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00Cr25Ni7Mo4N超级双相不锈钢热加工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Gleeble热模拟机对真空感应炉熔炼的00Cr25Ni7Mo4N锻材进行高温拉伸和单道次及连续4道次压缩试验。结果表明,在900~1 250℃的范围内随温度提高和在950~1 100℃时随道次递增,00Cr25Ni7Mo4N钢的最大变形抗力逐渐下降;在1 050~1 250℃时,00Cr25Ni7Mo4N钢的变形抗力较低,断面收缩率高于60%,具有较好的热塑性;当应变速率为10/s且温度高于1 000℃,及应变速率为50/s且温度高于1 100℃时,钢的热加工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1Cr11Ni2W2MoV压缩机叶片表面缺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勇军 《特钢技术》2007,13(1):15-17
1Cr11Ni2W2MoV钢属低Ni耐热马氏体不锈钢,该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韧性.用户将我厂生产的该钢热加工成叶片后发现其中3片纵向表面存在缺陷和1片横向剖面存在缺陷.通过分析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片中存在的表面缺陷主要不是在钢的冶炼过程中形成的内部夹杂,而是由加工过程中偶然因素形成的铬的二次氧化物造成.  相似文献   

3.
通过楔形轧制及Gleeble热变形模拟试验,研究了焊接用不锈钢H0Cr21Ni10和H1Cr24Ni13的热塑性。H0Cr21Ni10的最佳塑性变形温度为900~1050℃,H1Cr24Ni13为850~1000℃,定量金相分析表明,在这样的温度下奥氏体基体中铁素体含量最少。采用偏低的加热温度、适当的保温时间和小变形量、多道次的工艺制度可以明显改善这两种不锈钢的热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轧制法对X70管线钢和316L不锈钢进行复合,试验结果显示增大高温阶段轧制道次压下率有助于界面的冶金结合。对复合界面进行微观观察,发现在界面处出现了Cr,Ni的富集及Fe元素的减少,原因在于基板、复板两侧存在较大的浓度梯度,导致在高温下合金元素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界面处断续分布着Cr,Si,Fe,Ni的氧化物,是造成界面结合强度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00Cr21Ni6Mn9N属于超低碳高氮不锈钢,在试制过程中该钢存在强度高、塑性差、晶间腐蚀不合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大量的试验发现变形量是影响该钢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而前一加工道次的退火温度对强度基本无影响,对塑性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该钢在制管过程中内表面形成较厚的残留氧化物,如果不采取特殊手段进行清理,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晶腐性能,通过调整变形量和改进酸洗工艺这些因素的研究,成功试制出8个规格的合格的钢管。  相似文献   

6.
利用GleebIe-1500热模拟实验机研究23Co13Ni11Cr3Mo超高强钢高温变形道次间隔时间内的静态软化行为,讨论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变形程度、间隔时间及初始奥氏体晶粒尺寸等对其静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程度对23Co13Ni11Cr3Mo钢的静态再结晶影响最大,增大变形量可获得均匀细小的晶粒组织;变形温度和间隔时间次之;应变速率及初始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较小。根据实验结果,建立23Co13Ni11Cr3Mo钢静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模型,定量分析起落架在锤锻压机上整体模锻成形过程的组织演化,发现在变形不充分的条件下静态再结晶是导致起落架锻件晶粒不合格的原因。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等通道热挤压00Cr19Ni10奥氏体不锈钢的晶粒细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Ф8mm00Cr19Ni10不锈钢(%:0.025C、18.75Cr、10.96Ni)经700℃、挤压速度9mm/s、8道次等通道挤压后获得150~350am超细晶组织。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和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了在等通道挤压变形过程钢的微观组织演变,提出晶粒细化的位错、孪晶和动态再结晶机制,研究发现在1~4道次以孪晶细化机制为主,5~8道次以动态再结晶细化机制为主。  相似文献   

8.
对00Cr18Ni12奥氏体不锈钢进行道次变形量为1.02的8道次的等通道冷挤压试验。结果表明,第2道次后钢的强度和硬度明显增加,第3道次以后硬度变化很小。随挤压道次的增加,在6道次挤压后,由于多个滑移系相互作用,将滑移带分割形成亚晶,再转化成大角度取向的新晶粒(尺寸为300nm),挤压到8道次时出现150nm新晶粒。  相似文献   

9.
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GCr15轴承钢(/%:0.99C,0.31Mn,0.24Si,0.010P,0.003S,1.44Cr,0.01V)热轧材进行800~1 150℃,变形速率0.1~3 s~(-1),变形量0.7的等温压缩变形试验。采用已建立的Hensel/Spittel变形抗力模型,运用LARSTRAN/SHAPE有限元模拟软件对200 mm×200 mm连铸方坯连轧Φ70 mm GCr15轴承钢棒材10道次热连轧过程进行三维热力耦合有限元模拟。通过分析各道次轧件温度场、应力应变场、宽展及轧制力参数的变化规律,预测了轧件在第5道次最有可能在角部出现裂纹,因此在轧制过程应减小第5道次变形量,防止产生裂纹;各道次出口处轧件横截面宽度、高度尺寸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40%~5.90%和0.28%~6.11%。  相似文献   

10.
《钢铁》1966,(4)
鞍钢无缝钢管厂和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单位合作下,试验成功了穿不锈钢管用的钼基顶头,解决了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过去这个厂生产1Cr18Ni9Ti不锈钢管时,一直使用20CrNi3钢的顶头进行穿孔。由于1Cr18Ni9Ti这种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温时塑性低,变形抗力大,所以在使用20CrNi3顶头穿孔时,经常出现头部熔化、中部粘钢现象,使钢管造成严重的内折迭缺陷。为了减少这种缺陷,只好用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