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阐述经模拟试验,确定在深部开采中,用低弹性模量的混凝土构筑人工底柱代替矿石底柱,可减少底柱的应力集中,并可避免冲击地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3.
赵德成  刘京元 《黄金》1992,13(5):21-24
一、概况 金城金矿下设三个分矿一个采区,由红布、东季、马塘、马塘二采等分矿组成。该矿矿床赋存于焦家主断裂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带中,属于“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下盘比较稳固,上盘破碎,矿体中节理裂隙发育,稳固性较差,属于难采矿体。特别是东季矿区,矿岩极为破碎,采准巷道掘进与维护十分困难,厩于极破碎松散难采矿体。  相似文献   

4.
针对陕西银矿13号矿体围岩破碎、易冒落现状,为确保下中段矿房回采时有安全可靠的工作顶板,充分回收资源,提出了人工假底方案。根据对假底应力应变状况的数值模拟分析,选择了稳定性好的垂直底板坡面线的人工斜底柱形式;根据造价对比分析,选择具经济优势的全粒级碎石混凝土作为斜底柱的浇筑材料。实践表明:在人工斜底柱自稳基础上,结合有效的综合控顶和地压管理措施,可以实现矿房的安全开采,降低矿石贫损指标,充分回收资源。  相似文献   

5.
贺贵平 《黄金》2000,21(8):25-27
文中对岩金矿山地下开采应用的钢筋混凝土人工底柱代替矿石底柱作一介绍,并对人工底柱的应用条件,施工方法等有关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厚矿体所施工的钢筋混凝土人工底柱,尤其在空场采矿法中使用,它所承受的压力主要来自崩落散体矿石或充填废石,只要按设计要求与施工方法进行实施,一定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总结了多年来在中厚矿体使用人工底柱的经验,介绍了的钢筋混凝土人工底柱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7.
节约木材的底柱施工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兴安  姚香 《黄金》1992,13(12):15-19
本文介绍撰山子金矿利用锚杆吊挂半圆木人工钢筋混凝土底柱的施工方法,并用铁漏斗代替木漏斗,是一项节约木材、降低成本、加快进度的技术革新,可在有关岩金矿山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对小铁山矿上向巷道式胶结充填采矿法在充填体下底柱回采工艺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运用充填体的弹性力学理论,结合现场生产的现状,在安全的条件下,合理进行上向巷道式第一分层充填体的设计,解决困扰矿山充填体下底柱回采问题。  相似文献   

9.
详细介绍了淘锡坑钨矿采用人工假底替换传统采场底柱技术的工程试验,结果证明:当采场底柱品位较高采用人工假底技术时,具有施工简单、安全可靠和降低采矿损失率的优势,不仅可多回收资源,其经济效益也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0.
李国增  马保科 《黄金》1995,16(9):14-16
赤峰红花沟金矿根据多年人工底部经验,利用挑顶后崩落的矿石作为临时支护,直接在其上部浇注钢筋混凝土的假底施工工艺,取代了木棚子支护后浇注钢筋混凝土工艺,加快假底施工速度,节约了原材料,降低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无底柱小分段崩落采矿法在矿柱回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为基本采矿方法,对富家矿130m中段单线盘区矿柱回采进行了无底柱小分段崩落采矿法试验应用。通过矿块构成要素、采切工程、凿岩爆破参数及放矿方式的合理确定,取得了较好的矿柱回采效果,并为后续的矿柱回采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矿柱置换技术在金凤公司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黄金矿山空场采矿法回采残留矿柱及采场项板管理状况,分析了混凝土人工矿柱置换矿石矿柱的可行性。针对金凤公司采场残留矿柱及回采条件,进行了混凝土人工矿柱技术参数的设计和施工。应用实践表明,采用混凝土人工矿柱置换矿石矿柱,不仅可充分回收有限资源,同时可保证采空区的稳定,达到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延长企业服务年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刘明德 《黄金》2000,21(7):21-22
介绍了文峪金矿无底柱分层推进留矿采矿法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场结构合理生产能力大,解决了厚矿体回采及下中段生产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4.
修国林 《黄金》1996,17(5):12-15
本文对焦家金矿无底柱机械化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回采工艺的改进作了简述。采用废柱矿石由分层联巷溜井出矿,留连续矿壁回采工艺,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经济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人工间柱的回采方法与构筑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有德 《黄金》2003,24(5):23-25
空场采矿法使用的类框架结构采空区新型处理技术,由人工底柱及人工间柱与一些低品位矿石柱组成类框架,而在垂直方向上支撑上下盘围岩并起到隔离空区作用的人工间柱,其回采方法与构筑工艺紧密相连,规格尺寸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姜谙男  孙豁然  赵德孝  肖海军 《黄金》2002,23(11):12-15
在Autodesk公司不断推出新的开发软件情况下,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将ObjectARX与VisualC 6.0相结合,在AutoCAD2000平台上开发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CAD系统,取得了预期效果,文中提出了程序升级和开发的方案,介绍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