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韩强  潘瑛 《包钢科技》2005,31(1):50-52
在高线连轧系统中,由于是连续轧制,且轧制速度较高,相邻机架间物料所受的张力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以保证轧制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得到较好的产品尺寸。而活套控制是一种目前在高线轧制控制中应用较为广泛且较为重要的控制手段。文章重点介绍瑞典ABB轧制控制系统中自动活套控制系统的系统构成及系统控制原理。以帮助解决现场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红光 《山西冶金》2010,33(5):26-28,31
详细介绍了太钢高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和特点,并对其中的自动控制功能做了具体的说明。该系统采用的微张力控制、活套控制等控制方式对于高线的轧制具有普遍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速线材轧机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光 《冶金能源》2003,22(1):58-60
介绍了南钢高线厂高线轧制控制系统,重点分析了主控台在生产过程中对粗、中轧的小张力控制,预精轧的自动活套控制和精轧机的微张力控制。确保在线材高速轧制过程中的稳定运行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高速线材轧机的自动活套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产品的尺寸精度,高线控制系统中一般都采用微张力和活套控制。结合酒钢高速线材轧机的情况,介绍自动活套控制的原理和过程,分析活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线材轧制中的活套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活塞控制系统在高速线材轧制中的作用、控制原理、PLC逻辑控制及活套调节对精轧机和夹送辊,吐丝机之间张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吴洪  胡建敏 《江西冶金》2003,23(6):129-131
介绍了活套、张力控制的原理及特点,分析并阐述了新钢第二线材厂采用活套、张力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和轧制过程中红坯尺寸对活套、张力控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高速线材预精轧机轧制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活套控制的基本原理,以及“活套波动”的形成、分析思路和活套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薪钢棒材轧制活套控制原理及系统设置.并通过实际应用,提出了改进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高速线材预精轧机轧制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活套控制的基本原理以及“活套波动”的形成和活套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棒材热连轧精轧中的活套控制系统,对活套高度控制作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为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朱伯平 《南方金属》2004,(6):34-35,45
针对活套存在的问题,从现场环境到自动控制系统等各种可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找到了解决的办法,通过调试和运行,基本解决了因活套问题而产生的堆钢和成品尺寸波动的事故,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张精  邢峥嵘 《包钢科技》2010,36(5):34-36
介绍包钢棒材厂高速线材轧机吐丝机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重点分析通过改变吐丝机速度实现吐丝机头部定位自动化控制的改造实践。  相似文献   

13.
谢海青  杨旭芳 《山西冶金》2012,35(3):49-50,66
介绍了邯钢高速线材轧机自动活套控制原理,分析了在轧制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事故原因及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高速电气化铁路电力机车接触线用铜合金线坯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利用SCR连铸连轧法生产高速电气化铁路电力机车接触材料用铜银、铜锡合金线坯的开发,包括工艺技术参数控制、质量控制、合金线坯性能控制等。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高速线材的轧制节奏控制工艺,分析了高速线材现有轧制节奏控制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轧制控制模型的改进方法;详细介绍了轧制速度计算模型的设计方法,并建立保温辊道闭环控制模型;对保温辊道减速控制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设计了速度与时间计算公式,修正了减速控制模型.新的控制模型在现场投入应用后,效果良好,提高了控制精度,减少了线材的出钢时间.  相似文献   

16.
袁仁平 《江西冶金》2005,25(2):10-12
通过双线高速线材轧机两种常规速度控制系统模型的分析,重点介绍了湘潭第二高速线材厂的双线速度控制系统,其与常规的速度控制系统比较。其有单/双线轧制控制模式的无扰切换、精轧机速度波动小、调整灵活和便于检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张龙 《冶金丛刊》2010,(3):24-26
介绍了国内某进口高速线材生产线吐丝机前夹送辊的生产工艺过程。阐述了夹送辊的重要作用及控制逻辑,就参数设置对线材生产的影响进行了逐项讨论。分析表明:为保证夹送辊的功能正常,控制分为张力模式和速度调节模式两个阶段。操作人员对超前速度、夹紧压力、张力控制等参数的设置决定夹送辊的功能能否正常发挥,并对轧线生产连续性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