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断凸显稀土资源的战略地位,稀土作为公共产品,其出口问题备受国内外关注。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并基于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分析方法,以CNKI文献资料为数据源,对1993~2019年稀土出口研究相关文献从发文量、作者群体、发文机构、关键词、突现词及时间线方面进行分析,以探讨国内稀土出口领域研究的演进趋势与发展热点。结果表明:近年来稀土出口领域文献整体呈增长趋势,但是文献发表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和政策关联性。作者群体和发文机构主要集中在具有科研优势或资源优势地区的高校,研究团队之间合作程度较低。稀土产业、出口管制、出口配额、出口定价、出口政策等成为文献关键词和高频词。未来的稀土出口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出口定价、可持续发展、本土稀土产业链发展和稀土产业资本出口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为了全面了解煤矿深部开采领域研究现状,以2003—2021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相关文献为样本,对发文量、研究机构、国家、作者、文献引用、关键词及学科等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从发文量、研究机构和国家层面看,中国的研究水平处于世界前列;从作者和文献引用情况来看,中国学者对该领域的关注度高,高倍引文献多为工科技术类研究;从关键词发展演化看,本领域的关键词主要集中在模型、岩石、数值模拟、机制和应力等,模型和数值模拟将是该领域未来重要的研究方法;从学科发展演化看,本领域的学科主要集中在工程学、地质学、多学科地球科学、能源与燃料学、环境与生态学等,可持续发展将会成为未来的热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科学知识图谱视角下国际稀土研究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科学计量学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1985—2015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为基础,利用知识图谱分析软件VOSviewer和Sci-2工具包对稀土研究领域进行可视化分析。首先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稀土研究的知识基础,其次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探测稀土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沿,最后通过突现检测分析稀土研究领域的研究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发文量在国家/地区中居于首位,中国科学院在相关机构中发文量最多;稀土研究知识基础的重要文献形成3个聚类;稀土研究前沿的主题主要形成稀土发光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稀土化合物和化学合成法5个聚类;稀土研究趋势主要的突现关键词包括稀土化合物、荧光粉等。  相似文献   

4.
王丹  宫晶晶 《煤矿安全》2018,(2):234-237
鉴于矿工不安全行为是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致因,以CNKI中检索得到的389篇论文作为数据样本,采用文献计量法和Citespace数据可视化分析工具,通过时间分布揭示领域的阶段发展;通过期刊及期刊领域分布明确领域发文倾向及应用重点;通过作者、机构出现频率及其合作网络确定领域核心作者、机构,揭示研究核心团队和机构间关系;通过高频关键词共现分析揭示领域研究重点和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5.
侯锬  刘丽君  赵岩  刘地 《中州煤炭》2021,(1):95-101
为了探究中国智能矿井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以CNKI期刊数据库1991—2020年共1 931篇相关文献为样本,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两个知识图谱软件绘制可视化图谱,对智能矿井研究领域文献的发文年份、作者、研究机构、热点关键词、研究趋势5个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表明,虚拟现实、神经网络及数据挖掘、智能决策和控制及诊断、CAN总线等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大数据及可视化、三维建模等是以后的研究趋势。研究结果对于智能矿井的未来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矿山绿色充填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究近年来国内外矿山绿色充填技术的发展趋势,采用Cite Space分析2004—2022年CNKI和WOS上的文献,通过发文数量、机构、作者和关键词研究矿山绿色充填技术的现状和趋势。研究表明:国内外对矿山绿色充填技术的关注度逐年增加,中国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研究重点集中在充填材料、充填工艺、充填效果和环境影响等方面,数据挖掘、酸性矿山排水与边缘计算等是热点领域;矿山绿色充填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仍需解决材料、工艺设备与效果检测评价的问题,以提高充填水平和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国内外钴资源研究进展进行梳理,采用科学文献计量方法,分别选取1988—2018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的英文文献及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中的中文文献样本进行可视化分析及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从载文量时间演化特征来看,全球范围内钴领域研究不断发展,近年来中国的发文量在国家/地区中超越美国居于首位;从科研机构发文量及机构间合作情况来看,中国科学院发文数量最多,但影响力有待进一步加强,而国内高校之间联系松散,没有形成研究合作网络;钴领域研究前沿的关键词共现情况说明主要在化学、物理以及材料科学领域形成研究聚类,集中体现在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研究、对钴在合金领域的应用、钴作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为厘清采煤沉陷相关研究时间与主要科研力量及平台的分布、知识网络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以CNKI收录的1992—2018年的1 371篇采煤沉陷相关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计量法从年度发文趋势、研究机构和作者合作分析、发文期刊、关键词共现分析和突现词检测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知识图谱及展望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国内采煤沉陷领域发文数量经历了平稳起步探索-加速发展-稳定发展。②研究机构力量以高校、实验室及科研院为主,高校力量以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与安徽理工大学为主导;形成了"高校-企业-研究院"的较紧密的科研合作圈;筛选了该领域国内影响力较大的期刊。③利用关键词共现分析确定了"采煤沉陷区、复垦和综合治理"等研究热点,形成了采煤塌陷地、景观过程和综合治理等14个聚类。④利用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的突现检测分析将该领域研究前沿分成3个阶段,即1992—2008年的研究起步与平稳发展阶段、2009—2013年的平稳运行发展深化阶段,以及2014—2018年的酝酿和深化前期研究内容的稳定发展阶段。基于此,确定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政策的制定与精准落实,全国采煤沉陷区基本情况的摸底调查,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体系及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的规划编制、机制和标准等研究内容将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矿井火灾研究的整体情况和前沿趋势,以CNKI收录的1 136篇矿井火灾的相关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对矿井火灾研究领域的发文量、期刊分布、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关键词和突现词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矿井火灾研究经历了初步探索期、发展强化期和波动下降期3个阶段;发文的期刊多为煤矿开采类期刊和安全科学类期刊;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原煤炭工业部高校、研究院和大型煤炭企业;高产作者为王德明、周心权、王省身和周福宝等;煤自燃和防灭火一直是研究热点,研究隐蔽火源探测技术,开发高效经济、绿色环保的防灭火材料及其智能化工艺装备将是未来的研究趋势;深入探究煤自燃的机理、多灾害耦合致灾机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和物联网等技术,构建矿井火灾监测监控、预警报警、灭火救灾一体化智能化系统将会是未来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1999—2019年矿山安全和数字矿山安全管理的中、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以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作为研究工具,从文献数量、研究主题、主要学者和研究机构、关键词及其中心性、高被引文献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结果表明:从数字矿山视角研究矿山安全问题的论文,占矿山安全领域研究论文的20 % 左右,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数字矿山在矿山安全管理领域的相关研究一直是本领域的热点;高被引中文文献多为理论方法或管理类研究,而高被引外文文献多为工科技术类研究,说明中外学术刊物载文存在一定差异性。外文文献的作者61.9 % 来自于中国,说明我国学者在本领域研究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说明我国学者兼顾了理论方法研究、管理类研究和工科技术类研究。国内外的现有研究集中程度高、研究力度强、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基本实现了新兴技术与数字矿山安全管理的结合,为数字矿山在矿山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稀土产业规模经济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产业是我国具有资源禀赋和竞争优势的战略产业。长期以来,由于稀土元素多样,用途迥异,稀土市场波动剧烈,为稀土企业的产品决策和生产计划带来挑战。规模经济的效果就是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本论文从规模经济的角度对稀土产业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稀土产业规模经济模型来分析稀土产业规模经济及影响要素,期望为稀土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稀土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是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元素,在全球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稀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对全球稀土资源供给至关重要。综述了混合型稀土矿、氟碳铈矿矿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以及深海沉积物中稀土的分离提取工艺现状及进展,提出了稀土资源提取技术发展趋势,认为开发高效、低成本、实用的绿色提取分离工艺技术是稀土资源提取分离技术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稀土矿产资源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稀土已成为21世纪国民经济、国防工业、高新技术等诸多领域不可或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中国稀土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分布范围广且相对集中,资源储量、年产量、出口量、消费量均长期占据世界第一位,但也存在着可采储量增长缓慢、资源消耗过快、出口依存度高、环境破坏、稀土综合回收利用不高、科技创新不足和价格偏低等问题。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出口管理、建立战略储备、促进境外勘查和入库稀土实物地质资料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马向平  石会峰 《煤炭技术》2012,31(3):258-260
"十二五"规划继续明确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是世界公认的稀土大国,无论在资源储量、产量、还是销售量和用量上都是世界第一,但随着近年稀土资源的无节制开采、无序竞争及低价出口,造成了我国稀土资源的紧缺。因此,文章从稀土资源可持续发展内涵出发,通过对国内稀土资源发展存在的现状进行分析、完善,提出从资源整合开发、监管体系等方面来实现我国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稀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已被许多国家列入战略性物资目录。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稀土需求越来越大,为此各国都展开了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研究工作。本文跟踪分析了大量图书论文资料,从主要发达国家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现状,我国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在面临的形势,我国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存在的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下一步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方面需要开展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6.
石墨矿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我国的优势资源。截止2015年,全球探明天然石墨储量约2.3亿吨,中国占全球储量的24%,中国石墨矿石以鳞片状晶质类型为主,次为隐晶质类型。我国石墨产品产量约100~120万吨,出口量约占石墨产量的20%,占国际市场贸易量的60%,为世界上最大的石墨生产国、出口国;出口产品结构以初级原料为主,进口产品以高档石墨制品为主。最新勘查表明,我国查明晶质石墨矿物量2.6亿吨,优质石墨资源潜力巨大,但我国并不是石墨强国,资源应有的经济和战略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鉴于此,笔者提出四点建议:1.转变勘查方向,摸清优质大鳞片石墨资源家底。2.加强对石墨企业整合,培养优质产业集团。3.加强市场研究和定位,尽快实现产业现代化。4.成立产业联盟,指导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萤石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资源优势明显。我国萤石储量已连续多年居全球第二,产出与消费量居全球首位。2018年,我国萤石进口量首次超过出口量。随着我国氟化工行业的蓬勃发展,未来我国萤石资源缺口将不断增大。本文基于对萤石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地位、全球萤石供需形势、萤石的战略价值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在全球战略思维下对中国萤石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六点建议:针对全球产业链分工和供应链管理的需求评价,保障产业安全稳定发展;从战略性资源管理角度出发,对萤石产业合理规划,提高产业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加强重点区域地质勘查工作,合理引入国外勘查企业,保障资源可持续性;立足国内,推进萤石与氟化工行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推动市场整合,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开发萤石资源与市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广西某地社会存在几类破坏、浪费稀土资源现象的深入剖析,首次提出了废弃稀土矿资源的内涵和产生机制。废弃稀土矿资源(REORW)是是指人类在现有技术或政策条件下所进行产生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富含稀土矿质元素的固体、流体的废弃物统称。该内涵主要是强调一是:人类活动在现有技术或政策条件下所进行产生活动;二是产生活动所产生的废弃物;三是这些废弃物本身富含稀土。我国目前缺乏这类稀土资源保护措施和法制是稀土垃圾产生的机制。稀土资源逐年流失,人为破坏和基础建设是稀土垃圾产生的主要动力。中国目前普遍存在这类稀土垃圾,每年资源流失量3000吨,潜在经济价值达数亿元。稀土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属限制开采资源,而且每年的资源流失量不少,有必要保护好这类特殊的资源,为此作者建议设立稀土回收中心(RERC),是保护这类资源的有效措施之一。采用:“谁破坏了资源,由谁出钱回收”,回收所得稀土归入国库,回收最大成本5万/吨。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我国稀土资源概况及利用现状,针对不同类型的稀土矿资源,介绍了我国稀土冶炼技术的变革及绿色冶炼研究进展。结果表明,我国的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种类齐全并且出口量大,中国在世界稀土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随着轻、中重稀土新材料在不同领域应用情况变化,进一步加剧不同稀土元素需求不平衡的同时,推动了不同稀土矿冶炼技术绿色高效的发展,目前的冶炼技术实现了稀土资源高效利用,但仍需进一步研究绿色冶炼工艺。结合我国稀土资源日渐贫化的形势、稀土材料产业大而不强的现状及冶炼面临的环保问题,提出了未来稀土行业的发展趋势。一方面,通过稀土冶炼技术的革新,高效提取稀土资源的同时实现无氨生产及氟资源化,从源头上减少氨氮和氟的排放。另一方面通过高端稀土材料应用领域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立,提升我国稀土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稀土产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0.
煤中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文辉  久博  李媛 《煤炭学报》2019,44(1):287-294
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和生产大国,供应着世界上90%以上的稀土消费市场,传统稀土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储量也在日益减少,寻找更多的稀土矿产资源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内外煤地质学家以稀土富集煤层为主线,对煤层、夹矸和顶底板进行系统采样,通过煤工业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分析、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法(INAA)、X射线衍射(XRD)分析、扫描电镜-能谱(SEM-EDX)、反光显微镜等测试方法和手段,开展煤中稀土元素含量和聚集规律研究。本文对世界各地煤中稀土元素含量、分布特征、赋存状态、影响因素及相关问题进行调研。结果表明,煤中稀土研究主要环绕已发现的稀土异常富集煤层资源利用和工业开发、煤灰中再次富集稀土元素的能力、煤层夹矸及顶底板与煤层中稀土元素的富集能力对比,以及煤型稀土矿床成因机制等几类问题。煤中稀土既不会以纯稀土金属元素存在,也不会以单元素独立存在。因为稀土资源短缺,国际上许多国家正在加强研究,试图寻找到新的获取稀土的新途径。美国在2012年启动了一项从煤及其燃烧产物中提取稀土的重大研究项目,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值得我们密切关注。我国煤资源丰富,煤种多样,一些地区煤层中含有丰富的稀土元素和其他伴生有益元素,需要我们加强理论研究,并进一步对其勘探和开发利用进行评价。如果取得突破,将极大提升我国稀土资源量水平,增加煤炭利用价值,强化我国稀土大国地位。由此可见,煤及其燃烧产物中稀土元素的研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经济潜在意义,对我国煤地质学和煤中元素地球化学学科也将起到促进作用。目前寻找到更多富稀土元素的煤层并确定其资源规模是首要任务,开展从煤中提取稀土元素技术是今后开发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