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轧带钢氧化铁皮的形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兆顺  袁俊 《柳钢科技》2009,(4):140-143
分析了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的成因及形成机理,提出了消除氧化铁皮的措施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的成因及形成机理,提出了消除除氧化铁皮的措施,经采用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姜亚飞 《钢铁》1997,32(6):37-42
通过对冷镦标准件用钢MSWRCH35K热轧盘生产工艺和质量进行分析认为,MSWRCH35K钢的化学成分稳定,外形尺寸偏差小,不圆度小,表面质量和冷镦性能好,脱碳层和1/2H冷顶锻试验均已达到要求,其实物质量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本公司已具备批量开发,生产标准件行业急需的冷镦标准用钢,替代进口产品。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热轧结构钢氧化铁皮厚度、结构及其对酸洗质量的影响,设计了\"高温、低冷速\"和\"低温、高冷速\"两种热轧工艺,并进行了热轧结构钢的生产制备.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分析了带钢宽度方向上氧化铁皮的厚度分布、结构特点和带钢酸洗后的表面形貌;基于不同热轧工艺下氧化铁皮厚度、结构差异,对带钢的酸洗效果以及酸洗色差缺陷的产生机理...  相似文献   

5.
冷镦标准件用钢M35K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亚飞 《马钢科研》1995,(3):16-21,33
  相似文献   

6.
马钢股份有限公司为适应市场需求,研究开发了冷镦标准件用钢M35K热轧盘条。M35K热轧盘条化学成分稳定,气体及夹杂含量低,纯净度高,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脱碳层浅,冷镦性能好,完全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实物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溪钢铁集团北营公司生产的H08A盘条所制焊条在下游客户使用过程中,出现焊接烟尘量较大问题。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盘条母材表面氧化铁皮结构异常是导致焊接烟尘量大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轧制工艺,调节盘条冷却温度及冷却速度,加快盘条在900~800℃区间及600~450℃区间的冷却速度,在不影响盘条正常组织的前提下,合理改善表面氧化铁皮结构,消除内层Fe3O4,增大Fe O比例,降低焊条使用时的焊接烟尘量,改善了焊接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8.
70钢盘条拉拔断裂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南龙 《江西冶金》2008,28(5):19-20
70钢盘条在拉拔时发生断裂,经对盘条拉拔工艺和盘条材质进行分析,认为盘条心部存在网状渗碳体是造成拉拔断裂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稀土在钢中的应用及其加入法得到了迅速发展[1~5] 。本文对连铸结晶器喂稀土丝生产的1 6MnREL钢板在终轧后出现的一种造成成品钢材报废的表面缺陷及其形成机制开展了研究。1 生产过程及缺陷特征1 .1 生产过程钢液在 30t转炉中冶炼完毕后 ,进入精炼炉中进行底吹氩精炼 ,并保温和钢液成分微调。然后将钢液转入中间包 ,经下水口浇入连铸结晶器 ,浇注温度 1 52 5~ 1 530℃ ;连铸坯的截面尺寸为1 80mm× 1 2 0 0mm ,拉速为 1 .2m/min ;结晶器中喂入直径为Φ3.2mm熔点为 92 0℃、含量大于 98%的混合稀土丝 ,喂速 1 2m/min…  相似文献   

10.
张杰  孔宁  王一博  宋玉玮 《钢铁》2023,58(1):125-132
大梁钢板热轧生产后直接用于汽车零件的冲压成型,其表面氧化铁皮的控制直接关系到冲压过程的稳定性及车间环境,因此开展汽车大梁钢粉状氧化铁皮剥落定量评价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针对大梁钢氧化铁粉剥落严重的问题,通过工业试验,开展了不同热轧终轧温度及卷取温度下氧化铁粉剥落量检测与成分分析,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氧化铁皮的层状结构与致密度,并定量研究了610L大梁钢热轧卷氧化铁皮中Fe3O4、FeO含量与氧化铁皮剥落的关系,得到氧化铁皮中Fe3O4质量分数为80%且FeO质量分数为3%左右时,610L钢的氧化铁皮最不容易脱落,形成不掉粉、高塑性的“黑皮钢”特性。针对后续冷加工过程中氧化铁皮剥落问题,通过三点弯曲试验进行了FeO含量与氧化铁粉剥落特性关系研究,发现FeO含量高的氧化铁粉在塑性弯曲的小变形阶段,其剥落多于FeO含量少的样品,但在大变形情况下,氧化铁粉剥落少于FeO含量较少的样品,其剥落质量差呈现出“先负后正”的特点。随着弯曲位移的增大,氧化铁皮剥落逐渐增多,且受压面氧化铁皮剥落多于受拉面。受拉面...  相似文献   

11.
65钢硬线盘条在拉拔后弯曲成弹簧的过程中出现断裂。针对这个问题,对断裂试样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夹杂物进行分析,对断口进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断裂试样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非金属夹杂物均达到国标要求。拉簧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盘条存在表面缺陷,次要原因是控轧控冷过程中造成的索氏体含量偏低,并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热轧低碳钢“折皱”缺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热轧低碳钢钢卷开卷过程中出现的折皱缺陷,采用多因素分析法,对影响折皱缺陷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提高低碳钢的强度性能,可有效的消除折皱缺陷.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合金元素钒、铬对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程度,在成分设计中加入合金元素钒、铬,生产高级别钢绞线用钢.利用铁水预处理、保护浇铸、LF精炼、结晶器电磁搅拌(M-EMS)、凝固末端电磁搅拌(F-EMS)、稳定拉速等先进控制手段进行铸坯生产,降低了钢中气体含量、夹杂物,提高了铸坯低倍质量.采用控轧控冷技术,提高了线材性能及索氏体化率.  相似文献   

14.
刘富贵 《四川冶金》2012,34(1):70-71,75
本文根据Stw22材质钢板酸洗后发现有皮下黑点缺陷,通过检验分析认定其原因为热轧带钢表面粗糙和板坯存在原始缺陷导致,可通过加强热轧带钢表面质量控制和用户在酸洗过程中针对不同钢厂的原料制定相对应的酸洗参数,以便控制该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安晖  赵林林  李钧正 《河北冶金》2011,(7):51-53,50
介绍了邯钢X70管线钢热轧板卷的工艺设计以及工业生产情况,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屈服强度偏低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改进。  相似文献   

16.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研究了国内钢铁企业规模经济的有效性,并与国外大型企业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国内某些大型企业规模经济性较差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一个时期以来 ,用Q2 35F钢种生产的圆钢抗拉强度偏低 ,给包钢公司带来了一定损失。通过跟踪试验的方法 ,分析了造成抗拉强度偏低的原因 ,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根据莱钢热轧H型钢出现的翼缘和腹板开裂的质量问题,对有缺陷的型钢样品进行了金相组织检验、扫描电镜等实物分析,找出了导致缺陷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冶炼和轧制工序提出了预防和控制措施,避免了该类缺陷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355 mm热轧窄带钢生产线共线生产热轧窄带钢和翼缘板的设备特点,工艺流程及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20.
冷镦钢盘条冷镦不合格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维  汪开忠 《钢铁研究》2005,33(2):16-19
分析了冷镦钢盘条冷镦不合格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措施实施后冷镦合格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