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某黄金冶炼厂采用焙烧—酸浸—氰化浸出工艺处理含铜金精矿。针对金、银浸出率偏低的情况,进行了工艺条件优化。通过单因素对比试验,考察焙烧温度、焙烧时间、酸浸酸度、酸浸时间和矿物粒度对金、银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650℃,焙烧时间为1 h,酸浸酸度为25 g/L,酸浸时间为1 h,-0.074 mm含量占90%的条件下,进行氰化浸出,金、银浸出率分别达到97.13%和67.56%,分别提高了6.87%和14.80%,取得了良好的工艺指标。  相似文献   

2.
采用焙烧-酸浸-氰化工艺综合回收复杂金精矿中的金、银、铜.结果表明,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焙烧添加剂种类和用量对金、银、铜浸出率影响显著.实验确定了较优工艺条件为:焙烧添加剂NaOH用量为6 %,温度630 ℃,焙烧时间3 h,硫酸浓度1 mol/L,酸浸液固体积质量比5:1,酸浸温度50 ℃,酸浸4 h,氰化纳浓度3 ‰,氰化浸出液固体积质量比5:1,常温氰化72 h.在上述条件下,金、银、铜浸出率分别达到93.53 %、75.37 %、94.23 %.   相似文献   

3.
含砷、锑难处理金精矿提金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某含砷、锑金精矿直接氰化金浸出率仅42.79%,采用常规焙烧—氰化工艺金浸出率仅48.22%,而采用碱浸—两段焙烧—磨矿—氰化工艺金浸出率达到了86.3%。同时锑脱除率达到了96.6%,也可作为产品外售。  相似文献   

4.
新疆某高硫高砷金精矿的预处理氰化浸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岁明  周春娟 《黄金》2011,32(5):42-44
对新疆某高硫高砷金精矿.加入ZOD助浸剂预处理后氰化浸出,金氰化浸出率由未经ZQD预处理的47.5%增加到89.1 %;加入固化剂CaO-Na2CO3二段焙烧(一段450℃,焙烧1h,二段650℃,焙烧2 h)后,再进行助浸预处理氰化,金氰化浸出率可达95.1%,硫固化率达到80.5%.  相似文献   

5.
高铜金精矿提取金铜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硫酸化焙烧——二段酸浸——氰化工艺处理高铜金精矿。结果表明,在600℃硫酸化焙烧,焙砂在一段弱酸、二段强酸,温度80℃,浸出90 min的条件下,铜浸出率为98.22%;再对酸浸渣进行氰化浸出,金浸出率高达99.14%。  相似文献   

6.
对菲律宾某含铜含砷难处理金精矿进行了两段焙烧—酸浸—氰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一段焙烧温度600~630C、二段焙烧温度630~660C下两段焙烧,脱砷率和脱硫率分别达88%和89%以上.酸浸提铜、氰化浸金在优化工艺条件下,金、铜浸出率分别达88.5%和80%以上.  相似文献   

7.
采用两段焙烧—酸浸—再磨—氰化工艺从高砷高硫难处理金精矿中回收有价金属。结果表明,在550℃弱氧化气氛下焙烧60min,700℃氧化气氛下焙烧60min;焙砂细磨至-0.038mm占70%,氰化钠用量6kg/t,氰化浸出48h,金浸出率达到90.86%,银浸出率达到56.95%。  相似文献   

8.
简椿林 《黄金》2014,(2):47-49
对菲律宾某复杂金精矿的金、银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其试验结果表明:两段焙烧—两段酸浸—添加碳酸氢铵氰化提取金、银工艺指标较好;在一定条件下,金、银浸出率可分别达到98.78%、97.57%。  相似文献   

9.
某含铜砷金精矿采用硫酸化焙烧生产工艺进行处理,酸浸铜浸出率仅为86.03%,金、银氰化浸出率分别为92.00%、53.00%,有价金属金、银、铜回收效果均不理想。针对该含铜砷金精矿性质,采用三级工艺,即一级还原焙烧+硫酸化焙烧、二级酸浸浸铜、三级氰化浸出工艺进行处理,并优化了试验条件。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该含铜砷金精矿添加氢氧化钠10.0 kg/t,经过600℃、1.0 h的还原焙烧,焙砂再添加8.0%硫铁矿进行650℃、2.0 h的硫酸化焙烧,焙砂经酸浸浸铜,铜浸出率达到95.35%;酸浸渣经氰化浸出,金、银浸出率分别为96.13%、75.39%,指标较好,实现了含铜砷金精矿的有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0.
李骞  董中林  张雁  徐斌  杨永斌  姜涛 《黄金》2016,(11):41-45
针对含硫砷含碳金精矿的性质,进行了提金工艺探索。该金精矿经直接氰化浸出,金浸出率仅为1.33%;经两段焙烧—氰化浸出,金浸出率提高到71.33%,但该方法所需时间长、能耗高、有害元素的脱除不完全且容易发生过焙烧。鉴于此,提出了一段富氧添加硫酸钠焙烧—硫化钠碱浸强化—焙砂氰化浸出提金工艺。一段富氧添加硫酸钠焙烧不但可强化硫、砷和碳的脱除,降低焙烧温度50℃,缩短焙烧时间至30 min以内,而且少量硫酸钠的添加可消除焙砂的固结问题,使金的浸出率增加到84.14%;而对焙砂再进行硫化钠碱浸处理,不仅使被包裹的金得到进一步解离,金浸出率提高到94.72%,且可以回收锑,实现金矿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1.
吴顺达 《黄金》2000,21(7):50-53
在影响世界金价下跌的各种因素中,作用最明显的是各国中央银行抛售黄金,因而,黄金储备的作用及黄金对各国金融体系的作用因金价大幅度下跌而引起人们的关。就目前情况看,黄金价格下滑些过度,但不会继续出现下滑。尽管黄金市场变化莫测,黄金价格复苏程度有多大,实难断言,但只要把握信息、因势利导,商机无限。  相似文献   

12.
吴顺达 《黄金》2006,27(5):5-8
2005年,国际黄金市场可谓风起云涌,度过了红红火火的一年。留下了无数投资者的赞赏和惊叹。这一年黄金价格上涨将近22.3%,并确立了现货黄金541美元/盎司的新高.让投资者看到了一条投资的捷径。2006年元旦过后,黄金市场继续牛市行情。但是.美元、原油和社会不安定因素是影响黄金价格走势的三大要素,近期黄金价格将比2005年的行情更加动荡和非理性。  相似文献   

13.
吕想 《黄金》2012,33(2):4-6
随着2003年和2007年中国黄金市场分别推出了纸黄金和黄金期货,预示着中国黄金衍生品市场正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但由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金融市场具有联动效应,所以中国黄金衍生品市场发展相对滞后。文中从不同的市场层次介绍了中国黄金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现阶段中国黄金衍生品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中国黄金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牧羊沟金矿黄铁矿中不可见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英  郭月琴 《黄金》2012,33(2):57-59
不可见金存在于许多金矿的黄铁矿中。以牧羊沟金矿为例,对黄铁矿中不可见金的存在形式进行了多种实验方法研究。化学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实验结果表明,黄铁矿中不可见金大部分是自然金。分步溶解实验也证实,黄铁矿中的不可见金以自然金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5.
某地砂金煤金团聚提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了煤金团聚提取砂金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获得了金回收率达95 .53 % ,富集比达2300 倍的较好指标。阐述了煤金团聚提金工艺是可以取代混汞、氰化的无毒提金工艺。  相似文献   

16.
某含铜矿石采用全泥氰化浸出工艺回收金,金浸出率仅为88.21%、铜浸出率高达19%左右。为减少铜矿物溶解对氰化浸出过程的影响,提出了"控制氰根离子浓度减弱铜溶解"的技术思路,并通过分点添加氰化钠的方式来控制氰根离子浓度。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在不大范围改变原工艺流程的基础上,铜浸出率可有效降至1.93%,金浸出率提高至93.40%。  相似文献   

17.
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区是一个以金为主,同体共伴生铁、铜、铅、锌、银,与喜山期富碱斑岩有关的矽卡岩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床。近年通过中深部勘查,找矿获得重大突破,发现了大量的原生矿体。本文通过对分析原生矿石的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白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方铅矿和斜方辉铅铋矿等6种矿物的特征和含金量,并对矿物中金的赋存特征做了论述和总结,认为金主要形成于中—低温热液阶段。  相似文献   

18.
自然金的标型及成色特征在金矿床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梁俊红  刘海波 《黄金》2000,21(12):1-5
文中主要对自然金的标型特征和金的成色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自然金一般物理化学特征、形态和粒度标型特征产生的原因,及其在不同矿床中的表现。金矿床中金的成色与矿床的成因、成矿时代、成矿深度、成矿流体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陈煜明 《黄金》2010,31(3):5-7
20世纪80年代末,黄金租赁作为创新产品被引入市场,并迅速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运用的黄金衍生品工具;其成功运用,大大增加了全球黄金市场的流动性和透明度,使黄金市场的各参与方形成多赢。文中在介绍黄金租赁的同时,对其在世界黄金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发展黄金租赁业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黄金分析在地质勘探、工业生产、科学研究、贸易和储备等黄金事业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