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理锌矿有底柱阶段强制崩落法,因崩矿效果不理想,大块产出率高,卡斗,悬顶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制约采场的出矿能力,其原因是该矿的生产组织管理,生产技术管理,施工工艺,崩矿方案等未能适应该矿矿体的特定开采技术条件,本文详细分析了会理锌矿使用有底柱强制崩地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合理选择崩矿方案,提高采切工程质量和爆破落矿质量等方面,探讨了提高采场出矿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朝不楞铁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查干敖包-奥尤特-朝不楞早古生代构造-岩浆岩带东段。中泥盆统塔尔巴格特组沉积岩是本区主要的赋矿地层,与铁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在朝不楞黑云母花岗岩和中泥盆统塔尔巴格特组沉积岩的接触部位,往往形成含铁-锌矿层及锰矿层的矽卡岩带,铁-锌矿体主要呈似层状、条带状和透镜体状分布于矽卡岩带中。朝不楞黑云母花岗岩不仅为铁多金属成矿提供了成矿物质,而且还提供了成矿流体和成矿动力。区域性NE向查干敖包-东乌旗深大断裂控制着本区岩体和多金属矿床的产出,朝不楞倒转背斜和NE向逆断层则控制铁多金属矿体的产出。矿区及外围的中泥盆统塔尔巴格特组沉积岩与多期次中酸性岩浆侵入体接触带及围岩裂隙密集带,是寻找铁多金属矿的主攻区域。  相似文献   

3.
我矿101~#采场,采用阶段矿房采矿法。在切槽爆破过程中,由于切割巷道和切割井,以及爆破器材的质量问题。使得爆破后,留有2.5~3.8m 之间的矿石层,未能于上部分段水平贯通,造成了切割槽大面积的悬顶现象。悬顶产生后,我们试图放切割槽两侧的回采孔,进行辅助拉槽,但未能成功。这样使得悬顶的宽度更大了,悬顶长为38m,宽为5.6m,面积达250m~2左右,它的产生使得整个采场的回采工作,受到了强大的牵制,必须尽快地加以处理。  相似文献   

4.
四方金矿在矿石回采过程中存在悬顶现象,降低了采矿回收率。通过现场调查测量数据、中深孔设计图纸、施工情况及装药结构等,对矿山回采过程中悬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其主要原因包括分段高度过高,中深孔设计参数不合理,中深孔偏斜率过大,炮孔不堵塞,补偿空间不足等。针对现有悬顶采取上部进路钻凿下向孔的处理方式,对后续悬顶的预防应加强中深孔施工质量验收,强化测量与中深孔设计工作,采用合理的装药结构和堵孔方式等以改善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5.
莱芜铁矿业庄矿区为一大水矿床,曾采用预留护顶矿层隔水进路采矿,-25m中段以上矿体已呈蜂窝状。由于爆破参数选取不当,炮孔存置方式不合理,长期以来大块率较高,采场出矿能力低。文章介绍了通过调整凿岩爆破参数,改变炮孔布置方式而达到降低爆破成本、改变爆破效果的目的。该技术现已在全矿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田隆  毕亚强  王可勇  孙清飞 《黄金》2021,(4):12-18,24
查干敖包铁锌矿床地处二连—东乌旗成矿带东段,为典型的矽卡岩型铁锌矿床。该矿床经历了干矽卡岩阶段(Ⅰ)、湿矽卡岩-磁铁矿阶段(Ⅱ)、石英-硫化物阶段(Ⅲ)、碳酸盐阶段(Ⅳ)等4个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显微测温学研究表明:成矿早期,流体为高温(348℃~523℃)、高低盐度(2.89%~60.44%)并存的NaCl-H 2O体系,氢、氧同位素组成指示其来自岩浆热液;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的减小,成矿流体发生了多期次的沸腾作用,高氧逸度时(成矿Ⅱ阶段)Fe元素大量沉淀成矿,低氧逸度时(成矿Ⅲ阶段)Zn元素大量富集成矿;成矿晚期,大气降水混入残余流体中,成矿流体转变为低温(112℃~234℃)、低盐度(3.21%~7.99%)的NaCl-H 2O体系。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镜铁山矿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出现的爆破悬顶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处理和预防  相似文献   

8.
谦比希铜矿主矿体深部采区通过改进凿岩设备和施工设计,成功解决了爆破过程中堵孔、反复洗孔和爆破悬顶等问题,顺利高效实现了切割井一次爆破成井。通过这项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采场爆破时间,提高了采场施工安全性,保证了矿山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9.
林骏 《铜业工程》2002,(1):37-38,44
本文分析了东乡铜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爆破产生立槽及悬顶的原因 ,提出了预防和处理方法 ,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周斌 《铜业工程》2000,(2):74-76
文章就银山铅锌矿南山 8号矿带采用中深孔采矿爆破过程中常易出现的悬顶问题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