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5.
6.
7.
8.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镀锌厂含铁锌渣和碳酸钠为原料,先后加入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超声波搅拌的作用下,用化学沉淀法制得淡黄色纳米氧化锌粉体.用XRD,TEM,SHET等方法分别对产品的粒径、颗粒形状及晶形结构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得产品为六角相氧化锌,平均粒径约25nm,外观近似球形,分散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在分析对比了沉淀法、溶胶一凝胶法、水热法、微乳液法、喷雾热分解法、喷雾反应法制备纳米CeO2等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化学沉淀法在400℃合成了粒径在100nm以内的CeO2纳米晶,并用XRD、SEM以及热失重分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15.
1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ZnO,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表征纳米ZnO的结构和形貌,制成薄膜研究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450 - 650℃范围内,随着焙烧温度增加,ZnO的结晶度和晶粒尺寸均增大.纳米ZnO的光催化性能在焙烧温度为650℃时较好.ZnO薄膜(4cm×2cm)光催化氧化降解苯酚溶液的适宜条件为苯酚溶液初始浓度0.145g/L,H2O2( 30%)用量70.0mL/L,膜的纳米ZnO粉体用量为0.070g,室温下用两只40W荧光灯照射90min.最佳条件下苯酚降解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7.
液相共沉淀法制备超细In2O3·SnO2复合粉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用金属铟(纯度99.99%)和锡酸钠为原料制备In2O3·SnO2(ITO)复合粉末的工艺过程.在In3+浓度150g/L,(NH4)CO3浓度200g/L,沉淀温度323~343K,滴速1drop/s,pH=6~7,强力搅拌,烘干温度353~373K,焙烧温度973~1173K等适宜条件下制备出ITO超细复合粉末.产品平均粒径0.05μg左右,颗粒为球形,分布较均匀,流动性好,适于制备高密度的ITO靶材. 相似文献
18.
19.
综合利用锌浮渣制备纳米ZnO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采用并流沉淀法由锌浮渣制备纳米ZnO的新工艺,讨论表面包覆技术及超声波辐射对前驱体晶粒的细化作用及微波辐射加热煅烧对纳米ZnO的影响,用XRD、TG、IR和TEM对纳米ZnO的形貌和粒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利用锌浮渣采用并流沉淀法制备纳米ZnO,产品杂质含量低,平均粒径30~40nm,粒度分布集中,颗粒均匀一致,形貌呈类球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