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针对安徽某地碳酸锰矿粒度极细,多呈鲕状结构产出,完全解离困难,而碳酸锰矿又与磁铁矿密切共生的特点,采用分级磁选工艺可获得相对较好的分选指标。进行了不同粒级分级磁选与直接磁选对比试验,条件试验及流程结构优化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试验方案。最终采用将矿石破碎至-5~+1粒级干式磁选、-1mm粒级湿式磁选,获得锰精矿品位36.57%,回收率86.65%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2.
用CS-2粗粒强磁选机选别花垣碳酸锰矿石获半工业试验成功温英詹锡松为配合花垣锰矿8万t采,选扩建改造工程所作的选矿半工业性试验于1995年9月在桃江锰矿选烧车间的CS-2感应辊粗粒强磁选机上进行。试验矿样为花垣锰矿前期矿石,矿样平均含锰:18.86%...  相似文献   

3.
采用CS-2强磁选机处理斗南锰矿石试验获得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冶金部马鞍山矿山研究院采用CS-2型强磁选机对斗南锰矿矿石进行了设备选型试验。将原矿破碎至12-0mm,筛分分级为12—0.5mm和—0.5mm两个粒级,分别用CS—2强磁选机和SMP—700型湿式强磁选机选别.试验获得了三种精矿:精矿  相似文献   

4.
陈卓才 《中国锰业》1992,10(1):8-15
铜锣井锰矿属贫锰高铁型海相沉积矿床。矿体分上、中、下三层,矿石硬度低,易泥化。为了强化破碎筛分过程和提高矿石入选品位,在破碎筛分工艺中设置了洗矿作业早期脱泥。原破碎筛分流程采用两段一闭路碎矿。通过取样测定,对流程进行了考查,发现破碎过程结块严重,因而对其进行了洗矿流程试验。试验工作着重于最大限度地减少细碎给矿中的泥和水的含量。使部分干矿直接进入细碎作业能明显降低细碎给矿中的含水量。筛下物采用槽式洗矿机洗矿时,脱泥效率达到85.20%,最终破碎产品含泥1.95%。并且结果说明改善铜锣井碳酸锰矿石破碎洗矿操作条件,可以解决现场生产破碎洗矿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经过对某低品位碳酸锰原矿筛析、物相分析和X-衍射分析,实施了多方案选矿试验,仅取得该矿区低品位碳酸锰矿为难选锰矿的结论。为解决该类型锰矿的利用途径,又实施了直接硫酸浸出试验,取得了该矿区低品位碳酸锰矿的浸出率、耗酸量试验数据,为电解锰行业使用该类锰矿,研究和拟定了试验测试方法。研究成果推进了对该类低品位碳酸锰矿利用,可供同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6.
斗南锰矿是一种褐锰矿-碳酸盐型锰矿,属低磷、低铁、高碱度的贫锰矿。本文介绍了对该种类型锰矿的单一强磁选和跳汰-强磁选的试验和连选试验结果,试验表明两流程均可作为选别该矿石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7.
郭金峰  倪劲松 《云南冶金》1998,27(6):6-8,51
介绍了斗南锰矿对破碎矿脉内开拓巷道的支护方法及对巷道支护压力测量等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8.
中南工业大学冶金系在进行Cu—MnO_2、Zn—MnO_2、Ni—MnO_2、Mn—MnO_2与Cd—MnO_2同时电解研究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在湖南冶金工业总公司科技开发处的关怀下,在湖南锰矿公司的大力支持与参与下,与湖南桃江锰矿合作,于1988年3月至5月在中南工业大学进行了“桃江棠甘山硫锰矿与软锰矿常压浸出、净化及电解金属锰”新工艺试验,现已获得如下可喜结果:  相似文献   

9.
为打通转炉炼钢过程锰矿熔融还原技术路径,提高锰的收得率,对锰矿熔融还原过程和提高锰收得率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热力学探讨,并在某钢厂200 t转炉上开展了工业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效稳定的铁水“三脱”预处理技术是锰矿熔融还原技术成功的基本前提;通过理论计算,在炉渣中的(MnO)质量分数为5%~10%,终点[C]质量分数控制在0.13%~0.36%时,终点钢液[Mn]质量分数可控制在0.3%以上。工业试验主要通过采用双渣法冶炼操作,在确保前期铁水低磷的条件下尽可能控制少渣量、降低炉渣中氧化铁,从而实现加入锰矿后提高锰收得率;并在现有工艺控制条件下,锰矿加入10 kg·t?1以内时,工业试验可使锰矿还原过程锰收得率超过40%,平均为51.40%;为进一步提高锰收得率,建议严格将锰矿熔融还原渣料总量控制在40~60 kg·t?以内,石灰加入量控制在10~15 kg·t?1以内;研究结果为锰矿熔融还原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硐沟银锰矿床产于长城系高于庄组构造破碎带中,矿床规模中等,主矿体锰平均品位21.54%、银平均品位71.48g/t,是华北唯一优质银锰矿区。作者认为该矿床成矿作用经历了矿源层形成和燕山期成矿两个过程,属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1.
我国锰矿山的开采现状及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我国锰矿资源贫多富少,薄而分散,矿体倾斜,矿石杂质高,结构复杂,顶底板极不稳固,开采条件复发,因此,我国锰矿采矿方法的选择应因地制宜。目前,我国锰矿山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矿石回采率低,技术装备落后,矿山缺乏管理,滥采乱挖,采富弃贫,矿山资源不断枯竭,能力不断衰减。  相似文献   

12.
袁永忠  张琳  段鹏举  张志强  徐杰 《黄金》2013,(11):35-37,42
缓倾斜破碎矿体高效开采是值得研究的采矿技术难题之一。以鑫达矿业公司为工程背景,详细介绍了缓倾斜破碎矿体分层进路采矿法的回采工艺过程。试验应用取得了矿块生产能力50t/d、采矿损失率8.6%较好的技术指标,且达到了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刘树新  邢杰  宋德林  张娣  高旺 《黄金》2021,(3):37-42
赋存于构造蚀变破碎带中的薄及中厚复杂倾斜矿体,具有蚀变较强,近矿围岩破碎,稳固性差等特点。针对白音哈尔矿的开采条件选择分段留矿崩落采矿法开采。根据随机介质放矿理论对矿体流动参数进行了试验测试与计算,结合放矿相似模拟试验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在岩石力学试验和现场结构面调查基础上,对破碎岩体质量指标进行了评价和岩体力学参数分析,并对回采巷道支护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分段留矿崩落采矿法开采时,回采炮孔最小边孔角选择45°,分段高度13 m时崩矿步距为2 m;回采时应逐分段回采,避免多分段同时开采。研究结果可为白音哈尔矿安全高效开采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姚香 《黄金》1997,18(12):19-23
复杂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采矿方法研究,往往需要进行相应的室内试驻。本文对采矿方法研究与室内试验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促进岩金矿山采矿方法研究取得更丰硕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5.
明世祥  梅智学 《黄金》2005,26(6):29-32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是否适用于松软破碎矿体,一直是采矿界争论的焦点。武汉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地下矿山采用该采矿法的生产实践表明,矿岩条件复杂的矿山。只要因矿制宜、灵活应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开采原则,不断改进与完善结构参数,采用一些适应自身矿岩条件的生产工艺技术,同样能达到硬岩矿体的开采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工业科技的迅速发展,岩石破碎工艺中出现了微波辅助破岩这一新技术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微波破岩的原理,介绍了微波辅助与掘进机联合破岩、微波辅助与水力联合破岩两种新的工艺技术在非煤矿中的研究应用,并且提出微波诱导崩落法这一新的采矿方法,微波辅助破岩新技术在非煤矿中应用的发展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17.
伊继申  葛玉环 《黄金》2000,21(10):20-24
文中通过对三山岛金矿矿岩破碎的203^#采场采矿方法研究,介绍了下盘进路与穿脉进路相结合的分区采矿方法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上向水平扇形进路采矿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望儿山矿区浅部由于受主观条件限制,无法实现铲运机进路回采。矿区内I-2号矿体破碎,回采效率低。经过多次采矿方法优化,并结合已有工程,研究应用了“上向水平扇形进路电耙出矿”回采模式,采用局部超强支护,胶结接顶充填,一举解决了进路回采二次倒运及暴露空间大、易塌方等回采难题。该工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需尽量预留一条进路回采空区,作为其他进路充填后淤泥清理空间,减少清泥劳动强度;采用二步采进路封闭,以防止大量漏浆现象出现;并且采取预留矿柱等方式保证顶帮安全。该采矿方法提高了单采场生产效率,满足了扩产要求,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破碎岩体的巷道支护一直是困扰我国矿山生产建设的重大问题,破碎巷道支护巨大的返修量不仅使整个矿山生产陷入困境,而且造成每年数额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巷道支护问题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结合杨山庄矿区扩大生产规模的要求,以破碎岩体这一不良工程岩体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适合破碎巷道的支护方法,并运用有限差分岩土工程分析软件FLAC3D,对杨山庄矿区破碎围岩巷道支护进行模拟计算,研究开挖对巷道变形和稳定性的影响,并最终确定选用锚注支护。  相似文献   

20.
黄志伟  张利君  陈庆发 《黄金》2004,25(4):20-22
鑫汇金矿属高品位缓倾斜至倾斜中厚矿体,矿体变化很大,主要采用两步骤回采的房柱采矿法回采,采后用尾砂充填。该法在回采矿体顶板破碎、矿体倾角较大时,贫化损失较大。为此,根据该类矿体的赋存条件,采用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对可用的几种采矿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认为,分层充填采矿法能较好地适应矿体的变化,提高采矿的安全性、降低采矿贫化损失,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文中介绍了该分析研究过程及推荐方案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