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不同络合剂与二水合醋酸锌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锌.探讨络合剂、温度、反应pH值及复配表面活性剂对氧化锌粉体粒度、形貌及分散性的影响.用TEM,XRD对氧化锌粉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聚乙烯毗咯啉酮复配能有效地分散和控制颗粒的团聚,制备出粒径在35nm左右、纯度高、晶型良好、分散性好的纳米氧化锌.  相似文献   

2.
漩涡状纳米级氧化锌聚集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酸锌,碳酸氢铵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三维尺度在纳米级的颗粒形成的漩涡状聚集体,二维尺度在纳米级的小碎片堆积而成的漩涡状聚集体及由片状颗粒按照一定规则排列而成的漩涡状聚集体,一维尺度在纳米级的针状树枝状的漩涡状聚集体。用XRD,SEM,BET,TG—DTA对样品的表征表明,不同试验条件制备的氧化锌的形貌差异很大,由片状纳米级氧化锌组成的漩涡状聚集体结构较特殊,比表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3.
孙力军  张文彬  侯象洋 《有色金属》2005,57(1):42-44,48
纳米氧化锌作为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有着许多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并在很多领域中显示出了独特的魅力。针对纳米氧化锌优良的电化特性较为系统地评述了其在电子电气工业中的应用,并对该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5.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TiO2粒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iCl4为原料。在OP-10/正戊醇/环己烷/水(溶液)组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制备纳米TiO2粒子,采用XRD、TEM和BET等分析手段对粉体的粒径、物相、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反相微乳液可以合成出纳米级TiO2粒子。当体系内古水量较高时。产物粒度较小,且分布均匀。适当的陈化,可使产物粒度变小,分布变窄。  相似文献   

6.
直接水解一步法制备纳米氧化锌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以氯化锌和氢氧化钠为原料 ,采用直接水解一步法制备了针状和球形纳米氧化锌。借助于XRD、TEM等测试手段 ,对纳米氧化锌粉体的制备条件及其对粉体粒度、形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 ,可以制得不同形貌且具有纯度高、粒度分布均匀、结晶性能良好、分散性好的纳米氧化锌粉体。此方法较沉淀 -热分解二步法工艺简单 ,节约能耗 ,降低成本等 ;比水热法操作方便 ,设备简单 ,便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节真空度来改变反应体系的含氧量.从而控制反应过程的锌氧比例,制备四脚状纳米氧化锌晶须.考察了温度、真空度、反应时间对产物形貌和粒度的影响.在反应温度为860-900℃时,以金属锌为原料.空气为氧源制得了形貌规整,长径比较大的四脚状纳米氧化锌晶须.  相似文献   

8.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镀锌厂含铁锌渣和碳酸钠为原料,先后加入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超声波搅拌的作用下,用化学沉淀法制得淡黄色纳米氧化锌粉体.用XRD,TEM,SHET等方法分别对产品的粒径、颗粒形状及晶形结构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得产品为六角相氧化锌,平均粒径约25nm,外观近似球形,分散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以氯化锌(ZnC l2)、氢氧化钠(NaOH)为原料,分别以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溶液一步法合成了氧化锌(ZnO)纳米棒。结果表明,合成的ZnO纳米棒直径为20~40nm,长度达150nm~2μm。  相似文献   

10.
11.
研究由氯氧化铋直接制备纳米氧化铋新工艺。氯氧化铋经碳酸氢铵一氨水二次脱氯转型后得到氧化铋前驱体碳酸氧铋,烘干后热解得氧化铋产品,平均粒径约40nm,含氯仅为0.62%。增大碳酸氢铵浓度、适当提高溶液的pH值及转化液的温度均有利于氯的脱除,在pH=9,温度为50℃下进行二次脱氯效果最佳,而530℃下煅烧2.5h则有利于得到细颗粒的产品。与传统的硝酸盐体系比较,新工艺不仅消除了NOx的污染,而且易获得纯度高的产品,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ITO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In、Sn硫酸盐为原料,采用超声波与化学共沉淀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纳米ITO粉末,用TEM,sEM.XRD,BET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制备的粉末进行表征.在反应温度为60-75℃,In3 浓度<160g/L,氨水浓度<400g/L,终点pH为6.8~8的条件下.得到的纳米ITO粉末颗粒呈球状,团聚少、分散性好,In2O3:snO2(质量)=9:1.平均粒径<50nm,比表面积>15m2/g.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对比了沉淀法、溶胶一凝胶法、水热法、微乳液法、喷雾热分解法、喷雾反应法制备纳米CeO2等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化学沉淀法在400℃合成了粒径在100nm以内的CeO2纳米晶,并用XRD、SEM以及热失重分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亚微米级ZnO/电气石粉体表面包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沉淀法,较好地将电气石粉体与活性ZnO进行表面包覆,其中ZnO的平均粒径为78.71nm,达到亚微米级,复合粉体的电阻率降低,导电性能提高,为进一步拓宽电气石粉体在环境净化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得ITO粉体,通过剪切分散法制备ITO浆料,采用XRD、TEM和SEM等对粉体、浆料进行表征与分析,研究工艺参数对浆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ITO粉体晶体呈立方铁锰矿型结构,平均晶粒尺寸分布在20nm左右,由此粉体制取无水乙醇浆料的最佳工艺条件是pH=3左右,剪切时间为30h,剪切速度为6000r/min,分散剂益通X-100用量为0.12mL/g-粉体。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ZnO,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表征纳米ZnO的结构和形貌,制成薄膜研究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450 - 650℃范围内,随着焙烧温度增加,ZnO的结晶度和晶粒尺寸均增大.纳米ZnO的光催化性能在焙烧温度为650℃时较好.ZnO薄膜(4cm×2cm)光催化氧化降解苯酚溶液的适宜条件为苯酚溶液初始浓度0.145g/L,H2O2( 30%)用量70.0mL/L,膜的纳米ZnO粉体用量为0.070g,室温下用两只40W荧光灯照射90min.最佳条件下苯酚降解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7.
液相共沉淀法制备超细In2O3·SnO2复合粉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用金属铟(纯度99.99%)和锡酸钠为原料制备In2O3·SnO2(ITO)复合粉末的工艺过程.在In3+浓度150g/L,(NH4)CO3浓度200g/L,沉淀温度323~343K,滴速1drop/s,pH=6~7,强力搅拌,烘干温度353~373K,焙烧温度973~1173K等适宜条件下制备出ITO超细复合粉末.产品平均粒径0.05μg左右,颗粒为球形,分布较均匀,流动性好,适于制备高密度的ITO靶材.  相似文献   

18.
氧化铅锌矿的浮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刘军 《矿业快报》2006,25(10):26-29
论述了氧化铅锌矿石难选的原因,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氧化铅锌矿浮选的进展,介绍了氧化铅锌矿浮选工艺和浮选药剂的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综合利用锌浮渣制备纳米ZnO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棉  王胜 《有色金属》2005,57(2):81-83,92
研究采用并流沉淀法由锌浮渣制备纳米ZnO的新工艺,讨论表面包覆技术及超声波辐射对前驱体晶粒的细化作用及微波辐射加热煅烧对纳米ZnO的影响,用XRD、TG、IR和TEM对纳米ZnO的形貌和粒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利用锌浮渣采用并流沉淀法制备纳米ZnO,产品杂质含量低,平均粒径30~40nm,粒度分布集中,颗粒均匀一致,形貌呈类球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