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首钢2号高炉停炉99天后开炉顺利,出铁及时,48h恢复基本炉况。在高炉炉前生产长时间停炉后的出铁作业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大型高炉出铁过程铁水温降规律,对首钢京唐5 500 m3高炉出铁过程中铁水沟和炉下铁水罐内的铁水温度进行了现场实测。结果表明,高炉铁水沟中铁水温度呈周期性波动,堵口过程中铁水沟残铁温度以0.92 ℃/min的速率逐渐降低,铁口打开后铁水沟温度需40 min逐渐回升并稳定在1 475 ℃左右。尾罐是影响铁水罐受铁结束时罐内铁水温度的关键因素,尾罐比普通罐装满铁水时罐内铁水温度低25 ℃。尾罐装满铁水时罐内铁水温度与第一次受铁量有关,将尾罐放在高炉下次出铁的第二罐受铁有利于提高罐内铁水平均温度。  相似文献   

3.
2001年炼铁厂高炉的铁口工作不正常,造成高炉炉内铁水出不干净,不能全风作业,造成炉况难行,悬料,损坏风中休风等一系列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铁口泥、开口机,液压炮,炉前操作都存在有不足的地方,本分析铁口工作原理,提出改进方案,促进高炉生产。  相似文献   

4.
针对唐钢公司3#高炉扩容后,炉前出铁严重制约高炉强化冶炼的情况,通过对铁口灌浆、组合砖改造、优化炉前操作、调整装料制度、加强烟尘治理和管理,铁VI工作状况日趋稳定,从而保证渣铁能及时地排出,把炉前对炉内的影响降到最低。为高炉生产的持续稳定提供了条件,保证高炉的强化冶炼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5.
莱钢3#3 200 m3高炉因氮气管道泄漏停煤,造成高炉无计划休风13.5 h。停煤后及时采取停氧、减风、降低冶强、调整焦炭负荷等措施稳定炉况。氮气恢复后堵部分风口复风,送风面积为全风面积的95%,送风风量为全风的85%~86%,恢复喷煤富氧并过量喷煤(少喷煤量的1.35倍),复风后第3炉铁水温度超过1 500℃,没有对炉况造成大的波动。  相似文献   

6.
张建  林超  杨柳  王牧麒 《中国冶金》2019,29(12):59-63
炉缸的运行状况对高炉长寿起着决定性作用。首钢京唐2号高炉2017年8月开始炉缸侧壁温度急剧上升,对高炉的正常生产和人员安全提出了严峻考验。炉缸侧壁高温点的位置坐标表明,首钢京唐2号高炉炉缸侧壁温度异常升高的直接原因是炉缸内部铁水环流加剧对炉缸内衬的化学侵蚀和物理冲刷。进一步从铁水成分、炉底温度、铁口深度和铁水流速等因素分析,证实了2号高炉炉缸侧壁温度升高的根源在于炉缸活跃性恶化。此外,较高的硫负荷和焦炭灰分、较低的终渣碱度及水箱漏水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炉缸不活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昆玉钢铁冬季停限产模式下,450m~3高炉开炉期间铁口使用煤气导出管,实践中发现铁口不好开,氧烧铁口时间较长、污染环境、炉前劳动强度大、铁口通道不宜维护等问题。2019年昆玉钢铁高炉通过铁口预埋风枪操作,顺利打开第一炉铁口及时出铁,为开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滕召杰  陈建  郭宏烈  郑凯 《炼铁》2019,38(5):38-41
首钢京唐1号高炉炉内压差长期处于190kPa以上,严重制约高炉强化冶炼。为降低压差,主要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增加矿石角差、拓展矿焦平台,改善煤气流分布;调整送风参数,提高鼓风动能,增加风口长度,活跃炉缸状态;优化出铁制度,控制合理的铁水温度,保证渣铁及时出净;保证入炉原燃料质量稳定。炉内压差由190 kPa以上降低到160kPa后,1号高炉基本实现稳定顺行,焦炭负荷5.5,焦比291kg/t,煤比188kg/t,燃料比498 kg/t。  相似文献   

9.
《炼铁》2016,(1)
莱钢1号1880m~3高炉因铁口漏铁造成紧急休风,共计休风7天8小时23分钟。复风后,在炉缸大凉的情况下,采取了选择合理的复风料、控制加风节奏、抑制炉温向凉、及时排出冷渣铁、慢通风口、打通东铁口,以及控制合适的炉温和炉渣碱度等有效措施,使高炉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基本接近恢复到正常状态。在炉况的快速恢复过程中,附加焦炭的选择是恰当的,初期220t铺底焦对加热炉缸至关重要;此外,立即过量喷煤,并配合一定的富氧量,以控制炉温继续向凉的趋势,为炉温的回升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厂高炉多采用空料线炉顶打水法停炉。开炉前进行烘炉。高炉送风后能否及时转入正常,关键取决于炉前操作—出铁出渣工作是否正常。所以开炉的中心环节是炉前操作,而防止渣铁口事故尤为重要。本文对我厂大中修开炉时发生的三次渣、铁口事故以及处理情况加以讨论,目的在于避免今后发生类似事故。一、渣、铁口事故概况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首钢1,3号高炉出铁口维护和改进炮泥质量的生产实践。通过改善出铁口维护和炮泥质量,使炉前作业取得明显效果,为近年来进入炉役后期高炉实现高产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2.
曹锋 《中国冶金》2013,23(1):36-38
高炉炉芯温度是炉缸活跃程度的重要表征。炉芯传热可作为一维稳态传热来处理,通过建立首钢京唐1号高炉炉芯传热的计算方程,计算绘出了炉芯温度-炉缸温度、炉芯温度-陶瓷垫厚度的关系线,确定了现阶段首钢京唐1#高炉合适的炉芯温度为310~380℃,分析得出炉芯温度低时,炉缸工况差,炉芯温度和铁水温度的相关性弱。  相似文献   

13.
 要实现渣铁流量的检测,必须分别对渣铁流速、流股直径变化和铁水罐增重速率3个参数进行监测,由于高温液态渣铁理化特性,对其直接准确测量是非常困难的,经过研究和生产现场实地考察,提出一种非接触式测量渣铁流量的方法。依据多普勒效应在线测量首钢京唐5 500 m3高炉出铁时渣铁排放的速率,并同步视屏摄像仪监测铁口截面,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实时观测记录铁口直径的变化,结合铁水罐称重系统中的铁水增重速率,分析计算高炉出渣出铁速率及高炉渣比,对比实际理论值验证了监测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对首钢2号高炉停炉99天后重新开炉的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精心的开炉准备,并加强炉内操作和炉前出铁,2号高炉炉况很快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河钢唐钢2#高炉"炉缸不放残铁"的开炉达产过程,阐述了其中技术难点。针对因不放残铁开炉后易铁口凝死、炉缸冻结的问题,通过有针对性地在清理炉缸残料、烘炉、开炉料装入、炉前出铁准备、送风风口布置等几方面做周密部署,渣铁的排出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使得渣铁可顺利排出,且流动性良好,实现了高炉安全快速开炉,并短期内迅速达产。  相似文献   

16.
莱钢1880m3高炉通过铁口维护,单场出铁操作,炉前及时出净渣铁,长期休风后快速复风,改造主沟及撇渣器等,改善了炉前作业状况,提高了炉前作业效率,保证了高炉顺行。  相似文献   

17.
炉缸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煤气流的初始分布、炉前出铁作业、风口寿命、渣铁成分,从而影响高炉各项生产指标.笔者结合八一钢铁南疆拜城有限公司1#高炉开炉并转顺一年生产实践,探讨炉缸边缘堆积的征兆、原因及其措施.认为提高焦炭质量、合理调整原料配比、选择和原燃料相匹配的操作制度等来消除炉缸堆积,达到炉缸均匀活跃的工作状态.八一钢铁南疆拜城有限公司1#高炉炉缸体积305.35 m3,设有24个风口,两个出铁场(南场和北场),3个铁口,9#风口为零度,3#铁口为127.5度,1#铁口为232.5度,2#铁口为307.5度.  相似文献   

18.
张建 《钢铁》2019,54(9):39-43
 高炉炉缸侧壁温度升高是多数钢铁企业正在面临的严峻课题,加钛矿护炉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技术手段。为了达到预期的护炉效果、避免钛矿的浪费,以及避免过量钛矿对炉况的消极影响,根据首钢京唐公司两座高炉的炉缸侧壁温度变化数据,测量护炉铁水中的钛含量。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细化了相应铁水中的硅质量分数及钛负荷范围。结果表明,首钢京唐1号高炉铁水中钛质量分数应控制在0.055%~0.080%,硅质量分数控制在0.20%~0.35%,钛负荷控制在(6±0.5) kg/t;2号高炉的铁水中钛质量分数应控制在0.08%~0.13%,硅质量分数控制在0.30%~0.45%,钛负荷控制在(7±0.5) kg/t。生产中尽量维持稳定的炉温,减少波动,有利于保护炉缸内衬。此外,也需保证死料柱的活性,严格管控炉前作业,选择合理的冷却制度。  相似文献   

19.
高炉开口机是炉前的主要设备用于打开铁口出铁。它与泥炮、炉前吊车合称为炉前三大件。用开口机钻铁口,当钻杆碰到铁水时,会烧坏贵重的合金钻头,更换钻杆要影响出铁时间。所以现在都是先钻到一定深度,再用其它方法捅开铁口泥。在出铁过程  相似文献   

20.
谢振坤 《四川冶金》2023,(1):40-42+56
敬业集团分公司2号高炉在2021年底大修。在工期短情况下,将上代炉龄单铁口单场出铁大修改造为双铁口双出铁场出铁,两个出铁场大沟和撇渣器均采用一体化浇注成型的贮铁式大沟,解决了困扰生产多年的单铁口单场出铁问题。在双铁口运行情况下,高炉炉缸工作状态良好,风压风量稳定,渣铁物理热充沛,铁口深度稳定,单侧铁口出铁间隔时间得到延长,提高了铁口工作质量,使高炉能按时出净渣铁,有利于实现低硅低硫冶炼,促进高炉顺行稳定,为高炉进一步提高经济技术指标创造了条件。同时解决了因修补炉前出铁大沟、撇渣器及炉前事故需长时间慢风、休风的生产局面,降低了高炉慢风率和休风率,增加产量并降低生产成本,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值得其他单铁口高炉改造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