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浮选废水中残留有机药剂与各类离子共存,共存离子对臭氧氧化有机药剂有促进或抑制作用,考察了共存离子对臭氧氧化苯胺黑药效率和矿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共存阴离子对臭氧氧化苯胺黑药的抑制作用顺序为:CO32- > S2->HCO3- > PO43-,此4种阴离子还可降低苯胺黑药的矿化率,但Cl-和SO42-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共存金属阳离子对臭氧氧化苯胺黑药的增强作用顺序为:Fe3+ > Cu2+>Pb2+ > Ca2+≈Mg2+ > Zn2+,金属阳离子均能提高苯胺黑药的矿化率,显示出金属离子的催化臭氧氧化性能,而以Fe3+的催化能力最强。Fe3+/O3体系降解苯胺黑药60 min后的有机中间产物种类比单一臭氧氧化少,表明Fe3+的催化作用能强化有机中间产物的再氧化,使苯胺黑药降解过程更为彻底。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赤铁矿渣和煤泥的高附加值利用途径,通过高温还原法制备铁碳基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 Cr( Ⅵ ) 的吸附研究,利用 SEM-EDS、XRD 及 XPS 进行吸附机理研究。 结果表明,所制材料主要含 Fe、C、S 3 种元素,其摩尔比 为 24 ∶62 ∶14。 Fe、C 元素构成铁碳基复合材料的基本结构,FeO、FeS 和 Al2O3·SiO2 不均匀地镶嵌在复合材料的结构 中。 这种材料对水中 Cr(Ⅵ)具有较好的去除性能。 在 Cr(Ⅵ )初始浓度 100 mg / L、初始 pH = 2 的溶液中,投加 3 g / L 铁碳基复合材料,25 ℃振荡反应 60 min,水中 Cr(Ⅵ )的去除率可达 99. 87%,材料的最大吸附量可达 86. 88 mg / g。 水 中 Cr(Ⅵ)的去除,是因为 Cr(Ⅵ)能与铁碳基材料表面的 Fe 发生还原反应生成 Fe2+和 Cr( Ⅲ ),再进一步与材料表面 OH-、S2-结合生成稳定的 FeCr2O4 和 FeCr2S4,沉积在铁碳基材料表面。 以上研究为赤铁矿渣和煤泥制备铁碳基复合 材料及其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Fenton技术因具有氧化能力强、反应迅速、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逐渐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高级氧化技术。介绍了物理辅助型Fenton技术及催化型Fenton技术的特性及在水处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重点剖析了非均相Fenton体系的优缺点,并综述了各类非均相催化剂的研究现状,旨在揭示各类Fenton技术的特征及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重要意义,并对Fenton技术的优缺点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非均相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是目前环境处理技术研究中的热点。综述了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体系中,不同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去除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金属氧化物、活性炭、负载型催化剂及其他常见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对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效果,并分析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及稳定性,同时阐述了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
水-矿-微生物系统铁锰循环的生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水-矿-微生物系统中铁锰循环的生化过程,提出利用该过程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方向。微生物催化铁锰离子及其氧化物的循环转化主导着水-矿-微生物系统中的金属循环,还与碳、氮、磷、硫循环过程耦合。强化水-矿-微生物系统中的循环通量,利用表层水体和沉积物界面的生化过程降解有机污染物,固定重金属,解决大规模面源污染。模拟自然水体多因素耦合过程及强化途径,达到对对场地规模、区域规模、流域规模乃至全球规模水环境的预测、控制、干预和治理。  相似文献   

6.
纳米二氧化钛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法是一种新兴的环境污染治理方法,具有非常广阔物应用前景。研究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出环境净化新材料半导体材料光催化剂-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粒径10nm,晶型为锐钛矿型,着重介绍了利用光催化氧化的方法处理有机污染物苯酚溶液的试验条件,经紫外光照射后,苯酚的降解率达到99.9%以上。  相似文献   

7.
黄药是硫化矿浮选的常用、有效、廉价捕收剂,具有刺激性气味和毒性,在废水中难以自然降解,是很多选矿厂的主要污染物。传统的处理方法酸化分解法、自然曝晒法、化学沉淀法、吸附法等存在处理周期长、产生二次污染、难以达到深度处理效果等不足而难以推广应用,而高级氧化技术因具有有机污染物氧化效率高、污染物处理效果好、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其中,臭氧催化氧化技术能有效去除选矿废水中的黄药,满足出水排放标准,但如何提高O3利用效率及开发高效低能耗的臭氧发生装置和反应器需要进一步研究;Fenton法处理技术具有氧化速率高、操作简单、无需复杂设备等优点,但Fenton法对双氧水利用率低,且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寿命有待加强;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适用范围广,反应条件温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催化剂对光能利用效率低,且光催化反应装置复杂。目前影响高级氧化技术大规模应用的根本原因是处理成本较高。因此,解决高级氧化技术的应用问题,应积极开展新型、高效、廉价催化剂和反应器的研发,以及各种高级氧化技术的优化组合及其与传统生化处理技术的联用研究,从而实现含黄药选矿废水的低成本、高效处理。  相似文献   

8.
陶德宁 《铀矿冶》2006,25(1):53-53
Das T·等人在《Trans.Inst.Min.Metall(Sect.C:Mineral Process.Extr.Metall)》2005年114卷C57上发表文章,介绍了对生物氧化和沉淀铁主要影响参数评价的研究成果。研究是在一个专门设计的生物氧化槽中、以间歇和连续方式进行的,所用细菌为(嗜酸)亚铁硫杆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1)研究了4种参数对铁生物氧化和沉淀的影响,这4种参数是pH、生物量、Fe(Ⅱ)和Fe(Ⅲ)浓度。铁的氧化速率随生物量以及初始Fe(Ⅱ)浓度增加而增加。Fe(Ⅲ)浓度对铁氧化动力学表现出一种负的效应。pH等于2时铁氧化速率最大。2)发现铁氧化速率为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9.
唐建军  邹原 《矿冶工程》2012,32(1):95-98
以负载Fe(Ⅲ)的金红石型TiO2(Fe/TIO-R)为光催化剂, 以内分泌干扰物阿特拉津作模型污染物, 研究了Fe/TIO-R可见光催化H2O2降解阿特拉津的反应特性。结果表明, Fe/TIO-R能可见光催化H2O2降解阿特拉津, 反应60 min, 阿特拉津的降解率达96%, 明显大于金红石型TiO2与Fe2O3单独作用的加和;通过对反应体系的荧光光谱分析显示, 阿特拉津的降解涉及羟基自由基(·OH)的产生与参与。  相似文献   

10.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一直是废水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以高浓度酸性有机废水为模型污染物,研究了铁碳微电解过程中铁的用量、铁碳用量、铁碳配比等因素对降解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铁碳比为[m(铸铁屑)∶m(活性炭)]=2∶1时,废水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Ag+ 催化浸出中的细菌生理作用 ,结果表明 :Ag+ 对Fe2 + 氧化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即随着Cu2 +在浸出液中的浓度增加而增强了其对Ag+ 毒性的拮抗作用 ;在较低的Fe2 + 与S0 的原子摩尔比下 ,S0 对Fe2 +的细菌氧化有强抑制作用 ;矿物中的Fe2 + 细菌氧化浸出抑制是Ag+ 催化浸出体系中高效浸出的最重要的细菌生理原因。因此 ,增强对Fe2 + 细菌氧化的抑制作用 ,可大幅度提高铜浸出率。  相似文献   

12.
Fenton法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Fenton法属于高级氧化技术(Advanced Oxidation Technologies,AOTs),包括普通Fenton法、光Fenton法、E-Fenton法(电Fenton法)等几种。本文简要介绍Fenton反应的机理和在催化氧化难降解废水领域中的应用及进展。  相似文献   

13.
臭氧氧化技术是废水高级氧化技术即废水深度氧化技术之一,用于降解有机物具有反应速率快、氧化能力强、适用范围广、污染小等特点,在废水处理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综述了臭氧氧化废水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因该技术处理废水臭氧利用率低,故今后应重点开展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工艺的开发和优化,以及臭氧预处理与生物降解组合工艺的研发。  相似文献   

14.
金属铁直接催化还原NO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亚欣  苏阿龙  成豪 《煤炭学报》2013,38(Z1):206-210
在水平陶瓷管反应器中对铁丝网卷直接催化还原NO的特性进行实验研究,于-300~-1 100 ℃对还原性气体CO、氧化性气体O2,CO2以及模拟烟气等气氛条件下的NO脱除效率进行测试,并对铁丝反应后表面组分变化特点进行X光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金属铁具有非常高效的直接催化还原NO的作用。在温度高于700 ℃、N2气氛中,铁直接催化还原NO的效率超过90%。CO有利于铁的氧化物还原为金属铁,进一步提高了铁直接催化还原NO的效率;而O2能将金属铁氧化为Fe2O3,降低了铁直接催化还原NO的效率;CO2气体的影响相对较小。当温度达到950 ℃后,在模拟烟气(含16.8%CO2,2% O2)条件下,铁丝网和4.01%的CO即可达到90%以上的NO脱除效率。  相似文献   

15.
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能够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是O3、PM2.5污染物的重要前驱体,能与NOx形成协同效应,引发城市灰霾、光化学烟雾等。VOCs对环境的影响已经逐渐引起重视,并成为大气治理的重要内容。人们根据VOCs特征,研究开发了一系列治理技术。综述了VOCs废气处理的传统技术,包括冷凝法、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稀释扩散法、直接燃烧法、蓄热催化氧化燃烧法、生物法、低温等离子体法,并重点介绍了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治理新技术,包括冷凝和吸收法、吸附浓缩和燃烧法、喷淋洗涤和催化氧化、复合生物酶技术和活性炭吸附技术。提出针对不同工艺过程排放的废气特点选用一种处理工艺或者几种工艺的组合以达到针对性强、适应性好,投资和运行费用低、环境友好、二次污染小、资源有效利用和达标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纳米二氧化钛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常红  王京刚 《矿冶》2002,11(4):73-76
综述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降解机理及其光催化活性和纳米二氧化钛在环境领域各方面的应用。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法特别适用于处理那些用生物或一般化学方法难以降解的芳烃和芳香化合物 ,如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污染物及治理室内外各种空气污染物和城市垃圾等。讨论了纳米二氧化钛应用在环保领域降解环境污染物的优点 ,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焦点 ,并对其在该领域的前景作以展望。  相似文献   

17.
苯、甲苯、乙苯、二甲苯(BTEX)是煤化工废水中的典型有机污染物,通常情况下较难被生物降解,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常使用化学手段对其进行去除。本研究以臭氧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强氧化性自由基为基础,采用臭氧氧化技术对模拟废水中的BTEX进行去除实验。探究了pH值、温度、臭氧投加量以及臭氧投加模式对BTEX降解效果的影响;使用叔丁醇作为羟基自由基抑制剂、自由基歧化酶作为超氧自由基抑制剂,探究臭氧降解BTEX时的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为8、反应温度为30 ℃、臭氧投加量为3.5 g/L、臭氧投加模式为逆流投加时,BTEX的降解效果最佳;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存在是臭氧有效去除水中BTEX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光降解沉积法合成复合材料Fe0.5Co0.25Ni0.25Ox-Ti4O7电极,利用SEM-EDS、TEM观察电极材料的形貌、元素分布以及粉体的显微结构。电极材料呈多孔结构,铁、钴、镍氧化物按设计的摩尔比包覆在Ti_4O_7上,以高缺陷态存在;通过在0.1mol/L KOH中的循环伏安测试(CV)和线性伏安扫描测试(LSV)测试,材料具有氧还原(ORR)和氧析出(OER)催化活性;以Fe_(0.5)Co_(0.25)Ni_(0.25)O_x-Ti_4O_7为催化材料组装成有机体系的锂氧气电池,在100mA/g条件下恒流充放电,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6 000mAh/g,随后过程衰减较快;而在100mA/g和800mAh/g条件下恒流恒容充放电时,放电电压可保持在2.7V以上稳定循环25圈。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浸渍法,以FeSO_4溶液为浸渍剂对沸石进行浸渍制备负载铁沸石催化剂。研究了H_2O_2存在条件下负载铁沸石催化剂催化氧化降解染料活性黑5的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负载铁沸石催化剂对染料活性黑5的催化降解效果明显优于未负载沸石,其最优制备条件为FeSO_4溶液浓度0.1 mol/L,浸泡时间12 h,焙烧温度450℃,焙烧时间3 h;在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30℃,染料废水p H为3,H_2O_2浓度为200 mg/L,催化剂投加量1.5 g/L的条件下,活性黑5降解效率最高,为98.9%。负载铁沸石催化剂催化氧化降解偶氮染料活性黑5过程中,·OH自由基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酰胺类萃取剂N503(N,N'-二(1-甲基庚基)乙酰胺)从盐酸溶液中萃取铟和铁的行为,考察了盐酸浓度、萃取剂浓度和氯离子浓度对铟、铁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盐酸浓度、萃取剂浓度对In(Ⅲ)和Fe(Ⅲ)的萃取率影响较显著,在研究的盐酸浓度范围内,溶液中铟、铁的萃取顺序为Fe(Ⅲ)In(Ⅲ)Fe(Ⅱ);当盐酸浓度为3 mol/L,N503浓度为20%时,Fe(Ⅲ)的萃取率接近100%,In(Ⅲ)的萃取率约为70%,Fe(Ⅱ)的萃取率小于1%,Fe(Ⅲ)与In(Ⅲ)难以选择性萃取分离,而Fe(Ⅱ)与In(Ⅲ)可以实现选择性萃取分离;Fe(Ⅲ)、In(Ⅲ)萃合物反萃性能接近,均能被稀盐酸反萃,难以实现选择性反萃分离。从盐酸溶液中萃取分离铟、铁的较佳工艺为:先采用铁粉将Fe(Ⅲ)还原为Fe(Ⅱ),再采用N503选择性萃取,然后用0.1 mol/L盐酸溶液反萃In(Ⅲ),铟、铁分离系数可以达到1 400,该研究可为铟、铁的分离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