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贝氏体型非调质钢热变形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Mn-B系低碳贝氏体型非调质钢热变形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得到了实验用钢热变形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结果表明,本实验用钢热变形奥氏体不发生先共析铁素体析出的临界冷却速度为1.5 ℃/s;冷却速度在1.5~7 ℃/s范围内可全部得到贝氏体组织;当冷却速度大于7 ℃/s时,不再生成贝氏体,室温组织为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  相似文献   

2.
45V非调质钢再结晶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文昌  刘德富 《钢铁》1991,26(4):51-54,18
  相似文献   

3.
贝氏体型非调质钢SBL的连续冷却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乔兵  赵爱军  王辉  康戈  李强 《特殊钢》2001,22(5):19-20
研究获得了Mn-B系低碳贝氏体型非调质钢SBL热变形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用钢热变形奥氏体不发生先共析铁素体析出临界冷却速度为1.5℃/s;冷却速度在1.5-7℃/s范围内可得到贝氏体组织;当冷速大于7℃/s时,不再有贝氏体生成,室温组织为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  相似文献   

4.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测得40Mn2V微合金化非调质钢(%:0.38C、1.48Mn、0.12V)Φ90 mm管坯在800~1 000℃、变形速率0.5~2.0 s-1时的真应力-应变曲线,并研究了该钢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40Mn2V钢的动态再结晶激活能Qd为382.21 kJ/mol,通过动态再结晶图得出,因子Z>2.621×1015时,40Mn2V钢动态再结晶难以完成,当因子Z>2.014×1017时,该钢动态再结晶难以发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热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45V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探讨了Zener-Hollomon参数、相变前奥氏体晶粒尺寸,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相互间关系。结果表明,45V钢先共析铁素体体积分数(fa),硬度(HRC)、缺口试样的强度(AbN)和塑性(ФN)与Zener-Hellomon参数Z的关系为:  相似文献   

6.
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对YF45MnVS钢(%:0.48C、0.45Si、1.36Mn、0.009P、0.043S、0.086V)200 mm×200 mm铸坯上切取的Φ8mm试样进行950~1 200℃,变形速率10-2~101s-1变形量10%~50%的单道次等温压缩试验。结果表明,低应变速率和大变形量有利于实验用钢动态再结晶的发生。通过计算得到YF45MnVS钢在950~1 200℃的动态再结晶激活能为299.55 kJ/mol。  相似文献   

7.
V-Ti微合金化贝氏体非调质钢再结晶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压力膨胀仪测试了一种V-Ti微合金化贝氏体非调质钢热变形后再结晶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动力学曲线,并分析了转变产物的显微组织。实验表明,热变形后该钢不发生先共析铁素转变的临界冷却速度为0.15℃/s。在2-0.03℃/s很宽的冷却速度范围内,贝氏体相变温度在480℃左右,所得到的贝氏体形貌为无碳化无碳化素体与残余奥氏体平行排列的板牺状结构;各种冷却速度下所得的组织均可见少量TiN质点,当冷却速度大  相似文献   

8.
采用热膨胀法和金相法,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试验研究了非调质钢C38N2(/%:0.38C,0.55Si,1.42Mn,0.011P,0.047S,0.03Nb,0.015Ti,0.022Al,0.020N)在冷却速度0.5~20℃/s时的动态(950℃,变形速率5 s~(-1),50%变形,冷却至室温)和静态(未变形,880℃冷却至室温)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结果表明,未变形时非调质钢C38N2当冷却速度0.5℃/s时为铁素体-珠光体组织,3.0℃/s时为贝氏体+铁素体-珠光体组织,3.0~11℃/s时为贝氏体+马氏体组织,15℃/s时为马氏体组织;当冷却速度≤11℃/s时动态CCT的相变开始温度均大于静态CCT相变开始温度。  相似文献   

9.
彭金明  汪宏斌  吴晓春 《钢铁》2009,44(5):56-0
 用JB 30冲击试验机、MTS材料试验机和OM等试验方法分析了两种终锻温度(820 ℃和950 ℃)和三种变形量(3、4、6,锻造变形前后工件截面积的比值)条件下,贝氏体型非调质钢强韧性的变化及其微观组织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终锻温度和变形量对贝氏体型非调质钢强韧性的主要影响可以从铁素体含量、原始奥氏体晶粒和贝氏体束尺寸等因素来考虑。终锻温度降低、变形量增大、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减小导致贝氏体束尺寸减小,硬度、强度和冲击韧性增加;而当终锻温度为820 ℃和变形量为6时,由于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铁素体体积分数达到10%,强度和硬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用热模拟实验测试非调质抽油杆钢 (FT9780 )和 2 0 Mn Si的热变形抗力 ,对这两种钢的热变形抗力进行比较 ,确定了小型车间非调质抽油杆钢的轧制温度参数。  相似文献   

11.
奥氏体变形及其对连续冷却相变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驰斌  颜飞  赵刚  陈良  苏毅  胡敏 《钢铁钒钛》2004,25(2):23-26
利用THERMECMASTOR-Z型热模拟实验机,研究了低碳Mn-Nb-Ti微合金钢在高温下的奥氏体变形及其在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相变特征,建立了一定变形条件下的动态CCT曲线。实验结果表明,该钢种再结晶温度为950~980℃。当总的变形程度相同时,在相同的冷却速度下,再结晶温度以下累积变形程度增加将对变形后组织的开始转变温度有一定影响。随着冷却速度的提高,相变温度下降。  相似文献   

12.
低碳低合金贝氏体高强度钢热变形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星逸  刘文昌 《钢铁》1997,32(10):48-51
研究了一种Cr-Mn-Mo-B低碳低合金贝氏体钢热变形后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获得了试验用钢热变形后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用钢不发生先共析铁素体析出的临界冷却速度为0.15℃/s冷却速度在0.15~1.00℃/s范围时可得到全部粒状贝氏体组织;随着冷却速度的降低;粒状贝氏体中的小岛尺寸增大,数目减少。  相似文献   

13.
热变形条件对一种Cr-Mn-Mo-B钢连续冷却贝氏体转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THERMECMASTOR-Z试验装置研究了热变形条件对一种Cr-Mn-Mo-B钢连续冷却条件下贝氏体转变动力学及其产物形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热变形温度对贝氏体转变开始温度的影响是非单调的,不同温度区间其变化规律不同,这一影响取决于热变形后奥氏体发生再结晶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利用Formastor-FII型膨胀仪和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结合显微组织观察和硬度测试,研究了压力容器用钢17MnNiVNbR的静态和动态连续冷却转变行为,并分析了热变形对相变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冷却速率较低时,17MnNiVNbR钢的相变组织为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依次出现贝氏体和马氏体。热变形能提高铁素体、珠光体和贝氏体的相变温度,并使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相似文献   

15.
曹明 《河北冶金》2005,(1):16-19
通过对14MnNb钢的连续冷却转变规律及相变显微组织的分析,发现随着冷速的降低,相变的起始温度和终了温度均提高;在同一冷却速率下,变形程度大的相变转变温度高。  相似文献   

16.
邵光杰  秦秀娟  刘建华 《钢铁》2001,36(12):55-58
通过对不同热变形量的低铬半钢的组织与性能进行观察、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热变形能够显著改善低铬半钢的组织与力学性能。其中,40%-50%热变形量的低铬半钢力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7.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研究了不同钛含量对微合金钢连续冷却转变的影响,用热膨胀法建立了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为含钛微合金钢制定合理的控冷控轧工艺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在较宽的冷却速度范围内(2—20℃/s)都有贝氏体组织生成;随含钛量增加,γ-α相变点上移,扩大了先共析铁素体形成的冷却速度区间;在动态条件下出现了只有多边形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的组织。  相似文献   

18.
20Mn钢降温连续形变过程铁素体的形成特点及动态CCT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单向压缩热模拟试验考察了20Mn钢降温连续变形时铁素体的形成特点,并与等温转变作了比较;用金相法建立了动态CCT曲线。高温形变影响铁素体的形态和分布。形成超细等轴铁素体的适宜温度范围在Ar3和A3之间(720~770℃)。等温形变比降温形变容易获得较好的晶粒结构。  相似文献   

19.
20.
表面缺陷和夹杂物影响冷墩钢冷墩性能的比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比对试验为基础,运用断裂力学原理分析了表面缺陷和夹杂物对冷墩钢冷墩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得知冷墩钢冷墩开裂的主要原因是钢材表面存在折叠、划伤、发纹等表面缺陷,冷墩变形时缺陷底部产生切应力集中且梯度较大,使变形局部化,造成脆性开裂。而夹杂物的弹性模量和缺口敏感系数较小,切应力集中不足以导致变形局部化,对冷墩性能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