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应江 《中国冶金》2018,28(12):24-30
为了研究RH炉化学升温工艺对IF钢洁净度的影响, 针对RH不同阶段进行化学升温,通过取样分析对铸坯全氧、夹杂物数量密度分布、夹杂物尺寸三指标进行系统分析,定量评价RH化学升温节点及升温幅度对钢水洁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RH化学升温时,钢水洁净度恶化,铸坯全氧质量分数增加了0.000 8%~0.001 3%;在同一升温值、不同升温节点条件下,以RH升温32~36 ℃为例,方案4团簇状夹杂物尺寸达到20 μm,小于方案5团簇状夹杂物尺寸30 μm。因此,采用“脱碳中前期+脱碳终点”升温工艺,夹杂物尺寸优于“脱碳终点”升温工艺。生产实践中,若钢水进RH炉温度低,在RH升温操作不可避免的条件下,应采用“脱碳中前期+脱碳终点”升温工艺,以减少RH升温操作对钢水洁净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于赋志  沈峰满 《黄金学报》2000,2(4):259-267
使用Al-CaO作发热剂在中频感应炉内进行了钢液升温的实验研究,对实验中影响升温热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工业生产中本复合发热剂中铝的升温热效率可达87%。在实验基础上,针对升温过程中钢液化学成分的变化还原对Al-CaO复合发热剂的辅助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使用Al-CaO作发热剂对钢液进行升温是可行的,升温同时兼具脱硫效果,并能有效防止连铸时中间包水口结瘤。  相似文献   

3.
乐可襄  宋宇宾 《特殊钢》1997,18(1):20-23
在实验室竖式电阻炉和中频感应炉对Si系发热剂Si-Fe,Si-Ba-Ca、Si-Al进行了升温试验,升温速度为4 ̄11℃/min,升温值为20 ̄40℃,并对300t钢水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升温速度为3.5℃/min,升温值为14℃。  相似文献   

4.
在硅化钼电阻炉和中频感应炉内,用Si-Fe、Si-Al合金作发热剂进行了钢液升温的实验研究。在感应炉的实验条件下,加Si-Fe时升温速度为4.8℃·min-1,升温值14.6℃;加Si-Al时升温速度为8.6℃·min-1,升温值25.9℃。研究了发热剂过剩指数、供氧速度、氩气流量对升温速度、升温值的影响。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化学升热法涉及的工艺理论问题,如发热剂中发热元素的含量、底吹氩搅拌的作用、升温过程中钢中元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介绍武钢第二炼钢厂钢包罩式升温装置的工艺特点和升温效果,分析了钢水温升值与吹氧时间和铝耗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吹氧过程钢水中各种元素的变化情况。通过正交试验对升温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罩式升温和普通吹氩工艺处理的钢水的铸坯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两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采用硅铁、硅钙钡合金作发热剂,应用于钢液的炉后处理过程。用FeSi作发热剂,升温速度为11.1°C/min,升温值41.3°C;用Si-Ca-Ba合金作发热剂,升温速度为9.79°C/min,升温值38.6°C。研究了铁合金加入量、供氧速度、铁合金中发热元素的含量、颗粒度等因素对升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微波场中高碳锰铁粉和高碳铬铁粉的升温特性,分析了影响物料升温特性的因素。结果表明,微波场中高碳锰铁粉的升温效果优于高碳铬铁粉,高碳锰铁粉与高碳铬铁粉在微波场中的升温曲线均可分为2个阶段,高碳锰铁粉的平均升温速率为70.9和12.4℃·min-1,而高碳铬铁粉的平均升温速率为20.0和8.33℃·min-1;2.450GHz时,高碳铬铁粉的介电损耗较大,而高碳锰铁粉的磁损耗较大;反射损耗计算表明,高碳锰铁粉有较高的微波吸收率。  相似文献   

8.
钢包化学加热中用非铝发热剂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海川  乐可襄 《炼钢》1996,12(2):53-58
用试验测定几种发热剂对钢水升温处理时的升温幅度和升温速度,并分析了不同发热剂和发热剂加入量对钢水升温处理效果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和钢包化学加热法的特点对硅系合金作非铝发热剂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朱苗勇  赵连刚 《化工冶金》1995,16(2):111-117
本文以模拟底吹氩、顶吹氧加铝化学升温的180tCAS-OB钢包实验室模型为对象,建立了描述熔池温度动态分布的数学模型,考察了升温过程中熔池的升温规律及操作参数地传热过程的影响,本工作操作和优化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烟道气直接升温、预热炉间接升温和电炉升温3种升温方式的特点进行了比较,详细介绍了预热炉间接升温装置的主要设备及工作原理,并以广西金川公司的应用实例分析了该技术在硫酸装置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钢包烘烤器的蓄热式改造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英华 《冶金能源》2006,25(2):48-49
介绍了蓄热式钢包烘烤器的特点。并对其加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包内气体温度大幅度提高而且温度分布均匀,钢包烘烤速度加快,温度均匀性好,能满足钢厂现场条件及钢水包快速优质烘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红外热像法是对加热保温设备衬里损伤进行检测及评估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测定被测物外表面的温度场的分布,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加热炉等加热保温设备衬里材料的损伤部位,并对其损伤程度进行大致的评估,其快速、远距离、非接触的特点使它特别适用于在役设备的实时监控和在线检测。本试验运用红外热像技术监测加热炉炉壁外表面温度,并准确地发现其内部衬里损伤,为生产运行及对加热炉进行预制性维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钧洪  黄远凤  杨奇  杨豪  陈伟 《工业炉》2010,32(2):17-20
根据工业纯钛的物理化学特性,对钛坯加热工艺进行探讨,并在现有步进梁式板坯加热炉上进行实践。通过实践得出:钛坯加热时,在低温段缓慢升温而高温段快速加热,可通过调整步进梁运行间隔时间来确保钛坯在各加热段上的加热时间满足工艺要求;为确保各段炉温满足钛坯加热工艺要求,加热过程中不使用预热段烧嘴;当钛坯运行到加热段后,加热段和均热段上的烧嘴全部打开确保炉内气氛呈微氧化性,烧嘴采用小流量燃烧控制;加热过程中烧嘴火焰不得接触钛坯表面。以上加热工艺通过现场实验,能满足板坯加热炉加热钛坯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四一零厂燃煤加热炉炉度管经常烧弯变形以及钢坯加热温度偏低的问题,对加热炉汽化冷却系统管路布置的合理性及加热炉炉膛高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热炉的改进措施。改进后的加热炉自1994年2月投产以来未发生炉管弯曲现象,加热炉的加热能力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热轧步进式加热炉内钢坯温度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有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热轧步进式加热炉内钢坯三维温度场的数值计算模型,结合攀钢热轧厂热炉的实际生产条件,对钢坯加热过程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现场拖偶实验准确确定了钢坯加热的边界条件,并验证了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拟计算研究了加热工艺,待轧保温制造对钢坯温度场的影响,为优化轧制加热工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白旭  向英 《首钢科技》2005,(4):22-25
随着高速线材厂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不断增加,对钢坯的加热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高速线材步进式加热炉加热制度的要求.进行了既能提高钢坯加热质量.又能降低燃料消耗的最佳加热工艺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轧钢加热炉用燃煤机实现上、下双面加热和三段式炉温制度的实践经验,并分析了燃煤机的燃烧特性及用燃煤机的连续式轧钢加热炉炉内的温度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高炉煤气在轧钢加热炉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宗铭 《钢铁》1996,31(6):62-65
  相似文献   

19.
摘要: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典型大方坯(325mm×280mm)连铸过程中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分析了铸坯皮下裂纹产生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制定了控制铸坯皮下裂纹的具体措施。结果表明:在连铸过程中铸坯的最大回温为121℃,二冷一区最高回热速率达到217.48℃/m,二冷二区最高回热速率达到131.95℃/m,其他各区回热速率都较低。温度回升后铸坯横断面距铸坯表面15~30mm处的最大应力应变值已经超过了钢的极限应力应变值,因此,二冷一区和二区温度回升是铸坯产生皮下裂纹的主要原因。增加二冷一区水量,将此水量在二冷三区和四区相应地减小,可以降低二冷一区回热速率,降低最大回热温度到88℃,控制铸坯皮下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热轧带钢除鳞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热轧生产工艺过程的板坯加热、炉生氧化铁皮结构特点、除鳞道次、轧制温度变化等工艺参数对除鳞工艺的影响,制定、优化、完善了热轧板卷除鳞工艺制度。经现场实施应用,炉生氧化铁皮除鳞率达100%,热轧板卷除鳞合格率达99.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