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详细研究了氟碳铈矿与重晶石、萤石等含Ba、Ca矿物浮选分离的规律性,确定了最佳浮选分离条件,并初步探讨了H_(205)在氟碳铈矿表面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
《稀土》2020,(3)
采用单矿物浮选试验、zeta-电位测试、吸附量试验、FT-IR分析和人工混合矿试验,结合浮选溶液化学,研究了邻羟基萘甲羟肟酸(以下简称H_(205))捕收剂体系下硅酸钠对氟碳铈矿和萤石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硅酸钠对萤石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原因在于硅酸钠在萤石表面发生化学吸附,阻碍了H_(205)在萤石表面的吸附,使得矿物表面亲水。人工混合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加入硅酸钠后,精矿REO品位从16.91%增加到18.62%,说明硅酸钠对氟碳铈矿和萤石的浮选分离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氟碳铈矿及伴生矿物浮选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邻苯二甲酸和H_(205)为氟碳铈矿的捕收剂,以硅酸钠为萤石、重晶石、方解石的抑制剂进行了这4种矿物单矿物的浮选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弱酸性介质中以邻苯二甲酸为捕收剂和在碱性介质中以H_(205)为捕收剂,均可使氟碳铈矿同萤石、重晶石、方解石有效分离。本文并对试验结果以及药剂与矿物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油酸钠浮选氟碳铈矿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纯矿物试验,研究了氟碳铈矿在油酸钠为捕收剂体系下的浮选行为,当油酸钠用量5×10-5mol.L-1时,pH=6.5~11范围内,氟碳铈矿浮选回收率均在91%以上,在pH=8.5,氟碳铈矿浮选回收率最高,为99.77%。红外光谱检测结果表明,经过油酸钠作用,氟碳铈矿表面出现了油酸钠中-CH3和-CH2-的伸缩振动吸收峰;且氟碳铈矿的CO23-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偏移了28.93 cm-1,因此油酸钠在氟碳铈矿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根据油酸钠溶液化学计算,在pH=8.5时,油酸钠溶液的优势组分为C17H33COO-和(C17H33COO)22;结合氟碳铈矿在油酸钠捕收剂下的浮选行为,随着pH在2.00~8.04范围内上升,油酸钠溶液中C17H33COO-,(C17H33COO)22-含量上升,氟碳铈矿浮选回收率也上升;而当pH<5时,油酸钠的优势组分为C17H33COOH(aq),但回收率<40%,因此推测是C17H33COO-和(C17H33COO)22-在矿物表面发生化学吸附,从而决定氟碳铈矿的浮选,此外可能存在C17H33COOH(aq)和C17H33COOH(C17H33COO)-的物理吸附。根据氟碳铈矿晶体化学,由于氟碳铈矿解理0001发育,而在矿物表面容易暴露Ce3+,Ce3+在矿浆水溶液中溶解和水解而生成铈羟基络合物,铈羟基络合物吸附在矿物表面而成为浮选的活性点,Ce羟基络合物再与C17H33COO-和(C17H33COO)22反应生成了Ce(C17H33COO)3。  相似文献   

5.
任俊 《有色矿冶》1993,9(3):24-28
本文研究Na_2SiO_3—H_(205)—H_(102)体系稀土矿物浮选的规律性,通过回归分析建立该体系稀土矿物纯度、回收率及浮选效率与Na_2SiO_3、H_(205)、H_(102)用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并阐述稀土矿物与其伴生矿物的浮选分离。在该体系中可获得有害成分含量较低的优质稀土精矿。  相似文献   

6.
氟碳铈矿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能源、医疗等领域。然而,在矿山的选矿过程中对氟碳铈矿的回收利用率普遍较低,导致资源浪费。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矿石性质复杂、品位低,且缺乏高效的分离技术。本文总结了目前氟碳铈矿浮选药剂的研究和应用进展,着重介绍了捕收剂、抑制剂、 pH调整剂、活化剂以及浮选机理,客观评价了各类药剂的优势和不足,并阐明了未来氟碳铈矿浮选药剂开发研究的重点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稀土》2017,(5)
某稀土矿矿物种类繁多,矿石性质复杂,稀土元素品位低、赋存状态复杂,主要为氟碳铈矿和独居石。有用矿物嵌布粒度细,与绿泥石、长石等脉石矿物共生紧密、交代复杂造成的难以磨矿解离是选矿回收的难点。根据矿石性质,在探索试验的基础上,确定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反浮选脱硫-浮选稀土矿物工艺流程:原矿磨矿细度选择0.074 mm 90%,添加NaCO_3和NaOH调整pH约8.5,添加CuSO_4为活化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2#油为起泡剂,反浮选硫化物脱硫。脱硫尾矿作为给矿,添加水玻璃为脉石抑制剂,Na_2SiF_6为稀土矿物活化剂,H_(205)和D_(41)为捕收剂,经一次粗选、四次精选、一次扫选产出稀土精矿和尾矿,稀土精选中矿再磨细度0.043 mm 90%,添加H205和D41单独浮选处理,获得中矿处理精矿返回到稀土精选Ⅱ作业,中矿处理尾矿返回到稀土粗选作业。闭路试验获得稀土精矿稀土品位30.20%,回收率76.10%;硫化物稀土品位1.85%,回收率3.28%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8.
任俊 《有色矿冶》1992,(3):17-21
本文讨论了在稀土矿物浮选中pH对氟碳铈矿和独居石表面-电位、RE(Ⅲ)的水解、药液的化学性质及稀土矿物浮选的作用与影响。导出了稀土矿物浮选pH的理论计算式。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通过单矿物及人工混合矿浮选、Zeta电位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以及溶液化学计算,研究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氟碳铈矿和萤石浮选分离的影响及对萤石的选择性抑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辛基羟肟酸(OHA)作捕收剂时,EDTA对萤石浮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氟碳铈矿的浮选几乎没有影响,氟碳铈矿和萤石浮选分离指数随EDTA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用量由0增至2×10~(-3)mol·L~(-1)时,分离指数由1. 18提高至12. 66;XPS测试表明,EDTA降低了萤石表面以化学吸附形式存在的羟肟酸含量,而对氟碳铈矿表面吸附的羟肟酸影响较小;Zeta电位测试表明,EDTA能大幅度降低羟肟酸作用后萤石表面的Zeta电位,而对羟肟酸作用后氟碳铈矿的Zeta电位降低幅度较小,溶液化学计算表明EDTA可将萤石表面的羟肟酸钙沉淀转化为可溶性的Ca-EDTA络合物,从而减少OHA在萤石表面的吸附,但EDTA不能络合溶解氟碳铈矿表面的羟肟酸铈沉淀,对氟碳铈矿浮选影响较小,从而起到选择性抑制萤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七、芒廷帕斯选矿厂的操作1949年,在靠近加利福尼亚芒廷帕斯的克拉芒廷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氟碳铈矿矿床以后,经多方研究,采用高温浮选氟碳铈矿,结果非常有效。目前,美国钼公司芒廷帕斯选矿厂仍然采用浮选来回收氟碳铈矿。  相似文献   

11.
在氟碳铈矿与独居石浮选分离中,明矾作调整剂能强烈抑制独居石而使氟碳铈矿与独居石得到有效分离,在白云鄂博混合稀土精矿浮选分离中取得了良好结果.本文讨论明矾对氟碳铈矿与独居石分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四川冕宁稀土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我国西南攀西地区蕴藏有大量的稀土资源,主要为氟碳铈矿.以四川冕宁氟碳铈型稀土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试验室选矿试验研究.试验以水玻璃为调整剂,改型羟肟酸Wr为捕收剂,在pH=7.5~8的条件下,采用预先脱泥的浮选工艺流程获得了REO含量为62.10%、REO回收率为86.98%的稀土精矿.  相似文献   

13.
铝盐在氟碳铈矿与独居石浮选分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独居石单矿物和氟碳铈矿与独居石混合精矿,通过浮选试验论述铝盐对独居石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从微观原子层面揭示氟碳铈矿晶体及表面结构特性,对氟碳铈矿晶体结构和表面结构开展了基于第一性原理的量子力学计算研究,系统分析了氟碳铈矿的能带结构、态密度、Mulliken布居、不同结构的表面能及差分电荷密度。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分析结果表明氟碳铈矿为绝缘体,其能带主要分布在-35.7 eV~1.7 eV之间,Ce的4f轨道在费米能级附近电子密度贡献最大,最易于作为吸附的活性位点。表面能计算和Mulliken布居分析表明氟碳铈矿沿布居值最小的F2—Ce键断裂的(100)表面为最可能暴露的解理面。差分电荷密度分析表明:Ce—F键和Ce—O键的离子性较强,CO3基团内部C—O原子之间表现出共价键的特征,Ce—F和Ce—O键稳定性相对较差,印证了Mulliken布居分析结果。研究成果系统性地揭示了氟碳铈矿晶体及表面结构特性,可为氟碳铈矿浮选行为研究和浮选药剂的开发提供有益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某低品位稀土矿物质组成复杂,矿石中主要有价成分为稀土和铌。稀土矿物主要以氟碳铈矿、独居石为主,且嵌布粒度十分细微,造成稀土较难分选。根据此稀土矿石的特点及其赋存状态,确定了单一浮选的选矿工艺流程,重点进行了磨矿细度、浮选捕收剂、增效剂、抑制剂等条件试验,最终确定磨矿细度-74μm含量占96%,预先除杂,粗选抑制剂为水玻璃,捕收剂为H205,捕收剂增效剂为BYA,起泡剂为2#油,扫选抑制剂为水玻璃,捕收剂为H205,精选抑制剂为BYD,捕收剂为H205的"两粗一扫六精"的闭路浮选工艺流程,获得了较好的稀土浮选指标,精矿REO品位49. 10%,回收率51. 77%,实现了稀土的有效回收。最后,还针对稀土尾矿进行了铌回收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铌矿物嵌布粒度极细,分布不均一,且共伴生情况复杂,从而导致铌精矿品位和回收率都很难提高,无法达到回收目的。  相似文献   

16.
田俊德 《有色矿冶》1997,13(4):18-22
本文以四川牦牛坪氟碳铈矿矿石的性质,嵌布特性,通过小型试验研究对选矿工艺进行了广泛探讨,并且提出了脱泥──浮选、重选──浮选是较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7.
白云鄂博矿的稀土矿物主要是氟碳铈矿和独居石。包钢选矿厂生产稀土精矿以来,都是这两种矿物的混合稀土精矿,给稀土冶金和外贸出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着重探讨有关氟碳铈矿和独居石分离的主要因素。 文中概述了入选物料性质,其中包括物质组成,氟碳铈矿和独居石选矿特性,资料表明,采用新型浮选药剂进行分离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以硝酸铈、碳酸氢钠和氟化钠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氟碳铈矿,探究了反应时间对合成氟碳铈矿表面性质与脱硝活性的影响,并对不同碳酸氢钠投加量导致合成产物不同进行了原因分析。采用XRD、SEM表征所得氟碳铈矿的晶体结构、颗粒大小和表面形貌;采用H_2-TPR、模拟烟气脱硝实验研究所得氟碳铈矿的脱硝性能。结果表明:反应时间越长,合成的氟碳铈矿主要颗粒越大,晶体生长度更高,且颗粒更易聚合。初始反应物中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决定了产物成分:碳酸氢根离子过量时合成产物为较纯的氟碳铈矿,未过量时则有氟铈矿产生。实验确定的制备高品位氟碳铈矿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时间2 h、碳酸氢钠与硝酸铈摩尔比3∶1。  相似文献   

19.
六十年代在浮选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捕收剂,烷基异羟肟酸(及其盐),经过多年实践,发现异羟肟酸(以下简名羟肟酸),不仅是难选氧化铜矿、赤铁矿、锡石的有效捕收剂,而且对于浮选黑钨矿、钦铁矿、钙钛矿、磷钇矿、烧绿石、据铁矿、独居石、氟碳铈矿等稀有金属矿,也是一种选择性良好的有效捕收剂。 关于羟肟酸(盐)在浮选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目前虽然尚未详尽的研究,但在实践上却发展很快,近几年来,国内许多兄弟研  相似文献   

20.
为降低微细微弱磁性矿物氟碳铈矿的损失,有效改善氟碳铈矿的选别指标,将超导高梯度磁选应用于德昌大陆槽稀土矿氟碳铈矿的分选。结果表明:超导高梯度磁选将浮选精矿的REO品位由50.31%提高到63.56%,实现了微细微弱磁性矿物氟碳铈矿与非磁性矿物的高效分离与回收,有效改善了氟碳铈矿精矿的质量。采用一粗-一扫-二精的闭路浮选和超导高梯度磁选组合工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即粗选磨矿细度为-0.074 mm 85.42%,药剂AHY、水玻璃和AOH用量分别为2400,2000和60g·t~(-1),扫选AHY和AOH用量分别为300和30g·t~(-1)及空白精选,以及背景磁感应强度、给矿速度和浓度分别为5.0 T,15 L·min~(-1)和20%,从REO含量为2.59%的稀土矿中获得了REO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63.56%和82.21%的稀土精矿。超导高梯度磁选为微弱磁性矿物提供了足够高的磁场力使其有效捕获,并可有效改善微弱磁性矿物精矿品质,将成为一种经济清洁有效选别微弱磁性矿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