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针对日型钢轧后冷却过程中存在着翼缘强度性能不足、残余应力分布不均等质量问题,设计并建成了H型钢控制冷却试验装置,进行控制冷却试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H型钢在线控制冷却装置的建设做好了必要的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2.
H型钢轧后控制冷却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ANSYS模拟了H型钢轧后控制冷却温度场的变化,研究并设计了气雾冷却装置,首先应用于莱钢中型厂。使H型钢在35 m/s的速度运行下,冷却速度达到50 ℃/s左右,且H型钢断面温差小,解决了由于冷却不均导致的问题,并使钢材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172 MPa和15 MPa。  相似文献   

3.
谢世红  阮本龙  范杨 《钢铁研究》2004,32(6):37-39,58
利用自主研制的试验装置 ,进行了H型钢控制冷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厚度为 30 .5mm的H型钢经过控冷 ,平均冷却速度最大可达 30℃ /s ,屈服强度可提高5 0MPa以上。根据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了热轧H型钢在线控制冷却的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4.
H型钢控制冷却的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H型钢轧制及轧后冷却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进行数学模拟,并根据H型钢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对控制冷却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轧后控制冷却过程中,若冷却水集中从H型钢腿部外侧对其腰腿接合处进行快速冷却可获得较均匀的温度分布。该控制冷却方式适合现场应用,对指导生产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生产实践中对奥氏体3种基本转变类型的研究,确立了低碳锰钢系列不同钢种的ACC水冷工艺。对铁素体,珠光体类钢,用弱水量冷却强度、5—10℃/s的冷速,配合高温控制轧制,可以得到比单纯控轧更好的效果;对贝氏体钢的生产,必须用ACC中水量冷却强度,以10~25℃/s的冷速快冷至生成贝氏体的温度区间。在形变诱导相变温度(Ad3)附近终轧,然后快速冷却,可以生产性能优良的高强韧性针状铁素体管线钢和贝氏体结构钢;对马氏体钢的生产,必须采用ACC强水量冷却强度,冷速在25℃/s以上,冷至Mf以下温度。通过调整冷速,可以很容易获得不同含量的贝氏体和马氏体组织,以满足不同强韧指标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6.
龚殿尧  高志宇  徐建忠  赵宪明 《钢铁》2022,57(1):102-109
 超快速冷却对于H型钢的组织优化和性能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冷却后的“内并外扩”是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也限制了超快速冷却工艺的推广和应用,在H型钢冷却过程中,换热系数是关键参数。为了研究换热系数对小型H型钢超快冷条件下“内并外扩”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模拟计算软件Abaqus建立了轧后冷却二维热力耦合模拟计算模型。考虑翼缘、腹板、R角处不同部位的冷却特点,将H型钢断面划分16个特定冷却特征区域并分别为其指定不同的换热系数,制定3个不同的冷却方案,分别进行模拟计算,得出温度场、应力场和上下翼缘宽度差,分析了温度场和应力场不均匀分布的特点。通过冷却试验模拟了小型H型钢轧后冷却过程,采用热成像仪获得冷却后的H型钢温度场。温度场与宽度差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采用3种不同换热系数组合的冷却方案时上下翼缘横向、R角处纵向代表性特征截面上Mises应力与等效应变分布的规律,研究了R角处换热系数对翼缘扩并及上下翼缘宽度差的影响,发现R角处换热系数与上下翼缘宽度差具有线性关系,建立了描述其线性关系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对于优化冷却方案以及提高小型H型钢超快速冷却的均匀性具有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ANSYS/LS-DYNA商用数值模拟计算软件分析了H型钢轧后空冷的温度场,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温度场下H型钢不同部位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翼缘1/4、1/2处和腹板相比,H型钢截面R处的冷却速度最小.在冷却速度影响下,H型钢不同部位的显微组织不同.冷却速度越小,最终的铁素体晶粒越粗大,强度和冲击功越低.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典型中型窄翼缘H型钢生产工艺中的难题及限制经济技术指标提升的原因。通过采取粗轧孔型系统的优化、激光合金熔覆技术的应用、优化精轧机组压下量分配、离线工装精度的提高、矫直精整工序设备精度的恢复及适应性改造等措施,解决了窄翼缘H型钢腹板波浪与翼缘尺寸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升了该类H型钢成材率。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 Q355B热轧H型钢轧后冷却温度880~320℃对H型钢翼缘强度、韧性及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控冷后温度为570℃时,钢的屈服强度较空冷工艺提高73 MPa,断后伸长率为23.5%;当控冷后温度为320℃时,钢的屈服强度较空冷工艺提高228 MPa,断后伸长率为16.0%,出现伸长率不合格的情况.Q355B热...  相似文献   

10.
新型细晶强化中厚板Q460的控轧控冷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热轧试验,对比研究了终轧温度及轧后冷却速度对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降低终轧温度可以提高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对韧性的影响不大,其强度的提高主要以沉淀强化为主;冷却速度越快,铁素体晶粒越细,钢的强度和韧性越高。但冷速超过15℃/s时会发生贝氏体相变,考虑到钢的综合性能,湘钢Q460热轧时应将终轧温度控制在840℃-860℃之间,冷却速度控制在10~15℃/s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介绍了现代镀锌及连退炉的快冷技术的发展和现状,并分别对辊冷技术、气体喷射冷却技术、水冷技术和戊烷超干冷技术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进行了阐述,对比分析了各种冷却技术的优缺点,为镀锌及连退生产线冷却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控制冷却方式和设备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控制冷却作为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分析了当前控制冷却方式的性能及适用范围,并对相应的控制技术做了简要介绍,并指出今后控制冷却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3.
水幕冷却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钢材的综合性能,提高产量和生产率,济南钢铁公司中板厂在实际生产中引进了控制冷却技术,结合水幕冷却的实际应用情况,对水幕冷却方式的特点,控冷模型及其计算机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为改进我国中厚板控制冷却系统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4.
连续退火工艺中冷却技术的数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连续退火工艺中的冷却技术,编制了连续退火工艺冷却设计及温度控制的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15.
中厚板控制冷却技术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阐述了钢板控制冷却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意义,并详细论述了影响钢板均匀冷却的各种因素及其控制方法。这对改进我国中厚板控制冷却系统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层流冷却对于板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南钢中厚板厂层流冷却对板形在冷却阶段的影响因素研究,采用改进侧喷方案,改变冷却时纵、横向上下配水比,使得板材在冷却时横向和纵向冷却速率达到相似,改善了南钢中厚板生产线在层流冷却阶段出现的冷却能力不足和板形翘曲等。  相似文献   

17.
张正全 《四川冶金》2004,26(3):6-7,20
针对轧辊下机后冷却时间太长,影响轧辊周转的问题,设计制作了精轧工作辊强制冷却装置,解决了生产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武钢热轧总厂二分厂超快冷系统的设备布置、基本原理与特性以及实际应用情况,并详细描述冷却路径控制功能。应用结果表明:其强大的冷却能力和灵活精准的冷却路径控制特性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在改善带钢性能均匀性,降低合金成本,优化冷却策略,开发新品种等方面成效显著。整套系统运行稳定,CT控制精度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9.
刘汇俊 《山东冶金》1995,17(3):37-40
根据步进式齿条冷床的传动原理,在冷床结构、联动互锁装置及主动轴平衡等方面做了许多改进,设计制造了步进式动静台面型钢冷床。在提高型钢表面质量、减少操作噪声、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贺华 《冶金能源》2004,23(4):60-62
介绍了无填料喷雾冷却塔的发展过程,与传统的填料式冷却塔的结构和冷却效果进行比较,针对喷雾冷却塔结构上的缺点,提出几点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