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莱钢炼铁厂分析1 000 m~3高炉特点,推行经济冶炼技术。制定了满足高炉提升产能的烧结矿、球团矿、生矿、焦炭等原燃料质量标准,加强原料管理,建立日核算制度、高炉成本控制模型。通过提高风温,增加喷煤量,确定风口布局,提高炉顶压力等操作,高炉燃料比由2015年的544 kg/t降低到2016年的533 kg/t,高炉利用系数由3.0 t/(m~3·d)提高至3.25 t/(m~3·d)。  相似文献   

2.
对马钢4号高炉实现长周期稳定顺行、提高煤比的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在建立高炉合适操作制度、实现长周期稳定顺行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多种措施,如优化入炉原燃料结构、稳定煤气流分布、保持相对较高的煤粉利用率、加大炉型管理力度等提升了煤比。2017年7月以后,4号高炉稳定顺行,煤比持续呈稳定的上升势头,由7月的126kg/t提升至12月的160kg/t,利用系数也由7月的2.30提升至12月的2.48。  相似文献   

3.
《炼铁》2016,(6)
简要阐明了顺行指数的概念,顺行指数与高炉关键指标的关系,以及如何应用顺行指数评价高炉运行状态。结合案例分析,重点阐述了马钢2500m~3和4000m~3高炉如何应用顺行指数进行数值分析,实现高炉运行状态的量化管理。实践表明,应用顺行指数可为高炉操作调整提供依据,马钢大型高炉实现了长时间炉况稳定顺行,2500m~3和4000m~3高炉的燃料比分别下降了9 kg/t和26 kg/t。  相似文献   

4.
《炼铁》2017,(1)
对首钢京唐5500m~3高炉在重负荷冶炼条件下保障高炉稳定顺行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提高和稳定原燃料质量,搭建合理的装料制度,优化送风制度、优化渣系,及抓好炉内操作和外围管理等措施,京唐高炉焦炭负荷进一步提高,实现了在重负荷、大煤比条件下的稳定顺行。2015年以来,京唐.5500m~3高炉在焦炭负荷5.5左右情况下,单月最低焦比达到276kg/t,最高煤比为203 kg/t,最低燃料比为488kg/t,进一步降低了铁水成本。  相似文献   

5.
首钢京唐1#(5 500 m~3)高炉在总结长期生产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稳定原燃料质量、优化装料及送风制度、适当提高富氧水平、强化低硅冶炼等措施,提高炉内焦炭负荷,提高煤比。通过优化实践,2017年1~4月高炉焦炭负荷稳定在5.5以上,焦比280 kg/t,煤比193 kg/t,高炉产量维持在13 000 t/d以上,实现了高炉重负荷大煤比冶炼。  相似文献   

6.
济钢1~#1 750 m~3高炉采取改善现有原燃料管理、完善炉况管理机制、合理优化现有技术、降低生铁含硅等措施,实现稳定高效低耗生产,高炉利用系数由2015年2.4 t/(m~3·d)提高到2016年的2.855 t/(m~3·d),燃料比由2015年的540 kg/t降低到2016年的520 kg/t。  相似文献   

7.
宣钢2号高炉通过采取由中心加焦的装料制度向"平台+漏斗"的装料制度转变的措施,实现了平铺料面,使得煤气流合理稳定分布、煤气利用率提高、压量关系稳定性增强,高炉实现了高产低耗生产。2017年3月产量达到6 000 t/d,利用系数达2.400 t/m~3·d-1,燃料比由510 kg/t降至503 kg/t。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河钢宣钢2 000 m~3高炉冶炼的技术进步情况。通过加强原燃料管理,优化操作制度、实施高富氧、高顶压,强化出铁组织,细化原燃料管理等手段,实现了炉况稳定顺行,技术指标大幅提升。2017年较2013年,高炉利用系数提高0. 21 t/m~3·d,焦比降低35 kg/t,煤比提高14 kg/t。  相似文献   

9.
山钢股份济南分公司1~#1 750 m~3高炉大修开炉后,采用中心加焦布料模式,因炉缸、炉墙结厚、操作等问题以及原燃料质量差且不稳定等原因,炉况始终处于欠稳定状态,经济技术指标不理想。采取中心焦逐步外推、减量、最后去中心焦的布料模式,同时操作中固定矿石布料模式,调整焦炭布料制度,高炉形成了稳定的"平台+漏斗"料面形状,煤气利用率提升,燃料比由560 kg/t降至约510 kg/t,利用系数由2.3 t/(m~3·d)提高至2.6 t/(m~3·d)以上,高炉保持长时间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0.
对首秦1号高炉(1200m~3)炉役后期重负荷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1号高炉设计寿命10年,截至2016年6月30日,高炉已运行13年2个月,单位炉容产铁量9908t/m~3。在适当降低高炉冶炼强度前提下,通过采取改善原燃料结构性能、规整高炉炉型、合理的操作制度引导中心和边沿两股气流的合理分布、降低入炉碱负荷和锌负荷等措施,1号高炉实现连续42d焦炭负荷保持6.0和连续两个月燃料比低于500 kg/t,比2015年年均燃料比降低30 kg/t。  相似文献   

11.
舞钢1260m~3高炉自投产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煤比一度处于较低的水平,造成焦炭使用量大、吨铁成本高。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开展提高煤比、降低燃料比和吨铁成本的课题攻关。通过采取优化原料结构、提高热风温度、合理调整喷煤制度、优化高炉操作制度、强化炉外保障等措施,煤比2016年下半年突破120 kg/t,2017年达到131 kg/t,2018年达到155 kg/t,创造舞钢高炉煤比的历史新高,其他技术经济指标也取得较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环保限产及原燃料质量下降,造成首钢股份1号高炉渣比最高上升32 kg/t,导致炉内量压关系趋紧,高炉抵抗波动能力下降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筛分、上下部合理调剂、稳定炉渣性能、加强炉外组织管理等措施,实现了高炉在大渣比状态下的稳定顺行。与2017年10月相比,11-12月1号高炉的风量从4606m~3/min增加到4625 m~3/min,透气性指数从2790提高到2825,风量风压关系好转;利用系数增加0.03,焦比降低8 kg/t,燃料比降低5 kg/t,确保了大渣比条件下高炉的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步加强,煤炭生产、加工企业的关停、压产力度越来越大。冶金焦炭价格近期明显上涨。高炉用焦炭与喷煤价差进一步加大,降焦增煤可实现降本增效。河钢邯钢铁前系统2017年通过改善入炉原燃料质量、优化高炉各项操作制度、加强日常外围管理等措施,在实现炉况稳定顺行基础上,经济指标大幅改善。焦比较2016年降低了69 kg/t,煤比升高了47 kg/t,燃料比降低了22 kg/t,实现了降本增效目标。  相似文献   

14.
卢保军 《炼铁》2019,38(6):52-55
山钢日照1号高炉开炉1年后,为提高煤气利用率、降低高炉燃料比,开展了取消中心加焦布料模式的摸索。通过采取提高原燃料质量、优化装料制度、调整送风制度、改善出铁制度等措施,逐步形成"平台+漏斗"的布料模式,煤气利用率提高到50%以上,燃料比降低到500kg/t以下,成功取消了中心加焦,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2019年6月,1号高炉平均日产量10600.5 t/d,煤气利用率约50.61%,燃料比481.20kg/t。  相似文献   

15.
结合宣钢原燃料质量条件,2号高炉在生产实践中对高炉的操作制度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稳定热制度与造渣制度、优化上下部操作制度,焦比显著降低、煤比提高,2017年1月焦比降低至344 kg/t,煤比提高至112 kg/t。  相似文献   

16.
马钢新区4 000 m3高炉提高煤比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钢新区4000m3高炉提高煤比操作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改进高炉操作技术,提高原燃料质量,加强操作管理,高炉利用系数稳定在2.25,喷煤比稳定在160kg/t,并进一步探讨了提高煤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曾琦  安玉超 《河南冶金》2016,(4):44-45,56
高炉提高煤比可替代焦炭,降低对日趋紧张的焦煤资源的依赖,是降低生铁成本的有效手段。唐钢南区3200 m~3高炉在风温1200℃、富氧率3.8%的条件下,通过探索合理的操作制度和加强原燃料管理来进行提高煤比操作,喷煤比达到170 kg/t Fe,大焦比降至321 kg/t Fe。  相似文献   

18.
滕召杰  陈建  郭宏烈  郑凯 《炼铁》2019,38(5):38-41
首钢京唐1号高炉炉内压差长期处于190kPa以上,严重制约高炉强化冶炼。为降低压差,主要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增加矿石角差、拓展矿焦平台,改善煤气流分布;调整送风参数,提高鼓风动能,增加风口长度,活跃炉缸状态;优化出铁制度,控制合理的铁水温度,保证渣铁及时出净;保证入炉原燃料质量稳定。炉内压差由190 kPa以上降低到160kPa后,1号高炉基本实现稳定顺行,焦炭负荷5.5,焦比291kg/t,煤比188kg/t,燃料比498 kg/t。  相似文献   

19.
包钢6~#高炉2017年6月尝试探索优化布料模式,逐步改善焦炭平台,减少中心焦炭,稳定合理操作炉型,最终形成了"平台+漏斗"的布料模式,提高了煤气利用率,焦比和燃料比降低,为包钢高炉整体布料制度调整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3 200 m~3高炉自产干熄焦配比低、落地矿配比高以及炉缸侧壁碳砖温度升高等问题,采取了稳定原燃料质量、优化操作制度、改善出铁组织、优化护炉方法等措施,炉缸活跃性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兼顾了高炉长寿和技术经济指标的提高,高炉炉况持续向好。2020年1~6月完成煤比154 kg/t,燃料比511 kg/t,利用系数2.52 t/(d·m~3)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