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敬民  陈令坤 《炼铁》2000,19(2):9-12
武钢4号高炉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管理、稳定布料和煤气流分布、维持合理的操作炉型、加强炉前管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1998年利用系数超过2.0  相似文献   

2.
刘洋  高鹏  陈军  刘响 《炼铁》2022,(1):10-13
对马钢4号高炉提高冶炼强度的操作实践进行了总结.4号高炉克服环保限产、原燃料质量下降等不利因素,通过采取强化原燃料过程管理、优化调整送风制度和布料制度、稳定炉热和造渣制度、控制合理的操作炉型及保持炉缸活跃、充分发挥新设备优势、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模型等措施,炉况持续稳定顺行.2021年2月,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75t/(m...  相似文献   

3.
《炼铁》2015,(5)
对攀钢新3号高炉钒钛磁铁矿冶炼合理操作炉型的控制进行了阐述。重点从原燃料条件、操作制度和炉体冷却强度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操作炉型的因素。为此,新3号高炉针对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严格控制Zn入炉,二是采用以"大批重、重负荷、间歇加焦"为主的操作制度,三是优化炉体冷却制度等,从而使得操作炉型日趋合理,适应了高钛型钒钛磁铁矿冶炼的需要,保证了高炉长期稳定顺行。在综合入炉品位仅49.43%情况下,2014年两个月平均利用系数突破2.500。  相似文献   

4.
高炉-代炉役期存在由设计炉型向操作炉型的转变过程,太钢5号高炉操作人员针对5号高炉的设计、运行特点,总结出符合其炉型演变、维护要求的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原燃料管理、布料矩阵调整、冷却制度调整、炉体温度分析与控制以及硬质耐火料压入维护炉衬的方法。运用这些管理方法,5号高炉能够长期保持合理操作内型,取得了利用系数2.5t/(m^-3·d^-1),煤比180kg/t以上的先进生产指标。  相似文献   

5.
《炼铁》2015,(1)
对湘钢4号高炉强化冶炼实践进行了总结。在入炉原燃料质量不断劣化的情况下,通过采取大风量操作,下部活跃炉缸、上部开放两道煤气流,控制合理操作炉型等措施,高炉维持了长周期稳定,减缓了原燃料对高炉的影响,实现了高利用系数、低燃料比的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6.
唐顺兵 《钢铁》2010,45(11)
太钢4 350 m3高炉通过提升原燃料质量管理,采取高富氧率大炉腹煤气量操作下控制合理的煤气流分布、稳定燃料比和加强炉前作业等生产操作规程,使高炉利用系数逐步提高。2008-12后实现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2.40 t/(m3.d)以上,炉缸截面积利用系数达66.0 t/(m2.d)以上。  相似文献   

7.
首钢2号高炉操作炉型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首钢2号高炉的生产实践,总结出强化原燃料质量、优化高炉冷却参数、炉内煤气分布合理、完善炉前出铁操作、炉内操作规范化和标准化等管理是高炉操作炉型合理、稳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随着钢铁行情回暖,在铁产量不足严重制约炼钢生产的前提下,韶钢6#高炉进行了提高1 050 m3高炉利用系数攻关,通过设备技术改造,合理强化操作,加强原燃料管理,班组责任管理,维护合理的生产炉型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高炉产量指标快速提升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由于入炉原燃料品质劣化,对新钢1050 m3高炉采取了调整风口尺寸、维持合理操作炉型、精细化管理原燃料及优化高炉操作参数等措施,取得了炉况稳定顺行、燃料比显著降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炼铁》2019,(5)
川威两座1750m~3高炉长期冶炼钒钛矿,2013—2015年高炉长期陷入难行、悬料、炉况失常的被动局面,数月利用系数低于1.7。认为高炉要建立适合自己原燃料特点的工艺技术路线,以高炉稳定生产为中心,不断消除任何阻碍"高炉顺行"的不利因素。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强化高炉操作管理、提高设备稳定运行率等措施,2016年高炉开始进入良性循环阶段,2018年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80,燃料比521.2kg/t,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取得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高炉炉型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武钢6号高炉炉型管理的实践,总结出高炉炉型管理和日常维护的主要经验是:加强原燃料管理、水系统管理和高炉日常操作管理。炉内参数调剂合理,炉前渣铁排放及时均匀,炉况稳定顺行是高炉炉型合理稳定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赵淑文  王志堂  聂长果  陈军  蒋裕 《炼铁》2019,38(1):46-49
马钢4号高炉受焦炉干湿转换影响,入炉焦炭结构有较大幅度的调整,给炉缸活跃性造成较大影响,炉内气流波动增大,炉体热负荷剧烈波动,高炉技术经济指标下滑。认为原燃料对炉缸活跃性的影响存在一个较长的作用周期,在日常操作中要重视入炉原燃料的管理。通过采取强化原燃料管理、适当的上下部调剂、控制适宜的热制度、调整炉前出渣铁制度等措施后,炉缸工作状态明显改善,高炉技术经济指标快速提升,利用系数提高至2.374,燃料比降至508kg/t。  相似文献   

13.
文中对首钢股份高炉浇注后的炉型变化及合理操作炉型的维护进行了说明。结合炉况从上部装料调整、炉身热负荷控制、稳定炉渣成分及合理下部调节等方面阐述合理操作炉型的维护实践,制定出适合1号高炉炉况的科学操作技术。1号高炉中修后技术指标不断得到优化,2020年前4月平均入炉燃料比483.42 kg/t,利用系数达2.54 t/m~3·d,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4.
《炼铁》2020,(3)
凌钢5号高炉酸性球团矿长期维持在35%左右,入炉原燃料结构不合理,并全部使用外购焦炭,给高炉稳定生产、指标改善带来较大困难。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优化高炉操作制度,特别是坚持"开放中心,稳定边沿"、大风量及高压差操作、稳定操作炉型、强化炉前渣铁排放等措施,5号高炉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2019年1—7月,5号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利用系数最高达到2.53左右,燃料比最低达到524kg/t。  相似文献   

15.
《炼铁》2017,(5)
对韶钢7号高炉炉役后期高效冶炼的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提高原燃料质量、大风量高顶压操作、维持较高风速和鼓风动能、优化上部布料模式、强化操作炉型的监控、以风量替代富氧量实现经济冶炼模式等高效冶炼措施,7号高炉不但延续了自2015年8月以来的长周期稳定顺行的状况,达到了自高炉开炉以来的最好的生产状态,而且兼顾高炉长寿与产量的需求,达到了高效冶炼和降低铁水成本的目标。2016年7号高炉平均利用系数2.75,平均燃料比513.7kg/t。  相似文献   

16.
结合8号高炉炉型设计特点和原燃料条件,分析了影响该高炉炉型的主要因素,总结出以下炉型管理措施:优化炉料结构、缩小进风面积、控制软水进水温度及水温差、优化布料调整控制煤气流分布,加强高炉操作管理等。采用这些措施后,实现了对8号高炉炉型的合理控制,保证了炉况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7.
包钢4号高炉由于原燃料质量的波动、外部设备故障率较高,炉况稳定性一般,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始终未能达到理想状态。稳定的操作炉型、合理的煤气流分布是高炉生产过程中提产降耗的基础条件,近年来,通过采取强化原燃料质量管控、优化上下部调剂、强化日常管理等措施,4号高炉实现了顺行周期的有效延长,提产降耗效果显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2021年4号高炉平均日产量6486 t/d,利用系数较2019年累计提高0.232t/(m3·d),燃料比540 kg/t,较2019年累计降低9.55kg/t。  相似文献   

18.
对宁钢1号高炉操作的改进及效果进行了总结。结合1号高炉设计炉型变化的特点,通过采取抓好原燃料的差异化管理、稳定上部煤气流的合理分布、优化下部送风制度、做好炉温的精细化趋势管理、强化炉前出铁作业,以及加强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等措施,逐步解决了1号高炉压差高、热负荷时有大幅波动等影响炉况长周期稳定顺行的问题,操作炉型趋于稳定,取得了长时间高效低耗的生产业绩。2020年10月利用系数达到2.747t/(m3·d),2021年7月燃料比降低至498 kg/t。  相似文献   

19.
《炼铁》2017,(1)
对涟钢7号高炉活跃炉缸的措施进行了总结。7号高炉因处理炉墙结厚,边沿气流过分发展,中心气流严重不足,且长期慢风操作,反复处理导致冷却壁和风口破损漏水,高炉炉芯温度持续下降,炉缸工作状况恶化。通过采取提高原燃料质量、调整高炉操作制度、强化高炉操作管理等措施,7号高炉炉芯温度止跌回升(由375℃回升到575℃,再到700℃以上),炉缸工作状况明显改善,利用系数达到2.41,燃料比降至515.83 kg/t。  相似文献   

20.
为强化入炉原燃料质量控制,济钢从关注原燃料的冷态指标转化为关注其热态指标,采用了烧结矿喷洒氯化物溶液、块矿水洗工艺、强化槽下筛分管理等措施,并采取配加熔剂降低炉渣Al2O3含量、定期排碱等手段,为高炉操作提供了较好的保障条件,改善了高炉操作经济技术指标,使炉况顺行指数达到了9.0,利用系数达到了4.0t/(m^3·d)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