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门前山金矿床位于江西省金山超大型金矿田北西缘,是矿田内继金山、西蒋、石坞、朱林西等后发现的又一处具有影响的金矿床,找矿成果丰富了金山金矿田深边部找矿理论.矿区内金矿找矿,证实了矿田内金山-朱林、西蒋-石碑等主要剪切带及金矿体倾向上的深部延伸,剪切带的构造岩分带、蚀变分带明显,具有典型的"超糜棱岩、糜棱岩带-石英、黄铁矿、铁白石化带-金矿化(体)带"等构造岩-蚀变-金矿化三位一体的成矿特征.矿床成因为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变质热液型金矿床,具有"火山沉积-区域变质-动力变质-韧性剪切带控矿容矿-改造叠加"的综合成矿模式.文章论述了门前山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石类型及组构、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特征及控矿韧性剪切带等地质特征,进而提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青城子矿田位于辽吉裂谷中部,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营口—宽甸台拱北翼,经受了多期构造运动。自20世纪以来青城子矿区先后发现了白云、高家堡子等10多处金矿床,是国内比较知名的金矿田,然而关于该金矿的成因到目前仍然是很多学者争论的焦点。为了确定推覆构造与控矿作用的关系,从推覆构造变形的角度对金矿成因加以探讨。根据金矿的形态、与推覆构造变形的关系和与岩浆热液蚀变的关系,构建了韧性变形—热液改造成矿模式,且把金矿的成矿类型分为2类:(1)发育于剪切带中,受剪切变形和热液叠加改造综合作用的矿床;(2)发育于次级断层交会处或地层接触带,受断层和热液控制的矿床。  相似文献   

3.
陕西凤县马蹄沟—庙沟金矿处于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之间的唐藏—商丹构造混杂带内。矿区赋矿地层下古生界罗汉寺岩群为一套浅变质、强变形的火山—沉积岩系,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变质作用,使得矿体形态变得更加复杂。采用矿区构造剖面与岩(矿)石切片研究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研及构造分级分类专题研究,对区内多种类型的控矿构造样式及性质等进行了详细研究,结合岩石光薄片观察、岩石化学分析、探矿工程深部揭露和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分析等方法,划分出四级控矿构造。研究表明:区内存在成矿期前剥离断层,主体控矿构造为近EW向展布的罗汉寺—瓦窑上脆—韧性断层(F9)及其NWW向派生韧—脆性剪切带和断裂破碎带;主控矿构造方向为近EW向和NWW向;矿体向北缓倾,在空间上呈复式褶皱或褶叠层样式,局部受北倾直立片理化带控制,产状较陡;与金矿体关系密切的岩脉为晚三叠世花岗斑岩脉。金成矿主体经受晚印支期脆—韧性剪切变形期热液蚀变富集,并在脆性阶段叠加有剪切带引张破裂及含金石英细脉加富。该矿床成矿类型为晚三叠世脆—韧性剪切带叠加引张破裂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4.
青海东昆仑西段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极为优越。在梳理国内外金矿分类的基础上,开展了东昆仑西段金矿成因类型厘定和主要类型金矿成矿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金矿成因类型有造山型、接触交代型、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型和机械沉积型,造山型金矿是区内最为重要的矿床类型。金矿成矿模式表现为:三叠纪碰撞—后碰撞阶段,区域壳幔相互作用强烈,形成幔壳源花岗岩及与其有关的金矿成矿系统。主要金矿类型有接触交代型和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型,分别产于岩体外接触带和岩体顶部;在造山作用下,早期形成的韧性剪切带重复活动,控制了造山型金矿的形成,经历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造山作用以后,区域持续处于陆内发展(盆山转换),山脉强烈隆升,在新生代形成砂金矿。  相似文献   

5.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因其独特的地质特征而成为广大地质学家关注的焦点,而哀牢山金矿带中的金矿床是典型的剪切带型金矿,内有十几个大、中型金矿。区域构造上,这些金矿床皆位于哀牢山断裂带中的哀牢山浅变质带内,各个矿床均受次一级断裂系统的控制,但从具体控矿条件上看,各个金矿各有其成因特点,属于不同的成因类型。对这些矿床的研究,目前还不太成熟,特别是对整个哀牢山金矿带的成矿规律和成矿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胶东金矿床:基本特征和主要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东地区的金矿找矿不断取得新突破,已成为世界第三大金矿集区。本文系统总结了胶东金矿床的空间分布、构造控矿和矿化蚀变等基本特征,分析了存在的主要争议问题。总结指出,胶东金矿床分布于胶西北、栖蓬福和牟乳3个金矿床集中区,有三山岛、焦家、招平、西林—陡崖和金牛山5条主要控矿断裂带。赋矿地质体主要为侏罗纪玲珑型花岗岩、白垩纪郭家岭型花岗岩和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变质岩系,白垩纪莱阳群底部也赋存少量金矿床。主要金矿化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其次为石英脉型和硫化物石英脉型,有少量金矿化被划分为蚀变砾岩型、盆缘断裂角砾岩型、破碎带石英网脉带型、层间滑动构造带型和黄铁矿碳酸盐脉型,金属量在20 t以上的大型金矿大部分为破碎带蚀变岩型。中型以上金矿床的矿石量加权平均品位为4.07×10-6。胶东金矿床主要受区域性较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控制,控矿构造型式或位置主要有:断裂的拐弯部位、断裂倾角变化部位、断裂交会部位、入字型构造组合、帚状构造组合、菱形结环状构造组合和雁列构造组合,不同构造控制的金矿体的侧伏方向大致沿SW-NE同一直线方向展布。金矿床的蚀变、矿化、构造具有较好的分带性,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的分带由弱至强表现为:网脉状—脉状钾化岩带、浸染状—网脉状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化岩带和浸染状黄铁绢英岩质碎裂岩带(或黄铁绢英岩带)。前人虽然对胶东金矿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然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争议包括:(1)关于胶东金矿类型的认识主要有岩浆热液型、胶东型、克拉通破坏型和造山型等。(2)关于成矿地质体及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的认识主要有:玲珑花岗岩或郭家岭花岗岩在金成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或者是金矿的成矿地质体,成矿流体源于初始岩浆水;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源自中生代活化再造的前寒武纪增生变质杂岩,成矿流体为壳—幔混合来源,以壳源变质流体为主;地幔来源的煌斑岩与金矿化有成因联系,成矿流体可能来源于基性幔源岩浆脱水;胶东金矿的形成与伟德山型花岗岩及同期的脉岩、火山岩有关。(3)关于胶东金矿成矿时代的主要认识有:金矿同位素年龄范围为123.0~110.6 Ma,大多数金矿床形成于(120±5)Ma;或是认为金矿床主要形成于134~126 Ma、122~119 Ma和110~107 Ma 3个时段;有125~115 Ma和100~90 Ma 2期成矿。  相似文献   

7.
黄强太  夏斌  蔡周荣  崔莎莎  王斌 《黄金》2010,31(2):9-13
在现代新构造学和成矿地质理论的指导下,以前人工作的研究为基础,重点对区内赋矿地层、矿脉特征、成矿条件及构造成矿方面做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本区冷家溪群是矿源层,并且成矿物质不仅仅来自于围岩,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地壳深部岩浆侵入;控制金矿田的是近EW向的3条区域韧性推覆剪切带,控制金矿体的是一些低次序在剪切带基础上的扩容断裂构造;金矿成矿与剪切变形存在密切的时空关系,长时间的强烈的剪切变形,不仅使矿体和围岩强烈变形,而且促使了成矿元素的高度富集;黄金洞金矿田矿脉主要分布在韧性剪切带上,因此今后主要工作在于寻找东西向的韧性剪切带。  相似文献   

8.
杨春福 《黄金》2010,31(3):15-19
胶东郭城地区的金矿床地质特征与胶东其它地区的金矿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原因是该区发育了一组NE向深大断裂(可归为郯庐断裂派生的一组次级断裂),成矿期强烈频繁的构造-热事件导致形成了多组相互叠加的控矿构造,这种特殊的构造背景决定了该区矿体在形态、产状和赋存特征方面的特殊性。通过对矿山大量探采工程所揭露的控矿构造的研究发现,矿体定位于郯庐断裂(Ⅰ)的次级断裂带(Ⅱ)所派生出的NEE、NNE及NW向3组更次级结构面(Ⅲ)中。通过研究这3组结构面成生的力学性质和空间组合特性,揭示矿体的定位机制并指出该区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陈健  廖明伟  王晓明 《黄金》2008,29(5):12-17
通过对白崖沟金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的研究表明,金矿化分布于关子镇—元家坪区域韧性剪切带南部的李子园群木其滩组第三岩性段,严格受与之平行的次级断裂构造控制,金矿体赋存于近EW向韧脆性断裂中。该区具备中—大型金矿的有利成矿条件,近EW向断裂蚀变带及延伸部位是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0.
陈冲  魏俊浩  付乐兵 《黄金》2013,(10):12-16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作为重要金矿床类型之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以辽宁排山楼金矿床和广东河台金矿床2个典型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为例,对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地质特征进行概括和总结。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与其赋存的韧性剪切带往往具有形成时间上的滞后效应,矿体严格受韧性剪切带控制,但多分布在韧性剪切带的后期脆性断裂中。剥蚀程度低、长期演化的造山带环境是寻找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