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东  范文涛 《黄金》2022,43(3):33-35
柴胡栏子金矿温家地矿区高品位5#脉位于区域成矿构造破碎带内,采用浅孔留矿采矿法开采存在采矿损失贫化高、安全性差、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基于确保采场作业安全,控制地压稳定,降低采矿损失贫化及保证采场生产能力等方面考虑,提出了采用脉外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回采深部急倾斜中厚破碎矿体,并详细论述了采场结构参数、采准工程布置、回采工艺...  相似文献   

2.
针对哈图金矿采用普通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多中段开采存在的生产效率低,生产管理难度大及安全风险高等问题,结合矿体开采技术条件,进行了采矿方法优化选择,最终选择了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并进行了现场工业应用。详细介绍了该采矿方法的采场结构参数、采准切割工程、回采工艺过程及采场充填流程等。生产实践表明:采用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回采,提高了生产效率,盘区综合生产能力达300 t/d,采矿损失率6%,矿石贫化率5%,安全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实现了矿体无间柱连续开采,可供同类型矿山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急倾斜破碎中厚富锰矿体用脉外采准、金属网木地梁假顶下向分层崩落采矿法回采时的采场结构、采准切割布置、回采工艺、采场地压控制技术、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材料消耗、评价及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针对吉戈庄金矿原有采矿方法存在的回采贫化率高、顶板安全性差和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根据该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顺路斜道菱形单元全面削壁充填连续采矿法和斜长壁工作面矿岩分采房柱空场采矿法。通过技术比较和综合经济比较得出:全面削壁充填连续采矿法采场顶板安全性好,采准布置简单,采切比小且采矿损失率小,采矿贫化率低。最终,确定顺路斜道菱形单元全面削壁充填连续采矿法为适合吉戈庄金矿开采的较优方案。该方法的使用可避免遗留采空区,提高采场安全性,而且能够充分发挥选厂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矿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李春锋  陈国山 《黄金》2007,28(4):32-34
简述了官地银金矿传统浅孔留矿采矿法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即间柱滞后矿房回采,且占有矿量多,造成地压集中显现.通过采准天井沿脉和下盘脉外两种形式相间布置,联络道结构形式新型设计,实现了矿房和间柱同步回采,提高了间柱矿石回采率,缩短了矿块回采周期,在总的采准工程量大致不变的情况下,对传统浅孔留矿采矿法中间柱滞后矿房回采应是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分段中深孔挤压崩矿连续采矿法在山东鑫汇金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鑫汇金矿矿体倾角陡、矿体局部稳定性差、分段脉外采准工程量大、矿体品位低、厚度大的特点,采用分段采准、连续采矿工艺、分段上向扇形中深孔连续挤压崩矿、电动铲运机阶段控制出矿、嗣后分级尾砂或全尾砂补充充填工艺进行开采,工业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试验前相比,相关指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河台金矿不同地段生探网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台金矿高村、云西两个矿床不同地段的生产探矿网度的分析研究,指出在矿床端部有无矿天窗边缘等地段的矿体,其形态比连续地段的矿体更复杂,而加密生产探矿网度有利于进一步模清矿体的赋存状态,便于采准工程的合理布置有探矿与采准工程的有机结合,减少工程浪费,从而降低矿山万吨采掘比,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新疆哈图金矿齐依求Ⅱ采区的地质条件,介绍了在设计过程中选择的下向倾斜分层多边形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的依据和特点,并详细介绍了采场结构、采准布置、回采及充填工艺特征等。  相似文献   

9.
地下采场采切工程布置方案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运炳  童光煦 《黄金》1992,13(8):30-34
某地下金矿属大型蚀变岩型矿体,矿体空间形态复杂,厚度变化很大。该矿采用四种采矿方法,并根据矿块的空间几何形态和矿体厚度,确定具体采场的采矿方法及采切工程布置方案,以适应矿体的复杂情况。本文应用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方法,以矿块为单位,建立实体矿化模型,反映矿体的空间几何形态及地质信息,构造准标采矿方法工程结构几何模型,作为调整采场采切工程布置方案的原始模型;由矿块实体矿化模型和采矿方法工程结构几何模型构造采场组合模型,表示矿块内采切工程布置情况,通过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河台金矿高村矿区干式充填采矿方法的分析,指出生产能力低的主要原因是充填料供应不充足,充填作业不连续;提出建立储料系统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以提高采场生产能力,增加矿山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对于规则大脉型及细脉型矿床的生产探矿和采准方式,过去我们已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然而对于密集型复杂脉状矿床,用传统的生产探矿和采准方式则往往不能凑效。本文就这类矿床的生探及采准布置方式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2.
刘涛  姜培根  乔俊斌  白腾飞  任基 《黄金》2023,(12):10-13
针对玲珑金矿急倾斜薄矿脉历年来一直采用浅孔留矿采矿法开采,采矿效率低且安全性难以保障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脉内顺路天井中深孔嗣后充填采矿法。在采场顶部留设顶柱,中间布置1条顺路天井作为人行通风通道,同时利用该顺路先自上而下施工所有炮孔,然后自下而上逐层爆破,爆落的矿石借自重落入采场底部,采用平底出矿穿底部结构,用铲运机装入矿车运走。应用实践表明:该采矿方法通过控制采幅实现了安全高效开采的目的,采矿损失率为1.19%,矿石贫化率为12.6%,采矿效率较浅孔留矿采矿法提高了47%,且人员通过底部出矿穿出矿,安全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马杰  陈国山 《黄金》2013,34(3):43-45
上向水平分层削壁充填采矿法以水平分层的形式逐层上采并逐层采削围岩进行充填,工作面可以适应矿体的复杂变化,是回采赋存条件复杂的高价值矿体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对于上下盘不稳固的采场,采削围岩会造成片帮冒顶。夹皮沟金矿在应用削壁充填采矿法时,针对不同的矿体赋存条件,特别是上下盘围岩稳固情况,对充填方式和采场采准工程布置参数进行了革新,采用硐室取料的方式进行充填,有效地减小了采幅及采场暴露面积和对两帮围岩的破坏。应用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国一些地下开采锰矿山的采准巷道布置、切割工程布置、采矿方法选择和回采工艺等方面进行分析,就其中应该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认为当矿体赋存条件适合,矿石品位高时,可以应用充填采矿法或空场法;采准巷道应布置在脉外,以减少矿柱损失;采场内不应留护顶矿,以提高矿石回采率;今后应加强用人工矿柱取代矿石矿柱的研究工作。附图10个.  相似文献   

15.
针对山枣岭金矿矿体顶底板破碎,矿石品位低,开采难度大的矿床开采技术条件,通过优化采场结构,采用预留矿柱、锚杆支护等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矿石贫化,提高了出矿品位,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三山岛金矿是我国唯一的海下开采金矿,其开采面临着采场围岩破碎、支护困难、上盘稳定性差并容易形成贯穿上盘的突水通道、具有海水下溃淹井的危险。采用微震监测技术能够对采动过程中采场围岩及上盘岩体的稳定性进行实时动态监测,达到评价、预测和预警的目的。阐述了微震监测系统的选型依据,并根据三山岛金矿安全开采需要进行了微震监测系统布置,分析了微震监测数据,对三山岛金矿上盘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垂直上向中深孔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在遂昌金矿高品位复杂难采厚脉金矿段的应用,介绍了应用该采矿法的回采工艺、采场结构、工艺参数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试验证明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在该矿厚脉金矿段的应用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结合三山岛金矿现行采矿方法应用情况对无底柱后退式竖向分条分段充填采矿法从方案的提出、理论依据及研究目的进行了说明,重点对采准工程布置方式,采场生产组织形式,采场施工技术等进行了介绍。通过与矿山现行盘区采矿法进行综合指标对比研究和总结,得出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分段回采,大幅降低采准工程费用;中深孔落矿,降低凿岩爆破成本;倾斜分条回采,实现了定点出矿,既提高了出矿效率,又避免了充填体溃塌造成的二次贫化;竖向分条回采,能有效控制采场顶板及上盘冒落;后退回采,两翼回风,改善采场安全及通风条件等。加上天井施工以切代掘等多项创新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困扰矿山多年的中深孔采矿天井上掘问题。该方法设计合理,施工技术易于掌握,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大尹格庄金矿采场的安全高效开采一直受到采场顶板和矿柱的安全可靠性制约。为此,该矿采取了多项技术措施,以确保采场顶板的安全稳固。首先,通过对采场安全跨度稳定性进行分析,并计算最小矿柱尺寸和受力情况,确定了矿柱的合理尺寸和位置,有效地提高了矿柱的承载能力。其次,进行了采场顶板锚索支护分析,并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和采场布置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加固方案,使得采场顶板的承载能力显著提高。最后,根据光面爆破的特点,确定了最佳的爆破参数,减小了岩石震动和爆炸冲击力,保证了采场顶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这些技术措施的实施,大尹格庄金矿采场的安全稳固得到了有效保障,为后续的生产操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总体规划分期建设河台金矿逐步实现规模经营广东省黄金公司汤振洵河台金矿属蚀变糜棱岩贫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床,是一种新型金矿床。矿区1982年由民采发现,从1983年投入地质工作,勘探工作集中在高村、云西和后逗等矿床。高村、西两矿床首尾相连,平距300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