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下向分层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在大岭矿的应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忠国  赵江  张晓满 《黄金》2008,29(5):25-29
充填采矿法是一种回采率高、矿石贫化小、采矿损失率低而采矿成本比较高的采矿方法,适用于矿岩稳固性差的贵金属地下矿床以及有特殊要求的矿床开采。文中针对大岭矿矿体破碎、开采难度大的开采技术条件,详述了下向分层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的应用实践,尤其是充填系统及充填工艺。值得类似贵金属矿床开采参考。  相似文献   

2.
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是矿山采矿中常见的方法,该种采矿法与其他采矿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应用于矿岩破碎、开采技术条件复杂的矿体中。特别是在黄金矿山中,应用该种下向分层胶结充填法,其效果更加的明显。基于此,在本中对我国黄金矿山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的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其技术变革,并且提出该种采矿技术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在矿山采矿工作过程中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采矿方法,与其他采矿方法相比,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在开采过程中适应开采条件复杂、艰难的矿体,用于黄金矿山在开采过程中更容易出现问题,采用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能够更好地促进开采效率,效果更加明显。当前我国黄金矿山开采过程中开始大范围采用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不断进行技术研究和变革,本文就对当前我国黄金矿山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龙金矿属于微细粒浸染型矿床,矿体形态不稳定,矿岩松散破碎,边界极不规则,开采难度大。本文介绍了采用模糊数学方法选择下向分层进路碎石胶结充填采矿法为该矿最佳采矿方法以及工业试验的成果。该采矿技术已在该矿全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山西某金矿为了解决目前分层采矿方法存在着采矿劳动强度较大,劳动效率较低,采场作业面安全性较差,采矿损失、贫化大,采场通风效果差等问题,提出采用充填采矿法。为了降低投资和充填成本,并根据开采技术条件及尾砂性质和用量,拟采用分级尾砂胶结充填系统。通过充填材料试验确定了料浆组成,并对充填工艺流程中的主要设备及充填管路进行了选型,为矿山建设分级尾砂胶结充填系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下向分层碎石胶结充填采矿法在前河金矿成功应用,解决了矿山多年存在的开采技术难题,使矿山扭亏为盈.碎石胶结充填技术是该采矿方法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在试验研究中建立了简易碎石胶结充填系统,取消了充填体中吊挂竖筋,采用进路分层充填结构、黄泥充填接顶,达到了降低钢材消耗、节约水泥降低充填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王学敏 《黄金》2003,24(1):22-27
在下向分层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方法中,运用采矿与充填创新的工艺技术,开采地质条件复杂,经济价值较低的微细粒浸染型黄金矿床,提高作业效率,保证生产安全,增强开采的经济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下向分层进路回采胶结充填采矿方法开采大水清金矿蚀变岩型矿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采矿方法。二年多的生产实践表明,用这种方法开采该矿Ⅰ—2号极碎矿体,不仅技术上可行,生产稳定、作业面安全可靠,而且企业的经济效益显著,能充分的回收黄金资源,利国利民。在改进充填工艺和提高采场生产能力、降低充填成本的基础上,用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开采破碎不稳固的难采矿床是有广阔前景的采矿方法,具有使用和推广价值。 使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法成功的解决了露天转地下开采,这是投资少、见效快、施工简便、没有井下工程和不积压矿量的一种有效方法。对有类似条件的矿山可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深井岩爆与采矿方法关系之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介绍中国目前2座黄金矿山开采现状出发,分析研究了国内外金属矿山深井开采采矿方法可行性技术现状;单从采矿工艺与岩爆发生的关系方面来看:空场采矿法不可取,崩落采矿法也只能在一定深度范围内使用,唯一可以在深度2000~3000 m以下的急倾斜或缓倾斜矿体开采应用的采矿方法,只有充填采矿法,而且是胶结充填采矿法;其充填率或充填密度越大和充填质量越高,对降低可以引起岩爆的能量耗散率有非常明显之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拥有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日常工作都对当前的矿产开采有一定的需求量,为了更好地进行当前黄金矿山的开采工作、保证开采工作平稳进行、保证开采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人们开始广泛采用下向分层胶结填充采矿法进行日常的开采工作,与其他采矿方法相比,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非常适合在开采条件复杂的矿体中进行工作,应用于矿岩的破碎。本文就关于当前我国黄金矿山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的技术以及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就当前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简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赵传卿  徐建民  林建华 《黄金》2011,32(2):30-32
充填体强度是应用充填采矿法矿山安全回采的重要参数之一.介绍了充填体自立的条件,并以焦家金矿尾砂固结充填体为例,对充填体的自立强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充填体自立对浆体浓度及配比的要求,得出的充填体强度大于2.0 MPa才能揭露充填体保证安全生产的结论,给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志国 《黄金》2008,29(3):21-24
结合某矿下向分段胶结充填采矿法采用挤压爆破落矿的实际,应用爆破理论,对挤压爆破在充填体立面产生的动载荷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了动载荷计算公式,结合实际计算动载荷选取合理的爆破参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室内充填体动载荷冲击模拟试验、正交回归设计抗压强度试验和抗剪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分段爆破挤压充填体可以提供足够的爆破补偿空间,并且能够提高充填体强度。理论和试验结果证明了挤压爆破在胶结充填采矿法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走向深部,充填采矿法将是未来矿山采矿方法的首选。以国内外矿山充填采矿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为基础,系统分析了深部矿山高采深、高地应力特点对现有充填采矿技术提出的挑战,详细列举了目前深井充填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并探讨了解决对策;同时结合循环经济和绿色开采,提出矿山充填材料选择应向多元化和无害化方向发展,并指出与充填采矿相关的法律制度亟需制定,充填标准亟待建立,充填理论尚需完善。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金川矿山充填采矿成本,针对下向分层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开展了废石—尾砂混合骨料现场工业充填试验。对废石和尾砂进行了粒度分析与级配研究,选取合适的废石—尾砂配比混合骨料开展现场工业充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6 mm废石粗骨料和选矿尾砂细骨料的配比在5∶5~7∶3范围内,此时混合骨料的堆积密实度达到或接近于最大;对于废石与尾砂配比为6∶4和5∶5的混合骨料,当水泥添加量为260 kg/m3时,2种配比的混合骨料的胶结充填体强度均满足金川矿山充填法采矿的胶结体强度要求;采用一段搅拌时废石—尾砂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搅拌不均匀,水泥和尾砂存在结团现象,导致胶结充填体均质性较差,整体稳定性较低,因此,废石—尾砂混合骨料的充填料浆需要采取二段活化搅拌来提高胶结充填体整体质量;对混合骨料充填料浆配比的精确控制,是影响胶结充填体强度和整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对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和52.5(R)普通硅酸盐水泥两种不同标号的分级尾砂胶结充填体试件进行单轴抗压强度和纵波波速测定,结果表明:52.5(R)比42.5(R)的充填体的稳定性高,所以,矿山选用52.5(R)代替42.5(R)可以降低充填体的配比,从而减少矿山水泥的使用量,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江铜集团武山铜矿自2007年开始在该矿北矿带试验下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摸索,解决了一系列工艺环节问题。由于胶结充填体作为采场顶板,故胶结体的稳定性研究是矿山生产技术的一项关键工作。本文从定性定量的角度分析了胶结体的受力状态,从采场实际生产出发,总结了提高顶板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大红山铜矿285中段铜铁合采区原矿品位较低,采用胶结充填体置换矿柱开采可能亏损,矿山未建立胶结充填体置换矿柱开采的利润测算方法。利用285中段铜铁合采区标准矿块测算胶结矿柱开采的直接成本,结合中段建设费用分摊和销售费用,建立胶结矿柱开采的利润测算方法,最终完成285中段胶结矿柱开采的利润测算,为胶结矿柱开采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充填采矿法是一种回收率高、贫化率低、采矿成本比较高的采矿方法,本方法适用于矿岩稳定性差的贵金属地下矿床以及有特殊要求的矿床开采。采用充填采矿法的矿山,其采场地应力的分布与围岩的稳定状态,不仅与矿区的地质构造、原岩应力、矿岩质量等因素有关,而且还与充填体的强度、充填体的整体性和充填工艺等密切相关。充填体与围岩的应力分布,以及其最终稳定的状态取决于充填体与围岩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初道忠  张成祥 《黄金》2010,31(11):31-32
关于以矿石价格为基础选择采矿方法问题国内很少有人讨论。当矿石价格达到一定高度时,不论矿体开采条件如何,采用充填采矿法通常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同时该方法在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和环境保护方面有突出的优势。结合矿山实例对应用空场采矿法和胶结充填采矿法取得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