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亚兰;牛洁;冀东;肖锐;宋旺旺 《湿法冶金》2025,(3):406-411
针对天然沸石因内部存在大量杂质导致其离子交换吸附性能较低,无法有效吸附废水中氨氮问题,研究了采用无机酸、无机碱和无机盐等对天然沸石进行改性,考察了天然沸石在不同氨氮初始质量浓度、沸石粒径、沸石用量、反应时间条件下对氨氮吸附性能的影响,对比了不同改性条件下的沸石对氨氮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天然沸石的氨氮吸附率随沸石粒径、氨氮初始质量浓度增大逐渐降低,而随沸石用量增大和反应时间延长逐渐升高;氯化钠改性沸石的氨氮吸附效果明显优于无机酸和无机碱改性沸石,以及其他无机盐改性沸石,当氯化钠浓度为0.8 mol/L时,氨氮吸附率达78.0%,是天然沸石的1.64倍。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改性粉煤灰吸附稀土氨氮废水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别用氢氧化钠、硫酸和稀土镧对粉煤灰进行改性,然后用对比法研究了粉煤灰改性前后对稀土氨氮废水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碱改性粉煤灰对稀土氨氮废水的吸附效果最佳。在室温下,pH为11.7,投加量5g,吸附达到平衡时,碱改性粉煤灰的吸附效率可以达到81.56%。碱改性粉煤灰吸附稀土氨氮废水的吸附过程符合Elovich吸附方程,属于良性吸附,吸附容量达到1.72mg/g。 相似文献
8.
9.
郑州大学冉春玲等人研究了复合高铁酸盐对焦化废水中氨氮的去除作用及不同环境因素对氨氮脱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当溶液中高铁酸根质量浓度为 60 .1 4mg/L,温度为 71℃时 ,焦化废水原始水样中的 NH3- N质量浓度可由 3493.8mg/L降至 1 65 3.9mg/L,氨氮脱除率为 5 6% ;对于经生化处理后的氨氮质量浓度为 2 .70 6mg/L的焦化废水 ,当溶液中高铁酸根质量浓度为 1 3.2 78mg/L时 ,NH3-N质量浓度可降至 0 .0 345 mg/L,N去除率大于 98.7% ,系统排放水中氨氮指标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复合高铁酸盐脱除焦化废水中氨氮的研究@张丽霞… 相似文献
10.
以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后的焦化废水为研究对象,用焦化厂干熄焦焦粉作为吸附剂,对焦粉吸附深度处理焦化废水高级氧化出水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考察影响吸附的因素如焦粉粒径、投加量、废水pH值、吸附时间等对焦化废水COD去除率和色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焦粉粒径为0.16 mm、1 L水中投加焦粉80 g、废水pH值为4、焦粉吸附时间为2 h,最终出水的COD去除率为37.4%,色度由进水的48倍降到23倍,工艺出水水质稳定,水质可以达到《辽宁省地方排放标准》(DB 21/1627—2008)的要求,为焦化废水的达标排放提供了一条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前焦化污水处理工艺中存在清、污分流不好,COD不能达标,NH3-N远远超标等问题,通过某25万t/a焦化厂污水处理情况的实地调查,并结合焦化污水处理中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提出焦化行业污水处理工艺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14.
对焦化厂生产废水的来源及污染指标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金马焦化公司废水的净化处理、回收循环利用,以及实现焦化厂生产废水零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焦化废水实现零排放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焦化厂废水产生的来源、水质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目前生物菌法处理焦化废水的不足,提出了在汝州焦化厂采用“利用烟道废气处理焦化废水”的设想,并对可行性做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6.
17.
焦化废渣进行型煤炼焦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超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06,34(5):10-13,27
探讨了利用焦化厂产生的废渣按一定配比进行型煤炼焦的简易工艺流程。小焦炉试验和工业性试验证明,焦炭强度特别是热强度明显改善,并合理有效地解决了焦化废渣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用低污染或无污染清洁钼酸铵生产工艺改造传统工艺,彻底改变了钼酸铵传统工艺的“达标排放”氨氮治理模式,同时在氨氮治理方面开发新工艺、新过程、新装备,达到了环境、经济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