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特殊钢》2017,(2)
试验的取向硅钢冷轧板(/%:0.050C,3.20Si,0.15Mn,0.003S,0.023Als,0.009 0N)的轧制流程为220 mm连铸板坯-热轧至1.8 mm饭-l 120℃2.4 min常化-冷轧至0.23 mm和0.18 mm板,再经850℃5 min脱碳和700℃2 min渗氮处理,处理后钢板C含量为0.002 0%,N含量为0.018 0%、试验研究了600~1 200℃,17℃/h退火升温过程中,气氛中N_2比例(25%,50%,75%,90%)对0.23 mm和0.18 mm冷轧薄板低温加热取向硅钢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00~1 200℃升温区间,采用50%N_2和75%N_2时,0.23 mm薄板低温加热取向硅钢具有较好的磁性能,其铁损为0.9 W/kg;采用75%N_2时,0.18 mm薄板低温加热取向硅钢磁性能最佳,其铁损为0.8W/kg,采用25%N,时,0.18 mm薄板铁损为1.63 W/kg,磁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2.
常化和退火对模拟CSP工艺生产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颖  李军  赵宇  喻晓军  连法增 《特殊钢》2008,29(2):10-12
采用30 kg真空感应炉-50 mm铸坯-热轧2.0~2.3 mm板-冷轧0.5 mm薄板流程的模拟CSP工艺生 产0.005%C、0.42%Si和0.002%C、0.98%Si的无取向电工钢。结果表明,两种电工钢的热轧板经900 ℃ 5 min常 化处理后,铁损P.s0分别由原有的7.01 W/kg和7.34 W/kg降至6.49 W/kg和5.96 W/kg,冷轧板经820~910 ℃ 退火后随退火温度的提高铁损降低至5.15 W/kg。  相似文献   

3.
取向硅钢生产工艺技术分析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爱锋  张文康 《特殊钢》2013,34(5):20-24
介绍了普通取向硅钢(CGO)和高磁感取向硅钢(Hi-B)铸坯高温加热两次冷轧、一次冷轧和铸坯低温加热两次冷轧、一次冷轧法4种成熟生产工艺的主要技术参数,取向硅钢理论研究(Goss晶核和抑制剂)和生产技术现状。取向钢的发展趋势为:提高(110)[001]晶粒取向度,降低取向硅钢铁损,发展铸坯低温加热(≤1300℃)和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生产取向硅钢工艺。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常化温度对冷轧无取向硅钢薄带磁性能和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无取向硅钢薄带生产过程中采用常化工艺能够降低高频铁损值,在900~950℃温度范围内常化能够降低成品硅钢中γ织构不利组分的强度,同时提高{100}面有利织构的强度.过高温度下常化会使成品晶粒尺寸偏大,导致涡流损耗增加,对冷轧无取向硅钢薄带的磁性能不利.  相似文献   

5.
无取向硅钢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凤喜 《武钢技术》2005,43(6):55-58
1 前 言无取向硅钢主要被用作旋转电机如马达和发电机的铁芯,1924年新日铁作为热轧板开始生产,1956年用冷轧无取向硅钢替代了热轧硅钢。为降低发电机和马达的铁损需要用无取向硅钢制造铁芯。控制晶体取向以改善磁性,跟用作变压器的取向硅钢一样,降低无取向硅钢的铁损也非常重  相似文献   

6.
热轧工艺对冷轧无取向硅钢50W600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兆所  康永林 《特殊钢》2006,27(6):47-49
试验了180mm铸坯加热温度(1200℃、1180℃)、2.3mm热轧卷轧制道次(7道次、5道次)、精轧终轧温度(780~860℃)和卷取温度(≤710℃)对0.5mm冷轧无取向硅钢50W600的铁损和磁感应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铸坯加热温度,提高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有利于改善该冷轧无取向硅钢成品的磁性能;而粗轧道次对成品磁性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组织和织构是影响无取向硅钢性能的重要因素。为改善产品性能,研究了冷轧压下率(71.7%~87.0%)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组织、织构、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冷轧压下率的增加,退火晶粒平均尺寸先减小后增大;高斯和立方织构强度减弱,γ纤维织构增强,α纤维织构转变为较强的α*({ h, 1, 1}〈1/h, 1, 2〉)织构,并随冷轧压下率的增加而增强,同时其峰值逐渐向{111}面移动;工频铁损P1.5/50、高频铁损P1.0/400和磁极化强度J5000同时降低,屈服强度变化不大,表面硬度逐渐增加。当冷轧压下率由84.7%增至87.0%、厚度减至0.30 mm时,高频铁损降幅是工频铁损的11倍,表面硬度增幅变大。以上研究成果对硅钢减薄后织构及组织的优化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林媛  苗晓 《特殊钢》2014,35(3):65-67
冷轧无取向硅钢(/%:0.003C,2.35Si,0.22Mn,0.011P,0.002S,0.36Al,0.003 0N)经890℃或940℃3 min常化的2.3 mm热轧板冷轧成0.35 mm薄板。研究了常化温度和800~920℃3 min退火对该钢高频(400Hz)磁性能和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830~920℃退火时高频铁损P10/400值最低,随退火温度增加,晶粒尺寸增大,钢的抗拉强度降低;该钢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常化温度940℃,退火温度830℃,其抗拉强度Rm、高频铁损P10/400和磁感应强度J50分别为565 MPa,21.5 W/kg和1.69 T。  相似文献   

9.
对成分(%)为0.003C、1.46Si、0.38Al的0.5 mm冷轧无取向硅钢板进行夹杂物、组织和织构的测定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试样铁损各向异性为7.56%-11.01%;合理提高无取向硅钢50W470热轧时的终轧温度,有利于提高织构组分密度;同时延长冷轧板的连续退火时间,以利于位向晶粒充分长大,从而减少铁损的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10.
以Fe-3.2%Si-0.7%Al无取向硅钢为研究对象,采用薄带连铸流程制备出0.1mm极薄规格无取向硅钢,并系统地研究了全流程组织、织构的演变和一次冷轧法、二次冷轧法对组织、织构及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铸带组织为典型的柱状晶组织,经一次冷轧退火后得到的组织为等轴铁素体晶粒,对应的织构主要以α*织构和γ织构为主;最终成品板磁感B50为1.681T,远高于日本ST-100的磁感1.65T,铁损值也较高,可能与实验室条件下钢的纯净度较低有关。因此,薄带连铸流程制备出无取向硅钢可显著提高磁感。与一次冷轧法相比,二次冷轧法制备的无取向硅钢极薄带的晶粒尺寸较大且分布均匀,不利的γ织构显著减弱;最终成品板铁损显著降低,磁感B50由1.681T进一步升高至1.734T。  相似文献   

11.
当常化温度由850℃提高至1 100℃,0.005%E-3.0%Si无取向电工钢2.5 mm热轧板的平均晶粒尺寸由60μm增至200μm;当热轧板常化温度为1 000℃,0.5 mm冷轧板850℃+950℃退火后的晶粒尺寸最大,为105μm。随热轧板常化温度提高,冷轧板退火后{111}、{112}和{114}织构明显减弱,{100}织构增强,热轧板最佳常化温度为900~1 050℃,该电工钢的铁损最低。  相似文献   

12.
飞尚才  蒋小霞 《特殊钢》2021,42(6):29-31
研究了低碳铝镇静钢SPHC(/%:0.04C,0.03Si,0.14Mn,0.027Al)572~648 ℃卷取温度以及冷轧压下量65%~75%对该钢700 ℃退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冷轧压下量下,随着卷取温度的增加,强度基本呈现下降趋势,伸长率相对有所上升,n、r值基本呈下降趋势;在相同的卷取温度下,随着冷轧压下量的不断增加,强度呈现下降趋势,伸长率先升后降,n、r值基本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热轧卷取温度620 ℃,冷轧变形量70%时,700 ℃退火3 mm SPHC钢板性能达到最佳,即抗拉强度286 MPa,屈服强度210 MPa,伸长率43%,n值0.27,r值1.52。  相似文献   

13.
Nb含量对W3Mo2Cr4V(Nb)高速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0~1.5%Nb对25 kg真空感应炉冶炼的W3M02Cr4V钢(%:0.8~1.1C、3.8~4.1Cr、2.9~3.2W、1.8~2.1Mo、1.0~1.3V)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Nb含量提高,铸态组织中铌碳化物增多;淬火奥氏体晶粒变细;1180℃淬火时,1.2%~1.5%Nb钢比≤0.1%Nb钢HRC值提高了6.0;二次硬化能力和红硬性也得到了提高;使钢在较高淬火温度下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采用萃取复型技术研究了实验室Φ450轧机控轧控冷后铁素体-马氏体双相钢(%:0.08C、0.22Si、1.02Mn、0.02Nb、0.013Ti、0.034Al)中沉淀相粒子。结果表明,该钢在1200℃时就存在尺寸为几十纳米的(Nb,Ti) (CN),经X-射线能谱分析得出,小颗粒中Nb含量大于Ti含量,形状不规则,大颗粒沉淀相主要含Ti,Nb含量较少,呈长方形;经控轧控冷后(Nb,Ti)(CN)为间隙析出,且主要在晶界处析出。  相似文献   

15.
6流280mm×380mm连铸机每流安装6架轻压下机。铸坯轻压下量≤8mm,压下率≤1.5mm/m。结果表明,在合理的工艺条件下,通过轻压下可显著改善铸坯中心疏松,从而改善U75V钢重轨的轨腰中心条纹。因改善夹杂物在铸坯内的分布,探伤次品剔出率由0.206%降至0.095%。  相似文献   

16.
稀土元素Ce对2Cr13不锈钢中夹杂物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吉春  刘晓  高学中  曹雄 《特殊钢》2007,28(3):30-31
2Cr13(0.19%C、12.88%Cr)马氏体不锈钢由非自耗真空电弧炉冶炼,在铸模加入0~0.18%的Ce。用光学和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观察和分析钢中夹杂物形貌和成分。结果表明,未加稀土元素Ce时,钢中夹杂物尺寸为19.33μm的不规则MnS、Cr2S3和FeS复合夹杂物;加入0.14%Ce,钢中夹杂物为近似椭球状稀土夹杂物,尺寸18.64μm;复合夹杂物内部为稀土硫化物,外部为稀土硅酸盐;加入0.16%~0.18%Ce时,钢中夹杂物为椭球或球形稀土硅酸盐,尺寸为7.69~8.15μm。  相似文献   

17.
采用控轧控冷工艺生产车轮用轮辐钢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海涛  吴迪  张永富 《特殊钢》2008,29(4):33-35
通过1700 mm热连轧机组对轮辐钢(%:0.09C、0.12Si、0.98Mn、0.010P、0.005S、0.010Nb、0.04Als)进行830~890℃终轧温度和620~680℃卷取温度的轧制试验。结果表明,板坯加热温度1230~1250℃、终轧温度(870±15)℃、卷取温度(660±15)℃生产的车轮用轮辐钢板的组织为细铁素体加少量的珠光体,屈服强度335~380 MPa,抗拉强度430~485 MPa,伸长率26%~31%,每卷带钢的纵向强度差为13~37 MPa,在车轮制作过程中冲压成型良好,冲废率小于0.3%。  相似文献   

18.
赵俊花  朱立光  孙亮 《特殊钢》2009,30(4):66-67
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测试了CCSD36钢(%:0.14C、1.31Mn、0.02Nb、0.02Ti)250 mm×2100mm铸坯600~1350℃的强度(Rm)和断面收缩率(Z),并分析了600~1150℃拉伸试样断口的显微组织。得出该钢在1300~900℃Z值≥80%,具有高的延塑性;850~720℃Z值降至52%~55%(Ⅲ脆性区),因此CCSD36钢铸坯的矫直温度应≥900℃。  相似文献   

19.
赵千水  隋玲云 《特殊钢》2007,28(3):66-67
本钢采用50 t偏心底电弧炉熔炼-LF(VD)-喂Al和Ca-Si线-3.16 t铸锭-800/650×4轧机流程生产Φ140~170 mm石油钻杆连接套用37CrMnMo钢(%:0.35~0.38C、0.85~1.00Mn、0.90~1.20Cr、0.28~0.33Mo、≤0.015P、≤0.008S)。检验结果表明,钢材中H含量(0.5~1)×10-6,O含量(8~20)×10-6,N含量(55~90)×10-6,夹杂物0~2级,J25淬透性HRC值42~51,-10℃横向冲击功56~218 J,-10℃纵向冲击功76~233 J,强度和塑性均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0.
陈忠伟  江雅民 《特殊钢》2008,29(6):50-51
试验用空冷低碳贝氏体钢DB590(%:0.06C、0.92Mn、0.49Mo、0.65Cr、0.02Nb、0.08V、0.001 0B)由50 kg真空感应炉熔炼、铸成22 kg锭、锻成(mm)100×100×150钢坯,并控制轧成16 mm板,空冷。通过Gleeble 1500热模拟机得出该钢的CCT曲线。DB590钢轧后空冷(3℃/s)的组织为贝氏体+铁素体基体,钢板的抗拉强度645 MPa,屈服强度471 MPa,伸长率32%,0℃冲击功94 J以及优良的冷弯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