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了镍铜总量对液相烧结Mo-W-Ni-Cu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在镍铜比一定时,随镍铜总量的增加,烧结温度下降;抗拉强度σ_b先是急剧地上升,上升到最大值1100 MPa后缓慢地下降;烧结硬度在镍铜总量不超过6%时保持最高值HB 370左右,超过6%后硬度下降;晶粒则随镍铜总量增加而细化。  相似文献   

2.
液相烧结钼基合金粘结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粘结相的成分Ni和Cu的变化对液相烧结Mo-W-Ni-Cu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随镍铜量或镍铜比的增加,烧结温度下降,合金的晶粒球化,细化。当镍铜比一定,合金的抗拉强度随镍铜量的增加先是急剧上升,然后缓慢下降,当镍铜量一定,抗拉强度随镍铜比的增加亦有上述关系。当镍铜比为2.4,镍铜量为6%,烧结温度不低于1380℃时,液相烧结钼基合金几乎无孔隙,抗拉强度可达1100MPa,晶粒呈鹅卵石状  相似文献   

3.
通过金相检验、拉伸试验、硬度及尺寸测定,研究了含碳量对烧结铜钢尺寸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铜含量及密度一定,在相同烧结和热处理条件下,随含碳量的增加,试样尺寸逐渐变小;试样烧结态的极限强度、屈服强度、硬度值显著增加,但延伸率却明显下降;试样热处理态强度也略有增加,但当碳含量超过一定值时会有所下降,延伸率相对变化也不大,表面硬度值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4.
烧结温度对Ni-Cr-Mo合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i-Cr-Mo合金经冷压成型后于真空中以不同温度进行烧结。通过测定其相对密度、线收缩 率、拉伸强度和硬度,研究烧结温度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不超过1330 ℃时,合金的相对密度、收缩率、拉伸强度和硬度随烧结温度的上升而缓慢增加;当温度上升到 1360℃时,合金的这些性能指标急剧增大;当温度上升到1390℃时,烧结后的合金试样外形发生 严重变形。  相似文献   

5.
GHL6—2非晶态镍基钎焊料GHL6-2AmorphousNi-BasedBrazingFillerMetal非晶态镍基钎焊料薄带是一种最新型的镍基钎焊料。其特点是:性能好、操作方便、成分均匀、100%的金属、100%的密度、无有机粘结剂。GHL6—...  相似文献   

6.
用化学镀法制备了镍包铜粉,并利用固相烧结法将镍包铜粉成功地制成了块状烧结体.通过SEM、XRD与EDS分析研究了烧结过程中镍包铜粉中界面的迁移情况,同时制备了镍铜混合粉末烧结体并和镍包铜粉末烧结体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镍包铜粉烧结体在扩散过程中,由于镍的扩散系数比铜大,镍层扩散进入铜形成了铜镍固溶体,界面单向迁移.随烧结温度升高,颗粒内原子扩散系数越大,烧结体界面扩散越容易,形成较大的晶粒,同时镍包铜粉烧结体能克服镍铜混合粉烧结产品中的组织偏析.  相似文献   

7.
Ti(C,N)基金属陶瓷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研究了合金组织及其含量、烧结工艺、热等静压等对Ti(C,N)基金属陶瓷性能的影响。氮的加入形态、N/C、钼、镍、碳对合金性能都有影响。其中,N/C比值影响粘结相、硬质相的晶格常数及钼在粘结相和SS相的溶解量。当TiN质量分数增加到26%或镍质量分数增加到25%时产生Ni3Mo相,缺碳则出现Ni3Ti相。真空烧结温度超过1450℃,TiN分解,造成合金收缩率下降。热等静压处理后,抗弯强度提高了70%  相似文献   

8.
MoSi2—Mo5Si3复合材料的烧结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德志 《中国钼业》2000,24(2):32-34
系统研究了MoSi2-mO5Si3复合材料的烧结工艺。结果表明,MoSi2-Mo5Si3复合材料理想的烧结温度为1400~1500℃,保温时间为1.0~1.5h,当Mo5Si3含量为16%时,MoSi2-Mo5Si3复合材料具有最大的相对密度和硬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真空烧结工艺制备了Ti(C,N)基金属陶瓷,研究了原始成分组成对材料烧结特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保持Mo/(Mo+Ni)为定值,随着硬质相成分的增加,烧结体抗弯强度降低,硬度增加;硬质相成分TiN含量超过一定阈值时,烧结体疏松导致硬度和抗弯强度同时大幅下降;TiN含量保持定值,硬质相成分含量增加,烧结体硬度增加,抗弯强度下降;粘结相成分用Co部分替代Ni,随Co含量的增加,烧结体硬度略有升高的基础上抗弯强度升高。  相似文献   

10.
在电磨损条件下,研究了压力变化(7.5-30N/cm^2)对碳纤维-铜-石墨复合材料接触电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磨损初期,接触电压降随磨损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着压力的增加,复合材料接触电压降下降,但压力超过一定值后,接触电压降变化不大。分析了接触电压降的变化机理。  相似文献   

11.
采用传统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陶瓷颗粒增强Fe?0.5Mo?1.75Ni?1.5Cu?0.7C扩散合金化钢复合材料,选用的陶瓷颗粒为SiC、TiC和TiB2。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烧结材料微观结构,并对烧结材料的硬度、强度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由于SiC和TiB2与基体的化学相容性好,陶瓷颗粒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由于TiC颗粒具有极高的化学稳定性,TiC颗粒与基体界面结合情况不理想。随着陶瓷相含量(质量分数)的增加,添加SiC和TiC的烧结试样相对密度降低;添加TiB2的烧结试样相对密度先增加后降低,当添加TiB2质量分数为0.9%时达到最大值。随着陶瓷含量增加,添加SiC和TiB2烧结试样的硬度增大,当陶瓷相质量分数超过1.2%时,硬度增加缓慢;添加TiC烧结试样的硬度先增加后降低,当添加TiC质量分数为0.9%时达到最大值。随着陶瓷相含量增加,添加SiC和TiC烧结试样的强度降低,少量添加SiC对强度没有明显损害;添加TiB2烧结试样的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当添加TiB2质量分数为0.6%时达到最大值(971.7MPa),比基体提高了14.1%以上。添加陶瓷相对烧结钢性能的积极影响依次是TiB2、SiC和TiC。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电力开关用W-7Cu合金的综合性能,通过添加Ni元素方式对其进行加强,以液相烧结、机械球磨方式制备得到包含不同Ni含量的W-Cu合金。通过实验测试手段对其微观组织及物理性能进行了施压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逐渐提高Ni含量后,形成了更大尺寸W颗粒,相邻颗粒间距降低。W-Cu-4%Ni合金界面形成更优润湿角,获得具有连续网状分布的Cu相,改善了W-Cu组织的分布均匀性,此时Ni元素已经完全与Cu相相溶。当Ni含量提高后,W-Cu合金获得了更大的硬度与致密度,热导率下降,相对密度增加。当加入4%的Ni时,致密度达到了95.6%,热导率从161 W/(m·K)降低为96.4 W/(m·K),获得了致密度更大合金。  相似文献   

13.
图4为Cu-9.5Ni-2.3Sn-0.25Si合金经400~C×4h时效后微观组织与扫描电镜照片。由图4(a)中可以看出:合金经70%的冷变形时效后,合金晶粒组织明显破碎,并有大量的第二相小颗粒析出,而且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4.
以Fe-1.75%Ni-0.5%Mo雾化低合金钢粉为基础粉末,加入2%Cu和0.6%C,在600MPa压力下模压成形,在1120℃烧结30 min,制备Fe-Ni-Mo低合金钢材料,测试和分析该合金钢的硬度和抗拉强度以及显微组织;并利用热模拟实验机研究冷却速率(0.5、1.0、2.5、5和10℃/s)对该合金组织和性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以Fe-2Ni为基体,向其中分别加入0.5%、1%和3%的Cr时,合金烧结态和热处理态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变化。结果表明,随着Cr含量的增加,合金密度降低,孔隙增多且变大;烧结态强度和硬度增加,伸长率和冲击吸收功下降。Fe-2Ni-3Cr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最高分别为975MPa和73.3HRB;Fe-2Ni合金的伸长率和冲击吸收功最高分别为12%和7.6J;热处理态合金强度相差不大,Fe-2Ni-0.5Cr的强度最高达到1240MPa;伸长率和冲击功下降;硬度增加。烧结态合金的微观组织为珠光体+很少量的铁素体,Fe-2Ni-3Cr合金中出现Ni的富集区;热处理态合金的微观组织加入Cr后变为回火马氏体,且在Fe-2Ni-3Cr合金中出现网状的二次渗碳体。  相似文献   

16.
以添加Ni前后的Fe-Cu合金和Fe-Cu-Ni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金相显微镜(OM)观察了Fe-Cu合金与Fe-Cu-Ni合金时效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形貌变化,借助硬度测试分析了两种合金在等温时效过程中的硬度变化规律,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TEM)进行了两种合金的析出相精细结构观察与衍射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了Ni元素的添加对含铜钢的显微组织、硬度及析出相形貌、尺寸的影响。显微形貌及硬度测试显示,Ni元素的加入提高了钢的淬透性,从而促进了淬火马氏体的形成,合金的强化效果显著增强,硬度与不添加Ni元素的实验钢相比有明显提高;析出相观察发现,含铜钢中Ni元素的加入加快了形核的进程,提高了析出相颗粒的形核的速率,促进富Cu相的析出,从而细化了析出相的尺寸;透射电子衍射分析表明,Cu在时效过程中会发生结构演化,逐渐形成了bcc结构的富Cu亚稳相。  相似文献   

17.
对湿法冶金工艺制备的两种铁基预合金粉(Fe_(43)Co_(24)Cu_(33)和Fe_(56)Co_(14)Cu_(30),以下简称A和B)进行了性能研究,对其粉末颗粒的形貌和氧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经过750、800、850、900、950℃五种烧结温度制备热压烧结试样。通过阿基米德排水法测定烧结试样密度,利用HR-150A型洛氏硬度计测量烧结试样的显微硬度,利用三点弯曲法测定烧结试样的抗弯强度,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烧结试样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两种烧结试样的密度都呈增加趋势,当温度超过850℃后,密度变化逐渐趋于平缓;烧结试样的硬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烧结试样B硬度在850℃以前要高于烧结试样A,且在800℃时达到最大值,当温度高于850℃时烧结试样A的硬度要高于烧结试样B;两烧结试样的抗弯强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预合金粉A的烧结试样对温度敏感性较小,当温度达到850℃以后,晶粒几乎不在长大,预合金粉B的烧结试样对温度敏感性比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晶粒不断地长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铜粉、石墨粉和铁粉为原料,以Fe-74.8Mn-6.9C中间合金粉的形式加入Mn元素,制备粉末冶金Fe-x Mn-(2-x)Cu-0.3C(x=0,0.2,0.4,0.6,0.8,1。质量分数,%)低合金钢,研究Mn含量对该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组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构成。加入含Mn中间合金粉对混合原料粉末的压制性能没有明显影响。随Mn含量增加,合金中孔隙的数量增多,尺寸变大;合金密度先升高后降低,Mn含量为0.4%时合金密度最大,达到7.24 g/cm~3;合金硬度先升高后降低,Mn含量为0.6%时硬度最大;合金抗弯强度下降,冲击韧性升高,Mn含量超过0.4%时二者变化均较小。因此Fe-0.6Mn-1.4Cu-0.3C合金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硬度(HRB)和冲击韧性分别达到57.4和8.80 J/cm~2,比Fe-2Cu-0.3C合金分别提高5.3和0.82 J/cm~2,材料呈部分韧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00Cr40Ni55Al3Ti轴承合金固溶态和时效态的组织特征及硬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α-Cr相析出数量呈下降趋势,在1 200℃时α-Cr相尺寸最小,面积分数仅为8.45%;高于1 200℃时,α-Cr相尺寸逐渐增大,数量减少。固溶处理后冷却速度越快,α-Cr相析出数量越少,硬度降低;固溶温度在1 190~1 210℃之间以138℃/s进行冷却,经600℃×6 h时效处理后,硬度超过59.7HRC,合金微观组织主要由球状α-Cr相和均匀片层组织及弥散分布其中的纳米级γ′相组成,硬度较为均匀。1 200℃固溶处理以138℃/s进行冷却,经550℃保温6 h后,00Cr40Ni55Al3Ti合金显微组织为球状α-Cr相、片层组织和非片层组织,非片层组织面积分数约为32.21%,片层组织硬度达703HV,非片层组织硬度为249HV;当时效温度为600和650℃时,时效时间在5~7 h范围内,显微组织为均匀分布的片层组织和球状α-Cr相,硬度为676HV^712HV。00Cr40Ni55Al3Ti轴承合金在1 190~1 210℃之间进行固溶处理后快速冷却(冷却速度大于138℃/s),经600℃时效处理6 h后,洛氏硬度可达到60HRC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