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以大宝山铜业分公司井下6#采空区为基础,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采空区灾害危险度进行评价.将影响采空区灾害的地质因素、水文因素、环境因素、采空区几何参数作为第一层次的评价因素,其子因素为第二层次,建立数学模型.根据各因素所占权重及危险等级的隶属度得到模糊矩阵,从而求得采空区的危险度. 相似文献
3.
4.
煤矿采空区稳定性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矿采空区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开采技术条件,提出了一套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定量评价采空区的稳定性,将采空区的稳定性定量划分为若干等级,可以为采空区上的工程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煤矿采空区稳定性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矿采空区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开采技术条件,提出了一套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定量评价采空区的稳定性,将采空区的稳定性定量划分为若干等级,可以为采空区上的工程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采空区煤炭自燃影响因素和自燃防治因素,建立采空区煤炭自燃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其一级指标为煤的自燃倾向性、煤层地质赋存条件、开拓开采因素、通风因素和自燃防治因素。通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和隶属度函数,建立了采空区煤炭自燃危险性评价模型。并采用该评价方法对顾桥煤矿1122(3)工作面自燃危险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该评价方法为制定有效的采空区自燃防灭火措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慎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8,70(3)
针对采空区失稳坍塌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确定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17个主要因素并确定各个因素所占的权重,建立并应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采空区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反映采空区稳定性程度,与实际情况较符合,为矿山地下采空区的稳定性程度评价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采空区自然发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空区是否会自然发火不仅与煤的自身性质有关,而且受通风状况、开采推进度、采煤方法等因素影响.本文从采空区发火的特点出发,构建了煤矿发生内因火灾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现有主要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学评价模型,对矿井采空区自然发火进行动态风险评价,确定了矿井发生事故的危险等级,提出了合理的预警预控措施.最后,针对几个矿采空区发火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矿井火灾危险源风险预警评价,验证了风险评价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关系矩阵和模糊理论的采空区稳定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基于关系矩阵和模糊理论的采空区稳定性综合评价方法,结合目前岩石力学有关研究成果和我国留矿采矿法生产实际,确定了采空区稳定性系数与稳定性级别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计算结果结合某矿山采空区地压显现实际情况,对该矿山地下采空区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金属矿地下采空区治理一直是矿山开采需要克服的难题之一。为探讨采空区稳定性评价,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应用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构建某矿采空区稳定性二级模糊评价模型,采用四逻辑分区法确定隶属度函数,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权重分配矩阵,从而得出该矿采空区危险性评价结果。研究结果基本反映了目前该矿采空区的实际情况,为该矿空区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事故树方法在地下采空区灾害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系统安全工程的事故树分析方法,找出了影响采空区安全的主要因素,建立了采空区塌陷事故树图,求出了其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和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并从这3方面全面分析阐述了各基本事件对引起事故发生的影响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针对采空区塌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所需采取的最简单有效的预防措施,为矿山安全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洛钼集团采空区治理的技术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道庄矿区的开采情况,分析了采空区形成的原因以及采空区对安全生产、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影响,重点介绍了采空区治理的各项技术创新。实践证明,各项创新技术能有效处理采空区,保证矿山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用深孔爆破成井次品矿充填技术治理采空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道庄露天矿大型高危复合空区的特点,结合国内目前“崩、充、撑、封”等处理采空区的方法,论述了深孔爆破成井次品矿充填处理采空区技术;根据设备现状设计了深孔爆破成井方案,重点研究了参数选择方法、装药结构和爆破网络;提出了充填井等边三角形的布置原则,建立了充填效果评估几何模型,推导出井壁间距与采空区高度、充填井半径之间的函数关系,为评估空区填充效果以及优化大空区多井布置方案奠定了基础;进行了深孔成井处理采空区的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案是合理的、经济的。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解决了规模化开采和空区处理的矛盾,也有利于二级矿量管理,实现资源综合利用,达到均衡配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15.
16.
采空区上覆山体的滑坡机理及其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空区上覆山体的滑坡是地下开采过程中又一种岩石移动类型。本文从实践中总结出以来空区为滑面的山体滑坡机理,分析出适用于这种滑坡类型的滑面抗剪性能预测难则,并以某矿为实例,论述了滑坡机理在采空区处理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19.
厚婆坳矿全矿分西、中、东三个区段开采,西区已采完,东区为主要出矿区段。由于巷道开拓范围大,井下总涌水量达500~610m~3/h。为了减少矿坑涌水量,需对来自采空区的涌水加以封堵。为此采用构筑隔水墙的方法来减少矿坑总涌水量。文中对隔水墙的设置位置、墙体形状及有关参数、隔水墙结构及原材料、构筑工艺等方面作了阐述。指出这一方法是一种适用经济、简便可靠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留矿法采后形成的采空区处理和间柱回收问题,保障后续生产的安全和间柱资源的回收,本文结合盘龙铅锌矿采空区和矿柱的赋存条件,确定了现有空区的处理方式必须采用充填法处理,仅在独立的小采空区采用封闭空区的处理方法。同时对比分析了三种不同的间柱回采方法,通过优缺点比较最终选择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作为间柱回采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