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夯为 《山西冶金》2010,33(6):19-20,48
对大型高炉的炉前出铁操作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实际操作结果对炉前出铁技术进行了总结,从而制定出合理的炉前出铁制度,以提高炉前出铁技术。  相似文献   

2.
对天钢3200m^3高炉出铁场设计特点进行了总结。天钢3200m^3高炉综合了国内外大型高炉的最新先进技术,出铁场平坦化设计及除尘系统设计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整个出铁场平整、光洁,设备及渣铁沟对称、整齐,为炉前操作的自动化、铁口的操作维护、高炉的高产、稳产、长寿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炉前作业环境大为改善,在场地的实用性及美观性方面也有所进步。认为在今后的工程设计中,应选用结构更为简单的摆动流嘴及除尘罩,渣铁沟布置应考虑足够的生产检修空间,出铁场应进行整体的系统优化,在满足炉前作业空间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出铁场面积。  相似文献   

3.
针对梅钢5号高炉炉前出铁操作、铁口维护和停沟制作时间等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操作结果对炉前出铁技术进行了总结。炉前工作的高效稳定,确保了高炉的稳定、顺行和长寿。  相似文献   

4.
对山钢日照钢铁厂5 100 m~3高炉风口平台及出铁场设计的工艺布置、平台结构形式、设备选型、出铁场除尘等特点进行了阐述。5 100 m~3高炉出铁场为双矩形出铁场,设备及渣铁沟对称布置。通过采用汽运铁水罐车运输方式、炉前设备自动控制、平台平坦化设计、自然风冷主沟、新型移盖机、渣铁自动连续测温、主沟温度实时在线监测等先进技术,为炉前操作的自动化、铁口的操作维护、高炉的高产、稳产及长寿得到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5.
李嘉年 《炼铁》1997,16(3):39-40
高炉炉前是高温、多尘、劳动环境最恶劣的地方,怎样改善炉前劳动环境,降低炉前工的劳动强度,使操作更加安全,就成了我们设计风口平台及出铁场时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1200 m~3级高炉为例,探讨在设计中是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的。1 出铁场及风口平台的布置 我国高炉出铁场广泛采用与渣、铁运输线平行的纵向布置方式。唐钢1号、2号高炉和宣钢1260 m~3高炉采用了这种布置。炉前  相似文献   

6.
2017年,韶钢6号高炉实施强化冶炼攻关,高炉日产由3200吨提高至3600吨,出铁模式由单铁口改双铁口轮流出铁,通过双铁口交替出铁操作维护实践,总结了双铁口30°夹角条件下高炉炉前操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对小夹角铁口泥包的形成机理与打泥量的合理控制进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铁口操作维护技术,为高炉炉前操作人员控制合理的铁口深度,保证高炉铁口安全,降低炉前劳动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炉前铁口泥套完整以及开堵口设备运行良好,是保证正常渣铁处理作业的关键;保持适宜的铁口深度及孔道密实度是实现高炉强化出铁的基础;通过合理调整炉前出铁作业做到连续重叠出铁,缩短铁间断渣时间是确保高炉强化出铁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莱钢1880m3高炉通过铁口维护,单场出铁操作,炉前及时出净渣铁,长期休风后快速复风,改造主沟及撇渣器等,改善了炉前作业状况,提高了炉前作业效率,保证了高炉顺行。  相似文献   

9.
周龙义 《钢铁》1999,34(5):5-8,29
简述了在高炉出铁场设铁水脱硅设施的好处和国内外炉前脱硅工艺的特点与发展情况,介绍了首次要用喷吹法脱硅技术的宝钢1号高炉炉前脱硅系统的设计及投产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本钢5号高炉2001年10月进行扩容性改造,目前已超期服役16年,炉前出铁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高炉稳定顺行,并且对高炉长寿也起到很大作用,五炉炉前技术人员不断强化炉前管理、改进设备性能、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等措施,使五号高炉炉前出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进步。  相似文献   

11.
对国内某钢铁厂800m3高炉出铁场进行改造设计:主要包括出铁场平坦化、单出铁场扩建至双矩形出铁场、风口平台改造、炉前设备升级、出铁场除尘改造。改造后的双矩形出铁场平整光洁,除尘效果显著,使炉前作业更加便利,炉前环境明显改善。投产后的生产实践表明,本次出铁场改造可高效处理渣铁,明显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出铁场环境,为高炉高产、稳产、长寿提供了可靠保证,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2.
徐守厚  蔡信可 《炼铁》1998,17(1):5-8
宝钢1号高炉1996年4月2日停炉大修,对高炉炉体耐火材料、炉身冷却、炉前出铁场、水渣等系统均作了改进,并采用了炉前脱硅技术和喷吹煤粉技术。  相似文献   

13.
对750m^3高炉炉前作业技术作了总结,着重介绍铁口状态的维护、一次出铁的确立和巩固,贮铁式主沟的改造投用,炉前作业技术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对武钢5号高炉2种炉前出铁倒场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铁口倒场模式有利于铁口通道前端泥包的形成,但受配罐情况影响较大,高炉出铁工作易处于被动状态;而两铁口倒场模式有利于配罐,降低炉前劳动强度,可准确掌握高炉出铁节奏。因此两铁口倒场模式更适用于5号高炉。  相似文献   

15.
攀钢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由于炉渣存在TiO2还原问题,炉渣粘稠,渣铁难分,入炉品位低,冶炼渣量大,炉前维护与出渣、出铁技术落后,高炉铁损高达5%~10%,远高于普通矿冶炼高炉铁损。通过采取优化控制炉渣成分与冶炼炉温,对炉前出渣、出铁进行系列改进,低品位冶炼强化技术,快速开停炉技术,新3#高炉操作优化等措施,2012年铁损由5.76%降至5.41%,2013年铁损降至4.3%,取得了明显的技术效果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陆桂云 《河北冶金》2016,(12):34-37
为适应高炉强化冶炼的要求,以加强基础管理工作为辅助手段,通过炉前储铁式主沟应用、单铁口出铁、改变铁水运输方式、应用风水淬渣工艺、优化炉前除尘系统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使得炉前生产管理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对高炉经济技术指标的优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中小高炉的出铁场除尘进行改善设计,在不变动除尘配置体系,不影响生产的条件下,将炉前、主沟撇渣器、铁沟、渣沟进行封闭,封闭后出铁时出铁场现场无组织排放粉尘大量减少,出铁场平台无明显扬尘,炉前环境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八钢公司炼铁老区300m3级高炉炉前渣铁沟改造为半储铁式铁沟的施工方案及要求,通过改造降低了炉前工人劳动强度,改善了炉前出铁环境。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梅钢目前高炉炉前铁口配制、渣铁沟构造、进风装置、铁水运输方式、出铁场除尘等工艺设计存在的问题,对异地大修的高炉的炉前监测、信息化设计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武钢3200 m3高炉出铁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谭璟 《炼铁》2006,25(3):19-22
结合武钢5号、6号、7号3座3200m^3高炉出铁场设计实践,对3200m^3高炉风口平台及出铁场设计的工艺布置及平台结构形式、设备选型(包括炉前吊车、泥炮、开铁口机及揭、移盖机等)、出铁场除尘抽风量及其分配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