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明江 《山西冶金》2004,27(4):56-57,64
以郑州市轻金属研究院为例,探讨了桩端压力注浆技术在人工挖孔灌注桩中应用的基本工艺。该工程基础原设计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根据施工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又采用桩端压力注浆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人工挖孔底桩桩基的计算方法,并提出桩身设计与构造要求,同时介绍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及处理措施。在没有流泥、流砂且岩层埋藏较浅的情况下,修建高层建筑采用人工挖孔桩,可取得质量好、工期短、沉降小、造价低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由于其受力均匀、施工方便、造价低等特点,深受工程界作结构设计。但由于该种人工挖孔桩受地质及施工方法的影响,在成桩过程之中,易造成工程事故。  相似文献   

4.
人工挖孔桩在施工中几个特殊问题技术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全国许多地区采用了人工挖孔桩,并得到推广,其特有的大承载力优势得到了许多设计、施工单位的认可,确实是一种在软弱地基上经济适用的基础形式,但在施工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在通过对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的工程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处理了一些特殊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狭窄场地人工挖孔桩护坡兼厂房基础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6.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在地下水位较高的非岩性土层中的应用及设计中具体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浅淡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某热电厂工程实例对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工艺及质量管理进行了论述,并对人工挖孔桩施工及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谭晖 《铜业工程》2007,(4):77-79
对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提出了质量监督要点,总结了人工挖孔桩施工中有关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用人工挖孔桩受场地限制少,施工作业面大,单桩竖向承载值较高。介绍了杭钢3号高炉移地大修工程中,在地下水、流砂、流泥等地段人工挖孔桩施工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冶金工业厂房工程设计均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本文论述人工挖孔桩的优点,设计计算,构造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结合工程实例,对人工挖孔桩适用条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从该工程的施工方案、桩孔开挖、孔壁支护及桩身混凝土的灌注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在桥梁工程中人工挖孔成桩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启龙 《甘肃冶金》2005,27(3):124-125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与机械钻孔灌注桩相结合的方法对改造工程新旧厂房结合处的基坑进行加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节约了投资,加快了施工进度,确保了工程按期完成。  相似文献   

13.
随着开采年限的不断增加,永平铜矿采区已进入了深凹陷露天开采,局部形成了高陡边坡,临近边坡爆破对边坡的安全稳定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分析边坡控制爆破原理和根据矿山现有钻孔设备,结合现场爆破实践,确定了大孔径垂直深孔在边坡控制爆破时的爆破参数,论证了大孔径垂直深孔在控制爆破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在岩溶地区的某高层建筑地基开挖后,发现地基承载力与最初的勘察报告有很大差距,难以满足基础设计要求。综合考虑现场的地基条件和施工技术后,采用树根桩地基处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阶段大直径深孔采矿法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苑雪超  韩冰  李飞  王晓宇 《云南冶金》2010,39(1):11-13,29,81
高阶段大直径深孔采矿法因其采场结构参数大、生产能力和效率高、成本低、作业条件安全、切割工程量小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矿山所采用。文章就该方法的现状及趋势做了一个简要的论述,并提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浅孔留矿采矿法的适用条件,结合包头地区小型矿床的特点和目前该方法在矿山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该采矿方法在包头地区小型地下开采矿山中进一步科学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周家宾 《冶金动力》2013,(11):23-25
攀钢一期高炉煤气主管网在不停输煤气的前提下,采用带压开孔封堵技术对一期高炉煤气主管网进行封堵实施作业,保证了一期高炉煤气主管网安全退出运行,实现了带压开孔封堵技术在大孔径高炉煤气管道上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钢结构在高层建筑中应用的优点进行分析,得出钢结构用于高层建筑中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德瑾 《山东冶金》2004,26(5):68-71
在传统蒸氨工艺基础上,将氨蒸馏分离采用PRO/Ⅱ软件化工过程模拟优化,并采用新型多溢流复合斜孔塔板,修正原工艺中的不足,建了新的化工蒸馏单元。塔处理能力比传统工艺提高了50%;成品氨水含氨比传统工艺提高了3%~4%。净化后废水含氨比传统工艺降低0.01%~0.015%,改善了产品质量,降低了能源消耗费用30%以上,年创效益达8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20.
柳江春  朱延群 《甘肃冶金》2012,34(1):118-121
本文介绍了通过获取高炉冲渣水余热用于采暖的工程实际应用,对设计要点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