面采用改进的白化滤波方法固定模糊度.与一般白化滤波方法不同,本文对均方误差阵进行白化处理解算模糊度,然后对检验通不过的模糊度采用LAMBDA中的条件最小二乘方法进行搜索,可以有效提高模糊度解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对边坡稳定性高效、快速和准确的评价,考虑影响边坡稳定性多种参量指标,其参量指标间存在一定多元共线性,导致边坡稳定性评价存在一定偏差。引入一种主元分析(PCA)对影响边坡稳定性指标变量去相关和降维化,通过提取3个主元综合得分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经主元分析后的各指标相互独立,能够较好地满足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中高斯分布要求。在主元分析基础上,建立边坡稳定性评价RBFNN模型,并将其应用到我国32组典型边坡实测数据中,仿真结果表明:6种不同学习情况下,主元分析-RBFNN模型的误判率分别为6.25%、6.25%、6.25%、9.38%、15.62%和15.62%,同时对模型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检验。说明主元分析-RBFNN模型可为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黄磊  彭状  熊传治 《矿冶工程》2012,32(2):15-17
结合蒙库铁矿的采矿技术、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能, 用常规的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矿坑划分为边坡稳定性的不同分区, 对各个分区分别计算边坡安全系数和合理的边坡角值, 为确定露天开采境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煤层稳定性的灰色评价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建华  汪大发 《煤炭学报》1998,23(4):406-411
以煤层具有的灰色性状为基点,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聚类的方法,结合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特征,选择煤层厚度的变异系数、煤分层数的变异系数、煤层灰分产率的变异系数和煤层厚度的不可采性指数作为聚类指标,对淮南煤田某井田煤层的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取得了比定性评价更接近客观实际的良好效果,并对我国现行煤层稳定性型别划分的不合理现象,提出了将煤层的稳定性细分为最稳定、极稳定、稳定、较稳定、中等稳定、较不稳定、不稳定、极不稳定和最不稳定计9个型别的新构思.  相似文献   

14.
大冶铁矿岩体力学参数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春 《矿冶工程》2005,25(5):19-22
岩体结构性和非均质性决定力学参数c、φ是各个因素作用下一个综合值, 同时由于影响因素繁多、机理复杂和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 c、φ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影响岩体的力学性质的因素很多, 这些因素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模糊性。针对大冶铁矿采场边坡工程, 根据边坡岩体所处工程地质环境, 采用多级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法区分不同因素对边坡影响, 进而得到合理的力学参数。该方法简便易行, 充分利用人们对岩体力学性质特征认识的经验积累, 便于在工程中运用, 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经典根限平衡分析方法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现状,论述了边坡稳定极限平衡分析所面临一系列重大问题。针对高地应力区开挖卸、泥化夹层水膜化效应、变形体边坡稳定及渗流与损伤固液耦合,分析了三维数值计算、变形稳定一体化随机方法、影响后效的等效参量处理、环境边坡 方法等不同解决途径,指出了环境边坡工程的发展前景。并佐以尝 试实例。  相似文献   

16.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按规范进行设计是设计人员遵循的原则之一,对边坡的稳定分析也是如此。该文介绍了一个实用的边坡稳定分析的程序,它是以规范为基础进行编制的,但却可以考虑多种工况。最后以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岩质边坡可靠性响应面法分析及其在露天矿山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晟  杨仕教  戴剑勇 《有色金属》2005,57(2):117-119
应用结构可靠度分析的响应面法进行边坡稳定性的可靠度计算,方法具有简化迭代过程和减少迭代次数,有效地提高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等优点。通过对雪峰露天矿山顺层岩质边坡的岩体结构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应用响应面法计算边坡可靠度,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8.
江净 《山西煤炭》2011,31(2):48-50
课题对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8号学生公寓楼南边坡岩土工程勘察中非饱和黄土边坡的勘察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在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总结了黄土边坡勘察中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及稳定性计算的取值方法,为类似黄土边坡岩土工程勘察提供了较好的运用实例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张兆峰 《中州煤炭》2021,(5):73-78,83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提出了非相关联流动法则速度场下三维边坡的安全系数计算方法与可靠度计算模型,该方法有效地避免了在求解相关联法则速度场时,由于摩擦角过大会出现的速度场不收敛问题。基于双对数螺旋线破坏机制,考虑土体参数的空间变异性,提出的可靠度计算方法,相对于二维计算模型能够更加精确地计算边坡的失效概率。最后结合算例讨论了土体参数变异系数对三维边坡可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边坡的失效概率随着土体参数cφ值变异系数的增加而增大,其中c值变异系数对失效概率影响显著,φ值变异系数对失效概率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0.
从土体黏结力和内摩擦角的机理出发,运用Mohr-Coulomb剪切准则,并结合工程实例,主要分析了土体的黏结力和内摩擦角对边坡稳定性的变化过程。计算结果表明:黏结力和内摩擦角对边坡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考虑内摩擦角在边坡稳定性中的影响比黏结力的影响要安全,计算结果可靠,可为相关类似工程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